詩歌鑒賞專題復習人物形象實用教案_第1頁
詩歌鑒賞專題復習人物形象實用教案_第2頁
詩歌鑒賞專題復習人物形象實用教案_第3頁
詩歌鑒賞專題復習人物形象實用教案_第4頁
詩歌鑒賞專題復習人物形象實用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詩歌形象的分類:詩歌形象的分類: 詩歌中的形象是個廣義詩歌中的形象是個廣義(gungy)的的概念,包括人物、景色、事物(后兩種合概念,包括人物、景色、事物(后兩種合稱景物)。人物又分作品中人物形象和抒稱景物)。人物又分作品中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但在詩歌中,多注重形象的情主人公。但在詩歌中,多注重形象的“神神”,即內在的精神形象。,即內在的精神形象。(1)人物形象。詩中的詩人形象)人物形象。詩中的詩人形象“我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詩人自己。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詩人自己。有別于小說中的有別于小說中的“我我”(非作者本人)。(非作者本人)。 敘事詩或有敘事成分的詩多以塑造人物敘事詩

2、或有敘事成分的詩多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主,如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形象為主,如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 抒情詩大多是詩人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抒情詩大多是詩人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如夢游天姥吟留別中,詩人運用奇特如夢游天姥吟留別中,詩人運用奇特的想象,為我們描繪了一個神游無極的形的想象,為我們描繪了一個神游無極的形象。象。第1頁/共20頁第一頁,共20頁。(2)景物形象。(自然景象或意象) 詩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詩,往往是借助客觀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現出來的主觀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詩人一般借意象來表現自我,詩人作為主體,往往與意象這個客體合而為一。有時詩中有幾個意象,各個

3、意象之間都有一定的聯系。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講究的是“一切景語皆情語”的天人感應模式(msh),所以我們在鑒賞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時,往往要聯系鑒賞詩人的形象。這兩者是一致的。(3)事物形象。 詩人借助具有某種特定內涵的事物(花鳥蟲魚)來表明自己 的 心 跡 或 某 種 情 感 。 如 詠 物 詩 。第2頁/共20頁第二頁,共20頁。詩歌詩歌(shg)形象形象人人物物形形象象景景物物(jngw)形形象象A、 詩中的詩人形象詩中的詩人形象“我我”,一般指,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詩人自己;(偏重抒情主人公,即詩人自己;(偏重(pinzhng)抒情的詩歌)抒情的詩歌)B、主人公。、主人公。(偏重敘事的詩歌

4、)偏重敘事的詩歌)意象意象(山川草木等客觀物象山川草木等客觀物象)-詩詩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東西。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東西。詩人借以表達主詩人借以表達主觀感情的載體觀感情的載體(偏重寫景詩)偏重寫景詩)事事物物形形象象(偏重詠物詩)偏重詠物詩)詠物詩中描繪的形象或帶有詩人主觀色彩的物象,詠物詩中描繪的形象或帶有詩人主觀色彩的物象,或以物曲折表現詩人的品格情操和思想感情。或以物曲折表現詩人的品格情操和思想感情。第3頁/共20頁第三頁,共20頁。人物形象 詩歌詩歌(shg)鑒賞鑒賞第4頁/共20頁第四頁,共20頁。提問提問(twn)方式方式1.1.試簡析人物形象的特點。試簡析人物形象的特點。2.2

5、.詩中的詩中的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形象?請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形象?請簡要簡要(jinyo)(jinyo)分析。分析。3.3.這首詞的抒情主人公是一個什么樣的形這首詞的抒情主人公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這一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象?這一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結合全詞分析。結合全詞分析。第5頁/共20頁第五頁,共20頁。(1)借助)借助(jizh)描寫手段描寫手段(3)分析關鍵詞句(標題、議論)分析關鍵詞句(標題、議論(yln)、抒情處、抒情處)()(4)學會知人論世。(作者、注釋)學會知人論世。(作者、注釋)把握把握(bw)人物人物形象形象方法點撥方法點撥(2)借助詩中意象。)借助詩中意象。

6、正面描寫:神態、動作、心理。(細節)正面描寫:神態、動作、心理。(細節) 側面描寫:烘托(襯托)、對比側面描寫:烘托(襯托)、對比第6頁/共20頁第六頁,共20頁。解題解題(ji t)步驟步驟第7頁/共20頁第七頁,共20頁。 玉 階 怨 謝眺夕殿下珠簾,流螢(li yn)飛復息。長夜縫羅衣,思君此何極。塑造了一個怎樣的形象(xngxing)(xngxing)?結合全詩簡要分析。(3 3分) 本詩刻畫了一個思婦形象(xngxing)(xngxing)。 (身份特征) 螢蟲飛回休息,說明夜已經很深了,主人公借著縫制衣服來打發時光,表現對愛人的思念。(具體分析) 詩人借思婦這樣一個形象(xngxi

