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川建發 200466號關于印發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礎質量檢測若干規定(修訂本)的通知各市、州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各有關單位:原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礎質量檢測若干規定(川建廳 20011265 號,以下簡稱若干規定),頒發實施三年多來,在規范建筑地基基礎質量檢測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國家相關標準進行了修訂,最近,我們組織有關專家根據國家最新的相關標準規范和大量實踐經驗,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對原若干規定進行了全面修訂,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原若干規定同時廢止。在執行過程中的有關問題,請及時反饋四川省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總站。附件: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礎質量檢測若干規定(修訂本)二四年六月二日主題詞:
2、城鄉建設建筑業規范通知抄送:各市、州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各地基基礎質量檢測機構,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認評處四川省建設廳辦公室2004年6月2日印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礎質量檢測若干規定(修訂本)1總則1.1為規范我省建筑工程地基基礎檢測工作,保證檢測工作的科學性、準確性,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技術標準,結合四川省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規定。1.2從事建筑地基基礎質量檢測的單位必須取得省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資質證書并通過省級以上質量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的計量認證,檢測人員必須持有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執業資格證書。1.3未按本規定進行檢測的單體地基基礎工程,不得予以驗收。1.4本規定中的抽樣
3、數量均按單體工程計算。1.5建筑工程地基基礎質量檢測除應執行本規定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強制性標準的規定。1.6凡在四川省行政區域內從事建筑地基基礎質量檢測的機構,必須遵守本規定。1.7本規定由四川省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總站組織解釋。1.8本規定自 2004 年 7 月 1 日起實施。2 基本規定2.1建筑工程地基基礎的檢測,應由業主或業主授權的單位向檢測機構提出委托。2.2在進行地基基礎質量檢測前,檢測機構應完成下列工作:收集施工場地巖土工程勘察資料及地基基礎設計資料等;收集地基基礎的施工記錄,了解地基基礎的施工過程;進一步明確委托方的具體要求。2.3 檢測點位的布置宜遵循如下原則:一般情
