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第15冊《在中亞細亞草原上》教案_第1頁
人音版第15冊《在中亞細亞草原上》教案_第2頁
人音版第15冊《在中亞細亞草原上》教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作品分析 : 這是一首“標題”音樂, 由強力集團中的鮑羅丁所作。 樂曲開始, 在小提琴 高音區奏出持續的泛音上, 單簧管歌唱性地奏出平和的俄羅斯民歌旋律, 這就是 樂曲的第一主題 ( 例 1) 。這一主題音樂,曲調平穩,起伏不大,加上單簧管甜美 的音色并在高音區進行演奏,給人一種極為寧靜、安詳的感覺;寬松的節奏,特 別是最后一個長音, 又給人極為空曠之感。 后又由圜號演奏、 樂隊強有力的全奏, 產生了不一樣的效果。 例 1 大提琴和倍大提琴撥奏著固定的音型,使聽者聯想到遠方傳來的駱駝和馬 隊的腳步。這是該樂曲的具有特色的音樂 ( 例 2) 在腳步聲的背景上,英國管吹出具有東方特點的第二主題 (

2、 例 3) 。這個東方音調 的旋律有著東方氣質, 小調性質的音樂特點、 三連音、 以及音符之間二級音程的 行進,都體現著東方音調的特征。 例3 兩個主題在初次陳述之后, 又分別在不同的樂器、 速度、 力度上做了變化重 復,后來出現主題與主題的交織,復調進行、對位發展,使簡單的主題出現了及 其豐富的變化。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能夠對標題音樂感興趣,對交響音畫體裁有初步印象。 2. 能熟悉并背唱在中亞細亞草原上的主題曲調,想象音樂所描繪的畫面,體 驗樂曲中音樂要素在表現音樂內容及意境的作用。 3. 能通過自己的聽覺體驗 , 感受主題音樂在不同音色、不同節奏、不同力度、不 同配器上的豐富表現。

3、教學過程: 一、兩個主題旋律及一個特色旋律的欣賞 1第一主題旋律的欣賞 學生聆聽單簧管所演奏的第一主題,感受音樂所塑造的意境。 重點引導學生關注單簧管的音色在塑造音樂環境上的作用, 單簧管的音色很 純凈而富有表情, 在高音區的演奏給人一種落漠、 縹緲的感覺, 是成功塑造一望 無際的大草原的一個音樂元素,可以讓學生聆聽 1-2 次來熟悉和感受。 通過教師及學生的哼唱,感受音樂的旋律與節奏。 讓學生同時關注這一旋律的速度和起伏, 通過哼唱感受到旋律很舒展, 很寬 松,音域很寬廣,可以用手勢的起伏來形象表現旋律的走向。 感受這一旋律最后一個長音在塑造音樂形象中的作用。 這一樂句最后的音很長,表現出大

4、草原的一望無際。教師用純凈的音色來模 擬用了長音和不用長音的效果,用對比來增加學生的聽覺體驗。學生閉目在表現 長音的手勢中哼唱最后一個長音,用心體驗長音在這里的表現力 感受這一旋律的不同表現。 聽圓號的演奏,體味音色變了給人不一樣的感受;和老師一起在指揮中聆聽 樂隊的全奏,體味演奏樂器、力度、速度的變化,并感受變化后所產生不一樣的 音效。 分角色模擬表現:第一遍老師模擬單簧管的音色歌唱(輕柔、甜美),第二 遍男生模擬圜號的音色歌唱(明朗、舒展),第三遍全體模擬樂隊全奏起立歌唱 (有力、雄壯)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找到音樂所需要關注的東西,這第一主題樂器的音色在 塑造音樂形象上是個最為重要的因素,

5、并且要讓同學感受到同樣的旋律可以使用 不同的音色來改變氣質,有效的利用教師的成人音色、學生的音色、男生的音色 來深入體會這一音樂元素的效果和作用。除了聽覺以外 ,自身的哼唱也是一種感 受音樂、貼近音樂的有效手段。 2 .表現馬蹄與駱駝腳步聲旋律的欣賞 初次聆聽,聽到什么。模擬聽到的聲音和節奏 再次聆聽,肢體表現。聽著音樂,按節奏xx xx進行簡單的律動表現: 聳肩、踏步、擺手等等 說說音樂表現的是什么。 大提琴、低音提琴按一個固定音型的撥奏表現馬蹄與駱駝腳步聲,使學生 認識到音樂有著很強的塑造形象的作用。 設計意圖:一個很有特色的音樂,作者的意圖在音樂中是表露無疑的, 先讓 學生以最自然的聽覺

