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簡收入支出模型n本章討論國民收入如何決定,即經濟社會本章討論國民收入如何決定,即經濟社會的生產或收入水平是怎樣決定的。的生產或收入水平是怎樣決定的。國民收入核算國民收入核算解決解決GDP“是什么是什么”、“是是多少多少”國民收入決定國民收入決定解決解決GDP“為什么是這樣為什么是這樣”n現代西方宏觀經濟學的奠基人凱恩斯學說現代西方宏觀經濟學的奠基人凱恩斯學說的中心內容就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凱恩斯的中心內容就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凱恩斯主義的全部理論涉及四個市場:產品市場、主義的全部理論涉及四個市場:產品市場、貨幣市場、勞動市場和國際市場。貨幣市場、勞動市場和國際市場。n僅包括產品市場的理論稱為簡
2、單的國民收僅包括產品市場的理論稱為簡單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入決定理論。均衡產出消費理論國民收入決定乘數理論第一節第一節 均衡產出均衡產出一、一、 最簡單的經濟關系最簡單的經濟關系1、假設我們所分析的經濟中只有居民戶和企、假設我們所分析的經濟中只有居民戶和企業部門。企業投資是自主業部門。企業投資是自主(Autonomous)的,的,即不隨利率和產量的變動而變動即不隨利率和產量的變動而變動.2、假設不論需求量是多少,經濟制度均能以、假設不論需求量是多少,經濟制度均能以不變的價格提供相應的供給量。這在西方經濟不變的價格提供相應的供給量。這在西方經濟學中有時也被稱為凱恩斯定律。學中有時也被稱為凱恩斯定
3、律。3、假定折舊和公司未分配利潤為零。這樣,、假定折舊和公司未分配利潤為零。這樣,GDP、NDP、NI和和PI就都相等。就都相等。均衡產出的概念均衡產出是和總需求相一致的產出,也就是經濟社會均衡產出是和總需求相一致的產出,也就是經濟社會的收入正好等于全體居民和企業想要有的支出的收入正好等于全體居民和企業想要有的支出。公式表示:公式表示: y yc ci i 注意:注意:11、這里的投資和儲蓄,是指意愿投資與儲蓄相等。在國、這里的投資和儲蓄,是指意愿投資與儲蓄相等。在國民收入核算中,投資與儲蓄相等系指事后的或非意愿的情民收入核算中,投資與儲蓄相等系指事后的或非意愿的情況。是指實際發生的投資(包括
4、計劃和非計劃存貨投資在況。是指實際發生的投資(包括計劃和非計劃存貨投資在內)始終等于儲蓄。內)始終等于儲蓄。22、上式中的、上式中的y y、c c、i i 都用小寫字母表示,分別代表實都用小寫字母表示,分別代表實際的(而不是名義的際的(而不是名義的 )產出、消費、投資。)產出、消費、投資。E=ci=yy=csci=cs i=soc+iy45線線c+iy0IU0IU=0|均衡產出的決定均衡產出的決定均衡國民收入表均衡國民收入表消費消費投資投資儲蓄儲蓄總需求總需求總供給總供給經濟趨向經濟趨向32550-25375300繁榮繁榮400500450400繁榮繁榮5505050600600均衡均衡610
5、5070660680緊縮緊縮第二節第二節 消費理論消費理論組成組成GDP的排頭兵,的排頭兵,“三駕馬車三駕馬車”的第一駕的第一駕凱恩斯的消費理論絕對收入假說其他消費函數理論消費理論的新發展持久收入假說生命周期假說相對收入假說凱恩斯的消費理論絕對收入假說影響消費的因素 收入、商品價格水平、利率、收入分配、消費者偏好、家庭財產狀況、信貸狀況、年齡及制度、風俗習慣。1 主觀因素 滿足純粹的吝嗇欲給后人留下遺產投機或發展事業的本錢維持個人獨立感來更好出于人類本能,希望未獲得利息及其他收入為未來的支出做準備建立準備金2客觀因素變化個人對未來收入預期的財政政策的變化時間貼現率的變化化財產貨幣價值的意外變的
6、變化收入與凈收入之間差額工資的變化絕對收入假說的主要觀點1 實際消費是實際收入的穩定函數2 這里所說的收入是指限期絕對實際收入3 邊際消費傾向是正值但小于14 邊際消費傾向遞減5 邊際消費傾向小于平均消費傾向凱恩斯消費函數凱恩斯認為收入對消費量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可從諸凱恩斯認為收入對消費量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可從諸多因素中單獨抽出來進行分析。他認為:隨著收入的多因素中單獨抽出來進行分析。他認為:隨著收入的增加,消費也在增加,但是,消費的增加不如收入的增加,消費也在增加,但是,消費的增加不如收入的增加幅度大。這被稱為凱恩斯基本心理定律。消費和增加幅度大。這被稱為凱恩斯基本心理定律。消費和收入的這種
