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少兒英語習得的幾個誤區_第1頁
淺談少兒英語習得的幾個誤區_第2頁
淺談少兒英語習得的幾個誤區_第3頁
淺談少兒英語習得的幾個誤區_第4頁
淺談少兒英語習得的幾個誤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淺談少兒英語習得的幾個誤區    羅娟【摘要】“習得”過程,重點是要營造/模擬一個和諧寬松逼真(真實)的純英語“母語”環境。并且我們大人應該理性認識少兒英語習得的過程性、漸進性和邏輯性。【關鍵詞】習得;沉默期;英語思維美國語言學家s.d.krashen(1982)曾經將語言學習的方式分為兩種概念:學得(learning)和習得(acquisition)。學得是通過有目的地學習來掌握一門語言,而習得則是通過在自然環境中交往無意識接觸語言系統而掌握語言。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習得式的教學方法更加符合少兒的心理特征和語言學習本能。這一判斷也得到了絕

2、大多數英語教學機構和英語教育者的贊同。習得過程,重點是要營造和模擬一個和諧寬松逼真(真實)的純英語母語環境,并且我們大人應該理性認識少兒英語習得的過程性、漸進性和邏輯性。許多家長盡管能夠從概念上予以認同,但實際上常常會不自覺地陷進一些誤區,對教學模式和效果甚至對孩子的學習能力產生懷疑。為了幫助家長們樹立正確的英語習得觀,共同助力孩子成長進步,我將這些共性的問題歸納為了五個典型案例分析,和大家一起研究分享。誤區一:學英語,就是要先背單詞聽說讀寫,是語言習得的必然順序,也是語言習得的共性。習得中文是按照這個順序,習得英文也是按照這個順序,任何試圖顛倒這一順序的方法都是脫離語言習得規律、錯誤的方法。

3、現實中,很多家長都恨不得讓孩子多學詞匯、語法和句型,甚至搞題海戰術,試圖將英語學習知識教條式地強行灌輸到孩子腦袋里。這樣刻板化、成人化的英語教育模式只會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扼殺孩子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培養出應試教育的犧牲品和只會題海戰術的“啞巴英語”人才。這也是為什么一些所謂英語成績很好的孩子可以背誦大段的美文,或記住或能寫很多單詞,考試考高分,但卻聽不懂外教講什么(只能聽懂個別單詞),更不能做相應回答,甚至基本不能溝通交流。津師大學前教育學院英語教學專家李大維指出,針對少兒英語教育不是看背了多少單詞,會背多少句子,而是應注重啟蒙,注重激發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對英語語言的敏感性,讓孩子了解一

4、些英語文化背景下的生活用語,培養孩子注意傾聽,積極去說,養成大膽開口的良好學習習慣。誤區二:學了一段時間,孩子就會說正確的英語孩子是先學會聽話,然后才逐漸學會說話,拼讀(認單詞),閱讀和書寫的。而在學會聽話這個漫長過程中,外界的語言輸入逐漸在兒童頭腦中積累成量,并形成語言的潛意識和系統性,最后當外界輸入信息和頭腦中已儲存語言相符時,語言就會自然輸出。當孩子對英語的習得還處在積累期,也就是兒童語言運用(理解和表達)的準備階段(量的積累),孩子會出現一段時間的沉默期,也稱為語言學習中的沉默期。這是個非常正常的語言現象,家長切記不要著急或蓄意打破。當這種通過聽和模仿的準備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在外界交際

5、環境的有效刺激下,孩子才開始理解和動口說。這就類似于我們的小嬰兒學說話,家人天天在他耳邊說啊說(大量的語言輸入),他剛開始只是懵懂地睜著雙眼(觀察),要這樣經過漫長的7、8個月,甚至一年多(語言積累沉默期),他才偶爾蹦出個“媽媽”或“爸爸”,而且時而還對不上號,見誰都是“媽媽”或“爸爸”,繼而進入語言學習中的出錯期。其實無論是沉默期還是出錯期,都是語言習得中的正常階段,大可不必憂慮。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期望脫離實際,不根據06歲孩子特有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生活經驗來判斷孩子的學習內容和效果,經常非常著急:“哎呀,都學好幾次了,怎么都不說啊?!”“咦,他怎么把麥子說成rice(大米)呢?”很少孩子

6、見過原生態的大麥和大米。試問對于我們沒見過,沒感受過、經歷過的事物,我們如何用語言正確描述?所以不要催你的孩子,不要期望學一段時間孩子就能開口講正確的英語,一切都該是循序漸進,然后才能水到渠成。誤區三:用詢問式/翻譯式的問話來考查孩子的學習效果家長都很關注孩子的學習,回到家免不了問問孩子“今天都學了什么呀?”學齡前的孩子一聽,一般都是先出現茫然,然后慢慢組織語言,所以就會結結巴巴,甚至表達不清楚。這種突然襲擊的問題,不要說是孩子,就是我突然被問起也會茫然,腦海里快速盤旋,該從哪里說起,更何況孩子。孩子的思維具有形象性,他們會充分調動五官去感知外界,對于可見、可觸、可聞、可嘗、可聽、可玩耍的事物

