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初中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_第1頁
農村初中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_第2頁
農村初中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_第3頁
農村初中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_第4頁
農村初中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農村初中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農村學生由于生活環境較城里孩子差,使他們在學習環境上一開始就處于劣勢-得不到足夠的信息與指導、幫助,因此大多數學生都沒有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上了初中以后,由于知識復雜程度與難度加大,大多數學生都感到學習十分吃力,本文想就農村初中學生如何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做一些探索。 一、農村初中學生學習習慣的實際情況 通過對農村初中學生學習習慣的調查發現,他們在學習習慣方面存在諸多問題,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不善于合理安排時間,缺乏有計劃學習的習慣;缺乏預習和課前準備的習慣;沒有形成良好的聽、說、讀、寫的習慣;不善于做筆記,有的甚至沒有作筆記的習慣;不善于使用工具

2、書,缺乏查資料和課外閱讀的習慣;上課精力不集中,沉迷于幻想的習慣;學習懶散,缺乏認真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不善于溫故知新,有的甚至沒有自覺復習的習慣這些問題既造成了學生學習效率低下,使他們很難適應終身學習和今后工作的需要,勢必影響到他們一生的發展。 1、學生不良習慣的原因分析。影響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形成的歸因分析研究: (1)學生自身因素。現在的初中生一般都是獨生子女,一部分學生從小就養成了懶惰,怕吃苦、不愛動手動腦,沒有平時的點滴積累,良好的學習習慣肯定難以形成. (2)學校教師方面的因素。青少年時期是可塑性最強的時期,由于青少年身心都處于快速變化的階段,自制能力不夠,做事常不能持之以恒,需要教

3、師經常旁敲側擊地進行跟進、督促.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現在有相當一部份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是知識教育重于方法與能力教育,對學生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教育的指導跟進督促不足是造成良好學習習慣難以形成的一個重好原因. (3)家庭因素。現在農村很多學生的父母都外出務工了,留在家里的學生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居住在親戚朋友監管。作為監護人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親戚朋友等也由于他們本身文化水平低,對孩子教育缺乏應有的知識,通常把重點放在“吃飽穿暖、不出安全事故”上,對于孩子的學習通常是不過問,順其自然,長此以往,隨著問題的日積月累,嚴重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也逐步喪失,因

4、此大多數農村學生的學習成績都較城里學生差。 二、培養良好學習慣的重要性 記得一位哲人說過“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不夸張地說,良好的習慣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影響人的一生。國內外教學研究統計資料表明,對于絕大多數學生來說,學習的好壞,與智力因素相關,與非智力因素相關。而在信心、意志、習慣、興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習慣又占有重要位置。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將使人受益終生。 三、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良好的學習習慣內容。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的內容十分廣泛,有觀察思考方面的良好習慣、時間安排方面的良好習慣、課前預習方面的良好習慣、課堂聽講方面的良好

5、習慣、使用工具書查閱資料和課外閱讀方面的良好習慣、總結歸納系統復習方面的良好習慣。下面就如何培養農村學生這些良好的習慣逐一進行介紹。 1、養成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習慣 (1)觀察周圍事物,以發現它們共通性與差異性 (2)觀察老師在課堂講課中一言一行、輕重緩急的觀察以便更好的理解知識掌握重點。 (3)在平常的練習中觀察、發現知識間的規律與聯系以便更系統地掌握知識結構與體系等等。 (4)在觀察中認真思考,邊觀察邊思考。 2、養成合理安排學習時間,惜時如金,講究效率的習慣. (1)學會制訂學習目標,學習計劃(天、周、月、學期計劃). (2)做事按事情的輕重緩急有先后次序之分. (3)學習時應專心致志、

6、力爭一次性做好、講求質量與效率. 3、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 (1)通過看注釋等、讀課文,從音、形、義三個方面熟悉生詞和詞組。 (2)細讀課文,初步掌握大意。 (3)了解新知識和已學知識之間的聯系。 (4)理出內容和知識等方面的重點、難點和疑點。 (5)利用課后練習,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4、養成正確又良好的聽、說、讀、寫的習慣. (1)聽的習慣。-“五到"就是指耳、眼、口、手、腦都要動起來,多種感覺器官并用,多種身體部位全部參與聽課活動,眼到是指看課本、看老師的表情、看板書、看優秀同學的反應。口到是指口說,包括復述、朗讀、回答問題。手到是指做筆記、圈重點、批感想、做練習。腦到是指動腦筋

7、,心力集中、積極思維。耳、眼、腦、手、口齊用,做到側耳靜聽,以目助聽,以思導聽,以寫促聽。做到邊看邊聽,邊思邊聽,邊記邊聽,專一聆聽。一邊聽,一邊看,以聽為主,以看促聽。聽老師對課文的分析,聽老師的提問,聽老師的總結等;看老師的板書,看老師的掛圖,看老師的演示等。老師的板書是整堂課的要點,它用簡潔明了的詞語或短句將知識要點寫在板書上。邊聽邊思考、邊理解、邊記憶。一般可從這些方面思考:教材的重、難點在什么地方,老師為什么這樣處理教材,老師講的自己是否真正懂了,老師講的與自己想的有什么不同,這篇課文與其他課文有何異同以思促聽,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要抓住教師講課內容的重點。要善于抓住教師講課中關