7、關系稱為消費函數或者消費傾向。用公式收入的這種關系稱為消費函數或者消費傾向。用公式表示為:表示為: c=cc=c(y y)1 1、邊際消費傾向(、邊際消費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consume):):通常用通常用MPCMPC表示。指在增加的一個表示。指在增加的一個單位的收入當中用于增加的消費部分的比率。單位的收入當中用于增加的消費部分的比率。即即MPCMPCc/y c/y 或或 c/y MPC=dc/dyc/y MPC=dc/dy2 2、平均消費傾向(、平均消費傾向(Average propensity t
8、o 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 consume ):):通常用通常用APCAPC表示。指任何一個收表示。指任何一個收入水平上消費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即入水平上消費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即APCAPCc/yc/y我國居民的收入與消費我國居民的收入與消費年份收入消費APCMPC19781544.01515.40.98-19802246.62077.80.920.8019854674.84141.80.890.85199010176.98151.50.800.73199111590.19222.00.7960.757消費曲線消費曲線CYOB45o消費曲線消費曲線
9、ACC=c(y)(1)消費曲線向右延伸使得他)消費曲線向右延伸使得他與與45度線的距離越來越大,表度線的距離越來越大,表明消費隨收入的增加而增加,明消費隨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越來越小于收入但增加的幅度越來越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增加的幅度。(2)消費曲線上任何一點的斜)消費曲線上任何一點的斜率都是這一點相對應的邊際消率都是這一點相對應的邊際消費傾向,而消費曲線上任何一費傾向,而消費曲線上任何一點與原點的連線而成的射線的點與原點的連線而成的射線的斜率則都是這一點相對應的平斜率則都是這一點相對應的平均消費傾向。均消費傾向。(3)隨著消費曲線向右方延伸,)隨著消費曲線向右方延伸,邊際消費傾向
10、與平均消費傾向邊際消費傾向與平均消費傾向都是遞減的,但平均消費傾向都是遞減的,但平均消費傾向始終都大于邊際消費傾向。始終都大于邊際消費傾向。(4)由于消費增量只是)由于消費增量只是收入增量的一部分,因此,收入增量的一部分,因此,邊際消費傾向總大于邊際消費傾向總大于0而而小于小于1,但是,平均消費,但是,平均消費傾向則可能大于、等于、傾向則可能大于、等于、小于小于1,因為,消費可能,因為,消費可能大于、等于、小于收入。大于、等于、小于收入。線性消費函數如果消費和收入之間存在線性關系,則邊際消費傾向為一如果消費和收入之間存在線性關系,則邊際消費傾向為一常數,這是消費函數可用下列方程表示:常數,這是
11、消費函數可用下列方程表示:C C y y 其中:其中:為自發性消費,為自發性消費,為引致消為引致消費費上式的經濟意義為:消費等于自發消費與引致消費之和。上式的經濟意義為:消費等于自發消費與引致消費之和。當消費與收入呈線性關系時,消費函數就是一條向右上當消費與收入呈線性關系時,消費函數就是一條向右上方傾斜的直線,消費函數上的每一點的斜率都相等,并方傾斜的直線,消費函數上的每一點的斜率都相等,并且大于且大于0 0而小于而小于1 1。當消費函數為線性時,當消費函數為線性時,APCAPCMPCMPC。從公式來看:從公式來看:APCAPCc/yc/y ( ( y)/y y)/y /y/y 在這里就是在這