6、體驗去想像聽到的音樂所塑造的形象, 再讓學生有意識的尋 找之所以會這么成功塑造這樣一個形象的音樂元素,通過學生用自己聲音的模 擬、用肢體的運動達到這一目的。這中做法很直接很有效,學生的參與性與實踐 性相當的強。 3 .第二主題旋律的欣賞。 通過律動欣賞: 師生一起在一個簡單的律動中(手握拳,伸出大拇指)反復聆聽,律動的幅 度由小及大,熟悉后,在教大幅度的律動中哼唱 設計意圖:老師通過律動把東方音調的特征傳遞給學生, 學生在反復的律動 中聽覺越來越深地沉浸在音樂里,逐漸動作與音樂相融,加上情不自禁地哼唱, 使學生對這一旋律風格有比較深刻的感受并熟悉了它。 二、主題旋律的聽辨。 在聽辨之前,教師給

7、學生三種手勢來分別表示上述欣賞過的三個旋律 手勢一:五指完全伸張(表示俄羅斯風味的第一主題) 手勢二:手握拳,伸出食指與中指(表示馬蹄與駱駝聲旋律) 手勢三:手握拳,伸出大拇指(表示東方音調的第二主題) 這三個手勢是通過分析各自的旋律特點而來的,主題一的手勢比較伸展; 馬匹與駱駝腳步的手勢比較活潑俏皮;主題二的手勢比較含蓄而柔美。 教師從全曲當中選擇出若干個有代表性的經過各種變化的主,請同學聽辨, 所選擇的主題有的是配器發生了變化, 有的是一、 二主題的同時出現 (兩只手分 別表示兩個主題),有的是一、二主題與馬蹄與駱駝旋律的同時出現(兩只手分 別表示兩個主題題旋律, 頭的擺動表示馬蹄與駱駝旋

8、律。 ) 學生通過聆聽用手勢 來表現。 設計意圖: 在學生對主題旋律比較熟悉以后, 將作品發展時主題旋律在音色、 力度、 配器等變化的音樂給學生聽辨, 這六個音樂的是從易到難、 主題由單一到 復雜, 在自然狀態下讓學生提高主題聽辨能力。 同時給學生的三種手勢, 使學生 在聽辨過程中增添了一定的樂趣, 又能使教師直觀到學生的聽辨正誤狀態。 這是 一個最為緊張和關鍵同時又是實效性最強的一個環節, 充分培養學生的音樂聽辨 能力, 特別是復調音樂的聽辨。 相信通過這一環節的練習, 學生將對旋律聽辨有 了直觀的認識,并且有利于以后的音樂欣賞的關注點的確立。 三、全曲的完整欣賞 請學生完整地欣賞在中亞細亞

9、草原上,在欣賞過程中要求用剛才的三 種手勢來表現音樂的進行,雖然仍然是給學生這樣的手勢,但是在聆聽的時候, 要求他們通過手勢把音樂的強弱、 起伏以及不同的變化表現出來。 請學生很仔細 地欣賞,在旋律安靜的時候,讓手勢處于基本凝固狀態,在旋律傾情釋放時,要 靈動起來,可以是讓手勢游走成優美的雙“ S”形;可以是模仿腳步時的歡快跳 躍; 可以是手勢做緩緩地移動, 總之要讓學生通過運動的幅度、 速度來表現他們 對于所聆聽到的音樂變化的理解, 從而我感覺到了他們所欣賞到的音樂也是變化 的、豐富多彩的。 欣賞結束后教師的總結語言:音樂就是這樣,僅僅通過三個旋律,做了各 種各樣的變化,把生動細致的畫面呈現給了我們 , 這就是交響音畫的魅力所在。 設計意圖: 在前面做足了對于主題旋律及變化的分段欣賞等工作后,把作 品的完整欣賞交給學生。 繼續沿用上一環節, 并且要求旋律的力度、 變化表現出 來,形成欣賞的內化與外化的統一。 四、簡單接觸交響音畫體裁。 請學生總結交響音畫是一種怎樣的音樂體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