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初一七年級上冊地理期末復習中考會考知識點常考考點總結歸納1_第1頁
最新整理初一七年級上冊地理期末復習中考會考知識點常考考點總結歸納1_第2頁
最新整理初一七年級上冊地理期末復習中考會考知識點常考考點總結歸納1_第3頁
最新整理初一七年級上冊地理期末復習中考會考知識點常考考點總結歸納1_第4頁
最新整理初一七年級上冊地理期末復習中考會考知識點常考考點總結歸納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最新整理初一七年級上冊地理期末復習中考會考知識點常考考點總結歸納1 初一上冊地理期末復習資料歸納1 1、地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麥哲倫環球航行依次經過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2、赤道就是0°緯線,赤道周長約為4萬千米,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緯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別用n和s表示。0°經線又叫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各有180°,分別用e和w表示。 3、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 4、以赤道為界把地球分為南、北半球; 以20°w和160°e為界把地球分為東、西半球。 5

2、、緯度范圍: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 60°90°為高緯度。 6、比較經線和緯線的特點: 7、地球的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一周的周期是一天,自轉產生晝夜交替現象。 8、地球的公轉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一周的周期是一年,公轉產生四季更替現象;地球公轉時地軸總與公轉軌道平面保持66.5度的夾角不變。 9、太陽光線的直射點有規律地在南北回來線之間來回移動。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北回來線;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南回來線;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

3、 10、熱帶(23.5°n23.5°s)有陽光直射現象,氣候終年燥熱;寒帶(緯度66.5°90°)有極晝極夜現象,氣候終年寒冷;溫帶(緯度23.5°66.5°)既沒有陽光直射也沒有極晝極夜現象,氣候的四季改變明顯。 11、地圖的種類包括:自然地圖和社會經濟地圖。 12、地圖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 13、在地圖上確定方向: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沒有指向標的地圖,通常采納“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確定方向。在室外看地圖時,應手持地圖,面朝北,背朝南; 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4、14、例尺就是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比,一般來說,所畫范圍大,內容簡潔,選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畫范圍小,內容具體,選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個分數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15、地球表面,陸地面積占29%,海洋面積占71%,所以有形象地稱地球為“三分的陸地,七分的海洋 16、在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緩。等高線由低處向高處凸出的部位是山谷,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的部位是山脊。 17、七大洲的名稱按面積依次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留意看p29圖2。6和p30圖2。7)(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亞洲和歐洲連成一塊合稱亞歐大陸,中國位于亞洲。

5、 南極洲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洲;亞洲是面積的大洲。 18、四大洋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積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 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洋。 19、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和土耳其海峽(溝通黑海和地中海)。 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輸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輸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20、高度的表示方法有海拔和相對高度,地形圖上用海拔來表示地面的凹凸起伏。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褐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21、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巖石圈由六大板塊組成即亞歐板塊

6、、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 22、一般來說,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處有張裂拉伸、有碰撞擠壓、地殼比較活躍,最簡單發生火山和地震。 23、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環太平洋沿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脈火山地震帶上。 初一上冊地理期末復習資料歸納2 1、東西半球包括的大洲: 主要分布在東半球的是:亞洲、歐洲、大洋洲、非洲; 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是:南美洲、北美洲; 2、南北半球包括的大洲: 全部或大部分在北半球的是:歐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亞洲、非洲大部分在北半球; 全部或大部分在南半球的是:南極洲全部在南半球;南

7、美洲、大洋洲大部分在南半球。 3、赤道穿過的大洲:亞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 4、跨經度最多的洲:南極洲 緯度的洲:南極洲 跨寒、溫、熱三帶的大洲:亞洲、北美洲 即跨東西又跨南北的大州:亞洲、大洋洲 5、臨三大洋的大洲: 亞洲: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南極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北美洲: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 歐洲臨兩個大洋:北冰洋、大西洋 北冰洋臨的大洲:亞洲、歐洲、北美洲 初一上冊地理期末復習資料歸納3 1、自西向東撥動 地球儀,觀擦分析,從北極上空看,地球儀按 逆時針 方向轉動;從南極上空看,地球儀按 順時針 方向轉動 2、中國東西大約是 5000 千米,南北大約是5500千米;北京

8、的經緯度是 北緯40度,東經116度。 中國面積約為960萬平方公里,排前三位的是 俄羅斯、加拿大、中國。 3、180度經線無東西之分,無“w”、“e”。 4、經緯網定位:先緯度,后經度。指向標一般指北方。 5、喜馬拉雅山的形成緣由(地圖冊p17)。 喜馬拉雅山脈的形成,經驗了一個漫長的歲月。由于中國板塊和印度板塊相互碰撞,巖層急劇隆起,滄海消逝,形成了今日的喜馬拉雅山脈。隨著板塊的不斷運動,喜瑪拉雅山脈還在接著上升。 6、坡度相同的地方,等高線間距相等。 7、地圖種類:城市圖、地形圖、馬路交通地圖、世界政治地圖 8、地圖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圖例。 9、熱帶:終年燥熱,有太陽直射現象; 溫帶

9、:四節改變明顯,既無極晝、極夜,也無太陽直射現象; 寒帶:終年寒冷,有極晝、極夜現象。 10、讀圖:山谷、山脊、鞍部、懸崖。 初一上冊地理期末復習資料歸納4 七大洲 1、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 2、大洲:大陸與他四周的島嶼合起來稱為大洲。 大陸:面積廣闊的陸地(亞歐大陸、美洲大陸、非洲大陸、澳大利亞大陸、南極大陸) 島嶼:面積較小的陸地(格棱蘭島、臺灣島、海南島) 半島:陸地伸進海洋突出的部分(山東半島、印度半島) 3、最小的大陸:澳大利亞大陸 的島嶼:格棱蘭島(丹麥) 4、七大洲的形態都是三角形 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和大高加索山脈一線作為歐洲和亞洲大陸的分界線。亞洲和非洲以蘇伊士運輸河作為分界線。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稱為美洲。巴拿馬運輸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線。南極洲主要位于南極圈內,四周被大洋環繞。 5、視察地圖可知,北半球的陸地比南半球的面積 大。 四大洋 1、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海洋:地球上的海洋被陸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連的四個大洋。 海:是大洋的邊緣部分,大洋邊緣接近大陸的部分。(黃海、東海、阿拉伯海) 海峽:溝通兩個海洋之間的狹窄的水道。(馬六甲海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