12、里就是MPCMPC。因。因、 y y 0 0 所以所以/y/y0 0 所以,所以,APCAPCMPCMPC,隨著收入的增加,隨著收入的增加, /y/y之值越之值越來越小,說明來越小,說明APCAPC逐漸趨近于逐漸趨近于MPCMPC收入收入消費消費1 190009000911091102 2100001000010000100003 3110001100010850108504 4120001200011600116005 5130001300012240122406 6140001400012830128307 715000150001336013360YC線性消費函數圖形儲蓄函數儲蓄函數儲蓄
13、是未被消費的那一儲蓄是未被消費的那一部分收入,既然消費是部分收入,既然消費是隨著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隨著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比率是遞減的,則可的比率是遞減的,則可知儲蓄隨收入的增加而知儲蓄隨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比率是遞增的。增加的比率是遞增的。儲蓄與收入的這種關系儲蓄與收入的這種關系就是儲蓄函數。其公式就是儲蓄函數。其公式為:為: S=s(y)S=s(y) 1 1、邊際儲蓄傾向(、邊際儲蓄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save):通常用):通常用MPSMPS表示。表示。指在增加的一個單指在增加的一個單位的收入當中用于增加的儲蓄
14、部分的比率。即位的收入當中用于增加的儲蓄部分的比率。即 MPSMPSs/y=ds/dy s/y=ds/dy 2 2、平均儲蓄傾向(、平均儲蓄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save):通常用):通常用APSAPS表示。表示。指任何一個收入水指任何一個收入水平上儲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即平上儲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即 APSAPSs/ys/y儲蓄曲線B B點是儲蓄曲線和橫軸的點是儲蓄曲線和橫軸的交點,表示這時的消費交點,表示這時的消費與收入相等即收支平衡,與收入相等即收支平衡,B B點往右有正儲蓄,點往右有正儲蓄,B B點點往
15、左有負儲蓄,隨著儲往左有負儲蓄,隨著儲蓄曲線向右延伸它與橫蓄曲線向右延伸它與橫軸的距離越來越大,表軸的距離越來越大,表示儲蓄隨收入而增加,示儲蓄隨收入而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越來越而且增加的幅度越來越大。如圖所示。大。如圖所示。 儲蓄曲線儲蓄曲線soy儲蓄曲線儲蓄曲線BAC線性儲蓄函數如果儲蓄和收入的關系如果儲蓄和收入的關系呈線性關系即消費曲線呈線性關系即消費曲線和儲蓄曲線為一直線的和儲蓄曲線為一直線的話,則,由于話,則,由于s sy yc c且且c cyy,因此:,因此:s s y yc cy y( y y )(1 1)y y。如圖所示。如圖所示soyS S(1 1)y y線性儲蓄函數線性儲蓄
16、函數消費函數與儲蓄函數的關系消費函數與儲蓄函數的關系1、消費函數與儲蓄函數為互補函、消費函數與儲蓄函數為互補函數,兩者之和等于總收入如圖所示數,兩者之和等于總收入如圖所示2、若、若APC和和MPC都隨收入增加而都隨收入增加而遞減,但遞減,但APCMPC,則,則APS和和MPS都隨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都隨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APSMPS。如圖所示。如圖所示3、APC和和APS之和恒等于之和恒等于1,MPC和和MPS之和恒等于之和恒等于1。4、根據以上性質,消費函數和儲、根據以上性質,消費函數和儲蓄函數中只要有一個確立,另一個蓄函數中只要有一個確立,另一個隨之確立,當消費函數已知時,就隨之確立,當
