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的始祖_第1頁
中華民族的始祖_第2頁
中華民族的始祖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華民族的始祖 軒轅黃帝黃帝是傳說中上古帝王軒轅氏的稱號。姓公孫,后改為姬姓,生于軒轅之 丘,故稱為軒轅氏。據傳他出生幾十天就會說話,少年時思維敏捷,青年時敦 厚能干,成年后聰明堅毅。黃帝同炎帝(神農氏)并稱為中華民族的始祖,華 夏部落聯盟領袖。以他首先統一中華民族的偉績而載入史冊。他播百谷草木, 大力發展生產,創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車,發明指南車,定算數,制音 律,創醫學等,是開創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先祖。傳說中被人們視為遠古時代 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一、黃帝的歷史功績作為中華民族始祖的黃帝,在統一了中國各部落后,開始著手于整個社會 中的政治、物質和精神文明的建設。從而對中國古代歷史

2、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 推動作用,也為后世君主專制制度的建立起了重要的根基作用。1、政治文明建立古國體制:劃野分疆,八家為一井,三井為一鄰,三鄰為一朋,三朋 為一里,五里為一邑,十邑為都,十都為一師,十師為州,全國共分九州;設 官司職,置左右大監,監于萬國,設三公、三少、四輔、四史、六相、九德 (官名)共 120 個官位管理國家。對各級官員提出 “六禁重”,重“”是過分的意 思,即 “聲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 ”要,求官員節簡樸 素,反對奢靡。提出以德治國, “修德振兵 ”以,“德”施天下,一道修德,惟仁是 行,修德立義,尤其是設立 “九德之臣 ”教,養百姓九行,即孝、慈、文

3、、信、 言、恭、忠、勇、義,進行思想道德建設。在使用人才上,訪賢、選賢、任 能,因才使用。實行以法治國,設 “禮文法度”、“治法而不變 ”,命力墨擔任法 官、后土擔任獄官,對犯罪重者判處流失,罪大罪極者判處斬首等。2、物質文明根據史書記載,黃帝在農業生產方面有許多創造發明,其中主要有實行田 畝制。黃帝之前,田地沒有邊際,耕作沒有限制,黃帝以步丈畝,以防爭端, 將全國土地重新劃分,劃成 “井”字,中間一塊為 “公畝 ”歸,政府所有,四周八塊 為“私田 ”由,八家合種,收獲需要繳納政府,還穿土鑿井,以方便對農田的供 水。對農田實行耕作制,及時播種百谷,發明杵臼,開辟園和圃,種植果木蔬 菜,種桑養蠶

4、,飼養獸禽,進行放牧等。縫織方面,發明機杼,進行紡織,制 作衣裳、鞋帽、帳幄、氈、華蓋、盔甲、旗、胄甲等。制陶方面,制造碗、 碟、盤、盂、灶等。冶煉方面,煉銅,制造銅鼎、刀、錢幣、鉦、銚、銅鏡、 鐘、銃。建筑方面,建造宮室、鑾殿、庭堂、觀、閣、門、蠶室、祠廟、玉器 宮等。交通方面,制造舟楫、車、指南車、記里鼓車。兵械方面,制造刀、 槍、弓矢、弩、旗幟、號角、鼓、兵符、云梯、炮、劍、射御等。日常生活方 面,熟食、粥、飯、酒、肉、稱尺、斗、規矩、墨硯、幾案、氈、印、珠、 燈、床、席、等。3、精神文明發明天文歷數、陰陽五行、甲子紀年、文字、圖畫、著書、音律、樂器、 醫藥、祭祀、婚喪、棺槨、墳墓、祭鼎

5、、祭壇、祠廟、占卜等。促使各部落再 統一后有了一個統一的禮數約束,人民生活更加富有條理,豐富了人民的精神 文化,著書也將很多發明載入史冊,并流傳后世,為以后中國的社會發展鋪下 了堅實的基礎,很多的治民之道也被后世君王所沿用。為中華名族的歷史添加 了豐富的光彩。1二、黃帝戰蚩尤 逐鹿之戰根據漢代史記 五帝本紀所記載,軒轅氏以德服人,治理五方部族,傳 播種之道,撫恤萬民而文明四方,曾率領手中六部與炎帝(神農氏)交戰于阪 泉之野,三次交戰之后,炎帝順從其志。炎黃兩帝開始共同管治北方各部,當 時蚩尤稱霸南方部落,不聽從北方對其所做的一些措施,南方部落很多深陷戰 火,無數生靈涂炭,黃帝為統一中華各部而出