4、況下宜在整個施工場地內均勻布置檢測點;當施工場地地質條件變化較大時,應在較差地段布置檢測點;當對地基基礎的施工質量有異議時,應在有異議部位布置檢測點;應在基礎荷載較大或對變形敏感部位布置檢測點;檢測點宜由勘察、設計、監理、施工、檢測及業主共同確定。2.4 根據 2.2 及 2.3 的要求擬訂檢測方案,制定檢測計劃。2.5檢測使用的計量器具必須經計量檢定合格并在檢定有效期內。2.6 建筑物地基基礎設計等級按下表劃分:地基基礎設計等級設計等級建筑和地基類型重要的工業與民用建筑;30 層以上的高層建筑;體形復雜,層數相差超過10 層的高低層連成一體建筑物;大面積的多層地下建筑物(如地下車庫、商場、運
5、動場等);甲級對地基變形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復雜地質條件下的坡上建筑物(包括高邊坡);對原有工程影響較大的新建建筑物;場地和地基條件復雜的一般建筑物;位于復雜地質條件及軟土地區的二層及二層以上地下室的基坑工程;乙級除甲級、丙級以外的工業與民用建筑物場地和地基條件簡單、荷載分布均勻的七層及七層以下民用建筑及一般工丙級業建筑物;次要的輕型建筑物2.7 檢測報告應包括下列內容:工程名稱、工程地點、檢測日期和檢測目的;業主、勘察、設計、施工和監理單位名稱;工程及場地地質簡況;檢測點位的選取原則及平面位置圖;檢測方法與依據標準;所用儀器設備的型號及編號;檢測結果及結論;檢測單位名稱、檢測人員、工程負責人
6、、報告審核人和批準人。3 加固地基檢測要求3.1 換填地基采用換填法處理地基時,設計施工應滿足如下要求:1 換填法適用于淺層軟弱地基及不均勻地基的處理;2 墊層底面的寬度應滿足基礎底面應力擴散的要求,并按下式確定:bb+2ztg式中 b墊層底面寬度(m);b矩形基礎或條形基礎底邊的寬度(m);z基礎底面下墊層的厚度(m);墊層的壓力擴散角(o),按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 JGJ79-2002 規定執行。換填地基按如下要求進行壓實系數及承載力檢測:1 壓實系數檢測:壓實系數應分層進行檢測。對細粒土采用環刀法,對粗粒土采用灌砂(水)法或其他方法進行檢測。檢測點數量,對大基坑每50 100 m2 不應
7、少于1個點,對基槽每10 20M 不應少于1 個點,每個獨立柱基不應少于 1 個點;2承載力檢測:當換填厚度大于500mm 時,應進行承載力檢測。采用圓錐動力觸探實驗檢測換填層的施工質量,對大基坑每50 60m2 不應少于1 個點,對基槽每1020M不應少于1 個點,每個單獨柱基不應少于1 個點,每個單體工程的動力觸探實驗點不應少于6 個;根據動力觸探實驗結果選擇相對較差和具有代表性的點位進行載荷實驗,每個單體工程不應少于3 個點。3.2 強夯地基強夯法適用于處理碎石、砂土、低飽和度的粉土與粘性土、素填土和雜填土等地基。強夯地基承載力檢測應在施工結束后間隔一定時間方可進行。對于碎石土和砂土地基
8、,其間隔時間不宜少于7天;粉土和粘性土地基間隔時間不宜少于14 天。強夯置換地基間隔時間不宜少于28 天。強夯地基承載力按如下方法檢測:1 對不加填料的強夯地基,可采用原位測試或室內土工實驗等方法,按每加固100m2 抽取 1 個點,評定強夯地基的承載力(或密實度)隨深度的變化曲線,并選擇有代表性的 3 點進行載荷實驗。壓板面積根據強夯加固深度確定; 2 當加入卵石或碎石進行強夯形成強夯置換地基時,可采用動力觸探按每加固50 m2 選 1 個點,評定強夯地基的承載力(或密實度)隨深度的變化曲線,并根據動探結果選擇 3 個有代表性的點位進行單墩載荷實驗或單墩復合地基載荷實驗。3.3 振沖碎石樁地
9、基振沖法適用于處理卵石層以上的砂土、粉土、粉質粘土、素填土和雜填土等地基。對于處理不排水抗剪強度不小于 20kPa 的飽和粘性土地基時,應在施工前通過現場實驗確定其適用性。振沖施工結束后,除砂土地基外,應間隔一定時間后方可進行質量檢測。對粉質粘土地基間隔時間不宜少于21天,對粉土地基間隔時間不宜少于14 天。振沖碎石樁地基承載力按如下方法檢測:1 抽取振沖樁總數的3%5% 在樁體中心進行動力觸探實驗,評定振沖樁體密實度隨深度的變化曲線,根據動力觸探實驗結果,選擇不少于總樁數的0.5%,且每個單體工程不應少于3 點進行單樁復合地基載荷實驗;2 對不加填料振沖加密處理的砂土、圓礫土或松散卵石等地基
