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糖尿病的預防和管理_第1頁
part糖尿病的預防和管理_第2頁
part糖尿病的預防和管理_第3頁
part糖尿病的預防和管理_第4頁
part糖尿病的預防和管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會計學part糖尿病的預防和管理糖尿病的預防和管理 預防2型糖尿病的發生一級預防 預防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二級預防 減少已發生的糖尿病并發癥的進展、降低致殘率和死亡率,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三級預防23不可改變因素可改變因素年齡IGT或合并IFG(極高危)家族史或遺傳傾向代謝綜合征或合并IFG(高危人群)種群超重肥胖與體力活動減少妊娠糖尿?。℅DM)史或巨大兒生產史飲食因素與抑郁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可增加糖尿病發生風險的藥物宮內發育遲緩或早產致肥胖或糖尿病的社會環境451.有糖調節受損史2.年齡45歲3.超重、肥胖(BMI24 kg/m2,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5cm)4.2型糖尿病

2、者的一級親屬5.高危種族6.有巨大兒(出生體重4Kg)生產史7. 高血壓(血壓140/90mmHg)或正接受降壓治療8. 血脂異常(HDL-C0.91mmol/L(35mg/dl)及TG2.22mmol/L(200 mg/dl)或正接受調脂治療9.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10. 有一過性糖皮質激素誘發糖尿病病史者11. BMI28kg/m2的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患者12. 嚴重精神病和(或)長期接受抗抑郁癥藥物治療的患者13. 靜坐生活方式高危人群的定義67高危人群生活方式干預可顯著延遲或預防高危人群生活方式干預可顯著延遲或預防2型糖尿病的發生型糖尿病的發生研究研究例數例數人群人群年齡年齡相對

3、危險度相對危險度降低(降低(%)DPS522IGT, BMI255558DPP2161IGT, BMI24FPG5.35158大慶577IGT45418910鑒于目前我國的經濟水平和與預防糖尿病相關的衛生保健體制尚不健全,本指南不推薦使用藥物干預的手段預防糖尿病11 本指南建議在新診斷和處在糖尿病早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嚴格控制血糖的策略來減少糖尿病并發癥發生的風險三. 二級預防的策略12本指南建議在沒有明顯糖尿病血管并發癥但具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采取降糖、降壓、降脂(主要是降低LDL-C)和應用阿司匹林來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的發生13 本指南建議在年齡較大、糖尿

4、病病程較長和已經發生了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要充分平衡血糖控制的利弊,在血糖控制目標的選擇上采用個體化的策略14本指南建議對年齡較大、糖尿病病程較長和已經發生了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應在個體化血糖控制的基礎上采取降壓、調脂(主要是降低LDL-C)和應用阿司匹林的措施來減少心血管疾病反復發生和死亡,并減少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的發生15糖尿病教育和管理1. 基本原則2. 目標和形式3. 教育管理的落實4. 教育的內容5. 初診和隨診方案6. 血糖監測7. 其他心血管風險因子的監測17 通過控制高血糖和相關代謝紊亂消除糖尿病癥狀和防止出現急性代謝并發癥近期目標 通過良好的代謝控制達到預防慢性并發癥的

5、目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延長壽命遠期目標181920疾病的自然進程糖尿病的臨床表現糖尿病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急慢性并發癥個體化的治療目標個體化的生活方式干預措施和飲食計劃規律運動和運動處方飲食、運動與口服藥、胰島素治療及規范的胰島素注射技術自我血糖監測和尿糖監測(當血糖監測無法實施時),血糖測定結果的意義和應采取的相應干預措施自我血糖監測、尿糖監測和胰島素注射等具體操作技巧口腔護理、足部護理、皮膚護理的具體技巧當發生特殊情況時如疾病、低血糖、應激和手術時的應對措施糖尿病婦女受孕必須做到有計劃,并全程監護21 詳細詢問癥狀及病史 確診者做以下檢查確定個體化治療目標體格檢查 身高、體重、計算

6、BMI、腰圍、血壓和足背動脈搏動化驗檢查 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甘油三酯、總膽固醇、HDL-C、LDL-C、尿常規、肝功能和腎功能特殊檢查 眼底檢查、心電圖和神經病變相關檢查。若條件允許,應檢測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初診22 年齡、起病特點(如有無糖尿病癥狀、酮癥、DKA) 飲食、運動習慣、營養狀況、兒童和青少年要了解生長發育情況 是否接受過糖尿病教育 復習以往的治療方案和治療效果(如HbA1c記錄)、目前治療情況包括藥物、飲食和運動、血糖檢測結果 DKA發生史、發生頻率、嚴重程度和原因 低血糖發生史、發生頻率、嚴重程度和原因 糖尿病相關并發癥和合并癥史病史23 身高、體重、BMI、腰

