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稅局財務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_第1頁
國稅局財務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_第2頁
國稅局財務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_第3頁
國稅局財務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_第4頁
國稅局財務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國稅局財務工作總結和工作方案 財務工作是一個單位總體工作的重要組成局部,是單位經濟運行的樞紐中心,是單位諸多經濟業務的始末點。今天第一給大家了國稅局財務工作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圍繞“保增長、保開展、保民生”,積極貫徹落實各項結構性減稅措施,大力促進××經濟又好又快開展 今年來,我局圍繞效勞“三保”,認真貫徹結構性減稅措施,累計辦理各項稅收優惠50多億元(不含免抵調庫12億元),為抗擊國際金融危機,促進××經濟平穩較快開展提供了有力的稅收支撐。 1、廣泛宣傳解讀各項減稅措施,提振企業開展信心。一是深入開展“稅企同心、共克時限”主題實踐活動。制訂

2、下發關于學習宣傳落實保增長促開展政策措施的實施意見,召開政策落實推進會;組織干部深入1000多戶企業宣傳、落實新政;舉辦60多期培訓班,對2萬多名企業人員進行有針對性培訓;編印1萬多本各類稅收優惠政策匯編,在全市組織發放;開通效勞“三保”稅收政策“網上直通車”,開設日報、晚報專欄,加強宣傳解讀,取得較好宣傳效果。二是認真組織開展“稅收宣傳月”活動。組織稅收政策進黨校、進園區、進校園、進軍營;開展新中國成立60周年暨國稅成立15周年征文活動;發布20xx年國稅納稅二十強企業 ;曝光20xx年涉稅違法案件,以案說法。三是深入開展“我為××開展獻一策”活動。市局領導帶頭深入儀化、

3、油田等重點稅源企業,開展稅收政策執行調研;通過國稅收入月度簡析專報,及時、主動向市、縣黨委、政府匯報,供領導決策參考。 2、認真執行各項結構性減稅措施,不斷強化稅收政策的拉動效應。一是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降低投資本錢,激發投資熱情。全市5760戶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申報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金6.7億元,其中累計抵扣千萬元以上的企業達12戶。二是全面落實調低小規模納稅人征收率、提高個體起征點政策,促進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加快開展,依法減征稅款近6532萬元;認真執行局部礦產品提高抵扣率政策,進一步減輕企業稅收負擔。三是認真執行小排量汽車車購稅由10%減按5%征收的政網策,激發購車熱情,拉動汽車消費

4、,共減征稅款3686萬元。四是認真落實促進殘疾人就業等增值稅“先征收、后返還”稅款4.5億元;繼續執行利息稅零稅率政策,對改善社會民生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3、及時落實屢次提高出口退稅率政策,強力支撐外貿出口。一方面,積極爭取出口退稅指標。經過努力,省局共下達我市退庫指標24.88億元、調庫指標10.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3.54%和4.8%。其中,年初一次性分配我市退庫指標9.9億元,創單筆歷史新高,為及時足額退稅提供了充足保障。 另一方面,不斷加快退稅進度。繼去年在大洋船廠試行“先退稅、后核銷”后,今年又擴大到誠德鋼管、江蘇順大等10戶重點出口企業,涵蓋造船、光伏、化學、機電、輕工等支柱行業

5、,11戶企業累計預退稅款6.94萬元,其中,僅大洋船廠預退稅就達6.33億元;進一步擴大b類企業范圍,由原來的69戶增加到106戶;繼續簡化退稅單證,使退稅申報周期由30天縮短為7天,極大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全市共辦理出口退稅24.88億元,辦理調庫12.0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03%和15.77%,為全市外貿出口扭轉下滑勢頭提供強勁動力。 4、全面兌現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促進××經濟轉型升級。一是結合企業所得稅年度匯算清繳,共為4664戶企業辦理企業所得稅優惠10.27億元,其中,涉農優惠44戶420.90萬元,資源綜合利用10戶707.94萬元,研發費加計扣除47戶