7、特別感興趣,也能較好地表達,但對于相對抽象的問題,孩子的理解幾乎都是一知半解的,更何況是做同樣抽象的描述性的回答。家長一見孩子表達欠佳,或許就會搖頭,判定孩子啥都沒學到,久而久之,孩子更沒有表達的欲望,這是個惡性循環。又或者,家長手拿一個蘋果說:“寶貝,蘋果怎么說?”或問:“寶貝,這個用英語怎么說?”繼而推廣到“衛生間在哪里?用英語怎么說?”實踐證明,面對此類問題,孩子多半也是先沉默,然后支支吾吾思考著用英語怎么說。世界上絕對沒有可以完全對照翻譯的兩種語言,每種語言都有自己獨特的構成方式和語法結構以及表達方式,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可能表達相近的意思。這就好比把中國古詩翻譯成英文,哪還有韻味和意境呢

8、?又如那本英語愛好者都知道的查令十字街84號,我反復研讀過幾遍,最后只能說原版和翻譯版的意思大致相同,但在遣詞造句、意境情感傳遞方面真的差距很大,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對比試試看。因此,在我們的課堂里,我們沒有教過孩子“蘋果用英語講就是apple;衛生間在哪里?用英語講就是where is the bathroom?”如果要學習“where is the bathroom?”我們會先利用圖片、實物等教會孩子“bathroom”(但從沒告訴過孩子“衛生間”這三個中文字),然后我們會模擬一個適合的場景,如捂著肚子著急去衛生間狀,焦急地喊:“where is the bathroom?”當第一次這樣做的時

9、候,孩子或許不大理解,那么我們就要反復做,或者利用孩子想上衛生間時,引導他說“where is the bathroom?”長期在這樣的場景中影響孩子,孩子就會理解這句話,從而運用自如。這就是為什么在我們的課堂里只有英語,沒有中文。請各位家長謹記,用中文來引導孩子講英語是極不正確的方法,甚至會扼殺孩子的英語思維,其結果就是“殺雞取卵”,得不償失。 誤區四:孩子在課堂內外的英語表達表現應該一致近期有一位小學三年級的家長說:“哎,看她在課堂里和你們聊得熱火朝天的。你們帶著出去實地實踐運用(點餐,購物,看電影等),女兒表現都很好啊。咋這次我們去泰國,有些地方她怎么不咋說呢?去年我們去澳大利亞,她表現

10、得都還不錯,完全是她帶領著我們游玩整個澳洲!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異呢?”我和這位家長詳談,得知幾個信息:第一,家長讓孩子主動和陌生外國人(隨便擦肩而過的人)說話,孩子不愿意;第二,家長要買件衣服,讓她講價,她講了但對方沒明白(她自己好像也含糊);第三,他們退酒店時,讓她辦理手續,她好像也沒和對方交流清楚;第四,讓她在超市買東西,餐廳點餐,結賬什么的她就做得很好;第五,這孩子即使在中國也沒有自己買過衣服并講價和辦理退酒店手續的經歷,這些都是父母包辦了,但自己能夠獨自點餐和在超市買東西。待我細細了解后,原因其實很簡單。第一,小女孩慢慢長大,不像小時候毫無害羞心,突然莫名其妙主動和陌生人搭話。這是很多

11、家長急于鍛煉孩子的很不得體的方法。試問,如果讓你突然去和陌生人搭話,你會有什么樣的心理和想法?真的很唐突,需要勇氣。但如果事前父母能做一個鋪墊,讓她自然而然進入談話對她而言更容易些。第二,要說或者交流,首先得聽懂對方的表達,對方是泰國人,英語口音較重(以我兩次在泰國游玩的經歷來看:泰國真的只有少數受過教育的人會講英語且口音真的很重),和平時我們課堂里聽到的有很大出入(我們只有英美口音)。孩子首先在聽的方面肯定會較平時吃力些,如果聽不能同步,相應的說就遲緩多了,三五句后基本就會交流終止,因為雙方都不在同一個談話點上。第三,如果小孩沒有買衣服,辦理退酒店手續的經歷,她就不知道該用正確的語言(即使用

12、母語)表達各個環節。整件事她完全是陌生的。同理,她經歷過超市購物,點餐,換成英語環境,不管表達得是否精準,但至少她是對這兩件事是熟悉的,有信心的,知道哪個環節該做哪些事說哪些話。當然,通過這次交流,我們也更清楚孩子在實際運用英語時的表現現狀,有助于我們調整教學內容和方式方法,真正將英語學以致用,以實現語言用于交流的功能。誤區五:抽象語法講解還是用中文解釋較快,效率高有家長建議,語法等抽象事物,用中文解釋孩子懂得快,節約時間。 我個人的觀點是,對學齡前的孩子,堅持不講語法,因為語法、語序、語言結構具有系統理論性,較空洞抽象,用中文講孩子都未必聽得明白,更別說用英語講。但我們可以很自然地在英語對話中教授正確或適當糾正(糾正過多過頻繁,孩子會有受挫心理,容易挫傷孩子說的信心),且只介入簡單基礎語法結構;對小學或以上年級的學生,我們可以逐漸介入語法講解,但堅持用英語講。用中文解釋是一種急功近利的想法,在聽教師用英語講解時,孩子確實需要花更多時間才能搞清楚我們的最終目標內容,但是當孩子在聽的這個過程中,他們能吸收更多的詞匯和句子結構,同時他們也在不停圍繞著教師的語言展開思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