10、,選擇不少于振沖點位的3% ,且每個單體工程不應少于 10 點采用原位測試方法評定地基承載力。3.4 砂石樁地基(含干振沖碎石樁)砂石樁法適用于擠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雜填土等地基。砂石樁施工結束后,應間隔一定時間方可進行質量檢測。對粉土、砂土和雜填土地基不宜少于7 天;對飽和粘性土地基,間隔時間不宜少于28 天;對非飽和的粘性土間隔時間不宜少于14 天。砂石樁地基承載力按如下方法檢測:1抽取砂石樁總數的2%在樁體中心進行動力觸探實驗,評定樁體密實度隨深度的變化曲線;2 根據動力觸探實驗結果,選擇不少于總樁數的0.5%,且每個單體工程不應少于3 點進行單樁復合地基載荷實驗。3.5
11、水泥粉煤灰碎石樁(含素混凝土樁)水泥粉煤灰碎石樁(CFG 樁)適用于處理粘性土、粉土、砂土和已自重固結的素填土等地基。對淤泥質土應按地區經驗或通過現場實驗確定其適用性。樁施工結束后,應在15 天后待樁身強度達到設計要求方可進行施工質量檢測。樁復合地基按如下方法檢測:1對使用沉管、長螺旋鉆孔灌注施工成樁的CFG 樁,應抽取不少于總樁數的10%進行樁身完整性檢測,據此作為靜載選點的依據之一;2對采用上述第一款中的工藝成樁的CFG 樁,應抽取總樁數的0.5%,且每個單體工程不應少于3 點進行單樁復合地基載荷實驗;3對非第一款工藝成樁的CFG 樁,當無法進行樁身完整性檢測時,應抽取總樁數的1%,且每個
12、單體工程不應少于 3 點進行單樁復合地基載荷實驗,柱錘沖擴樁參照此要求執行。3.6 夯實水泥土樁夯實水泥土樁法適用于處理地下水位以上的粉土、素填土、雜填土、粘性土等地基,處理深度不宜超過10 m。夯實水泥土樁地基承載力應在成樁15 天后待樁身強度達到設計要求方可進行施工質量檢測。夯實水泥土樁地基承載力按如下方法檢測:1抽取不少于總樁數的2% 在樁中心進行動力觸探實驗,確定樁體密實度隨深度的變化曲線;2 根據動力觸探實驗結果,選取總樁數的0.5% 1% ,且每個單體工程不應少于3 點進行單樁復合地基載荷實驗。3.7 水泥土攪拌樁地基水泥土攪拌法適用于處理正常固結的淤泥與淤泥質土、粉土、素填土、粘
13、性土、以及無流動地下水的飽和松散砂土等地基。水泥土攪拌樁完工后,宜在28 天(或樁體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進行施工質量檢測。水泥土攪拌樁地基承載力按如下方法進行檢測:1 抽取總攪拌樁數的 0.5% 1%且不少于 3 根進行復合地基載荷實驗;2 抽取總攪拌樁數的 0.5% 1%且不少于 3 根進行單樁載荷實驗。3.8 高壓噴射注漿地基高壓噴射注漿法適用于處理淤泥、淤泥質土、流塑或軟塑粘性土、粉土、砂土、素填土和碎石土等地基。高壓噴射注漿施工完畢后,宜在28 天(或樁體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進行施工質量檢測。高壓噴射注漿地基承載力按如下方法進行檢測:1抽取高壓噴射注漿孔數的0.5% 1%且不少
14、于3 點進行復合地基載荷實驗;2抽取高壓噴射注漿孔數的0.5% 1%且不少于3 點進行單樁載荷實驗。3.9 水泥灌漿地基水泥灌漿地基適用于處理孔隙比較大的碎石類土,中砂、粗砂及礫砂等地基。水泥灌漿施工完畢后,宜在28 天后進行施工質量檢測。水泥灌漿地基承載力按如下方法檢測:1 當水泥灌漿加固處理卵石層中的砂層、圓礫、松散卵石地基時,可采用動力觸探實驗評定灌漿層的地基承載力。檢測數量:對大基坑每50100 m2 不應少于 1 個點;對基槽每 1020 M 不應少于 1 個點,每個單獨柱基不應少于1個點,且每個單體工程不應少于6 個點;2 其余水泥灌漿地基,均應先按上述第一款檢測數量進行動力觸探實