17、消費函數已知時,就可求得儲蓄函數,當儲蓄函數已知可求得儲蓄函數,當儲蓄函數已知時,就可求得消費函數。時,就可求得消費函數。c, syo450AY0d-dC=c(y)S=s(y)消費曲線與儲蓄曲消費曲線與儲蓄曲線的關系線的關系絕對收入假說的評價1 絕對收入假說對消費理論的貢獻現代消費函數理論的奠基。2 絕對收入假說在凱恩斯理論體系中的作用。 (1)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是凱恩斯用以解釋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大心理規律之一。 (2)邊際消費傾向與乘數原理之間的關系。 (3)消費函數理論與資本主義經濟的穩定性。3 絕對收入假說以心理分析為基礎,缺乏經驗研究的論證。 消費函數之謎根據美國19291941年的逐
18、年資料,消費函數C=47.60.73Y根據美國1948 1985年每年資料,消費函數為C=13.30.90Y美國經濟學家庫茨涅茲研究了18691933年每30年左右的長期消費資料,得出:1 長期平均消費傾向是穩定的,而不是下降的。2 邊際消費傾向不是下降,而是上升了。186918981884191319041933平均消費傾向0.8670.8670.879并非凱恩斯的專利并非凱恩斯的專利消費函數拓展消費函數拓展 1 相對收入消費理論(相對收入消費理論(J.S. Duesenberry)美國經濟學家J.杜森貝利在收入、儲蓄和消費者行為理論(哈佛大學出版社,1949年)中提出來的。這種理論包括兩個
19、方面的含義:(1)指消費支出不僅受自身收入的影響,也受別人消費與收入的影響;(2)指消費指出不僅受目前收入的影響,還要受過去收入與消費的影響。示范效應用偏好相互依賴代替偏好的獨立假設,并以此來解釋消費的決定。在不考慮消費者之間的相互影響的時候,消費者獲得的效用只取決于自己的消費量,其效用函數為:如果考慮消費者之間的相互影響,消費者的效用函數就成為: 這樣每個消費者所獲得的總效用不僅取決于自己的消費支出,而且取決于其他消費者的支出。自己所獲得的總效用與自己的消費支出成正比,與其他人的消費支出成反比。 jijiiicaCUU iiiCUU 棘輪效應(棘輪效應(ratchet effect) “由儉
20、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經濟衰退經濟衰退y,c存在向存在向下剛性下剛性c不變或輕微下降不變或輕微下降jijca0ycC2 生命周期假說 生命周期假說是由198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經濟學家F.莫迪利安尼和R.布倫貝格、A.安東共同提出的。莫迪利安尼等對生命周期假說的研究主要圍繞這樣一個中心論點,消費者都是理性的經濟人,他們會根據效用最大化的原則來安排自己一生的收入,合理的來安排消費和儲蓄,使整個一生的收入最終全部用于消費,也就是消費者的消費不只取決于現期收入,而是取決于一生的收入。 生命周期假說的基本觀點依據的是微觀經濟學中消費者行為理論,使用邊際分析方法這一完善的
21、工具。 1 消費者是具有理性的,能以合乎理性的方式使用自己的收入。 2 唯一目標是實現效用最大化。消費函數的基本形式: C=aWRcYLWR是財產收入,是財產收入的邊際消費傾向,是勞動收入,是勞動收入中的編輯消費傾向。消費取決于財產收入和勞動收入組成的總收入,不是現期收入,而是一生的收入。生命周期假說中的個人消費行為假設條件:1 不考慮預期壽命與工作年限的不確定性。2 儲蓄不是為了獲得利息,只是為了消費,所以現在每一貨幣單位的消費也就等于未來一貨幣單位的消費。3 不考慮價格變動的因素。4 一生的收入全部用于消費,即不留任何遺產。5 收入只包括勞動收入和財產收入。6 為了使一生滿足程度最大化,消
22、費者在一生中平均分配收入,即每年的消費量相同。WL工作期,NL一生生活期,( NLWL )退休期,YL每年的勞動收入CNL=YLWL C=WL/NLYL消費傾向WL/NL例:某人20參加工作,65退休,預期壽命80,每年勞動收入20000元,則一生收入YLWL=900000元,每年消費為 C=90000060=456020000=0.7520000=150000.75為邊際消費傾向。儲蓄與負儲蓄每年的儲蓄 S=YLC=YL(WL/NL ) YL=(1WL/NL)YL=YL(NLWL)/NL一生的總儲蓄也是工作期的總儲蓄為:SWL=WLYL(NLWL)/NL=(YLC)WL邊際儲蓄傾向為 : (
