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傳統戲曲中小生角色的表演教學要點_第1頁
淺析傳統戲曲中小生角色的表演教學要點_第2頁
淺析傳統戲曲中小生角色的表演教學要點_第3頁
淺析傳統戲曲中小生角色的表演教學要點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淺析傳統戲曲中小生角色的表演教學要點    吳崇陽【摘 要】我國傳統戲曲當中行當有很多,其中小生是比較獨特的一個角色行當,它的表演風格十分獨特,藝術魅力也值得研究,小生角色的具體表演需要很強的基本功才能展示其獨特的風格魅力,因此本文對其教學要點進行分析,在領會這幾個要點之后才能夠全面把握小生角色的特點。【關鍵詞】傳統戲曲;小生角色;表演教學要點:j802 文獻標志碼:a :1007-0125(2018)01-0176-01我國傳統戲曲博大精深,它是民族文化的結晶,體現了民族傳統文化的價值體系和精神元素。傳統戲曲有數百種,每一個曲種都有許多不同的角

2、色,其中小生角色具有很強的代表性,無論是京劇還是黃梅戲、淮劇、評劇,都有小生這一角色的應用。我們在舞臺上經常看到小生的表演。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具體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許多內容。一、傳統戲曲中小生表演角色概述傳統戲曲行當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有老生、小生、花臉等等。每一個角色都有特定的人物設定和內涵。小生一般指年輕男性,年紀在十八歲至二十八歲之間,他的扮相往往年輕漂亮、英俊瀟灑,容貌清秀。根據不同的劇情內容,小生又可分為袍帶生、扇子生、翎子生、窮生、娃娃生和武小生等。在唱腔上面,小生通常利用自己的假嗓來進行演唱,出來的聲音效果比較尖,有一種穿透力。這里需要強調的是,這種尖的假嗓子不能過于刻意

3、,如果太刻意了,這就違背了科學的發展規律,不僅有失美感,而且還容易毀掉嗓子。總之小生的唱腔不同于其他行當。另外在念白上面,也是小生的一大特色,小生的念白真是與眾不同,通常利用自己的大嗓和小嗓結合使用。俗話說三分唱七分念,念白對于小生而言,更是難度很大,因為如果小嗓念的多了不好聽,大嗓又不能體現小生角色特點,所以要合理結合大小嗓,這個尺度是很難把握的。二、教學中準確把握人物形象通常許多學生都忽視了人物形象的把握。他們在讀了劇本以后,粗淺地對人物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覺得自己能夠勝任了,已經把握了,但是上臺以后,心里就始終找不到感覺,其實這就說明臺下并沒有真正理解這個人物,因此教學中要特別強調這一點

4、,幫助學生真正能夠利用合理的方法來進行人物的理解。教學中首先要求學生從劇本出發。一切表演要以劇本為主,牢牢結合上下文來體會小生角色的靈魂。有的學生為了偷懶,只關心有小生臺詞或者身段表演的段落,其他的場景都不關心,其實這是不對的,中國傳統戲曲是講究整體性,藝術更是如此,每一個部分看似“與我”無關,其中“我”都在其中。“我”處處都在,學生必須要體會到這一點。其次要認真揣摩人物性格。比如傳統戲曲有一出天仙配,我國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馬蘭在表演中就對人物理解得很深刻。每次出場,觀眾就覺得眼前一亮,彷佛人物自帶光環,雖然之前的場景與她無關,但是她一登場,似乎之前的場景都活了起來,這就是表演的魅力所在。總

5、之,學生要先認真研習劇本,然后深刻體會人物性格,這樣才能飾演好小生角色。三、加深對“移情”的體會“移情”是戲曲表演當中重要的一種技巧,也是一種方法論。每一個演員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穩定的性格。但是由于職業的特殊性,需要經常扮演各類不同性格的人物,其實每一個小生角色都有很大的不同,有的光明磊落,有的陰險虛偽,這就對演員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挑戰。學生在平時學習過程里,必須要加強這方面的理解和鍛煉,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移情”練習,做到角色的自由切換,能夠“忘我”,迅速進入所需要的角色,融入但不陷入,所謂淡入淡出就是這個道理。“移情”其實就是換位思考,它是一個情感過渡的環節,達到外部,再

6、返回自身,最終發現達到扮演人物的內心世界,其實就是返回了演員自身,這個分寸很難把握。我國梅蘭芳先生在此方面功力很深,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四、時刻牢記基本功訓練唱念做打作為戲曲演員的基本功,它對演員的舞臺表演至關重要,可以說是戲曲演員行當生存的靈魂。許多學生覺得基本功枯燥,很辛苦,不愿意吃苦,時間久了就失去了興趣,很難在小生這個行當或者其他行當待下去,這個問題是很嚴重的,因此值得重視。我們說小生這個行當看似簡單,實則很難把握,因此加強基本功訓練不可忽視,對于小生,主要是唱念打三方面更為重要。學生在平時練習中要深刻體會三方面的關系,按照戲曲的基本程式理解戲曲的真正魅力,發現了小生的藝術感染力之后,增加了興趣,然后加強基本功的訓練,才能得到觀眾的喜愛。教師可以適當地改變傳統教學理念,在不影響基本功訓練的同時,適當改變學生對基本功的訓練方式。五、結語綜上所述,小生角色是傳統戲曲中很重要的舞臺表演行當,具體教學當中要依照以上幾點進行合理教學,才能讓學生在登上舞臺后較為合理地把握小生角色的表演內涵,展現舞臺魅力,然后再通過長期的舞臺實踐不斷進行磨合和錘煉,提高藝術水平,讓觀眾滿意,真正發揮出傳統戲曲的魅力。參考文獻:1唐冬梅.淺談戲曲表演藝術j.戲劇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