7、ng)(xngxing)抒發了自己內心的苦悶。 (點明意義)典題示例典題示例(shl)(一)(一)第8頁/共20頁第八頁,共20頁。 尋陸鴻漸不遇尋陸鴻漸不遇 皎然皎然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扣門無犬吠扣門無犬吠(qun fi)(qun fi),欲去問西家。報道山中去,歸來,欲去問西家。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每日斜。 注:注: 1. 1.陸鴻漸,名羽,終生不仕,隱居在苕溪(今浙江吳陸鴻漸,名羽,終生不仕,隱居在苕溪(今浙江吳興),以擅長品茶著名,著有茶經一書,被后人奉為興),以擅長品茶著名,著有茶經一書,被后人奉為“茶圣

8、茶圣”、“茶神茶神”。 2. 2.帶郭,意即靠近外城。帶郭,意即靠近外城。 問:詩中的陸鴻漸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形象?(問:詩中的陸鴻漸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形象?(2 2分)分)典題示例典題示例(shl)(二)(二)第9頁/共20頁第九頁,共20頁。尋陸鴻漸不遇尋陸鴻漸不遇 皎然皎然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 問:詩中的陸鴻漸是怎樣問:詩中的陸鴻漸是怎樣(znyng)(znyng)的一個人物形象?(的一個人物形象?(4 4分)分) 陸鴻漸

9、是一個高潔不俗、寄情山水的隱士形象。 前四句通過對陸鴻漸幽僻(清靜)、高雅的隱居之地的景物(jngw)(jngw)描寫,襯托了他的高潔不俗。最后兩句通過西鄰對陸鴻漸往山中去了,經常要到太陽西下的時候才回來的行蹤的敘述,側面烘托了陸鴻漸寄情山水的瀟灑疏放。 作者通過陸鴻漸這一形象的塑造表現了他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典題示例典題示例(shl)(二)(二)第10頁/共20頁第十頁,共20頁。 鷓鴣天 代人賦 辛棄疾 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li tn)新綠卻溫柔。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干不自由。(注:“代人賦”說明詞中抒情主人公并非作

10、者自己。這首詞是作者代一位婦女賦的。) 這首詞塑造了一位內心充滿“離恨”的思婦形象 。 她“眼底”充滿了“離恨”,心中肝腸寸斷,明知視線已被青山遮斷,心上人是看不到的,但仍要情不由己地、一次又一次地倚靠著樓上的闌干(欄干)遠望,足見其離恨之深、相思之切 。 作者通過這一形象的塑造表現了思婦的無限(wxin)(wxin)悲傷也表達了作者對思婦的深切同情。簡析下面(xi mian)這首宋詞的人物形象。(4分)課堂演練(一)課堂演練(一)第11頁/共20頁第十一頁,共20頁。 野步 宋周密 麥隴風來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羨他無事雙蝴蝶,爛醉(lnzu)東風野草花。 野步 清趙翼 峭寒催換木棉裘,

11、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風管閑事,紅他楓葉白人頭。 這兩首詩分別呈現了怎樣的一個野步者的形象。 (4分) 第一首詩給我們呈現的是一個悠然漫步于郊野,陶醉于春天美景的隱逸者的形象;第二首詩給我們呈現的是一個倚杖在近郊漫步,在陣陣秋寒中帶著老之將至的悵愁的老者形象。 課堂課堂(ktng)演練(二)演練(二)第12頁/共20頁第十二頁,共20頁。采蓮曲采蓮曲 王昌齡王昌齡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采蓮曲采蓮曲 白居易白居易菱葉縈波荷飐風,荷花深處小船通。菱葉縈波荷飐風,荷花深處小船通。逢郎欲語低頭笑

12、,碧玉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b y)搔頭落搔頭落水中。水中。縈波:在水波(shu b)(shu b)上旋轉浮動。 飐風:在風中搖擺。搔頭:古代婦女綰發的簪子。簡析兩首詩簡析兩首詩中采蓮少女中采蓮少女(shon)形形象的異同之象的異同之點。點。兩首詩中的采兩首詩中的采蓮少女都熱愛蓮少女都熱愛勞動,辛勤勞勞動,辛勤勞作。王詩中少作。王詩中少女美麗,歡快,女美麗,歡快,充滿青春活力。充滿青春活力。白詩中少女羞白詩中少女羞澀,純真,情澀,純真,情感真摯感真摯第13頁/共20頁第十三頁,共20頁。送鄒明府送鄒明府(mn f)游靈武游靈武 唐唐 賈島賈島曾宰西畿縣,三年馬不肥。曾宰西畿縣,三年馬不肥。債多