7、圍、臀圍 血壓 眼底檢查 甲狀腺觸診 皮膚檢查(黑棘皮、胰島素注射部位) 詳細的足部檢查(望診、足背動脈和脛后動脈搏動觸診、膝反射、震動覺、痛覺、溫度覺和單尼龍絲觸覺)體格檢查24 HbA1c:如果沒有23個月內的結果,需要測定 在1年之內沒有如下結果,需要測定血脂譜,包括總膽固醇、LDL-C、HDL-C和甘油三酯 肝臟功能 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并計算比值血清肌酐和計算的GFR 1型糖尿病、血脂異常癥和年齡50歲的婦女需測定血清TSH實驗室檢查252627監測項目初訪隨訪每季度隨訪年隨訪體重/身高BMI血壓空腹/餐后血糖HbA尿常規膽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尿白蛋白/尿肌酐a肌

8、酐/BUN肝功能心電圖眼:視力及眼底足:足背動脈搏動,神經病變的相關檢查臨床監測方案28 評價長期控制血糖的金指標(4%6%) 治療之初每3個月檢測1次 達到治療目標可每3-6個月檢查一次糖化血紅蛋白(HbA1C) 適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監測 適用于無法監測血糖的情況 任何時候尿糖均應為陰性尿糖的自我監測29 時間點適用范圍 餐前血糖 血糖水平很高,或有低血糖風險時(老年人、血糖控制較好者)餐后2小時血糖 空腹血糖已獲良好控制,但糖化血紅蛋白仍不能達標者 睡前血糖 注射胰島素患者,特別是注射中長效胰島素患者 夜間血糖 胰島素治療已接近達標,但空腹血糖仍高者;疑有夜間低血糖者 其他 出現低

9、血糖癥狀時應及時監測血糖; 劇烈運動前后宜監測血糖 各時間點血糖監測的適用范圍 基礎胰島素治療的SMBG監測方案 空腹早餐后午餐前午餐后晚餐前晚餐后睡前未達標每周3天復診前1天已達標每周3次復診前1天 ) 預混胰島素治療的SMBG監測方案 空腹早餐后午餐前午餐后晚餐前晚餐后睡前未達標每周3天復診前1天已達標每周3次復診前1天 空腹早餐后午餐前午餐后晚餐前晚餐后睡前未達標 已達標多次胰島素/泵治療的SMBG監測方案 如有低血糖表現需及時監測血糖如有低血糖表現需及時監測血糖 如出現不可解釋的空腹高血糖或夜間低血糖,應監測夜間血糖如出現不可解釋的空腹高血糖或夜間低血糖,應監測夜間血糖 “X”:需監測

10、血糖的時間點;“ (X)” 可酌情選擇監測血糖的時間點。下同381. 總則2. 治療目標3. 營養素40達到并維持理想的血糖水平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包括控制血脂異常和高血壓提供均衡營養的膳食減輕胰島細胞負荷維持合理體重:超重/肥胖患者減少體重的目標是在3-6個月期間體重減輕5%-10%;消瘦患者應通過均衡的營養計劃恢復并長期維持理想體重二. 醫學營養治療的目標41三. 營養素42 供能不超過飲食總能量的30% 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不應超過飲食總能量的10%,不宜攝入反式脂肪酸 食物中膽固醇攝入量1416 mmol/L、明顯的低血糖癥或者血糖波動較大、有糖尿病急性代謝并發癥以及各種心腎等器官

11、嚴重慢性并發癥者暫不適宜運動運動頻率和時間為每周至少150分鐘,如1周運動5天,每次30 分鐘中等強度的體育運動包括:快走、打太極拳、騎車、打高爾夫球和園藝活動較強體育運動為:舞蹈、有氧健身、慢跑、游泳、騎車上坡每周最好進行2次阻力性肌肉運動,訓練時阻力為輕或中度運動項目要和患者的年齡、病情及身體承受能力相適應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將有益的體育運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運動量大或激烈運動時應建議患者調整食物及藥物,以免發生低血糖4648不可改變因素可改變因素年齡IGT或合并IFG(極高危)家族史或遺傳傾向代謝綜合征或合并IFG(高危人群)種群超重肥胖與體力活動減少妊娠糖尿?。℅DM)史或巨大兒生產史飲

12、食因素與抑郁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可增加糖尿病發生風險的藥物宮內發育遲緩或早產致肥胖或糖尿病的社會環境49 本指南建議在新診斷和處在糖尿病早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嚴格控制血糖的策略來減少糖尿病并發癥發生的風險三. 二級預防的策略50疾病的自然進程糖尿病的臨床表現糖尿病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急慢性并發癥個體化的治療目標個體化的生活方式干預措施和飲食計劃規律運動和運動處方飲食、運動與口服藥、胰島素治療及規范的胰島素注射技術自我血糖監測和尿糖監測(當血糖監測無法實施時),血糖測定結果的意義和應采取的相應干預措施自我血糖監測、尿糖監測和胰島素注射等具體操作技巧口腔護理、足部護理、皮膚護理的具體技巧當發生特殊情況時如疾病、低血糖、應激和手術時的應對措施糖尿病婦女受孕必須做到有計劃,并全程監護51 詳細詢問癥狀及病史 確診者做以下檢查確定個體化治療目標體格檢查 身高、體重、計算BMI、腰圍、血壓和足背動脈搏動化驗檢查 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