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帶壓開采安全技術措施_第1頁
礦井帶壓開采安全技術措施_第2頁
礦井帶壓開采安全技術措施_第3頁
礦井帶壓開采安全技術措施_第4頁
礦井帶壓開采安全技術措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礦井帶壓開采安全技術措施一、礦井概況1、地理位置:山西呂梁中陽付家焉煤業(yè)有限公司位于呂梁市中陽縣西北11Km處的付家焉村,行政區(qū)劃屬中陽縣張子山鄉(xiāng)管轄。其地理坐標為東經(jīng)111 06' 15 111 8' 57,北緯 37 27' 01 37 28' 36。2、基本情況:根據(jù)山西省煤礦企業(yè)重組整合領導組晉煤重組辦發(fā)200945號文件批復的企業(yè)重組整合方案和2009年 11 月 3日山西省國土資源廳發(fā)放的C140000200911122004161第采礦許可證批準,山西呂梁中陽付家焉煤業(yè)有限公司重組整合后,井田呈梯形,井田東西長約3.98km,南北寬2.95km,面

2、積9.1156kmf,批準開采4-10號煤層。3、煤層情況:本井田含煤地層為石炭系上統(tǒng)太原組和二疊系下統(tǒng)山西組。山西組平均厚度 71.53m,含01、02、1、3、4、4下、5號煤層,其中 4號煤層為可采煤層。可采煤層平均厚0.64m, 可采含煤系數(shù)0.9%。太原組平均厚度 80.84m,含6、7、8、9、10、11、12號煤層,其中9、10號煤層為穩(wěn)定可采煤層。煤層平均總厚 7.53m,含可采煤層平均厚6.02m,可采含煤系數(shù)7.4%。煤系地層總厚152.37m, 含煤總厚9.42m, 可采煤層平均厚6.66m,可采含煤系數(shù)4.4%。4、礦井水文地質(zhì)4.1 主要含水層1)奧陶系灰?guī)r巖溶裂隙含

3、水層:本地層在井田內(nèi)全部被覆蓋,埋藏于井田深部,地層厚度大,分布廣泛, 溶洞和裂隙發(fā)育,具有良好的含水空間,富水性強,水量大,水質(zhì)較好,是井田主要含水層。據(jù)2004年在東北邊界處2km處施工的大土河焦煤公司9號水源井和2006年在井田東南部原裕祥煤礦工業(yè)廣場施工的水源井資料,9 號水源井奧灰水位標高為805.46m, 出水量為195.60m3/h 。裕祥水源井奧灰水位為 805.167m,出水量為55n3/h。根 據(jù)以上水源井資料和區(qū)域水力坡度推測井田內(nèi)奧灰水位在802-805m,井田大部地段煤層底板標高低于奧灰水位,屬于帶壓開采,在開采時要防范奧灰水突水事故的發(fā)生。2)石炭系上統(tǒng)太原組灰?guī)r巖

4、溶裂隙含水層太原組含水層主要為三層石灰?guī)r,從上到下為L5、L4、L1,總厚約25.55m,灰?guī)r裂隙較發(fā)育,巖芯較破碎。鉆孔在灰?guī)r地層中,大部 分出現(xiàn)孔漏的情況,含水層頂板埋深在85-280m左右。據(jù)離石詳查勘探資料,單位涌水量井田東北側 2.5km處12號孔為0.0047L/S m, 井田東南側4km處20號孔為0.207 L/s m,水位標高分別為929.44m 和946.67m,屬弱-中等富水含水層。3)二疊系碎屑巖類砂巖裂隙含水層井田內(nèi)含水層無出露,含水層以細、中粗砂巖為主,平均厚度17.90m.含水層裂隙不發(fā)育,富水性弱.頂板埋深為38-210 m左右。單 位涌水量12號孔為0.000

5、8L/S m, 20號孔為0.0022 L/s m,水位標高分別為955.62m和972.04m。從區(qū)域上看,該含水層不連續(xù),富水性弱。4)第四系、上第三系孔隙含水層第四系中、上更新統(tǒng)出露高,補給條件差,含水層連續(xù)性差,基本屬透水不含水層。全新統(tǒng)主要分布于井田較大溝谷中,含水層以砂礫石層為主,厚度小,富水性也較弱。上第三系上新統(tǒng)間斷出露于井田溝谷中,含水層為砂礫巖,民井出水量小于10t/d 。4.2 主要隔水層1)山西組隔水層山西組 5 號煤以下至太原組L5 灰?guī)r之間是以泥巖為主,砂、泥巖互層的一套地層,厚度13.00m左右,連續(xù)穩(wěn)定,其中泥巖、粘土巖隔水性好,可視為山西組與太原組之間良好的隔

