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CJJ_第1頁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CJJ_第2頁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CJJ_第3頁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CJJ_第4頁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CJJ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眾智建筑資源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pervious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來源CJJT 253-20161 總 則101 為貫徹國家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方針政策,推動再生建筑材料的應用,規范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在路面工程中的應用,做到安全適用、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確保質量,制定本規程。102 本規程適用于人行道、步行街、非機動車道、廣場和停車場工程中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設計、施工、驗收和維護。103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設計、施工、驗收和維護除應符

2、合本規程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2 術 語201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 pervious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再生骨料取代率為30及以上的透水水泥混凝土。202 透水面層 pervious surface layer    具有透水功能,并將荷載傳遞到透水基層的路面結構層,可分為上面層和下面層。203 透水基層 pervious base course    位于透水面層之下,由級配碎石或少量膠結材的透水水泥混凝土等攤鋪

3、而成的具有透水功能的主要承重層。204 連續孔隙率 continuous void rate    透水水泥混凝土內部存在的開孔孔隙體積與透水水泥混凝土體積之百分比。205 透水系數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表征混凝土透水性能的參數,指單位時間通過單位面積透水水泥混凝土的水量。206 虛鋪厚度系數 loose paving coefficient    透水水泥混凝土施工時,虛鋪厚度與達到規定設計厚度之比。3 基本規定301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

4、凝土的路面結構應根據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的材料性能、路面荷載等級、地基的承載能力、滲透性和凍脹情況進行設計。302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除應滿足相應的透水功能外,尚應滿足設計對其力學性能和抗凍性能的要求。303 對有潛在陡坡坍塌、滑坡、自然環境造成危害的場所和嚴寒地區的路面工程不應采用透水水泥混凝土。4 原材料41 再生骨料411 制備透水水泥混凝土用再生骨料應選用混凝土和石塊為主的建筑垃圾原料,不得使用被污染或腐蝕的建筑垃圾制備再生骨料。412 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層用再生粗骨料性能指標應符合表412的規定。透水基層用再生粗骨料性能指標應滿足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GBT 25177中

5、的類再生粗骨料的性能要求。再生粗骨料的性能試驗方法應執行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GBT 25177的有關規定。表412 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層用再生粗骨料性能指標413 透水面層宜采用475mm950mm或950mm160mm的單粒級骨料;透水基層骨料宜采用最大粒徑不超過315mm的連續級配碎石。42 其他原材料421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宜采用強度等級不低于425級的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通用硅酸鹽水泥GB 175的規定。422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宜采用粉煤灰、粒化高爐礦渣粉、硅灰等礦物摻合料,且粉煤灰等級不宜低于級;粒化高爐礦渣粉等級不宜低于S95級。粉

6、煤灰、粒化高爐礦渣和硅灰應分別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爐礦渣粉GBT 18046和砂漿和混凝土用硅灰GBT 27690的規定。423 除再生骨料以外的其他骨料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術規程CJJT 135的規定。424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用水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混凝土用水標準JGJ 63的規定。425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用外加劑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外加劑GB 8076和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GB 50119的規定。426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用增強料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術規程CJJT 1

7、35的規定。5 混凝土性能和配合比51 混凝土性能511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的凝結時間應滿足施工要求。512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中漿體應均勻包裹骨料,不應淌漿;骨料顆粒粘結良好,不應松散,手攥應成團。513 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層的力學性能應符合表513的規定。表513 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層的力學性能項目性能要求強度等級C20C3028d齡期彎拉強度(MPa)2.53.5514 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層的透水性能應符合表514的規定。表514 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層的透水性能項目性能要求透水系數(mm/s)0.5連續孔隙率()10515 透水水泥混凝土的抗凍性能應符合表515的規定。表515 透水水泥

8、混凝土抗凍性能使用條件抗凍性能夏熱冬冷地區D25寒冷地區D35516 透水水泥混凝土透水系數的試驗方法應按現行行業標準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術規程CJJT 135執行。517 透水水泥混凝土抗凍性能的試驗方法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 50082慢凍法執行。518 透水水泥混凝土連續孔隙率的試驗方法應符合本規程附錄A的規定。519 透水水泥混凝土抗壓強度的試驗方法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 50081執行。5110 透水水泥混凝土彎拉強度的試驗方法應按現行行業標準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試驗規程JTG E30執行。52 混凝土配合比設

9、計521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應符合本規程第513條和第514條的性能要求。522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步驟宜符合下列規定:    1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的配制強度宜符合下式規定:    式中:fcu,0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的配制強度(MPa);          fcu,k混凝土立方抗壓強度標準值,設計的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強度等級值(MPa);   

10、;       混凝土的強度標準差(MPa),無統計資料時,C20可按40MPa取值,C30可按50MPa取值。    2 應確定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的孔隙率設計值,并應滿足對混凝土的透水要求及設計要求,且不應低于10。    3 水膠比(WB)應根據配制強度、水泥品種及混凝土工作性確定,水膠比的取值范圍宜為025035。    4 單位體積內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各材料用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