15、驗,并根據實驗結果,選取不少于3 個有代表性的點位進行載荷實驗。3.10 石灰樁地基石灰樁法適用于處理飽和粘性土、淤泥、淤泥質土、素填土和雜填土等地基。施工結束后,宜在7 天以后進行質量檢測。石灰樁地基承載力按如下方法檢測:1 抽取總樁數的 1%在樁中心及樁間土進行動力觸探、靜力觸探或標準貫入實驗;2 根據以上實驗結果,選取不少于3 個有代表性的點位進行單樁復合地基載荷實驗。4 樁基工程檢測要求4.1 沉管灌注樁沉管灌注樁完工后應進行樁身完整性及單樁豎向承載力檢測。宜先進行工程樁的樁身完整性檢測,根據完整性實驗結果選擇有代表性的樁進行單樁豎向承載力檢測。樁身完整性檢測應符合下列規定:1 樁身完
16、整性檢測應采用低應變法;2檢測數量不應少于總樁數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每個承臺不得少于1 根。單樁豎向承載力檢測應符合下列規定:1 對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丙級的建筑物及施工前已進行過靜載荷實驗的乙級建筑物,單樁豎向承載力可采用高應變動力檢測方法評定,抽檢樁數不應少于總樁數的5%,且不應少于5 根;2 對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的建筑物及不符合上款條件的乙級建筑物,單樁豎向承載力均應進行靜載荷實驗,抽檢樁數量不應少于總樁數的1%,且不應少于3 根。4.2 復合載體夯擴樁復合載體夯擴樁完工后應進行樁身完整性及單樁豎向承載力檢測。宜先進行樁身完整性檢測,根據完整性檢測結果選擇有代表性的樁進行單樁豎
17、向承載力檢測。樁身完整性檢測應采用低應變法,檢測數量不應少于總樁數的20%,且不得少于10 根,每個承臺不得少于1根。單樁豎向承載力檢測應采用靜載荷實驗,檢測樁數量不得少于同條件下總樁數的1%,且不得少于3 根。4.3 鉆(沖)孔灌注樁鉆(沖)孔灌注樁應進行樁身完整性及單樁豎向承載力檢測。宜先進行樁身完整性檢測,根據完整性檢測結果選擇有代表性的樁進行單樁豎向承載力檢測。樁身完整性檢測應符合下列規定:1 對于直徑 d 500mm 的灌注樁,樁身完整性檢測應采用低應變法,檢測數量不應少于總樁數的30% ,且不得少于 20 根,每個承臺不得少于1 根;2 對直徑 500mm d 800mm 的灌注樁
18、,應全數采用低應變法進行樁身完整性檢測;3 對直徑 d800mm 的灌注樁,樁身完整性檢測應采用低應變法與聲波透射法綜合進行,全數基樁進行低應變法檢測,且應選取不少于總樁數的10%,且不少于10 根樁預埋聲測管進行聲波透射法檢測。單樁豎向承載力檢測應符合下列規定:1 直徑 d 800mm 的灌注樁:對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丙級的建筑物及施工前已進行過靜載荷實驗的乙級建筑物,單樁豎向承載力可采用高應變動力檢測方法評定,抽檢樁數不應少于總樁數的5%,且不應少于5 根;對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的建筑物及不符合上款條件的乙級建筑物,應采用靜載荷實驗進行單樁豎向承載力檢測,抽檢樁數量不應少于總樁數的1%,且
19、不應少于3 根;2 直徑 d800mm 的灌注樁:以中等風化及微風化巖石為樁端持力層時,當進行靜載荷實驗條件不具備時,單樁豎向承載力的核驗可采用鉆芯法測定樁底沉渣厚度并鉆取樁端持力層巖土芯樣檢驗樁端持力層,抽檢數量不少于總樁數的10%,且不應少于10 根;其余持力層的樁基均應抽取總樁數的1%且不少于 3 根進行靜載荷實驗。4.4 人工挖孔灌注樁(墩)人工挖孔灌注樁完工后應進行樁身完整性及單樁豎向承載力檢測。宜先進行樁身完整性檢測,根據完整性檢測結果選擇有代表性的樁進行單樁豎向承載力檢測。樁身完整性檢測應采用低應變法,抽檢數量,群樁基礎按總樁數的20%,且不少于10 根抽檢,一柱一樁時全數檢測。
