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低壓電力用戶集中抄表系統(tǒng)技術條件automatic meter reading for lv customers dl/t 698-1999 前言本標準是參照國家標準及iec 有關標準,結合我國電力生產和經營管理的特點制定的。本標準的附錄 a 為提示的附錄。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原電力工業(yè)部綜合管理司提出。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行業(yè)電測量標準化委員會歸口。本標準由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負責起草,參加起草單位有: 福建省電力試驗研究所、深圳丕希軟件有限公司、浙江省電力公司。本標準的主要起草人:邵源、盧和平、李學永、居念梅、俞盛榮、章欣。參加人:潘之凱、趙蘭普、趙寧。1 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低壓電力用
2、戶集中抄表系統(tǒng)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以及檢驗和使用驗收規(guī)則。本標準適用于利用無線、 有線、電力線載波等信道的低壓電力用戶集中抄表系統(tǒng)的使用、檢測和驗收。高、中壓電力用戶集中抄表系統(tǒng)可參照使用。2 引用標準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 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 所有標準都會修訂, 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4208-1993 外殼防護等級的分類gb/t 6113-1995 無線電干擾和抗擾度測量設備規(guī)范gb/t 2423.1-1989 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huán)境試驗規(guī)程試驗a低溫試驗方法gb/t 2423.2-1989 電工電
3、子產品基本環(huán)境試驗規(guī)程試驗b高溫試驗方法gb/t 2423.4-1993 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huán)境試驗規(guī)程試驗db交變濕熱試驗方法gb/t 2423.5-1995 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huán)境試驗規(guī)程試驗ea沖擊試驗方法gb/t 2423.10-1995 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huán)境試驗規(guī)程試驗fc 振動正弦試驗方法gb/t 15127-1994 信息處理系統(tǒng)數據通信雙扭線多點互連gb/t 15844.1-1995 移動通信調頻無線電話機通用技術條件gb/t 17215-19981 和 2 級靜止式交流有功電度表dl/t 614-1997 多功能電能表dl/t 533-1993 無線電負荷控制雙向終端技術條件jb
4、/t 6214-1992 儀器儀表可靠性驗證試驗及測定試驗(指數分布 )導則yd 514-1992 非話用戶終端設備與公用電話網接口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iec 1000-4-2 :1995電磁兼容性 (emc)-第 4 部分:試驗和測量技術第 2 單元靜電放電的抗擾性試驗iec 1000-4-3 :1995電磁兼容性 (emc)-第 4 部分:試驗和測量技術第 3 單元輻射電磁場的抗擾性試驗iec 1000-4-4 :1995電磁兼容性 (emc)-第 4 部分:試驗和測量技術第 4 單元電快速瞬變脈沖群的抗擾性試驗iec 1000-4-5 :1995電磁兼容性 (emc)-第 4 部分:試驗和