6、兵征討蚩尤,與其交戰于逐鹿之 野(涿鹿,山名,在今河北涿鹿縣,與阪泉相距不遠)。據漢代山海經所記載,蚩尤會施迷霧之法,使對方軍士無法辨別南北 而造成軍心渙散而逃竄,然后便一一擊殺。初期黃帝無法破蚩尤法陣,而損兵 無數,而后發明指南車,經過幾次交戰,誅殺蚩尤,結束了南方的戰亂,其后 統一南北各部,廣為傳播五谷種植之道,使整個部族的經濟很快得到恢復,也 為黃帝在各部族中的領導地位打下堅實基礎。三、關于 “黃帝城 ”、“黃帝源”和“黃帝陵”黃帝作為我國的人文始祖,在我國有很多與他有關的古跡,這些古跡共同 構成了黃帝文化的內涵。1、黃帝城,即涿鹿故城,亦稱軒轅城位于涿鹿縣礬山鎮三堡村北 50 米處。據

7、史記記載,黃帝殺死蚩尤,歸 服炎帝后, “邑于涿鹿之阿 ”即建都城于涿鹿山下的平地之上。據傳,黃帝城即 黃帝所建華夏建一都城。黃帝城為不規則方形夯土城,東西寬450-500 米,南北長 510-540米,殘存城墻高 5-10米,底厚約 10米,頂厚 3 米左右。遺址內 陸續發現了大量陶器、石器,均以距今五千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為典 型,與黃帝所處時代相一致。秦始皇等歷代帝黃帝泉、蚩尤三寨、蚩尤墳、上 下七旗等遠古遺存至今保存尚好,為研究黃帝、炎帝、蚩尤人文三祖,提供了 得天獨厚的條件。由海外華人捐資興建的中華三祖紀念堂,古樸凝重,向人們 展示了黃帝、炎帝、蚩尤這三位人文始祖的偉大功績,體

8、現了海內外華人對中 華文明的強大凝聚力。中華三祖堂采用唐代建筑風格,堂內塑有黃帝、炎帝、 蚩尤大型塑像。并陳列有在涿鹿之野出土的石斧、陶紡輪、石鏃等人類早期生 產生活用品和戰爭兵器。墻壁上繪有涿鹿之戰、阪泉之戰、合符釜山、定都涿 鹿四大歷史事件的大型壁畫。以黃帝城、黃帝泉、蚩尤寨、蚩尤泉為主要景點 的中華三祖文化旅游區,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炎黃子孫來這里尋根祭祖。2、黃帝源是中華祖先軒轅黃帝游息之所,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 -黃山 的發源地景區貫穿黃山軒轅峰至光明頂之下人煙罕至的云海之中。這里青山環保, 群山疊翠,古書參天,翠竹搖曳,溪水潺潺,峽谷怪譚,其實名目,古跡勝 景。固有神秘。藏龍臥虎

9、,仙島駐風。這里深谷、怪潭、寶島、古湖,再現了 周書異記 .神仙傳、黃山圖經以及史記有關黃帝的神奇傳說,是體 現中華文化,愛國主義教育的自然活教材;這里圣寺、古橋、驛道、書院等比比皆是,留下無數名人、墨客的足跡,是集皇權神圣于自然神奇的風水寶地; 是湮沒了一千多年的重新發現。3、黃帝陵坐落在陜西省延安南部的黃陵縣,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陵墓 的所在地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著名的游覽地。傳說黃帝生于河南新鄭,逝 世于河南荊山,葬在陜西橋山。廟院里有歷代重修軒轅廟的碑記和祭文石,共 四十六通。廟院最后邊是大殿,上懸 “人文初祖 ”金字匾額,殿內正中置牌位, 上書2“軒轅黃帝之位 ”六字。據說全國共有黃帝陵七處,甘肅、河南、山東、河 北等地都有黃帝陵,歷代政府對保護黃陵古柏都很重視。封建王朝如宋、元、 明、清都有保護黃陵的指示或通令。四、歷史意義黃帝在位時間很久,國勢強盛,政治安定,文化進步,百姓生活富足,安 居樂業。同時黃帝在位期間所做出的發明,對統一各部后以及逐鹿之戰后的經 濟恢復起了加速作用,并為以后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