20、單樁豎向承載力檢測應符合下列規定:1 以基巖為樁端持力層時,對設計等級為甲級和乙級的樁基礎,應抽取總樁數的1%且不少于3 根進行單樁載荷實驗,當條件不具備時,抽取總樁數的1%且不少于3 點在樁底平面處進行巖基載荷實驗;對設計等級為丙級的樁基礎,在孔底抽取總孔數的5%且不少于6 個點進行鉆芯實驗,鉆芯深度不宜小于500mm(石灰巖地貌由勘察、設計等相關單位研究決定)。2 以卵石土為樁端持力層時,對一柱一樁,勘察單位應一柱一鉆孔。對設計等級為甲級和乙級的樁基礎,應抽取總樁數的1%且不少于3 根進行單樁載荷實驗,當條件不具備時,應抽取總樁數的10%且不少于10 個點進行超重型動力觸探實驗,根據超重型
21、動力觸探實驗結果,抽取總樁數的1%且不少于3 點在樁底平面處進行深層平板載荷實驗;對設計等級為丙級的樁基礎,抽取總樁數的1%且不少于 3 點在樁底平面處進行深層平板載荷實驗;3 當人工挖孔灌注樁持力層下存在松散圓礫或砂土等軟弱下臥層,并經壓力注漿處理時,待注漿加固15 天以后,在擴大端外緣500mm 處進行超重型動力觸探實驗。檢測數量,應抽取總樁數的30%,且不少于20 根進行動力觸探或抽芯檢驗下臥層的加固效果。4.5 預制樁(含預應力管樁)預制樁(含預應力管樁)完工后應進行樁身完整性及單樁豎向承載力檢測。宜先進行樁身完整性檢測,根據完整性檢測結果選擇有代表性的樁進行單樁豎向承載力檢測。樁身完
22、整性檢測應采用低應變法,抽檢數量,應抽取總樁數的 10%,且不少于10 根,每個承臺不得少于1 根。單樁豎向承載力檢測應符合如下規定:同一規格、同一持力層的基樁,對設計等級為甲級和乙級樁基應抽取總樁數的1%且不少于3 根進行單樁豎向靜載荷實驗;對設計等級為丙級的樁基應抽取總樁數的5%且不少于 5 根進行高應變動力檢測。4.6 鋼樁應抽取總樁數的 1%,且不少于 3 根進行單樁豎向靜載荷實驗。5 實驗要求5.1 靜力觸探實驗靜力觸探實驗適用于軟土,一般粘性土、粉土和砂土。靜力觸探儀必須經實驗室標準壓力環率定后方可使用。靜力觸探深度應超過地基加固深度。靜力觸探實驗的技術要求應符合下列規定:1 探頭
23、圓錐錐底截面積應采用 10cm2 或 15cm2 ,單橋探頭側壁高度應分別采用 57mm 或 70mm,雙橋探頭側壁面積應采用 150300cm 2,錐尖錐角應為 60o;2 探頭應勻速垂直壓入土中,垂直度不大于0.5%,貫入速率為 1.2m/min ;3 探桿上應有明確的長度標識;4量測讀數時,除自動記錄儀外,均應每10cm 記錄一次。根據靜力觸探比貫入阻力 Ps 評定的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見附錄 A 。5.2 動力觸探實驗動力觸探實驗可用于評定砂卵石換填地基、灌漿地基及以卵石層為樁端持力層的人工挖孔樁樁端土的承載力。動力觸探實驗應根據土類別按下表選用。動力觸探類型類型輕型重型超重型錘的質量落
24、1063.5120(kg)錘落距 (cm)5076100探直徑 (mm)407474頭錐角 (o)606060探桿直徑 (mm)25425060貫入 10cm 的讀數貫入 10cm 的讀數指標貫入 30cm 的讀數 N10N 63.5N 120主要適用土層砂土、粉土、粘性土砂土、圓礫、卵石卵石動力觸探使用前應按上表要求進行自校,觸探深度應超過地基加固深度。動力觸探實驗技術要求應符合下列規定:1 采用自動落錘裝置;2 觸探桿最大偏斜度不應超過2%,錘擊貫入應連續進行;同時防止錘擊偏心、探桿傾斜和側向晃動,保持探桿垂直度;錘擊速率每分鐘宜為1530 擊;3 每貫入 1m,宜將探桿轉動一圈半;當貫入
25、深度超過10m,每貫入20cm 宜轉動探桿一次;4 對輕型動力觸探,當 N10>100 或貫入 15cm 錘擊數超過50 時,可停止實驗;對重型動力觸探,當連續三次N63.5>50時,可停止實驗或改用超重型動力觸探。根據動力觸探指標評定的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見附錄B附錄 D 。5.3 低應變實驗低應變實驗適用于檢測混凝土樁的樁身完整性,判定樁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低應變實驗除應符合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JGJ106-2003 的規定外,尚應滿足如下要求:1 對混凝土灌注樁及樁頭破損的預制樁必須進行裁樁并作打磨處理;2混凝土灌注樁的樁身波速可按附錄E 的推薦值初步設定,并以此校核施工記錄樁