6、4015.75萬元,購置節能、環保、平安設備抵免稅4戶533.85萬元,“三資”企業享受過渡期優惠363戶9.7億元,小型微利企業優惠4033戶1321.98萬元,其他企業89戶1944.23萬元。二是結合企業所得稅季度預繳,審批辦理3903戶企業所得稅優惠2.84億元。三是認真做好高新技術企業申報認定工作,與有關部門配合,審核上報4批44戶企業高新技術認定申請,有26戶已通過審核認定。截止年底,國稅征管范圍內共有38戶高新技術企業,累計實現銷售70.03億元,減免企業所得稅1815萬元。 二、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和結構性減稅等因素疊加影響,堅持一門心思、一著不讓,依法采取一切措施抓收入 今年來,

7、我局堅持狠抓組織收入不放松,挖潛增收,堵漏增收,全市共征收入庫省局口徑國稅收入111.78億元,同比增長5.29%。其中,“兩稅”入庫90.83億元, 企業所得稅入庫16.99億元。 1、加強組織領導,強化重點企業管理。一是進一步強化組織收入工作掛鉤聯系制度。將掛鉤聯系范圍逐步延伸到全市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稅種,市局領導經常深入企業,廣泛調研,現場督查;屢次召開局常務會和組織收入工作專題辦公會,認真學習貫徹總局、省局加強組織收入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結合實際,及時研究采取落實措施。二是強化組織收入工作考核。科學分解稅收方案,按月組織收入進度考核;從下半年開始,按月倒排收入方案,分

8、解收入指標,強調“月月都是十二月”,逐月抓沖刺、抓進度、抓考核,編發10多期組織收入工作專題簡報,強化交流通報。三是深化稅收分析。 堅持“點、線、面”相結合,深入開展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分析、宏觀經濟走勢分析、各項專題深度分析,以及政策調整變動分析,牽頭完成全省船舶工業稅收經濟分析和行業開展建議,受到省局肯定;辦好市局稅收經濟分析簡報,形成商貿企業稅負分析等抽樣10篇、重點稅源企業收入質量解析等數據應用分析報告11篇,指導和促進稅收征管。四是強化重點稅源日常監控。深化重點稅源三級監控機制,通過重點稅源預警監控平臺,市局將453戶年入庫稅金300萬元以上或年銷售2億元以上的重點稅源戶納入直接監控范圍

9、,占全市總收入58%以上;各縣(市、區)局將1007戶年入庫稅款100萬元以上的企業納稅監控范圍,占全市總收入78%以上;各基層分局根據紅、橙、黃三類不同預警等級,實施差異化應對,補繳稅款2853萬元,調減留抵407萬元,調減虧損2522萬元,加收滯納金、罰款169萬元。國際處重點稅源風險管理優秀案例在省局辦公會上作專題演示,受到好評;江都市局、開發區局突出加強重點骨干企業管理,收入保持穩定增長。 2、全面推進稅收標準管理,狠抓堵漏增收。一是繼續推進商貿企業稅收標準管理。今年重點抽取44戶企業,評估補稅760萬元;制訂下發商貿企業稅收標準管理方法,狠抓長效管理,全年征收入庫商業增值稅11.58

10、億元,同比增長30.25%。江都市局逐步推行庫存商品管理軟件,狠抓標準管理,取得明顯成效。二是全面開展中小工業企業稅收標準管理。狠抓發動輔導、企業自查、重點稽查等五個環節,對全市9000多戶年銷售收入低于3000萬元的工業企業進行標準管理,累計補稅5599萬元。三是不斷加強個體、市場稅收管理。制定了關于進一步標準個體稅收征管工作的意見,重新核實調整個體稅收定額,確保在調低個體征收率、調高起征點的情況下,定額稅收不下降;組織開展市區4大商業區個體戶、28個專業市場稅收專項檢查,補征稅款1200萬元。市直一分局每月組織開展對一個專業市場的稅收檢查;江都、儀征市局加強對造船企業外包施工管理,有效防止