6、水層。2)本溪組隔水層本溪組平均厚32.78m,巖性主要為泥巖、鋁土巖、粉砂巖和砂巖,該組有時夾薄層石灰?guī)r或薄煤層,其中泥質(zhì)巖隔水性能好,在區(qū)域內(nèi)穩(wěn)定,是良好的隔水層。4.3 含水層補、徑、排條件奧陶系巖溶水的補給主要是井田外基巖裸露區(qū)大氣降水和地表水的入滲補給。井田內(nèi)奧灰水屬區(qū)域巖溶水徑流區(qū),巖溶水由西向東南方向運移,最終排向神頭泉。石炭系、 二疊系砂巖裂隙水,在接受大氣降水和季節(jié)性河流以及上覆含水層的入滲補給后,順巖層傾斜方向運移,上部含水層在溝谷中以侵蝕下降泉的形式排泄,下部含水層順層排出井田外。4.4 礦井充水因素分析1)、大氣降水和地表水體本區(qū)年降水量為374.4mmr577.7mm

7、屬于干旱地區(qū),本井田內(nèi)無常年性地表河流,僅雨季溝谷中有季節(jié)性短暫小溪流和洪水排泄,井田地形坡度較陡,植被不發(fā)育,有利于自然排水,入滲補給地下水條件差, 只在基巖露頭的溝谷中有少量的入滲,對于山西組砂巖含水層,由于其上有較多隔水層分布,接受大氣降水的直接補給很少。井田西部以外有南川河由南向北流過, 平常水量不大, 只有在雨季才有較大的洪水流過,井田南部以外有高家溝水庫, 水庫內(nèi)蓄水也基本干涸 , 總之,大氣降水和地表水體對礦井直接充水影響較小。但從大范圍來說,在周圍基巖露頭區(qū),大氣降水和地表水應該是各含水層的重要補給來源。2) 、頂板裂隙水本井田批采4-10 號煤層,其中4 號煤層直接充水含水層

8、是山西組砂巖裂隙含水層,屬弱富水含水層,9 、 10 號煤層直接充水含水層為太原組巖溶裂隙含水層,均屬弱-中等富水含水層,根據(jù)整合前各煤礦開采情況,井下頂板淋水均很小,頂板裂隙水對礦井生產(chǎn)影響不大。開采下部9 號、 10 號煤層,其9 號煤層直接頂板為砂巖,10 號煤層直接頂板為砂巖、砂質(zhì)泥巖,均為中硬巖石,全部冒落管理頂板時,根據(jù)三下采煤規(guī)程冒裂帶最大高度計算公式得出,冒落帶(H1)、導水裂隙帶(H2)的高度可用下式計算:H1=Att 2.2H2=A2t 5.6H3=20 屈 +10式中,A1=100Em/(4.7 中m+19.0), A2=10(Em/(1.6 中m+3.6), 12 m為

9、開采煤層累積厚度,本礦4號煤層最大采空高度為2.00m, 9 號煤層最大采空高度為1.55m, 10號煤層最大采空高度為7.12m。求得開采4號煤層頂板冒落帶高度4.84-9.24m,導水裂隙帶最 大高度35.01-38.28m ; 4號煤層開采不會影響到地表。求得開采9號煤層頂板冒落帶高度3.70-8.10m,導水裂隙帶最 大高度 31.09-34.90m ; 4、9 號煤層間距為 61.25-70.30m,平均 65.50m。 因此,開采9號煤層的頂板導水裂隙不會上通到上部4號煤層采空區(qū),4號煤層采空區(qū)積水對9號煤層開采構不成突水威脅。求得開采10號煤層頂板冒落帶高度為11.37-15.7

10、7m,導水裂隙 帶最大高度為63.37-64.98m。9、10號煤層間距為0-7.40m ,平均3.71m。 4號煤層可采地段與10號煤層間距為66.20-75.10 m 。因此開采10 號煤層的頂板導水裂隙將會延伸到上部9號煤層采空區(qū),但不會上延到4號煤層采空區(qū),所以將來開采10號煤層時應對上部9號為煤層 采空區(qū)積水進行探放,確保安全生產(chǎn)。但4號煤層采空區(qū)積水不會對 10號煤層開采造成充水威脅。3)、深部奧灰水井田奧灰水位標高802-805m,而可采煤層4、9、10號煤層底板 標高為520-900 m,由此推斷本井田批采的4、9、10號煤層底板在 井田中西部地段均位于奧陶系中統(tǒng)石灰?guī)r巖溶裂隙