5、測量技術第 5 單元浪涌的抗擾性試驗iec 1000-4-11 :1995電磁兼容性 (emc)-第 4 部分:試驗和測量技術第 11 單元電壓降落和短時中斷試驗iec 61000-3-8 :1997電磁兼容性 (emc)-第 3 部分:限制第 8 單元低壓電力設備上傳輸信號的電平、頻帶和電磁騷擾電平3 定義3.1 集中抄表系統(tǒng) automatic meter reading system 集中抄表系統(tǒng)是指由主站通過傳輸媒體(無線、有線、電力線載波等信道或ic卡等介質 )將多個電能表電能量的記錄值( 窗口值 ) 的信息集中抄讀的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主要由采集用戶電能表電能量信息的采集終端( 或采集模塊
6、 ) 、集中器、信道和主站等設備組成。集中器數據可通過信道遠距離傳送到主站或經ic 卡等介質集中抄收后輸入到主站計算機。3.2 主站 master station 主站是指通過信道對集中器中的信息采集,并進行處理和管理的設備。3.3 主站抄收間隔 reading interval of master station 主站抄收間隔是指主站定時抄收集中器中信息的周期時間,以下簡稱為抄收間隔。3.4 集中器抄讀間隔 reading interval of concentrator 集中器抄讀間隔是指集中器定時抄讀采集終端(或采集模塊 )中用戶電能表電能量信息的周期時間,以下簡稱為抄讀間隔。3.5 采
7、集模塊 acquisition module 采集模塊是指用于采集單個用戶電能表電能量信息,并將它處理后通過信道將數據傳送到上一級設備 ( 中繼器或集中器 ) 的專用模塊。3.6 采集終端 acquisition terminal unit 采集終端指用于采集多個用戶電能表電能量信息,并經處理后通過信道將數據傳送到系統(tǒng)上一級 (中繼器或集中器 ) 的設備。3.7 集中器 concentrator 集中器是指收集各采集終端或采集模塊(或多功能電能表 ) 的數據,并進行處理儲存,同時能和主站或手持單元進行數據交換的設備。3.8 信道 channel 信道是指信號 ( 數據) 傳輸的媒體,如無線電波
8、、電力線、電話線等。集中器、采集終端等設備的信道有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集中器的上行信道是指集中器和主站之間的信道, 下行信道是指集中器和采集終端(或采集模塊 )之間的信道。 采集終端( 或采集模塊 ) 的上行信道是指采集終端 ( 或采集模塊 ) 和集中器之間的信道,下行信道一般是指采集終端和用戶電能表之間的信道。4 系統(tǒng)構成及型號4.1 系統(tǒng)構成低壓電力用戶集中抄表系統(tǒng)的基本結構見附錄a。4.2 型號低壓電力用戶集中抄表系統(tǒng)的系統(tǒng)型號由兩部分組成,每一部分包括系統(tǒng)代號、采集設備代號、 集中器的上行和下行信道類型代號及生產廠代號;第二部分為產品設計序號。低壓電力用戶集中抄表系統(tǒng)的設備型號的第一部
9、分包括系統(tǒng)代號、分類設備的上行和下行信道類型代號及生產廠代號,第二部分包括產品序號及分類設備代號。上述型號中各代號的表示和含義如下:采集設備代號: c代表采集終端; m代表采集模塊。信道類型代號: w代表無線電; z 代表電力線載波; g代表公用電話線; l 代表專用電纜; h代表混合型。分類設備代號: c 代表采集終端; j 代表集中器; m代表采集模塊。生產廠代號用三位阿拉伯數字表示。5 技術要求5.1 功能5.1.1 主站功能主站功能只規(guī)定與抄表有關的功能,其他要求參照相關標準。5.1.1.1抄收功能:按設定抄收間隔以及抄表周期( 當地電力部門規(guī)定的自動抄表時間)自動抄收集中器中的各用戶
10、電能表的累計電能量及其他信息,并具有實時隨機召讀及按地址選抄功能。5.1.1.2設置功能:設置設備初始參數,即可對集中器設置自動抄表周期、抄收間隔、抄讀間隔等,并有防止非授權人員操作的措施。5.1.1.3校時功能:可實現系統(tǒng)校時。5.1.1.4自診斷功能:可自動進行系統(tǒng)自檢,發(fā)現設備(包括通信 )異常應有記錄和報警。5.1.1.5擴展功能:可發(fā)布凍結命令,實現指定時間電能表累計電能量的凍結。5.1.2 采集模塊5.1.2.1電能表電能量信息的采集、處理及儲存。5.1.2.2通過信道與上一級的集中器通信,將儲存的電能量信息送至集中器。5.1.2.3可當地設置設備初始參數,并有防止非授權人員操作的