11、了本地稅源外流。 3、強化納稅評估,狠抓以評促管,以評促收。一是強化流轉稅評估。分析產生7個行業269戶重點企業 ,下發基層評估補稅610萬元;市局通過案頭分析產生 72戶風險企業,發動企業自查補稅142萬元;組織“兩稅”聯評補稅197萬元,調增應納稅所得額753萬元,彌補虧損584萬元;編制14個行業管理模型和評估指南,推進行業標準管理、長效管理,補稅2650萬元。 二是強化所得稅評估。開展對156戶企業溝通評估,依法調增應納稅所得額7952.27萬元,補稅1821.53萬元;開展所得稅專業化評審48戶,補稅2950.28萬元,調減虧損135.04萬元,限期補正資料26戶;按照省局統一部署,

12、認真做好江蘇銀行和農村信用社所得稅專項評估工作,共調整應納稅所得稅額9386.37萬元,補稅1567.5萬元,得到省局領導批示肯定。三是強化出口退稅評估。篩選290戶出口企業開展五個類別專項評估,發現問題110戶次,移交稽查1戶,補稅1100多萬元,扣回已退稅額0.61萬元;組織征退稅聯評69戶,發現問題57戶,直接補稅150.3萬元,扣回已退稅款22.3萬元,加收滯納金7萬元。 4、強化稅務稽查,狠抓以稽查促自查,以自查促收入。一是及時做好稅收日常檢查和納稅評估移送案件檢查,組織日常檢查81戶,組織移送檢查2戶,發現有問題94戶,有問題面達91%。二是認真組織開展六個行業專項檢查。一方面,不

13、斷加大企業自查力度,按風險等級排序共篩選出2843戶發動企業進行自查,補稅面達80%;另一方面,對自查不深入的企業篩選131戶進行抽查,有問題面達100%。江都市局開展酒類行業突擊檢查,查補120萬元;高郵市局對燈具行業實行“五查、五核、五看”,補稅1000多萬元。 三是不斷加大舉報案件檢查力度。受理a、b類舉報103起,查結103起,結案率達100%。四是認真抓好專用發票協查工作。委托發出45起806份發票,受托協查124戶次797份發票,按期回復率達100%。五是與公安、地稅緊密合作,認真組織開展打擊制售假發票違法犯罪活動,重點打擊“賣方市場”,兼顧整治“買方市場”,聯合辦案24起,抓獲違

14、法犯罪嫌疑人31人,搗毀制售假發票窩點13個,摧毀發票犯罪團伙8個,繳獲各類假發票141.22萬份,有效整頓了發票管理秩序。全年各類稅收檢查共補收入2.05億元,同比增長3倍,創歷年新高,其中,自查補報1.62億元。 三、結合深化稅源聯動管理,全面推進稅收風險管理,不斷提高稅源管理綜合質效 今年來,我局堅持以“提高稅法遵從度”為目標,以“征管資源優化配置和層級資源控管”為主線,全面推進稅收風險管理,先后召開稅收風險管理、征管根底建設培訓推進會、匯報分析會,以及五次專題會議和四個專業現場推進會,強勢推進。 1、建立稅收風險管理運行機制。一是在組織管理上,將風險管理與稅源管理聯動機制有機融合,聯動

15、辦下設風險管理規劃、分析評定和應對三個小組,具體承當市局風險管理的日常工作;各縣(市、區)局和市直各單位也對稅源聯動管理小組進行有效整合,形成上下配合、聯動順暢的稅收風險管理組織架構。二是在職責分工上,進一步明確風險標準、分析評定、應對、評價、支撐等五個環節,以及市局機關、縣(市、區)局、基層分局、稅收管理員四個層級的工作職責和工作要求。三是在內容安排上,明確重點稅源戶、重點行業、商貿企業、所得稅管理、個體稅收等五大風險領域,確定重點稅源戶效勞性調研、重點行業納稅評估、重大風險戶稅務稽查等八項風險管理工作重點,明確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強化催促檢查。 2、強化稅收風險分析和排序。一是建立稅收風險