11、含水層水位之下, 即煤層底板標高805m以下地段均屬帶壓區(qū)。即4#1層為井田可采范 圍西部為帶壓區(qū),9#1層為全部帶壓,10#1層除井田東南邊界附近 不帶壓外,其余地段均帶壓。根據(jù)奧灰突水系數(shù)計算公式來計算奧灰 巖溶水對井田4、9、10號煤層的影響。p突水系數(shù)計算公式:Ts=M P=(H0-H1+M X 0.0098式中:Ts突水系數(shù),MPa/mP一隔水層底板承受的靜水壓力,MPaM一底板隔水層厚度,m;H1煤層底板最低標高;H0-奧灰?guī)r溶水水位標高。4號煤層可采區(qū)西部底板標高最低處標高為(H1) 640m 4號煤 層距奧灰頂面(M)137m該地段奧灰水位標高(H0) 803m10號煤層底板最

12、低處為井田西北部煤層底板最低標高 (H1) 520m 10號煤層距奧灰頂面(M) 59.50m;該地段奧灰?guī)r溶水水位標高(H0) 802m9號煤層底板最低處為井田西北部底板標高(H1) 530m 5號煤 層距奧灰頂面(M 71.90m;該地段奧灰水位標高(H0) 802m求得4號煤層突水系數(shù):Ts =0.0215MPa/m, 9號煤層突水系數(shù):Ts=0.0469MPa/rm 10 號煤層突水系數(shù): Ts =0.0562MPa/mi4、 9、 10號煤層突水系數(shù)小于正常塊段安全突水系數(shù)0.10MPa/m,小于受構造地段安全突水系數(shù) 0.06MPa/m,根據(jù)地質(zhì)報告預測結果,在無構造溝通的情況下,

13、開采 4、 9、 10 號煤層奧灰突水的可能性小。但當開采地段有隱伏導水構造時,則存在突水可能性,開采中應嚴密監(jiān)測井下隱伏構造發(fā)育情況,防范奧灰水巖溶水構造突入礦井造成水害事故。4) 、采空區(qū)、古空區(qū)積水井田內(nèi)4、 10 號煤層均分布多處采空區(qū),部分采空區(qū)分布有積水,對井田中西部相對低處的煤層開采存在充水影響。4.5 礦井水文地質(zhì)類型該礦批采4-10 號煤層,井田內(nèi)4 號煤層充水含水層為山西組砂巖裂隙含水層,富水性弱,9、 10 號煤層充水含水層為太原組灰?guī)r巖溶裂隙含水層,富水性弱- 中等,同時受奧灰水影響,帶壓開采Ts 接近 0.06。奧灰水對上部煤層開采影響不大,在無構造溝通的情況下突水可

14、能性小。 但井田內(nèi)采空區(qū)分布多處積水,對煤層開采存在潛在突水危險。綜合分析,該礦4 號煤層礦井水文地質(zhì)類型為中等,9、 10 號煤層礦井水文地質(zhì)類型為中等。二、采取的措施:1 、原因:綜合以上所述,礦井主要水害是采空區(qū)積水和受奧灰水影響的帶壓區(qū),整合前各煤礦分別對4、 10 號煤層進行了開采,已分布多處采空區(qū), 在采空區(qū)低洼處有一定積水。目前基建期間和第一采區(qū)遠離采空區(qū)的積水區(qū),威脅不大。2、目的:目前,基建二、三期工程接近受奧灰水帶壓影響的區(qū)域。雖然,根據(jù)礦井地質(zhì)報告所述,開采4、 9、 10 號煤層奧灰突水的可能性小。但是,畢竟為了防治水的整體工作不存在安全隱患,決定在目前基建期間,根據(jù)二

15、三期工程的即將施工的情況下,為了安全生產(chǎn),特制定帶壓開采安全技術措施。3、防治措施探查隱伏斷裂構造是防治底板突水的重點。工作中應加強礦井地質(zhì)工作,對第一手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合理預測預報,即時探查、驗證加以預防。遇導水斷裂可采用留設防水煤柱、注漿加固、優(yōu)化采掘布置,調(diào)整采煤方法等成熟有效手段加以防治。3.1 探查隱伏斷裂構造3.1.1 水害隱患的探測預報通過礦井水害特征和充水因素的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帶壓開采充水途徑是導水斷裂構造和陷落柱,加強導水斷裂構造的探測預報是預防底板突水的重點。根據(jù)本礦井實際情況,主要依托井下物探的方法進行隱伏斷裂和斷裂富水性的探查。目前,按照上級政府部門的文件精神要求,采取

