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臨床特點及治療方法_第1頁
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臨床特點及治療方法_第2頁
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臨床特點及治療方法_第3頁
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臨床特點及治療方法_第4頁
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臨床特點及治療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臨床特點及治療方法【摘要】口的探討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eptsbo)的臨床特 點及治療方法。方法回顧性總結和分析我院收治36例episbo的臨床 資料。結果保守治療33例,均治愈出院,治愈時間528d,平均(14.5 ±2.5) d;中轉手術治療3例,均治愈,平均治愈時間為10. 5do結 論episbo有其特殊的臨床表現,多數病例采用保守治療可治愈,以禁 飲食、胃腸減壓、全胃腸外營養及糖皮質激素與生長抑素的聯合應用 具有較佳的療效。【關鍵詞】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臨床特點治療術 后 早 期 炎 性 腸 梗 阻 ( ear1ypostoperativeinflamma

2、torysmallbowelobstruction , eptsbo)系在腹部手術后早期(術后730d),由于腹部手術創傷或 腹腔內炎癥等原因導致腸壁水腫和滲出而形成的一種機械性與動力性 同時存在的黏連性腸梗阻1。episbo臨床并不少見,但rfl于臨床表 現和處理有其特殊性,處理不當易造成多發腸痿、短腸綜合征、重癥 感染等嚴重并發癥。我院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episbo36 例,現就其臨床特點及治療分析如下。1資料與方法1. 1 -般資料本組36例,男26例,女10例。年齡2570歲, 平均(45. 5 ± 3. 5)歲。均為腹部術后,手術次數為1次的32例,2次

3、的4例。急性闌尾炎術后15例(13例闌尾穿孔),胃十二指腸潰瘍穿 孔修補術后10例,胃潰瘍胃大部切除術后3例,小腸壞死行部分小腸 切除術后2例,胃癌根治術后3例,膽囊切除、膽道探查術后2例, 脾破裂行脾切除術后1例。本組36例發生腸梗阻時間在術后421d, 其中2周內發生者32例(88. 9%),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脹、嘔吐; 8例肛門停止排氣、排便。其屮28例表現為不全性腸梗阻,8例表現 為完全性腸梗阻。所有患者均給予腹部立臥位x線檢查及腹部ct檢查, 其中32例腹部x線檢查見小腸有氣液矯媯?例見腸腔多處不同程度的 積氣表現。26例ct示腸管擴張、增厚,腸腔內積液、積氣;10例ct 檢查可

4、見腸壁水腫增厚,腸祥成團,腹腔積液。本組患者均符合文獻 l 2診斷標準。1.2治療方法本組患者均先行保守治療,包括:禁飲食;持 續有效的胃腸減壓,直至腹脹消失,腸鳴咅正常,有排氣排便,腹部 x線未見腸腔積氣積液;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全胃腸外營 養,給予白蛋白或血漿,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使胃腸道充分休息; 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和生長抑素,通常給予地塞米松5mg,8h靜注1次,連用57d,善寧0. lmg皮下注射,3次/d,連用510d; 對有發熱及血口細胞增高者給予抗生素治療,靜脈滴注乳糖酸紅霉 素,劑量為10mg kg-1 d-1,連用二周。本組有3例患者經上述保 守治療7296h后,腸梗

5、阻癥狀不能緩解,體溫升高至39°c,并出現 腹膜炎體征,即屮轉手術治療,行粘連松解術。2結果經保守治療的33例均治愈出院,治愈時間528d,平均(14.5 ±2. 5) do其中1周內痊愈10例(30. 3%), 2周內痊愈16例(48. 5%), 3周內痊愈5例(15. 1%), 4周內痊愈2例(6.1%)。3例中轉手術患 者均于術后713d癥狀體征緩解,術后平均治愈時間10. 5d,無腸痿 發生。3討論3. 1臨床特點結合本組患者臨床資料及相關文獻1-8報道,筆者 認為episb0具有以下特點:有腹部手術史,且多見與手術操作范圍 廣、腹腔污染嚴重、手術時間長的病例。本組