16、特征庫。市局組建稅收風險分析評定小組,編寫風險預警查詢系統業務需求,建立并不斷完善包括26個風險特征、35個風險指標、67個參數分值區間、1個規模系統的稅收風險特征庫。二是認真做好風險分析排序工作。經對全市所有行業稅源總量、戶源結構及分布、稅負水平等因素綜合分析,選擇金屬結構、化學試劑等5個行業584戶企業,通過運用特征庫和人工干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風險分析、排序和發布。三是不斷拓展第三方信息運用。制訂了關于加強第三方信息分析應用提高稅收風險分析能力的實施方案,逐步完善第三方信息應用機制;積極參與市政府綜合治稅平臺(二期)建設,主動與工商、地稅、質監、外管等部門聯系,建立涉稅信息采集、核對制度

17、。全系統利用第三方信息共補稅6302萬元,核減退稅1081萬元。各縣(市、區)局、市直各單位結合稅源結構和工作實際,分別確定1-2個第三方信息運用重點,不斷拓展稅收風險分析識別領域。 對出口收入、退稅額上升幅度較大、稅負異常、只退稅無免抵等8類風險等級較高的企業,組織評估檢查補稅85.67萬元,調整應納稅所得額411萬元,核增所得稅51.38萬元。三是加強所得稅風險應對。認真組織20xx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共匯繳企業14465戶,匯繳面100%,調減留抵虧損1142.51萬元,調增應納稅所得額928.91萬元,補繳企業所得稅368.57萬元;通過所得稅日常預警監控和常規風險審核,分別補稅9

18、85萬元和424萬元,組織重點企業和重點行業風險應對補稅7784萬元。 四是強化跨國稅源風險監控。根據特別納稅調整實施方法(試行),催促343戶企業正確界定關聯方,關聯企業申報面同比提高20%;加強關聯交易申報審核,調整應納稅所得額8990萬元,補征非居民所得稅2300萬元,得到省局領導批示肯定;認真組織開展總局定點聯系的局部重點企業稅收檢查,6戶企業累計補稅756.72萬元。五是加強普通發票稅收風險應對。從風險預警綜合查詢系統抽取5大類1876條發票風險信息,分別組織順查26次、逆查143次,普通發票風險應對分析4872戶,發現有問題發票721份,補稅、罰款達1241萬元。 xx年,槐坎鄉共

19、組織國稅收入7747.84萬元,比鄉財政方案6886萬元超收了861.84萬元,完成年度方案的112.5%。較20xx年度5345.54萬元增收了2402.30萬元,增長率為44.9%。 按照稅種劃分 xx年,槐坎鄉增值稅入庫6716.34,比xx年的4294.59萬元增收2421.75萬元,增長率為56.39%;企業所得稅入庫1029.81萬元,較20xx年1049.37萬元下降19.56萬元,增長率為-1.86,主要原因是20xx年度南方水泥合并過程中預提所得稅583.36萬元,扣除這個因素,增長563.80萬元,增長率為121.0%;消費稅入庫1.8萬元,比xx年的1.7萬元略有增長。

20、按照征收單位劃分 xx年,煤山分局組織收入6872.31萬元,比xx年的4167.88萬元增收2704.43萬元,增長率為64.9%;管理三科征收634.38萬元,比xx年的484.37萬元增收150.01萬元,增長率為31.0%;稽查直接查補稅款241.16萬元,比xx年的109.93萬元增收131.23萬元,增長率為119.4%。(xx年度數據扣除南方水泥預提所得稅583.36萬元) 按照行業劃分 xx年,槐坎鄉水泥行業入庫國稅2739.18萬元,比xx年的2069.46萬元增收669.72萬元,增長率為32.4%。其中:增值稅入庫2066.23萬元,比xx年的1300.27萬元增收765