13、憑劍與,官滿載書歸。債多憑劍與,官滿載書歸。邊雪藏行徑,林風透臥衣。邊雪藏行徑,林風透臥衣。靈州聽曉角,客館未開扉。靈州聽曉角,客館未開扉。【注】【注】 明府明府(mn f):對縣令的尊稱。靈武:即靈州(治所在今寧夏:對縣令的尊稱。靈武:即靈州(治所在今寧夏靈武縣)。靈武縣)。【試題】【試題】 請概括鄒明府請概括鄒明府(mn f)這個人物形象的主要特點,并作簡要分這個人物形象的主要特點,并作簡要分析。析。第14頁/共20頁第十四頁,共20頁。【答案】 (1)詩中鄒明府形象的主要特點是: 清正廉潔。三年縣令任滿離去,馬依舊瘦弱,隨身相伴的還是那些書。如今冒雪遠游朔方,前程艱險,單薄的衣衫哪抵得住

14、透骨(tu )寒風。正是通過這些細節的刻畫,展現了鄒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第15頁/共20頁第十五頁,共20頁。送子由使契丹送子由使契丹蘇軾蘇軾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遠適更沾巾。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遠適更沾巾。不辭驛騎凌風雪,要使天驕識鳳麟。不辭驛騎凌風雪,要使天驕識鳳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應夢武林春。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應夢武林春。單于若問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單于若問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注注清禁:皇宮。蘇轍時任翰林學士,常出入宮禁。武林:杭州的別稱。蘇軾時知清禁:皇宮。蘇轍時任翰林學士,常出入宮禁。武林:杭州的別稱。蘇軾時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譽為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譽為“門地、人物、

15、文學皆當世第一門地、人物、文學皆當世第一”。后來入吐蕃會盟,。后來入吐蕃會盟,酋長問他:酋長問他:“聞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聞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騙他說:李揆怕被扣留,騙他說:“彼李揆,安彼李揆,安肯來邪?肯來邪?”(1)本詩尾聯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對此進行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本詩尾聯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對此進行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A.本聯用李揆的典故準確貼切,因為蘇軾兄弟在當時聲名卓著,與李揆非常相似。本聯用李揆的典故準確貼切,因為蘇軾兄弟在當時聲名卓著,與李揆非常相似。B.中原地域遼闊,人才濟濟,豪杰輩出,即使卓越如蘇軾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中原地域遼

16、闊,人才濟濟,豪杰輩出,即使卓越如蘇軾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C.從李揆的典故推斷,如果蘇轍承認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從李揆的典故推斷,如果蘇轍承認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蘇軾告訴蘇轍,作為大國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謙恭的君子風度。蘇軾告訴蘇轍,作為大國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謙恭的君子風度。E.蘇軾與蘇轍兄弟情深,此時蘇軾與蘇轍兄弟情深,此時(c sh)更為遠行的弟弟擔心,希望他小心謹慎,平安歸來。更為遠行的弟弟擔心,希望他小心謹慎,平安歸來。(2)本詩首聯表現了詩人什么樣的性格?請加以分析。(本詩首聯表現了詩人什么樣的性格?請加以分析。

17、(6分)分)第16頁/共20頁第十六頁,共20頁。參考答案(1)BD(2) 首聯表現了蘇軾樂觀(lgun)、曠達、灑脫的性格特點;化用了王勃“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之句,兄弟二人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此次也不會因遠別而悲傷落淚,表現了蘇軾樂觀(lgun)曠達、灑脫的性格特點。第17頁/共20頁第十七頁,共20頁。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后回答問題。(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后回答問題。(7 7分)分)鷓鴣天鷓鴣天 陸游陸游 家住蒼煙落照間,絲毫塵事不相關。斟殘玉瀣行穿家住蒼煙落照間,絲毫塵事不相關。斟殘玉瀣行穿竹,卷罷黃庭臥看山。竹,卷罷黃庭臥看山。 貪嘯傲,任衰殘,不妨隨處一開顏。元知造物心腸別

18、,貪嘯傲,任衰殘,不妨隨處一開顏。元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老卻英雄似等閑(dngxin)(dngxin)! 【注】寫該詞時陸游【注】寫該詞時陸游4242歲,因遭投降派羅織罪名免官,歲,因遭投降派羅織罪名免官,被迫隱居。玉瀣(被迫隱居。玉瀣(xixi):美酒。黃庭:即黃庭經,):美酒。黃庭:即黃庭經,道家的經典著作。道家的經典著作。(1 1)你讀出這首詞的抒情主人公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你讀出這首詞的抒情主人公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2 2)這一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結合全詞分析。)這一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結合全詞分析。 課后演練課后演練(yn lin)第18頁/共20頁第十八頁,共20頁。(1 1)是一個表面曠達閑適、內心卻充滿抑郁不)是一個表面曠達閑適、內心卻充滿抑郁不平的隱士(或:落寞英雄)形象。平的隱士(或:落寞英雄)形象。(2 2)抒情主人公隱居)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