8、鍵的字、詞、句,注意老師如何導人新課,如何小結,抓住老師反復強調的重點內容。聽課必須記筆記,借助符號幫助自己記錄,以利長期記憶。如重點語句可打著重號、波浪線或加三角號,疑難問題可打問號,只要自己懂得、自己習慣用的各種有利于記憶的符號都可運用。積極參與,積極舉手發言。 (2)說的習慣。準確把握“說“的狀態、注意說話的儀表儀態。確定話題。清晰的思路:說誰?說什么?怎么說?都是說話之前應該想好的,有條理、有重點。注意語速、語調。生動,有感情。注意說話的詞語規范,一是說話時應該盡力避免使用方言詞匯;二是盡力避免使用不規范的詞語。緊扣話題,言簡意賅。 (3)大聲朗讀、背誦的習慣。讀書坐姿端正,書本與眼睛

9、的距離適度為3035厘米。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正確,就是讀文章時,要讀準字音,要用普通話語音朗讀,不讀錯字、不丟字、不拉腔唱讀,按照標點符號掌握停頓的位置和停頓時間的長短。 流利就是讀得自然、流暢、有適當的速度,區別各部分間的輕重緩急。 最重要的還是要讀得有感情。首先在朗讀時,對每一句話里的關鍵字、詞或短語,都要讀重音影響我們情緒的字、詞或短語,要讀重音。特別要注意具有鮮明形象的形容詞、比喻詞以及重疊詞等更要讀重音。其次,注意停頓。 朗讀時停頓時間的長短,一般應根據標點符號而定。逗號停一拍,分號和冒號停兩拍,句號停三拍,刪節號或段落結束停四拍。但有時為了突出某一事物,顯示某一語氣,停頓

10、的時間可以變化, 朗讀時還要注意語調。語調就是通常所說的腔調,也就是說話時聲音的高低、強弱和快慢。 應背誦一些精彩的段落與詞語。 (4)寫的習慣。書寫姿勢正確,格式、詞距、標點規范。書寫工整,字跡清楚,作業整潔,卷面整潔,格式正確。 5、養成上課認真聽講和認真思考的習慣。-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大膽發言,做好筆記,努力做到當堂理解、記憶。 (1)做好課前準備:預備鈴一響,馬上進教室,書本放好,安靜端正坐好. (2)上課要集中注意力。 (3)專心聽講,積極思考;主動提問,積極參與,踴躍發言。認真聽老師講解,注意看老師演示、板書和表情、動作,仔細想老師提出的問題和講解的內容,認真做好筆記。可以嘗試在

11、老師沒有作出判斷、結論之前,自己試作判斷、試下結論。看看自己想的與老師講的是否一致。找出對與不對的原因。注意聽同學們的發言,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積極參加課堂上的討論活動。認真完成教師布置的演示、讀書、寫作業等任務。要力求當堂理解。要抓住一節課的知識內容和學科特點的關鍵。 6、養成獨立完成作業和自我檢查、自我改錯的習慣. (1)獨立思考問題、獨立完成作業。 (2)先復習后做作業、先審題后作答。 (3)敢于提出自己的疑問,并追根問底,不懂的一定多方求證弄懂。 (4)在解題、討論或研究問題時,能突破條條框框的約束,不墨守陳規,能從不同角度多方面的思考問題,尋求出創造性的解題方法。 (5)書寫工整,

12、字跡清楚,作業整潔,卷面整潔,格式正確。 (6)作業做完后還應仔細檢查.對自己沒有100%把握的題重點檢查.7)、注意教師的批改,及時找出錯誤原因訂正錯誤。 7、養成練后反思、課后復習、單元總結的習慣. (1)練后反思:一般說來,習題做完之后,要從五個層次反思:怎樣做出來的?想解題采用的方法;為什么這樣做?想解題依據的原理;為什么想到這種方法?想解題的思路;有無其它方法?哪種方法更好?想多種途徑,培養求異思維;能否變通一下而變成另一習題?想一題多變,促使思維發散。 (2)課后復習,把握每課知識要點、重點。重溫課本,理清脈絡。歸納整理,把握重點。比較異同,抓住關鍵.遇到問題,主動請教。認真實踐,

13、力求熟練。 (3)單元總結:每一單元學完后,要利用列提綱、繪圖表等手段,對這一單元的知識點、重點、難點進行歸納整理,拉知識線索,提綱契領,將知識濃縮,比較記憶.每次考完后,都要對試卷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認真分析、總結,整理錯題集找出缺漏的原因并提出改進的方法. (二)培養農村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方法 1、培養農村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應堅持的原則 (1)教師主引導、督促,學生主反復強化訓練。由于農村學生特殊的環境導致了他們獲得有關學習方法的知識、信息較少,在學習過程中又得不到他(她)們家長的及時指導,對于何為良好的學習習慣知之較少,因此首先要求教師要善于借鑒、分析、總結、歸納出一些較好的學習方法、技巧,然

14、后向學生介紹,傳授給學生,再由學生進行反復強化訓練,消化運用。 (2)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原則。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是長期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強化訓練的結果,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要學生長期堅持不懈,教師也要經常督促,整個過程充滿著對意志的磨練。 (3)堅持共性與個體差異相結合的原則。學習方法、習慣有共通性的東西,但也因人而異,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的過程中還應結合個體差異區別對待。 2、培養農村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方法 (1)由教師將學習方法習慣的知識內容融合于每堂課的內容中在課堂上進行講授、試范,課堂上引導。 (2)對于已經傳授的方法習慣教師要在日常中隨時指導、督促、檢查。 (3)建立學生交流機制,定期讓學生對良好的學習方法習慣進行討論、交流。舉辦學習習慣方法的交流會,用學生的真實感受現身說法 (4)建立學校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