21、.96萬元,增長率為58.9%;企業所得稅入庫672.95萬元,較xx年的769.19萬元(含預提所得稅583.36萬元)減收96.24萬元,增長率為-12.5%。水泥行業20xx年入庫國稅占槐坎鄉國稅總收入的35.4%,比擬xx年的38.7%,比例下降明顯,槐坎鄉稅收對水泥的依賴性在弱化。 xx年,槐坎鄉石礦、石灰等非水泥建材行業入庫國稅920.34萬元,比xx年的653.79萬元增收266.55萬元,增長率為40.8%。其中:增值稅入庫816.91萬元,比xx年的568.46萬元增收248.45萬元,增長率為43.7%;企業所得稅入庫103.43萬元,較xx年的85.33萬元增收18.10

22、萬元,增長率為21.2%。非水泥建材行業xx年入庫國稅占槐坎鄉國稅總收入的11.9%,比擬xx年的10.6%,比例略有上升。(詳見附表) xx年,槐坎鄉電子行業入庫國稅2634.16萬元,比20xx年的1671.99萬元增收962.17萬元,增長率為57.5%。其中:增值稅入庫2572.31萬元,比20xx年的1634.52萬元增收937.79萬元,增長率為57.4%;企業所得稅入庫61.85萬元,較20xx年的37.47萬元增收24.38萬元,增長率為65.1%。電子行業延伸行業企業入庫國稅48.35萬元,比20xx年的22.19萬元增收26.16萬元,增長率為117.9%。電子行業及其延伸

23、行業20xx年入庫國稅總額2682.51萬元,占槐坎鄉國稅總收入的34.6%,比擬20xx年的31.7%,比例明顯上升,電子行業對槐坎鄉國稅的奉獻度超過1/3。(詳見附表) xx年,槐坎鄉蓄電池行業入庫國稅895.07萬元,比20xx年的471.48萬元增收423.59萬元,增長率為89.8%。其中:增值稅入庫774.10萬元,比20xx年的376.93萬元增收397.17萬元,增長率為105.4%;企業所得稅入庫120.97萬元,較20xx年的94.55萬元增收26.42萬元,增長率為27.9%。蓄電池行業20xx年入庫國稅占槐坎鄉國稅總收入的11.6%,比擬20xx年的8.8%,比重上升幅

24、度較大。(詳見附表) xx年,槐坎鄉其他行業入庫國稅510.74萬元,比xx年的456.53萬元增收54.21萬元,增長率為11.9%。xx年入庫國稅占槐坎鄉國稅總收入的6.6%,比擬xx年的8.5%,比例下降明顯。 我局財務工作市局財務管理工作要點,緊緊圍繞全市國稅工作會議精神,繼續堅持“依法理財,科學管理”的原那么,大力推進“責任第一、榮譽至上、關注細節、重在執行”的工作理念,以收入、本錢為中心、資金為紐帶,以深化財務管理體制改革為動力,以提高財務人員素質為根底,加強財務預算和支出管理,完善財務制度,強化財務監管,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較全面地完成了上級和本局領導布置的各項工作任務,

25、為全局稅收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現將我局們一年來的財務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 我們堅持把加強理論學習作為提高財務人員的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的重要措施。我局財務人員通過積極參加單位組織的每周學習日活動,提高了政治理論水平。通過參加單位舉辦的國稅大講堂,向大家講解國稅系統現有的財務管理制度,爭取大家理解和業務支持,提高了本局財務工作效能。通過參加縣財政局組織的會計繼續教育培訓,豐富會計理論知識,提高了會計業務技能。通過加強理論和業務的學習,不斷提高個人素養,增強廉潔自律意識和做好工作的思想力、駕馭力和執行力,適應新時期財務工作的需要,更好地為效勞服從于稅收中心工作提供