11、措施。5.1.3 采集終端5.1.3.1電能表電能量信息采集、處理和儲存:采集終端接收多個電能表的電能量信息,經處理后儲存在采集終端。5.1.3.2設置和通信:(1) 可當地設置設備初始參數,并有防止非授權人員操作的措施。(2) 與集中器通信。5.1.4 集中器5.1.4.1數據采集、處理及儲存:根據設定的抄讀間隔自動采集各用戶電能表的累計電能量,并根據設定的抄收間隔及抄表周期自動生成各用戶電能表的累計電能量。至少保存兩個抄表周期、 兩個抄收間隔和兩個抄讀間隔的各用戶電能表的累計電能量數據。應有補抄功能,在規(guī)定時間t 內補抄失敗,應記錄為抄讀失敗。規(guī)定的時間取值為:當抄讀間隔24h 時,t24
12、h時,t 24h。5.1.4.2設置功能:可設置初始參數、抄讀間隔及自動抄表日,并有防止非授權人員操作的功能。5.1.4.3校時功能:集中器應有計時單元可被系統(tǒng)校時,計時單元的日計時誤差+5s/d。5.1.4.4通信功能:應有當地通信及與各采集終端( 或采集模塊 )和上一級集中器或主站遠方通信的功能。與主站的通信接口應符合相關標準。5.1.4.5自診斷和異常信息記錄功能:可自動進行自檢,發(fā)現設備( 包括通信 ) 異常應有記錄和報警功能。5.1.4.6擴展功能:可發(fā)布凍結命令,實現指定時間電能表累計電能量的凍結。5.2 電能讀數準確度系統(tǒng)讀出的用戶電能表累計電能量讀數e與用戶電能表計度器的電能量
13、示值e0。的差值應滿足下列要求。a) 在實驗室條件下 (e-e0- e)0.01%e0+1 10-( +1)+10- (1) b) 在現場運行條件下 (e-e0- e)0.05%e0+1 10-( +1)+10- (2) 注:在式 (1) 和式(2) 中:e初始化時的 e-初始化時的 e0, 為用戶電能表計度器的小數位數, 為系統(tǒng)電能讀數的小數位數, 為進位誤差,當時,0;當(e-e0- e) 0時,=0;當(e-e0- e)99無線98電力線載波97在附錄 b現場驗收條件下,運行三個月以上,統(tǒng)計一次抄讀成功率應滿足表2的規(guī)定。表 2 現場驗收條件下一次抄讀成功率指標集中器下行信道類型一次抄讀
14、成功率%有線99無線90電力線載波805.4.2 電能數據抄讀總差錯率按下列公式計算系統(tǒng)對所有用戶電能表的累計電能數據抄讀的總差錯率,在6.5.1 條的試驗條件下和在附錄b的現場驗收條件下都應等于零。電能數據抄讀總差錯率 =不滿足 5.2 要求的數據個數 / 抄讀到的數據總個數5.5 電氣性能5.5.1 電源影響5.5.1.1電源參比值及允許偏差:頻率: 50hz,允許偏差 -5%+5% 。電壓: 220v/380v,允許偏差 -20% +20%( 也可按用戶協議定 ) 。5.5.1.2電壓降落和短時中斷:電壓降落和短時中斷不應使系統(tǒng)及組成系統(tǒng)的各設備損壞或死機,試驗后,內存數據及程序不改變,
15、并能正常工作( 包括時鐘 ) 。5.5.2 功率消耗采集模塊消耗的視在功率應不大于5va ,有功功率應不大于0.5w;采集終端消耗的視在功率在非傳輸狀態(tài)下應不大于0.5va/ 戶,有功功率應不大于0.3w/戶;傳輸狀態(tài)下功耗的增量應不大于5va 、3w 。集中器功耗一般不大于15va 、10w ,采用工控機時功耗應不大于25w 。采用發(fā)射功率大于20w的無線電臺,發(fā)射時功耗應不大于 50w 。5.5.3 停電數據保持電源瞬時及長時間斷電時, 設備不應出現誤讀數并應有數據保持措施,至少保持四個月以上;電源恢復時,保存數據不丟失,內部時鐘正常運行。5.6 氣候環(huán)境條件根據安裝場所,溫度和濕度條件分
16、為以下三級:機房(a) :溫度為 +5+40,相對濕度 75% ;戶內(b) 溫度為 - 10+50c ,相對濕度 90% ;戶外(c) :溫度為 - 25+55,相對濕度 95% 。括弧內的符號為三級氣候環(huán)境條件的標志代號。5.7 結構和機械性能5.7.1 結構安裝于現場的設備,其外殼應密封,其防護等級戶內設備應符合gb/t4208規(guī)定的 ip51 級要求;戶外設備應符合ip54 級要求。設備應能加封,以防止非授權人員操作。5.7.2 機械性能應能承受正常運行中的機械振動及常規(guī)運輸條件下的沖擊,設備不發(fā)生損壞和零部件松動脫落現象。試驗后,系統(tǒng)功能和系統(tǒng)電能讀數準確度應符合5.3 的要求。5.