16、“物探先行、鉆探驗證、化探跟進”的防治水體系,先采取高分辨直流電法儀進行物探,查明掘進工作面前方的異常區(qū),然后根據(jù)物探的成果資料,及時進行鉆探的驗證工作,探放水設計主要依據(jù)是以探測前方的是否存在斷裂構造及物探的探測出的異常區(qū)等進行針對性的設計。對于采掘工作面前方根據(jù)地質(zhì)資料的預測,會有斷層、含水斷層的存在,但是位置不清的時候,或者斷層已為巷道揭露或穿過,暫時沒有出水跡象時,都要及時編制探放水設計,進行探放水工作。這時,在探放斷層導水性鉆孔的布置和施工時,加強注意以下幾個問題:鉆進時,發(fā)現(xiàn)煤巖松軟、片幫、來壓或孔中水壓、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頂鉆現(xiàn)象時,必須立即停鉆,記錄孔深并同時將鉆桿固定。立即

17、向礦井調(diào)度中心匯報,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應做到交接班不停鉆。探放斷層水的探水孔終孔后,孔內(nèi)有水應進行放水實驗。孔內(nèi)無水時應選擇一個孔進行壓水試驗,檢驗斷層隔水性能。探放水鉆孔,完成探測任務后必須全孔注漿封閉,并做好封孔記錄。3.1.2 工作面的水情監(jiān)測:奧灰水突入巷道之前,一般會有個過程,這個過程一般是幾個小時至一兩天,有的是開拓后半個月、數(shù)月之久。從開拓至奧灰水突出,總有一些跡象顯示,這些現(xiàn)象就是突水的征兆。如突水點或附近礦壓明顯加大;巷道產(chǎn)生底鼓,巖層發(fā)出破裂聲;有嘶嘶水叫聲;幫壁有水珠及淋水等。3.1.3 水情監(jiān)測注意的問題:所以, 對工作面的突水征兆進行嚴密的監(jiān)測,是及時發(fā)現(xiàn)和預防突

18、水的最直接的、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特別是對工作面的揭露的出水點、 探測到的含水斷層位置附近工作面、已經(jīng)揭露的斷層附近的巷 道等地點,是監(jiān)測的重點。采取密集觀測,及時收集相關資料,并有詳細的觀測記錄。3.2 斷層防水煤柱的留設3.2.1 原因: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煤層底板突水50%以上與斷層有關。留設的防水煤柱必須留足,留設不足的防水煤柱,易造成礦壓的集中,導致煤柱破壞,抗水壓能力降低,在水壓和礦壓的聯(lián)合作用下很容易片幫、沖垮而造成突水。而開采大斷層的防水煤柱更是危險的事情,嚴加杜絕出現(xiàn)。3.2.2 防水煤柱的留設:嚴格按照 煤礦防治水規(guī)定附錄八的相關規(guī)定,結合本礦井的實際觀測資料,進行留設。特殊情況

19、下,加大安全系數(shù)進行煤柱的留設設計。3.3 導水斷裂構造的注漿加固:3.3.1 原因:礦井開采10 煤時,其正常地段的隔水底板厚度大于臨界隔水層厚度。 底板突水的可能主要是位于斷裂構造附近,斷裂構造的導水和隔水性能直接關系到帶壓開采的安全。因此,在適當時候,對斷裂構造進行注漿加固。3.3.2 注意的問題;確定注漿前,必須查明斷裂構造的位置及發(fā)育特征。3.3.3 基本要求:注漿加固工程應編制專門的注漿設計,明確注漿目標。在注漿前,對斷裂構造進行放水或壓水實驗。根據(jù)實驗結果,確定注漿孔的布置和注漿工藝。用于注漿的井下鉆孔均應按探放水鉆孔的規(guī)定進行設計和施工。注漿后應打檢查孔,驗證注漿質(zhì)量,并進行注水實驗。3.4 選擇合理的開采方法和開采參數(shù),減少采動影響3.4.1 基本說明:這個措施,是在聯(lián)合試運轉以后,由基建改為生產(chǎn)的礦井轉型之后,而在一定的生產(chǎn)年限以后,收集到一定的相關資料后,進行運作的一種預防措施。目前,只是建議性的在此方面提出一些想法:3.4.2 優(yōu)化工作面斜長,減少底板采動破壞:在底板隔水層厚度不變的情況下,減少工作面長度,減少底板破壞深度,增強抗水壓能力。3.4.3 優(yōu)化開采設計控制懸頂長度,減少底板采動破壞:開采時,盡量減少控頂距的長度,必要時,采取強制放頂?shù)拇胧f(xié)調(diào)工作面開采節(jié)奏,減少底板破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