26、長。若存在普遍差異時,應選取不少于 5 根 I 類樁對其樁身上部 2m 段的混凝土進行應力波波速實測,當波速在同一混凝土強度等級范圍內時,取其平均值作為樁身波速實測值;3 測試樁長與記錄樁長不吻合時,均應在檢測報告中注明。5.4 高應變實驗高應變實驗適用于檢測單樁的豎向抗壓承載力和樁身完整性。高應變實驗除應符合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JGJ106-2003 的規定外,尚應滿足如下要求:1 現場檢測時,必須制定安全措施;2 對混凝土灌注樁及樁頭破損的預制樁,必須裁樁后按附錄 F 進行處理;3 實驗時,為檢查測試系統是否處于正常狀態,可采用10cm 或 20cm 落距進行試錘擊;確認正常后,落距宜選擇
27、50cm150cm;4 以材料強度控制單樁豎向承載力時,其最大錘擊力不應小于預估單樁極限承載力的1.5 倍;5 高應變評定的承載力均不得大于實測曲線中的最大錘擊力。5.5 鉆芯法鉆芯法適用于檢測混凝土灌注樁的樁長、樁身混凝土強度、樁底沉渣厚度和樁身完整性,判定或鑒別樁端持力層巖土性狀。鉆芯法確定樁端以下中風化或弱風化巖石單軸抗壓強度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 巖樣尺寸宜為 50mm×100mm,數量不應少于6 個;2 在壓力機上以每秒500800kPa 的速度加載,直到試樣破壞為止,記下最大加載值,做好實驗前后的試樣描述;3根據參加統計的一組n 個試樣的實驗值計算其平均值、標準差、變異系數
28、,取巖石單軸抗壓強度的標準值為:5.6 靜載荷實驗靜載荷實驗包括淺層平板載荷實驗、深層平板載荷實驗、復合地基載荷實驗、單樁豎向抗壓靜載實驗及巖基載荷實驗(按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 附錄H 執行)。靜載荷實驗除應符合相關規范規定外,尚應滿足如下要求:1 當采用壓重平臺反力裝置時,壓重量不得少于最大加載量的 1.2 倍;2 應對平臺梁、主梁、承重墻及地基強度進行驗算且在堆載過程中應有專人負責現場安全;3 復合地基載荷實驗壓板標高位置宜與基礎底面標高一致,且褥墊層應滿足設計要求。4 壓重宜在實驗前一次加足,無特殊情況,不得中途堆載;5 每級荷載的維持時間均不得少于2.0 小時;
29、6 除樁基實驗外,其余載荷實驗每級加載后,均按間隔 10、 10、 10、 15、 15min ,以后為每隔半小時測讀一次沉降量。6 結果評定6.1 總的要求滿足檢測要求及實驗要求的地基基礎應評定其承載力是否滿足設計要求。結果評定應對單體工程地基基礎進行整體評定,在滿足抽樣數量條件下,亦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區域評定。6.2 加固地基評定加固地基應評價地基承載力及地基均勻性。滿足檢測要求的加固地基,當檢測點位的地基承載力均大于設計要求時,地基承載力應評定為滿足設計要求。當抽檢有施工質量異議點位時,且該點位承載力小于設計要求值,若檢測前和抽樣方案中有業主或其授權方簽字確認,該點位可不參與評定但應對
30、類似部位進行處理,并經監理單位確認。其他部位在滿足抽樣數量條件下,其加固地基的評定按條執行。除條情況外,當抽樣點位中存在不合格點時,施工方應查明原因,經業主、監理等有關單位認可,并經施工方處理后,按原方案重新進行檢測,也可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 第條相關規定處理。加固地基的均勻性應評價地基主要受力層范圍的壓縮層厚度及強度變化。6.3 樁基工程評定樁基工程應評價樁身完整性及單樁豎向承載力。樁身完整性按下表分類評價樁身完整性類別分類原則I 類樁樁身完整II類樁樁身有輕微缺陷,不會影響樁身結構承載力的正常發揮III類樁樁身有明顯缺陷,對樁身結構承載力有影響IV 類樁