17、8 安全性能系統(tǒng)及組成系統(tǒng)的各設備應符合本標準6.9 的絕緣電阻的要求, 并能經受本標準6.9 規(guī)定的沖擊電壓和交流電壓試驗。試驗時不應出現電弧、放電或擊穿,并應保持內存數據及程序不改變和正常工作(包括時鐘 )。5.9 電磁兼容性 (emc) 系統(tǒng)及組成系統(tǒng)的各設備的設計, 應能保證傳導的和輻射的電磁騷擾以及靜電放電不使系統(tǒng)及組成系統(tǒng)的各設備損壞,或對系統(tǒng)及組成系統(tǒng)的各設備無實質性影響,系統(tǒng)電能讀數準確度符合5.2 的要求。注:電磁騷擾量類型有靜電放電、高頻電磁場、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浪涌及工頻外磁場。試驗見 6.10。5.10 可靠性要求在正常工作條件下,系統(tǒng)各設備的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mtb
18、f)不少于7.6104h。6 試驗方法6.1 試驗條件一個由集中器和采集終端(或采集模塊 ) 組成的系統(tǒng),其抄收電能表數不少于30戶(采集終端不少于 3 臺) ,且三相均勻分布。 在試驗過程中, 應將組成系統(tǒng)的各個現場安裝設備 (如采集終端、集中器等 ) 置于同樣環(huán)境中。6.1.1 氣候環(huán)境條件試驗應按下列標準大氣條件進行,并在每一項目的試驗期間應相對穩(wěn)定。溫度:+15+35;相對濕度: 45% 75% ;大氣壓力: 86pa108kpa。6.1.2 試驗電源條件頻率: 50hz,允許偏差 1% ;電壓: 220v,允許偏差 5% ,失真度 5% 。6.2 功能試驗6.2.1 主站功能試驗組成
19、系統(tǒng)的各個現場安裝設備按被試系統(tǒng)的結構連接,按 5.1.1 條要求進行主站功能試驗,各項功能應滿足5.1.1 條要求。6.2.2 集中器、采集終端、采集模塊功能試驗組成系統(tǒng)的各個現場安裝設備按被試系統(tǒng)的結構連接,按5.1.2 5.1.4 條要求進行功能試驗,各類設備功能應滿足要求。6.2.3 集中器日計時誤差試驗用準確度為 0.5s/d 及以上的標準計時器測量集中器時鐘的日計時誤差,應符合 5.1.4.3條的要求。6.3 系統(tǒng)電能讀數準確度試驗按 6.1 試驗條件要求 ( 包括信道 ) 連接系統(tǒng),試驗用的電能表通以額定電流in24h后,先讀取初始化差值 e,再通以試驗電流i(0.01ini60
20、hz:定加速度 10m/s2(1.0g) ;每軸線掃頻周期數: 10。試驗后檢查受試設備應無損壞和緊固件松動脫落現象,通電后功能和系統(tǒng)電能讀數準確度應符合要求。6.8.22 沖擊試驗:受試設備不包裝、不通電,固定在試驗臺中央。峰值加速度: 250m/s2(25g) ;持續(xù)時間: 10ms ;次數: 3 個互相垂直軸線上的6 個面各 3 次。試驗后檢查受試設備應無損壞和零部件松動脫落現象,通電后功能和系統(tǒng)電能讀數準確度應符合要求。6.9 安全性能試驗6.9.1 一般試驗條件絕緣試驗的正常條件為:環(huán)境溫度: 1525;相對濕度: 45% 75% ;大氣壓力: 86kpa106kpa。在絕緣性能試驗