26、了保障。 二、加強財務管理制度建設,提高財務信息質量 根據我局原制定的各類財務管理內控制度的實際執行情況,為進一步標準財務工作、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對原定財務管理制度體系進行了完善,包括:財務組織機構和、財務核算制度,采購管理制度、內部控制制度、發票管理制度、欠費管理制度。通過對財務人員的職責分工,對我局的各類報表從報送時間及時性、數據準確性、報表格式標準化、完整性等方面做了比擬系統的規定,從而逐步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為領導決策和管理者進行財務分析提供了可靠、有用的信息。平時通過開展的交流會的形式,解決前期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布置后期的主要工作,逐步標準各項財務行為,使財務工作的各個環節按一定的

27、財務規那么、程序有效地運行和控制。 三、加強預算核算管理,提高財務工作執行力 20xx年,在上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指導下,采取四項措施,強化財務預算支出管理,提高了財務工作的執行力。一是一是加強預算執行工作的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職責,建章立制,把預算管理工作切實抓好,確保完成全年支出任務;二是準確編報用款方案。加快了災后重建工程工作進度,全面完成災后重建工程基建預算。在部門預算編制的根底上,按時完成了20xx年政府采購實施方案草案編報工作,全面完成了20xx年度“一、二上”預算編報工作,認真做好了國庫集中支付賬戶用款方案編報工作,將根本支出和工程支出按月、季度的用款方案合理分配,力求到達均衡預算,均

28、衡支出;三是完善預算執行動態監控機制。 將上級主管部門的“支出控制預警提示”有效地利用到日常財務工作中,做到時時監控、提醒。定期開展預算執行情況分析,查找存在的問題,認真剖析原因,提出解決方案,對影響預算執行進度的潛在問題有預見性和應對措施;四是加強財務支出管理。嚴格履行財務支出審批程序,按照本局擬定的*縣國稅局財務支出管理方法對每月發生的人員工資和日常公用開支以外支出工程均嚴格執行事前審批手續,且支出票據統一要有經手人、審核人、主管財務局長三人簽字前方可報銷。及時清理應付未付款項,按月或按季結算各項支出,當期費用在當期結算。需要履行政府采購程序的支出工程,早做準備,按時支付款項,確保政府采購

29、的順利實施。 四、運用財務管理軟件,做好會計輔助核算工作 扎實做好網絡版財務管理軟件會計輔助核算業務仿真演練和推廣應用工作。組織財務人員認真學習會計輔助核算業務操作流程,熟練業務操作方法;結合實際擬定我局會計輔助核算業務工程,充分利用計算機資源和網絡版財務管理軟件,及時進行憑證錄入、記賬、報表數據生成上報工作,認真地進行季度預算執行分析,關注日常公用支出增減變化原因,強化財務分析效果,努力提高預算管理水平,優化了核算流程。通過使用會計輔助核算模塊,堅持“優先保證”原那么,優先安排了人員根本支出和保運轉的日常公用開支,嚴格壓縮招待費、會議費、車輛費用支出,力爭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到達了科學管理,提

30、高效益,減少行政運行本錢、推選定額管理的目的。 五、加強日常的財務管理,嚴格控制本錢費用 根據市局年初下達的經濟責任指標,我們在分解收入指標的同時,下達了我局本錢費用方案。隨著我局新業務的不斷推陳出新,業務規模不斷擴大,無形中增加了財務的工作量,應收帳款、費用及各項開支不斷增大,對財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部門加強了日常管理,主要措施有:一是嚴格執行財務制度,標準財務行為,堅持收支兩條線,加強財務核算和財務監督。加強了日常公用經費管理,壓縮三項經費,落實減排節能工作。堅決杜絕不合理開支,加強應收款項的回收,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損失,為我局增收節支。在實際工作中做到每周出應收報表,各類流水帳目做到日清月結,與市場部人員緊密配合,積極有效的回收資金。二是各項收支做到帳帳相符,帳實相符,支出要考慮合理性,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