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產栽培技術_3_第1頁
玉米高產栽培技術_3_第2頁
玉米高產栽培技術_3_第3頁
玉米高產栽培技術_3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玉米高產栽培技術    郭春生一、精細整地1滅茬: 機械滅茬要求:深度不能低于8cm,五叉股必須全部粉碎,未碎根茬長度不能大于5cm,根茬漏切率不得超過0.5%。建議滅茬前一定要先穿一犁提高滅茬深度,并能夠使化肥深施1215cm,同時解決耕作層土壤板結的問題,以利于根系下扎。2整地:搶墑打壟保住底墑是拿全苗的關鍵。整地做到“八個連續”:穿溝施肥(化肥)滅茬起壟鎮壓播種鎮壓噴除草劑,達到蓄墑整地、保墑栽培,一次播種一次拿全苗。二、播種1 玉米品種選擇:品種的好壞直接會影響到產量的增收,因此在玉米種植時要因地適宜的選擇合適的玉米品種,同時在選擇過程中

2、需要有技術性的進行品質甄選。2 種子處理:在播前用機械作業在種子外面用包衣劑(包衣劑含有農藥、棚巴、保水劑等)涂層保護層,形成丸粒化種子。這種經過包衣的種子雖然成本略有提高,但其有防病,治蟲,補肥,抗旱增產作用。3 播種期的確定:一是土壤表層上510厘米地溫穩定在10以上,田間持水量在60%以上;二是調節玉米播種期,使玉米需水高峰與本地集中降雨期相吻合,避免“卡脖旱”及后期澇害;三是盡可能利用當地積溫條件。4 播種方法:秋翻地直接采用機械播種或人工埯種,沒有秋翻基礎的地,可在4月10日前打壟后機械播種或人工埯種。春早年宜采取深、淺、重播種方法,即深開溝(或刨埯),覆土(壓后4-5厘米),重鎮壓

3、或人工刨埯坐水方法。播種量棚番畝用種量34公斤,人工埯種畝用種量2公斤左右。三、合理密植玉米高產栽培必須做到合理密植,就是根據當地自然條件、生產條件和品種特性,在單位土地面積上種植適當的株數,使玉米與環境統一,群體與個體統一,及玉米產量三因素相協調,平衡在較高水平上,進而建立高產的玉米群體結構,達到高產、優質、高效的目的。合理密植就是解決單位面積上的穗數問題。合理密度的確定受品種特性,自然條件以及土壤水條件的影響。早熟品種,發育期較短,株型清秀,植株較矮,種植密度可適當偏大一些,直播種植每畝可達4000株左右。晚熟植林繁茂品種可適當稀播,每畝30003300株左右。株型緊湊的品種,種植密度可適

4、當大一些,每畝可在4000-4500株左右。就同一品種而言,密度高低則要由所要求達到的產量來定。同一品種在肥力高的地塊種植密度要大一些,瘦地的密度可稀一些。施肥條件好,施肥量大時可以將密度加大。反之要適當稀一些。有灌水條件或雨量充足的地塊種植密度宜密,無灌水條件,降雨又少的旱地,種植密度宜稀一些。四、田間管理1.苗期管理1.1查苗補苗。玉米出苗以后要及時查苗補苗。一是催芽補種,即提前浸種催芽,適時補種;二是移苗補栽,在播種時行間多播一些預備苗,如缺苗時移苗補栽,移栽苗齡以24葉期為宜,最好比一般大苗多12葉。1.2適時間苗、定苗。適時間苗、定苗,可避免幼苗相互擁擠和遮光,并減少幼苗對水分和養分

5、的競爭,達到苗均、苗齊、苗壯。春玉米一般3葉期間苗,45葉時定苗。1.3中耕除草。中耕可疏松土壤,流通空氣,促進根系生長,而且還可消滅雜草,減少地力消耗,并促進有機質的分解。苗期中耕一般可進行23次,第一次宜淺,掌握35厘米,以松土為主;第二次在拔節前,可深至10厘米,并且要做到行間深,苗旁淺。1.4肥水管理。玉米苗期對養分需要量少,在基肥和種肥充足,幼苗長勢好的情況下,苗期一般不再追肥。2.穗期管理2.1追肥。(1)攻稈肥。指拔節前后的追肥,其作用是保證玉米健壯生長,稈壯葉茂,促進雌雄穗的分化和形成。(2)攻穗肥。穗期追肥應在行側適當距離深施,并及時覆土。一般攻稈肥、攻穗肥分別施在離植株10

6、15厘米、1520厘米處較好。追肥深度以810厘米較好,以提高肥料利用率。2.2澆水。玉米穗期氣溫高植株生長迅速,需水量大,要及時供應水分。一般結合追施攻稈肥澆拔節水,使土壤水分保持田間持水量的70%左右。大喇叭口期是玉米一生中的需水臨界期,缺水會造成雌穗小花退化和雄穗花粉敗育,嚴重干旱則會造成“卡脖旱”,使雌雄開花間隔時間延長,甚至抽不出雄穗,降低結實率。所以此期遇旱一定要澆水,使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0%80%。2.3中耕培土。拔節后及時進行中耕,可疏松土壤,促根壯稈,清除雜草。穗期中耕一般進行2次,深度以23厘米為宜,以免傷根。到大喇叭口期結合施肥進行培土,培土不宜過早,高度以610厘米為宜。2.4噴灑玉米健壯素。噴灑玉米健壯素,春玉米應在大喇叭口期以后。均勻噴灑到上部葉片上,做到不重噴、不漏噴。如噴后6小時遇雨應重噴一次,但藥量減半。五、適時收獲玉米完成勝利成熟,進入成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