21、中, 應對完整的系統(tǒng)及組成系統(tǒng)的各設備進行試驗。先進行沖擊電壓試驗,再進行交流電壓試驗。 試驗時,非被試線路應與下文指明的地連接。標準中 地 的含義:a) 如設備外殼是用金屬制造的,地是指安裝在導電平面上的設備外殼自身;b) 如設備外殼或其一部分是用絕緣材料制造的, 地 是指包圍設備外殼并與所有可觸及導電件接觸,同安裝設備外殼的導電平面連接的導電箔。在接線端子處,應使導電箔盡可能地接近端子和接線孔,距離不大于2cm 。6.9.2 絕緣電阻試驗各電氣回路對地和各電氣回路之間,用500v搖表測量絕緣電阻,在正常工作條件下,絕緣電阻應不低于5ma ;在濕熱試驗后絕緣電阻應不低于2md 。6.9.3
22、沖擊電壓試驗試驗應在下述條件進行:脈沖波形:標準的1.2/50 s 脈沖;電壓上升時間: 30% ;電壓下降時間: 20% ;電源阻抗: 500+50n;電源能量: 0.50.05j ;試驗電壓: 6kv;試驗電壓允差: +0% ,-10% 。每次試驗應分別在不同極性下施加10 次沖擊電壓,各脈沖之間最小間隔時間為3s。a) 各線路和線路之間的沖擊電壓試驗, 應對系統(tǒng)及組成系統(tǒng)的各設備在正常使用中每一相互隔離的線路 ( 或線路組合 )單獨地進行試驗,不經受脈沖電壓試驗的線路端應接地。當系統(tǒng)及組成系統(tǒng)的各設備的幾個電源電壓線路有公共點時,此公共點應接地,沖擊電壓依次施加于未連接的每一端和地之間。
23、b) 線路對地的沖擊電壓試驗,對系統(tǒng)及組成系統(tǒng)的各設備分別進行試驗。系統(tǒng)及組成系統(tǒng)的各設備所有的線路端,包括參比電壓超過40v的輔助線路端均相互連接在一起。參比電壓低于或等于40v的輔助線路應接地,沖擊電壓施加于所有線路和地之間。6.9.4 交流電壓試驗試驗電壓參數為:電壓波形:實際上的正弦波;輻值: 2kv;頻率: 45hz65hz;施加時間: 1min;電源容量: 500va 。試驗電壓施加于線路與地兩點之間,具體是:所有參比電壓超過40v的電源等線路端均相互連接在一起為一點,另一點是地。6.10 電磁兼容性試驗6.10.1 一般試驗條件在下列所有試驗中, 系統(tǒng)及組成系統(tǒng)的各設備處于正常工
24、作位置。所有需接地的部件應接地。試驗后,系統(tǒng)及組成系統(tǒng)的各設備不應出現損壞,并能準確正常地工作。6.10.2 靜電放電抗擾性試驗按照 iecl000-4-2 :1995 中規(guī)定,并在下述條件下進行:接觸放電;嚴酷等級: 4;試驗電壓: 8kv;在其外殼和被試設備操作鍵等工作人員經常可能觸及的部位;放電次數: 10次,每次放電間隔至少為1s。a) 系統(tǒng)及組成系統(tǒng)的各設備為非工作條件:電源及輔助線路不通電;所有電源及輔助線路端連接一起。靜電放電作用后, 系統(tǒng)及組成系統(tǒng)的各設備不應出現損壞或信息的改變,并能正常地工作和通信。b) 系統(tǒng)及組成系統(tǒng)的各設備在工作條件下:電源及輔助線路加參比電壓。在靜電放
