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探討_第1頁
洛陽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探討_第2頁
洛陽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探討_第3頁
洛陽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探討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洛陽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探討    馬歡歡摘 要:洛陽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古都文化的可持續發展和洛陽城市建設首先要進行的就是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應在“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以最小的投入發揮其最大價值,決不能無限度的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應貫徹“搶救第一,保護為主,合理利用,繼承發展”的方針,從建立檔案制度、建立專業的保護隊伍、建立傳承人制度、擴展展示舞臺、進行現代化的改造和創新等方面入手,在實踐中合理開發,實現洛陽文化遺產保護與生產力的同步增長。關鍵詞:洛陽;文化遺產;保護;利用一、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物

2、質文化遺產是洛陽文化資源的外在表現,是古都文化建設的前提。洛陽擁有石窟、古人類遺址、古城遺址、古建筑、古墓葬、名人故里等物質文化資源,這些資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如果只追求短期的經濟利益而以犧牲文化資源為代價,必然會使人類文化資源遭到嚴重的破壞,到那個時候再去拯救,文化資源已難以在短期內恢復。因而應對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科學合理地保護和開發,以最小的投入,發揮其最大的價值。近年來,洛陽古都文化保護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資源破壞,古遺跡風貌喪失等問題。文化資源是發展旅游產業和提升洛陽經濟實力的基礎,只有文化資源的持續存在才能保證經濟的發展,必須保護這些文化資源,決不可無限度地進行開發。反映洛陽

3、古都文化的物質文化資源主要包括古代都城遺址、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等,其價值就在于它們是歷史的載體和見證,它們身上的斑駁陸離,甚至是破舊殘缺,正是歷史的印記,游客看到這些遺跡,才能更好的感受到濃厚的古都文化。所以對文物古跡的保護與利用要盡量保持其原始風貌,遵循“整舊如舊”的原則,而不應采取現代化的外觀表現對其“修葺一新”。隨著市場經濟的沖擊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近年來洛陽的城市風貌和空間環境形態逐漸發生變化,如何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成為洛陽城市發展不可逾越的命題。洛陽古都文化保護是貫穿城市發展始終的主題,知識經濟時代,面對時代文化精神的要求,應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

4、使城市現代文化與歷史文化相得益彰。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一)洛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基本情況。洛陽著名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有河洛大鼓、唐三彩燒制技藝、真不同洛陽水席制作技藝、關公信俗、洛陽牡丹花會、洛陽宮燈、平樂郭氏正骨和河圖洛書傳說1,另外還有杜康釀酒工藝、大里王獅舞、面塑、洛陽海神樂、通背拳、木偶戲、剪紙技藝、舊縣背裝等等,項目涵蓋音樂、美術、舞蹈、戲劇、曲藝、體育競技、手工技藝、消費習俗、民間信仰等省級和市級文化遺產,整體上具有數量多、項目全、價值高等特點,然而目前洛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也面臨著嚴峻的形勢。由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是農業社會的產物,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全球經濟一體

5、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化、數字化、人口流動等使曾經在人們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狹小,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化。(二)洛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存在的問題和發展對策。洛陽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多、項目全,對其保護具有難度,保護與利用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理念上重保護輕開發,缺乏保護與開發的統籌;二是制度不完善,缺乏相關法律法規的保障;三是體制機制不健全,沒有充分利用市場,保護方法和渠道單一;四是資金投入不足。2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方法不可以簡單的挪用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方法,應該認真貫徹文化部關于“搶救第一,保護為主,合理利用,繼承發展”的方針,保護與利用相結合。第一,應

6、對洛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普查,建立檔案制度。目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的保護重點往往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或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已經比較知名的遺產,而大量有特色的傳承民間文化藝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容易被忽略,因而應該對洛陽市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全面的普查,進行歸類整理,摸清家底。除利用傳統的文字、錄音、錄像進行記錄外,還可以借助現代網絡技術,用數字多媒體對洛陽市域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全面的記錄和展示。第二,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專業隊伍,促進保護。目前洛陽市域掌握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的多為老人,且平均文化程度不高。針對這種情況,應該建立專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隊伍,對具有歷史文化價值或人文、科學價

7、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尤其是處于瀕危邊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重要的高齡民間文化傳承人,更應該進行有效的搶救性保護。第三,建立傳承人制度,促進傳承。在現代市場經濟的沖擊和影響下,人們的思維和生活方式與農業社會都有很大的變化,人們對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興趣不大,把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工作或者謀生手段的更是少之又少,歸根結底是在現在的社會環境下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不能為人們創造好的生活條件,甚至不能滿足溫飽。因此應建立傳承人制度,明確傳承人體系,對傳承工作進行物質獎勵或者榮譽授予,以增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吸引力。同時應當明確作為傳承人的權利和義務,使傳承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自覺傳承。第四,營造非

8、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活態空間,擴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示舞臺。非物質文化遺產根植于民間,是長期以來人們生活智慧的總結,并通過歌舞、戲曲、體育競技、民俗等多種形式表現出來。農業社會人們為了慶祝豐收即可載歌載舞,多種藝術形式也是人們進行感情交流和休閑娛樂的重要方式,然而現在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使得人們的關系相對疏遠,農村的民眾性和親緣關系也不如農業社會影響大,人們聚在一起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的機會就少了,加上現在現代化機械引入農業,農業的豐收也已不能帶給農民更多的喜悅,非物質文化遺產正漸漸失去其傳承空間。沒有文化的民族是僵死的民族,沒有傳承空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只有形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因而政府和

9、有關部門應像倡導廣場舞一樣,引導民眾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使非物質文化因此回歸民間,回歸其活態空間,而不是只作為一些演出的節目,如此,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擁有了更廣闊的展示舞臺,更有活力和魅力。第五,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現代化的改造和創新,保護與開發并舉。非物質文化遺產因為現代市場經濟和城市化的沖擊而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經濟和社會的進步是無可厚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應該在保持自身內涵的基礎上,進行現代化的創新,在實踐中重新迸發生機和活力。如洛陽的皇家秋千現在依然采用人工進行秋千搭建,由于秋千有的高達十幾米,只前期的搭建工作甚至都要用上兩三個小時,同時采用的也多為人工搖秋千的方式,十分費力。工作人員也較少熱情宣傳,只等顧客上門,這也限制了其客源。因而非物質文化遺產要與現代科技相結合,改進道具、裝備、工具等,同時要加強宣傳。洛陽水席是洛陽市代表性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它在菜品創新、現代化經營和多樣化宣傳等方面很值得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借鑒。最后,改善體制機制,加強立法。健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管理和參與體制,明確政府、企業、傳承人、學界、群眾等的責任和義務,在社會上形成合力,共同參與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行動中來。洛陽市已經出臺了洛陽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應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