23、NLWL)/NL,即退休期在預期壽命中占的比例。一生最大儲蓄Wrmax=C(NLWL)=(YLC)WLWRmaxYLCOSSWLNLt消費與財產假設第T年有了一筆財產WR,在T以后的工作期(NLT)中每年收入仍為YL,即總勞動收入為(NLT)YL,T年以后的預期壽命為( NLT),則有財產以后的消費為:C(NLT)=WR(WL-T)YL 每年的消費為WRTNLC1YLTNLTWL要點1 一生中的消費是不變的。2 一生的消費由一生的勞動收入與財產提供資金。3 現期收入對現期消費影響很小,組要取決于一生的收入水平。4 生命周期,包括預期壽命與工作期長短影響一生中各年的消費與儲蓄。3 持久收入假說
24、持久收入假說是美國經濟學家弗里德曼在他的消費函數理論(1957年)中提出的,弗里德曼認為,消費者在計劃自己的消費時,不是依據短期的實際收入水平,而是與持久的長期的收入聯系在一起,短期的可支配收入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是一個經常變動的量,人們的消費與短期收入之間沒有穩定的函數關系,為了實現效用最大化,人們實際上是根據他們在長期中所能達到的持久收入來進行消費的。暫時短期的收入變動只有影響到持久收入的時候,才會影響人們的消費水平。持久收入假說認為人們的收入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暫時收入,一部分是持久收入,只有持久收入才會影響人們的消費,消費是持久收入的穩定函數。 持久收入假說的基本內容可以概括為
25、幾個公式: (1)式說明持久消費是持久收入的函數,K為取決于與持久收入無關的由其他因素決定的系數。(2)式說明現期收入Y是持久收入和暫時收入之和。(3)式說明現期消費是持久消費和暫時消費之和,持久消費是指長期消費,暫時消費是指一時的、偶然的消費。(4)式表示暫時收入與持久收入之間,暫時消費和持久消費之間,暫時收入和暫時消費之間都不存在相關關系。 PPYuwikC,PPCCYYttCY0tTtPtPCYCCYYPPP 持久收入的估算持久收入是消費者可以在較長時期中能夠維持的穩定的收入流量,弗里德曼認為,一定時期的持久收入水平是在過去的持久收入水平的基礎上形成的,當時的實際收入水平也會影響持久收入
26、水平。這樣,就根據過去的收入和現在的收入水平來估算持久收入水平,用公式表示: 1111tttttPtYYYYYY以前更多年份的收入和現期收入來估算 消費函數可以寫為:111111 nntnttPtYYYY11ttPttYcYccYC現代消費函數理論的新發展霍爾的隨機游走模型預防性儲蓄理論流動性約束理論行為經濟學中的消費函數理論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 1利率 2價格水平 3收入分配 兩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的決定及變動兩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的決定及變動一、兩部門經濟中收入的決定一、兩部門經濟中收入的決定使用消費函數決定收入使用消費函數決定收入把第一節中的均衡收入把第一節中的均衡收入Y和第
27、二和第二節中的消費函數結合在一起,可節中的消費函數結合在一起,可以得出:以得出: yci c y解聯立方程,可得均衡收入解聯立方程,可得均衡收入 y(i)/(1)均衡收入決定也可以用作圖的形均衡收入決定也可以用作圖的形式表示。如圖所示式表示。如圖所示c+iyo450yEEc+ic=+ y消費加投資曲線和線消費加投資曲線和線相交決定收入相交決定收入Y 消費曲線消費曲線c加投資曲線加投資曲線i得到消費投資曲線得到消費投資曲線c+i,這條曲線就,這條曲線就是總支出曲線。投資始終假定為等于是總支出曲線。投資始終假定為等于i 美元的自發投資,因此,美元的自發投資,因此,消費曲線加投資曲線所形成的總支出曲