25、電的作用下, 系統(tǒng)及組成系統(tǒng)的各設備不應出現損壞或信息的改變,并能正常的工作和通信。6.10.3 輻射電磁場抗擾性試驗按照 iecl000-4-3 :1995 中規(guī)定,并在下述條件下進行:電源及輔助線路加參比電壓,系統(tǒng)的各個設備在正常工作狀態(tài);頻率范圍: 80mhz 1000mhz ;嚴酷等級: 3;試驗場強: 10v/m 。a) 無線通信系統(tǒng):在采集終端 ( 或采集模塊 ) 非采集狀態(tài)下, 試驗時,系統(tǒng)及組成系統(tǒng)的各設備的內存信息不改變。在采集終端 ( 或采集模塊 ) 采集狀態(tài)下,試驗時,系統(tǒng)應能正常記錄。以上兩種狀態(tài)下, 系統(tǒng)在使用頻率內不應錯誤接收,并能正常工作; 其他頻率的輻射干擾,系
26、統(tǒng)應能正常工作和通信。b) 有線通信系統(tǒng):在采集終端 ( 或采集模塊 ) 非采集狀態(tài)下, 在輻射干擾下, 系統(tǒng)及組成系統(tǒng)的各設備的內存信息不改變,并能正常工作和通信。在采集終端 ( 或采集模塊 ) 采集狀態(tài)下, 在輻射干擾下, 系統(tǒng)應能正常記錄, 并能正常工作和通信。6.10.4 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性試驗按照 iec1000-4-4 :1995 中規(guī)定,并在下述條件下進行。試驗電壓應以共模方式施加于地與系統(tǒng)及組成系統(tǒng)的各設備的下列線路間:- 電源電壓線路;- 正常工作時與電源電壓線路分離的輔助線路;- 輸入/ 輸出和數據通信線路。a) 在采集終端 ( 或采集模塊 ) 采集狀態(tài)下:電源電壓和輔
27、助線路加參比電壓;嚴酷等級: 3;電源電壓和輔助線路的試驗電壓:2kv;試驗時間:在 10min 內等間隔地作用三次,每次作用1s。在脈沖群的作用下, 系統(tǒng)及組成系統(tǒng)的各設備不應出現損壞,并能正常工作和計數,系統(tǒng)電能讀數準確度符合要求;試驗后,系統(tǒng)應能正常工作和通信。b) 在采集終端 ( 或采集模塊 ) 非采集狀態(tài)下:電源電壓線路和輔助線路加參比電壓;嚴酷等級: 4;電源電壓和輔助線路的試驗電壓:4kv;試驗時間: 60s。在脈沖群的作用下, 系統(tǒng)及組成系統(tǒng)的各設備不應出現損壞或信息的改變,并能正常的工作。試驗后,系統(tǒng)應能正常工作和通信。c) 在采集終端 ( 或采集模塊 ) 非采集狀態(tài)下 (
28、使用電容耦合夾將試驗電壓耦合至線路上) :- 電源電壓線路和輔助線路加參比電壓;- 嚴酷等級: 3;- 耦合在輸入 / 輸出信號、數據、控制及通信線路的試驗電壓:1kv;- 試驗時間: 60s。在脈沖群的作用下, 系統(tǒng)及組成系統(tǒng)的各設備不應出現損壞或信息的改變,并能正常的工作。試驗后,系統(tǒng)應能正常工作和通信。d) 在采集終端采集狀態(tài)下,使用電容耦合夾將試驗電壓耦合至脈沖傳輸線路上( 此項試驗只對需用長度大于lm 的脈沖傳輸線連接采集終端與脈沖電能表的系統(tǒng)):- 電源電壓線路和輔助線路加參比電壓;- 嚴酷等級: 3;- 耦合在脈沖傳輸線上的試驗電壓:1kv;- 試驗時間: 60s。在脈沖群的作用