11、#160;      1)粗骨料用量可按下式計算:    式中:WG單位體積粗骨料用量(kgm3);          GC粗骨料的緊密堆積密度(kgm3);          折減系數,取098。        2)膠

12、結材料漿體用量可按下式計算:    式中:WJ單位體積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膠凝漿體用量(kgm3);          G粗骨料的表觀密度(kgm3);          Rvoid孔隙率設計值;          J膠結漿體的密度(kgm3)。膠結漿體密度

13、按現行行業標準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標準JGJT 70進行測定。        3)膠凝材料用量可按下式計算:    式中:WB單位體積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膠凝材料用量(kgm3);          WB水膠比。        4)用水量可按下式計算,并應根據骨料的吸水率進行調整確定。

14、0;   式中:Ww單位體積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拌合水用量(kgm3)。523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宜摻入一定量的礦物摻合料,礦物摻合料的品種和摻量應通過試配確定。粉煤灰摻量不宜超過30;粒化高爐礦渣粉摻量不宜超過40;硅灰摻量不宜超過10。在混合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礦物摻合料時,礦物摻合料總摻量不宜超過40。524 配合比的調整和確定宜符合下列規定:    1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配制中,宜首先選擇一個水膠比,孔隙率設計值按35增減,進行連續孔隙率和透水系數試驗,繪制連續孔隙率和透水系數的線性關系圖,或采用插值法確定略

15、大于設計要求的連續孔隙率和透水系數對應的配合比。    2 宜根據確定的配合比,在總膠凝材料用量不變的情況下,水膠比分別增減005,在工作性能滿足要求的前提下,進行透水水泥混凝土強度試驗,繪制強度和水膠比的線性關系,或采用插值法確定略大于配制強度對應的水膠比,最后確定混凝土配合比。當采用經過預濕處理后的骨料試配混凝土時,配合比中的用水量應根據骨料的吸水率進行調整。    3 當混凝土的配制強度達不到設計要求時,也可摻加天然骨料或提高天然骨料的摻量。6 結構組合及構造61 結構組合設計611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路

16、面結構可分為全透水結構和半透水結構兩種類型。612 全透水結構可由透水面層和透水基層組成;半透水結構可由透水面層、封層和基層組成。結構各組合層功能及采用材料應符合表612的規定。表612 結構各組合層及采用材料613 全透水結構的透水面層宜按雙面層進行組合設計(圖613-1),也可按單面層進行設計(圖613-2)。在土基上需要反濾的區域可增加一層砂濾層;在土基上需要隔離、加筋和防護的區域,可在土基上增加土工合成材料或砂濾層。614 當采用雙面層組合設計時,透水上面層的骨料最大粒徑不宜大于95mm,透水下面層的骨料最大粒徑不宜大于圖613-1 雙面層全透水結構1-透水上面層;2-透水下面層;3-

17、透水基層;4-土基圖613-2 單面層全透水結構1-透水面層;2-透水基層;3-土基160mm;當采用單面層設計時,透水面層的骨料最大粒徑不宜大于95mm。透水基層骨料最大粒徑不宜大于315mm。骨料的最大粒徑不宜超過透水混凝土每層厚度的14。615 雙面層全透水結構各組合層設計要求應符合表615規定。透水上面層厚度不應小于30mm,透水下面層的透水系數不應小于透水上面層。表615 雙面層全透水結構各組合層設計要求616 單面層全透水結構各組合層設計要求應符合表616規定。表616 單面層全透水結構各組合層設計要求結構組合層人行道、步行街、非機動車道、廣場厚度(mm)強度等級透水面層10018

18、0C20透水基層150 617 半透水結構可由透水上面層、透水下面層、封層和基層組成(圖617)。當基層采用不透水的普通混凝土材料時,可取消封層。圖617 半透水結構1-透水上面層;2-透水下面層;3-封層;4-基層;5-土基618 半透水結構路面基層橫坡度宜為1520,面層橫坡度應與基層橫坡度相同。619 半透水結構各組合層設計要求應符合表619的規定。基層應按現行行業標準城鎮道路路面設計規范CJJ 169進行設計。透水下面層的透水系數不應小于透水上面層。表619 半透水結構各組合層設計要求6110 當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機動車道相鄰時,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應采用半透水結構。6111 當采用透水水泥混凝土雙色層組合設計時,彩色層宜和上面層結合設計。62 構造設計621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層應設置脹縫,脹縫間距宜為30m50m。在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層與側溝、建筑物、雨水口、鋪面的砌塊、瀝青鋪面等其他構造物連接處、道路轉彎處和填挖方變化處,應設置脹縫,并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城鎮道路路面設計規范CJJ 169要求。622 脹縫縫隙寬度宜為10mm20mm(圖622),脹縫應貫通透水上面層、下面層。圖622 脹縫構造剖面圖(單位:mm)1-透水上面層:2-透水下面層;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