28、線與消費曲線相平行,消費曲線加投資曲線所形成的總支出曲線與消費曲線相平行,其間垂直距離即其間垂直距離即i 美元投資,總支出線與四十五度線相交與美元投資,總支出線與四十五度線相交與E點,點,E點所決定的收入水平就是均衡收入點所決定的收入水平就是均衡收入Y美元美元。億美元例如,假定消費函數c=1000+0.8y,自發的計劃投資始終為600億美元,則均衡收入:80008 . 016001000y=二、使用儲蓄函數決定收入二、使用儲蓄函數決定收入 因為因為iycs ( 投資等于儲蓄)投資等于儲蓄) 而儲蓄函數為:而儲蓄函數為: s(1)y ( 儲蓄函數儲蓄函數)將此兩式聯立可求得同樣的均衡收將此兩式聯
29、立可求得同樣的均衡收入入y(i)/(1)如圖所示)如圖所示s+ioyiS(1)yEYe儲蓄曲線和投資曲線相交決儲蓄曲線和投資曲線相交決定收入定收入 圖中橫軸表示收入,縱軸表示儲蓄和投資,圖中橫軸表示收入,縱軸表示儲蓄和投資,s代表儲蓄曲線,代表儲蓄曲線,i代表投資曲線,由于投資是不隨收入而變化的自發投資,因而,投資代表投資曲線,由于投資是不隨收入而變化的自發投資,因而,投資曲線與橫軸平行,其間距離始終等于美元,投資曲線與儲蓄曲線相交曲線與橫軸平行,其間距離始終等于美元,投資曲線與儲蓄曲線相交于于E點,與點,與E點對應的收入就是均衡收入。點對應的收入就是均衡收入。 以上兩種方法,其實是從同一關系
30、中引伸出來的,因為儲蓄函數以上兩種方法,其實是從同一關系中引伸出來的,因為儲蓄函數本來就是從消費函數中派生出來的。因此,無論使用消費函數還時使用本來就是從消費函數中派生出來的。因此,無論使用消費函數還時使用儲蓄函數,求得的均衡收入都是一樣的。儲蓄函數,求得的均衡收入都是一樣的。乘數理論對乘數的感性認識1)均衡收入為)均衡收入為 y(1000i)/(10.8)i600時,時,y8000i700時,時,y85002)投資增加了)投資增加了100,則收,則收入增加了入增加了500。3)解釋:)解釋:投資100購買要素時,形成要素的收入為100;l如果邊際消費傾向是0.8,要素收入100中,有80用于
31、購買。l80的購買形成新的收入,其中有800.864再次購買。l如此,循環往復,總收入y1001000.81000.80.8.100 1/(10.8)500乘數論乘數論 投資乘數是指收入的變化與帶來這種變化的投資支出變化的比率。投資乘數是指收入的變化與帶來這種變化的投資支出變化的比率。 如上一節中:如果將自發性投資如上一節中:如果將自發性投資i由由600增加至增加至700億美元,則國億美元,則國民收入將會從民收入將會從8000億美元增加到億美元增加到8500億美元,在這里,投資增加了億美元,在這里,投資增加了100億美元,而收入卻增加了億美元,而收入卻增加了500億美元,增加的收入是增加的投資
32、億美元,增加的收入是增加的投資的的5倍。如果用倍。如果用k代表這個倍數,那么代表這個倍數,那么k就成為投資乘數。就成為投資乘數。 ky/i進一步推倒可知:進一步推倒可知: 乘數乘數1/(1邊際消費傾向)用字母表示為:邊際消費傾向)用字母表示為: K1/(1MPC)如果用)如果用代表代表MPC則上式變為:則上式變為: K1/(1)由于)由于MPS1MPC所以所以 K1/MPS 可見:乘數大小與邊際消費傾向有關,邊際消費傾向越大,或可見:乘數大小與邊際消費傾向有關,邊際消費傾向越大,或邊際儲蓄傾向越小,則投資乘數就越大。邊際儲蓄傾向越小,則投資乘數就越大。投資乘數公式推導法之一投資乘數公式推導法之
33、一1111YCCYYIYKI1111YCCYYIYKI投資乘數公式推導法之二投資乘數公式推導法之二11110101IYKIIIIYYY11110101IYKIIIYYYI續 同樣的道理,投資減同樣的道理,投資減少也會引起收入若干倍的少也會引起收入若干倍的減少,乘數效應是兩方面減少,乘數效應是兩方面的。的。有關乘數效應如圖所示有關乘數效應如圖所示c+ioyyEYyic+ic+i 以上說明的是投資變動以上說明的是投資變動引起國民收入變動有一乘數效引起國民收入變動有一乘數效應。實際上,總需求的任何變應。實際上,總需求的任何變動,如消費的變動,政府支出動,如消費的變動,政府支出的變動,稅收的變動,凈出
34、口的變動,稅收的變動,凈出口的變動等等,都會引起收入的的變動等等,都會引起收入的若干倍的變動若干倍的變動。乘數效應乘數效應 在上圖中,在上圖中,c+i代表代表原來的總支出線,原來的總支出線,c+i代代表新的總支出線表新的總支出線iii,yyy,yki。原。原來的均衡收入為來的均衡收入為Y,新的,新的均衡收入為均衡收入為y。當投資從當投資從600以增加至以增加至700億美元時,即億美元時,即i=100億美億美元時,收入從元時,收入從8000億美元億美元增加到增加到8500億美元,即億美元,即y500億美元,億美元,k=5。三部門經濟的收入決定及乘數三部門經濟的收入決定及乘數 加入政府部門以后,宏