29、下, 系統(tǒng)及組成系統(tǒng)的各設備不應出現損壞,并能正常工作和計數。試驗后,系統(tǒng)應能正常工作和通信。6.10.5 浪涌抗擾性試驗按照 iecl000-4-5 :1995 中規(guī)定,并在下述條件下進行。試驗電壓應施加于下列線路( 端) 間:電源電壓線路端之間;正常工作時與電源電壓線路分離的輔助線路端之間;電源電壓線路各端與地之間;正常工作時與電源電壓線路分離的輔助線路各端與地之間。在采集終端 ( 或采集模塊 ) 非采集狀態(tài)下:電源電壓線路和輔助線路加參比電壓;波形: 1.2/50/4s ;極性:正、負;試驗次數:正負極性各5 次;重復率:每分鐘 1 次。a) 線路端之間:- 嚴酷等級: 3;- 試驗電壓
30、: 2kv。b) 線路端與地之間:嚴酷等級: 4;試驗電壓: 4kv。試驗中設備應無損壞。 試驗后,系統(tǒng)存儲的數據應無變化, 系統(tǒng)應能正常工作和通信。6.10.6 工頻磁場影響試驗在正常工作狀態(tài)下, 將設備置于產生與系統(tǒng)電源電壓相同頻率的隨時間正弦變化的、強度為 o.5mt(400a/m)的均勻磁場的線圈中心,改變磁場線圈的方向與線圈中電流的相位,以便得到最不利的方向和相位,試驗過程中系統(tǒng)性能應符合5.9的要求。6.11 可靠性驗證試驗可靠性驗證試驗在現場驗收中進行,見附錄b.2.7 。7 檢驗規(guī)則7.1 低壓電力用戶集中抄表系統(tǒng)的檢驗7.1.1 出廠檢驗由制造廠技術檢驗部門對生產的系統(tǒng)的每個
31、產品,按表 4 規(guī)定的出廠檢驗項目進行檢驗。合格后加蓋合格印,并給出出廠檢驗合格報告。7.1.2 型式檢驗按表 4 規(guī)定的全部項目進行檢驗,下列情況之一應進行型式檢驗。a) 新產品設計定型鑒定及批試生產定型鑒定;b) 當結構、工藝或主要材料有所改變,可能影響其符合本標準要求時;c) 停產一年后重新投產時;d) 國家質量監(jiān)督機關或主管部門要求進行型式檢驗時;e) 批量生產的產品應周期性 (2 年) 進行一次型式檢驗。7.1.3 驗收檢驗由電力部門檢測機構對系統(tǒng)的每個產品按表4 規(guī)定的驗收檢驗項目進行檢驗。7.2 型式檢驗抽樣方案型式檢驗的樣品應在出廠檢驗合格的產品中隨機抽取,按gb2829選擇判
32、別水平i 、不合格質量水平rql 30 的二次抽樣方案,即:nacre =4 0 24 1 2式中: n- 樣本大小;ac- 合格判定數;re- 不合格判定數。7.3 不合格分類不合格分為 a、b、c三類。7.3.1 定 a類不合格權值為 1.0 ,b類不合格權值為0.5,c類不合格權值為 0.3 。7.3.2 檢驗項目不合格類別的劃分見表4,對一個樣本的某個試驗項目發(fā)生一次或一次以上的不合格,均按一個不合格計。7.4 檢驗項目檢驗項目見表 4。表 4 出廠檢驗、型式檢驗和驗收檢驗項目序號校驗項目本標準章條不合格類別檢驗類別技術要求檢驗方法出廠檢驗型式檢驗驗收檢驗1 結構5.7.1 6.8.1
33、 c 2 系統(tǒng)功能5.1.1 6.2.1 a 3 集中器、采集終端等功能5.1.2 6.2.2 a 4 集中器日計時誤差5.1.4.3 6.2.3 a 5 系統(tǒng)電能讀數準確度5.2 6.3 a 6 信號傳輸特性5.3 6.4 c 7 一次抄讀成功率5.4.1 6.5.2 a 8 電能數據抄讀總差錯率5.4.2 6.5.3 a 9 電源變化影響5.5.1.1 6.6.1 c 10 電壓降落和暫時中斷5.5.1.2 6.6.2 c 11 停電數據保持5.5.3 6.6.3 c 12 功率消耗5.5.2 6.6.4 c 13 高溫影響5.6 6.7.1 a * 14 低溫影響5.6 6.7.2 a
