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科教學成為真正的立德樹人過程(基礎教育參考)_第1頁
讓學科教學成為真正的立德樹人過程(基礎教育參考)_第2頁
讓學科教學成為真正的立德樹人過程(基礎教育參考)_第3頁
讓學科教學成為真正的立德樹人過程(基礎教育參考)_第4頁
讓學科教學成為真正的立德樹人過程(基礎教育參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讓學科教學成為真正的立德樹人過程山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葉靈君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教育局 邱子華摘要:煥發知識固有的生命活力,喚醒學生天然的學科熱情,滋生學習自 在的美好道德,才能讓學科教學成為真正的立德樹人過程。關鍵詞:學科教學立德樹人德育脫離了學科教學這個重要載體日益形式化, 成了一壺燒不開 的水;學科教學窄化為知識教育,立德樹人的任務很容易被輕慢,有 時甚至被忽視。因此,學科教學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引起了格 外關注。讓學科教學成為真正的立德樹人過程, 需要煥發知識固有的 生命活力,喚醒學生天然的學科熱情,滋生學習自在的美好道德,才 能讓學科教學成為真正的立德樹人過程。一、煥發知識固有

2、的生命活力學科知識和學生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兩個認識對象,傳授知識并用知識來培養人,這是不證自明的事實。這個事實就是教學活動的 邏輯起點,然而,教學中的問題往往就出在這個起點上。當我們把教 材呈現的知識原原本本地傳授給學生后,他們為什么沒有因此獲得期 望中的智慧成長和人生發展?對知識的精細講解再加上反復的練習 應用是否就意味著對知識的教學已經完成,是否已發揮出知識所承載 的全部教育價值?對這些問題的追問,必將引導我們對司空見慣的知 識以及知識的教學做出新的認識。眾所周知,知識都是人類基于一定的目的和需要產生的, 每一知 識都是對認識對象本質特征的反映,而每一知識的產生都離不開一定 思想方法的運

3、用,都寄托著人類一定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追求。因此, 對于某一具體知識而言,它所承載的意義絕不僅限于字面所表達的含 義,更有在知識發現過程中人的理智和精神的付出,這正是知識固有的生命活力。它是知識所具有的現實意義和潛在意義的總和,既包括 字面直接出來的可以直接應用的含義,又包括借助于一定睥理解力揭 示出來的只可以體驗、意會的含義。也就是說,知識完整而豐富的內 涵應當包含滿足人的自然生命需要的功利性 (有用性)含義和精神生 命需要的非功利性含義,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偏廢任何一方,都不利 于保持知識的生命活力。知識的生命活力是不會自己顯示出來的。 知識在和教師、學生發 生相互作用之前以其本真形態客觀存在

4、,表現為一堆沒有生命形態的 文字和符號。只有被有意識地置于學科整體架構之下,還原到人類探 索世界的歷史長河中,知識才會變得豐滿、厚重進來,才能折射出智 慧的光芒,吸引著學習者參與其中,學生在與知識的相遇、相知過程 中完成知識意義和生命意義的建構。 展現知識的豐富內涵、創造學生 與知識全面相遇的可能情境,應該成為教師進行知識教學的自覺意 識。唯有如此,學科教學才能轉變長期以來只注重在知識事實層面展 開的教學行為和與之相對應的對知識背誦記憶的學習行為,才能發揮 知識全面育人的價值,才能引導學生的思維超越對具體事實的記憶并 向思想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領域發展。二、喚醒學生天然的學科熱情一個孩子如果僅

5、僅是為了考試成績而走進你的課堂,那么作為教 師,你是失敗的。一個孩子如果僅僅是為了升學率而走進你的學校, 那么作為校長,你是失敗的。今天,我們的教育正在失去它應有的精 神魅力,除了作為追求功利的工具,人們對它幾乎別無他求。這是教 育的悲哀。教育的本質,就是將學生內心深處的向美、愛善、求真等最美 好的因子激發出來,加以培養和升華。一個好的教師,應當能使相當 一部分學生持久地喜歡他的學科,這種吸引力,來自教學的深層次魅 力,是內容的,也是形式的;是情感的,也是智力的。它應當成為我 們當前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的隱性目標,(而不是“不管怎么教你都得學”的思維)課堂的精神感召力根本上來自這里。在當下浮躁與

6、功利之風的包圍之中,用教師的熱愛點燃學生, 喚起學生發自內心的熱愛,喚起人長久的熱愛。一旦終身興趣培養起 來,人的創造性將具有無窮的動力,這股力量勢如破竹,無可阻擋。 語文老師講離騷,好像被屈原附體一樣,散發出一種人性的光芒, 學生心里有說不出的感動,學生無不被屈原那種靈魂的美、精神的美, 所深深地吸引。生物老師說,動物是怎么求偶的?昆蟲聞味,孔雀開 屏,人呢?一一看品質。話音未落,十六七歲的高中學生都已在下面 嘰嘰嘀喳了。你被學科融化,你就是它,它就是你,而絕對與考點無關。作為一名教師,能為學生展示自己所教學科的無窮魅力,充分挖 掘教材中所蘊含的美感:語文課的形象美,數學課的邏輯美,歷史課