35、觀均衡的條件為:cigcst 或igst 國民收入從總支出的角度看,包括消費、投資、政府購買。 而從收入的角度看,則包括消費、儲蓄、收入。這里的收入指稅收,是指總稅收當中減去政府轉移支付以后所得的凈納稅額。它可分為兩種情況: w一種是定量稅一種是定量稅即稅收量不隨收即稅收量不隨收入的變動而變動。入的變動而變動。用用T來表示來表示。另一種是比例稅即稅收另一種是比例稅即稅收量隨收入的變動而變動。量隨收入的變動而變動。用用T=T(y)=ty來表示來表示。在這兩種情況下,所得的均衡收入并不相同在這兩種情況下,所得的均衡收入并不相同續例如:假定消費函數為c=1600+0.75yd,yd表示可支配收入,定
36、量稅為T=800,投資i=1000,政府購買支出為g=2000。(單位均為10億美元)求均衡收入。解:yd=yT=y 800根據消費函數可得出儲蓄函數:s=yd c=yd (yd)= (1)yd= 16000.25(y800)0.25y1800 將i、g、s、t代入經濟均衡公式: igsT 得出: 100020000.25y1800800可知:y4000/0.2516000 即均衡收入為16000億美元。如果其他條件不變,稅收從定量稅改成比例稅即T=0.2y,求得的均衡收入為:y=11500億美元。可見:如果將根據定量稅求得的均衡收入稱為Y1,而將根據比例稅率求得的均衡收入稱為Y2,顯然,Y1Y2。兩者的差異可用下圖來說明s+ti+gY(億美元億美元)oi+g=3000s+T=1000 0.25ys+T(y)=16000.4yEEY2=11500Y1=16000100016003000三部門經濟收入的決定三部門經濟收入的決定 在政府征收定量稅和比例稅率這兩種情況下,均衡收入分在政府征收定量稅和比例稅率這兩種情況下,均衡收入分別是別是Y1和和Y2,這兩者是不相等的。為什么?,這兩者是不相等的。為什么? 1、定量稅的改變會變動、定量稅的改變會變動s+t的截距。當定量稅的截距。當定量稅T增加時,增加時,將會使將會使s+t在縱軸上在縱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公路工程標準施工招標文件第八章-工程量清單計量規則(2018年版)
- 2024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所屬單位公開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校園招聘(79個崗位)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兒科護理復習試題
- 2025年青桐鳴高三語文4月模擬大聯考試卷附答案解析
- 山東省菏澤市單縣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期中歷史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赤峰市2025屆高三年級4?20模擬考試地理試卷(含答案)
- 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杭州第二中學(濱江+錢江)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 含解析
- 2024北京門頭山四年級(下)期末英語試題及答案
- 歷史研究之道
- 項目2 動車組餐車乘務作業《高鐵動車餐飲服務》教學課件
- 致遠安全技術白皮書(簡版)
- 失禁性皮炎預防及護理PPT學習課件
- 新員工入職消防安全教育培訓記錄
- 《新編藥學實驗教程(上、下)》讀書筆記模板
- 愛寶s-990p打卡機說明書
- 廠區巡查記錄表
- 醫院管理者角色定位與執行力提升小時本
- 幼小銜接工作指導手冊【完整版】
- 新媒體運營全套PPT完整教學課件
- 《大國工匠彭祥華》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