34、* 15 交變濕熱試驗5.6 6.7.3 a 16 絕緣電阻5.8.1 6.9.2 a 17 沖擊電壓試驗5.8.2 6.9.3 a 18 交流電壓試驗5.8.3 6.9.4 a 19 靜電放電搞擾性5.9 6.10.2 a 20 輻射電磁場抗擾性5.9 6.10.3 a 21 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性5.9 6.10.4 a 22 浪涌試驗5.9 6.10.5 a 23 外磁場影響 5.9 6.10.6 a 24 振動試驗5.7.2 6.8.2.1 b 25 沖擊試驗5.7.2 6.8.2.2 b 注:“”表示應做的項目, “*”表示批次抽檢的項目7.5 型式檢驗結果的判定檢驗中發(fā)現任一樣品的a
35、類不合格或其他類不合格折算為a類不合格的權值,累積數大于或等于 1 時,則判為不合格品。除另有說明外,對在同一樣本同一試驗項目上重復出現的不合格,均按一個計。根據合格或不合格的樣品數, 按抽樣方案中的合格判定數ac和不合格判定數 re ,確定檢驗是否合格。8 標志、包裝、運輸及儲存8.1 標志系統(tǒng)的每個產品應有下列標志:a) 產品名稱及型號;注:名稱及型號應經歸口主管部門正式頒發(fā)。b) 標準的編號 ( 按國標規(guī)定 ) ;c) 制造廠名稱及注冊商標;d) 制造日期和出廠編號使用環(huán)境條件( 用 5.7 規(guī)定的代號標志 ) 8.2 包裝、運輸、儲存8.2.1 包裝應符合 gb/t15464規(guī)定。8.2.2 包裝完整的產品在運輸過程中應能避免雨、雪的直接淋襲,并能防止受到劇烈的撞擊和振動。8.2.3 產品存放時,應放在溫度為04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雙端面磨床合作協議書
- 2025年GPS接收設備及其綜合應用系統(tǒng)合作協議書
- 2025年輪式裝甲車玻璃系列合作協議書
- 2025年空中交通管制設備項目發(fā)展計劃
- 2025年變頻與逆變電源裝置項目發(fā)展計劃
- 共同研發(fā)新能源汽車技術協議
- 餐飲業(yè)員工培訓與晉升協議
- 健康產業(yè)人才培訓協議
- 農村智能水肥一體化應用協議
- 數字創(chuàng)意內容開發(fā)合作協議
- 天津農學院畢業(yè)論文答辯ppt模板_1975553754.ppt
- 2018年江蘇省揚州市中考英語試題(含答案)
- 涵洞工程勞務分包合同
- 投標書(--總醫(yī)院護理保障服務)
- 燃氣公司績效考核表格大全(共61頁)
- 低壓配電室巡檢表
- 05G515輕型屋面梯形鋼屋架
- 【培訓】房地產開發(fā)經營業(yè)務企業(yè)所得稅政策解讀
- 壓力鋼管鎮(zhèn)墩抗滑穩(wěn)定及地基應力計算
- 英語教學課件Unit-4-Lions-and-Tigers-and-Bears
- 勞動安全與工業(yè)衛(wèi)生專項竣工驗收自查報告格式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