31、樁身存在嚴重缺陷當抽檢樁中存在III 類、 IV 類樁之和小于抽檢樁數的20%時,應查明原因;同時按原方案繼續擴大抽檢,若仍有III 、 IV 類樁,則應全數進行完整性檢測。當抽檢樁中的III 、 IV 類樁之和大于抽檢樁數的20%時,應全數進行完整性檢測。類樁應經檢測確認承載力滿足設計要求后方可使用, IV 類樁應進行工程處理。工程樁承載力檢測結果的評價,應給出每根受檢樁的承載力檢測值,并據此給出單體工程同一條件下的單樁承載力特征值是否滿足設計要求的結論。附錄 A靜力觸探Ps(MPa)確定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承載力特征值表 A-1砂土承載力特征值f ak 單位:( kPa)Ps2345678中、粗砂100120140160180200220240260280290310320340粉、細砂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220注:中砂用低值、粗砂用高值;粉砂用低值,細砂用高值。表 A-2 粉土承載力特征值f ak 單位:( kPa)Ps12345砂質粉土100120140160180粘質粉土110135160185210表 A-3粘性土承載力特征值fak 及壓縮模量 EsPs0.511.522.533.54f ak(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鐵礦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投資前景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
- 2025-2030超聲內鏡引導下細針穿刺活檢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電子書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玻璃碳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洗滌用品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2030水泥市場前景分析及投資策略與風險管理研究報告
- 2025-2030床頭燈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飲料罐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年晚秈標一大米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 2025年5G + 智能電網的電力系統智能調度與負荷優化控制可行性研究報告
- 世界環境日環保教育班會 課件
- 臨床診療指南-疼痛學分冊
- 2024認定實際施工人法律風險防范與合同完善服務合同3篇
- 2022年新高考全國Ⅱ卷英語高考真題試卷(含詳解)
- 舞蹈演出編導排練合同模板
- 【MOOC】人工智能原理-北京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MOOC】引領世界的中國乒乓-西南交通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24秋國家開放大學《社會教育及管理》形考任務1-3參考答案
- 2024官方獸醫考試更新題庫及答案
- GB/T 3487-2024乘用車輪輞規格系列
- 大學計算機基礎(第6版)(微課版) 課件 第6章 算法與數據結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