7、的莊嚴美,地理課的自然美,理化課的創造美,音樂課的旋律美,體 育課的運動美讓學生從內心對你所教學科產生濃厚興趣和好奇心,引領學生走上探索之路,為他小小的質疑與獨特的見解而喝彩, 為他展露的天賦而叫好,直至看著他越走越高,越走越遠這樣, 才不愧為人師。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在學生對待知識的態度上,最令人苦惱和 感到擔憂的,就是這種無動于衷的精神狀態。學生在某一門學科上學 業落后,考不及格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他對學習的冷淡態度。學生 對待學習無動于衷,沒有為自己找到感興趣的事情,老師就很難把酷 愛知識的火花從自己心里移植到學生的心里。 喚醒的方法就是用思考 喚醒思考,尋找人與自然界、人與知識相互作用的

8、領域,在這個領域 里用認識來鼓舞學生的精神,使學生體驗到一種駕馭真理和規律性的 心情。換句話說,要喚醒那種無動于衷的學生,把他從智力的惰性狀 態中挽救出來,就是要使這個學生在某一件事情上把自己的知識顯示 出來,在智力活動中表現出自己和自己的人格。 讓學生認識到思考是 一種艱巨的、不輕松的、異常復雜的、甚至痛苦的勞動,但它也預示 著一種無可比擬的認識的快樂,以及自己能夠駕馭知識的智力的自豪 感。當我們喚醒了學生天然的學科熱情,并不斷讓學生體驗到成功 的樂趣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就感的時候,學生如坐春風,如沾化 雨,從少年時起,就和優美、善意融為一體,不知不覺受到熏陶,內 心深處的向美、愛善、求真

9、等最美好的因子就會悄然生長。三、滋生學習自在的美好道德在所有影響教育結果的因素中,課堂生活是最值得關注的一個, 因為學生在校時間中, 70%是在課堂上度過的。課堂的“影響力”還 遠遠沒有開發出來。對于學生,課堂生活與成人的業務活動相比,更 具有“恒業”的特征,從而成為學生的核心生活。 這就像蒙塔古說的: “兒童仰看天上的浮云和地上的螞蟻,都是學習。”正因為這樣,我 們只有依靠課堂生活, 才可能有效地結合學生的整個歷史的、 社會的、 生長的生活。德育的主體部分才能從游離于課堂生活之外的“另類” 工作,成為“有根之木,有源之水”。柏拉圖的弟子們在整理他的言論時,在書的最后補了一章: “要 想鏟除曠

10、野里的雜草, 方法只有一種, 那就是在上面種上莊稼。 同樣, 要想讓心靈無憂,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據它”學生不喜歡學校,不喜歡上課,不喜歡老師,教育的存在價值又在哪里呢?教 育所承載的 “道”又怎么能夠成功地影響孩子呢?在類似這樣的教育 現場,最終占領我們這些年輕一代頭腦的是什么呢?不會是責任感, 不會是真、善、美,不會是愛國情懷,不會是創造力,不會是合作, 而是競爭、游戲、個人主義、冷漠、虛偽。從心理學上講, 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之中, 以宇宙和社會的真 善美為對象,活動、實踐、閱讀、研討、思考,進行著得到最高享受 的學習創造活動, 充滿生命整體的光輝, 成長與創造的歡樂大大超越 了低層

11、次的競爭之樂,沒有庸俗的、功利的、低級的爭端或競爭,有 的是追尋、探討和思想的碰撞,充滿詩意和科學的精神、態度,不斷 地給人以感動,生命自然而流暢地發展著,向上、熱情、友愛、自信、 樂觀等許多美德都在不經意地形成和發展。他們愛學習、愛學校、愛 世界,悅納自己,也悅納他人,進而像尊重自己一樣尊重他人。素樸 活動帶來素樸情趣。即使學生體會到了為善的快樂,通常也不是說教 的結果,而是生活自身的教誨,他們美好地生活著,因而健康地成長 著。生活中的自成、熏陶所形成的道德感比針對利益進行運籌的思考 要穩定和深刻得多。學生通過學習生活可以自己體會德性的美, 它充 滿不可言喻的詩意,連結著活生生的精神血脈,培

12、養著學生的純真、 向上、美好、友善,并以這種積淀的方式、最不刻意的方式,形成個 體之本性。勞動產生自然素樸的美德,產生素樸的德行。自主帶來素樸的責 任感;非人際競爭的環境培養高尚格調;自由思考帶來對世界和諧的 深刻體認,形成堅信和追尋和諧的恒心和博大胸懷;學習天性的充分 發揚和學習情感的充分滿足,使兒童在人格方面回歸自然生命的規定 性;自主的交往形成兒童的美好社會體驗。課堂教學,功利退后,學 生不再是分數的奴隸,而是學習的主人。教師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學 生學習上的知心朋友,師生間充滿了不須言說的愛和友誼。 當學生在 課堂中真正成為主人,自己去體驗和感悟真善美,就可以使教學中飽 含的真善美最大限度地進入學生本體,從而起到最大的德育作用。學習不是一堂又一堂黑色墨水換紅色分數的塵戰,而是學生自成美好道德的過程,是學生銘刻生命的記憶,是學生鄭重而莊嚴的成長。孟子早就提出:“學問之道,求其放心而已矣。”“放心”,就是讓學生的心靈打開,用心靈的情思、智慧去感受生活世界和知識世界 而獲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