6、病例中有23例(63.9%) 為腹腔污染嚴重者,其中闌尾穿孔13例,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10例。發生在手術后早期,腸蠕動曾經一度恢復,常于術后415d 左右進食后開始出現腸梗阻癥狀,本組有32例(88.9%)在2周內出 現腸梗阻癥狀。癥狀以腹脹為主,腹痛相對較輕,很少出現劇烈腹 痛。雖有機械性因素,但大多數都是腹腔內炎癥所致廣泛粘連引起3。部分病人可以有少量排氣、排便,表現為不全性腸梗阻。本組 28例(77. 8%)患者呈不全性腸梗阻,8例(22. 2%)患者呈完全性腸 梗阻。體檢時腹部見不到腸型或蠕動波,觸不到明顯的腸祥或包塊, 腹脹和膨隆不重,叩診多為實音,聽診腸鳴音減弱、稀少或消失,聽 不

7、到金屬音或氣過水聲。血象可以正常也可以輕度增高,腹部x線 透視、攝片可以發現多個液氣平面。ct檢查可顯示腸壁水腫、增厚、 粘連以及腸腔積液積氣,腸管擴張和腹腔滲出等征象1。保守治療 多數有效,本組36例患者中33例采用該法治愈,僅3例中轉手術。梗阻緩解后腹脹迅速緩解,腹壁變為松弛,腸鳴音活躍,可解多量 稀水樣便。根據以上特點與體征,結合腹部x線平片或ct掃描,多可 確診episboo 3. 2治療方法近年來,隨著對episb0認識的不斷深入, 診斷的準確率不斷提高,治療原則也由手術治療向以營養支持為主的 非手術治療轉變。當前大多數學者1-8認為,episb0術后主要病因 是炎癥和粘連,極少發生

8、腸絞窄,因此均主張不要肓目選擇再次手術, 首選保守治療。因為隨著炎癥的消退、滲出液的吸收,腸壁水腫才能 逐漸減輕,這是需要定時間的病理過程。如果為了緩解梗阻而在炎 癥急性期行剖腹探查,此時患者腸管水腫粘連嚴重,手術難度大,再 手術不僅不能解除梗阻,反而會增加腸管損傷,加重粘連,術后腸梗 阻、腸痿和腹腔感染的發生率明顯增高6。尤其是術后2周內應避免 手術,耐心等待,嚴密觀察,以免導致更嚴重的并發癥。治療首選以 禁飲食、胃腸減壓及全胃腸外營養(tpn)為基礎的綜合保守治療。腸 外營養支持能有效地維持水、電解質與酸堿平衡以及營養,糾正負氮 平衡和內穩態失衡,使機體迅速恢復到良好的營養狀態,糾正低蛋白

9、 血癥及腸壁水腫,促進腸道功能恢復,從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率,縮 短病程,有利于術后病人的康復7。同時,適宜應用糖皮質激素和生 長抑素也是必要的。應用糖皮質激素,既可促進腸道水腫和炎癥的消 退,還可以抑制纖維母細胞增生而預防粘連。但應小劑量使用及使用 時間不宜超過1周。而生長抑素可有效抑制胃腸道激素釋放,減少胃 腸消化液分泌及腸內炎性滲出,同時可減輕腸腔消化液大量積聚導致 的腸管擴張和缺血陛改變,加速炎癥的消退,減輕腸壁水腫,維護腸 黏膜的完整性,促進腸壁血液循環和動力恢復8。此外,對口細胞增 高、發熱患者在應用糖皮質激索時最好加用有效的廣譜抗生索和抗厭 氧菌藥,防止腸道菌群移位。我院采用紅霉素

10、靜滴,因為紅霉素不僅 有較強的抗菌作用,而且是一種胃動素激動劑,對全胃腸道均有不同 程度的促動力作用,可激發小腸和整個消化道呈節律性和周期性收縮。需要指出,主張保守治療并不是絕對不手術,對于術后早期腸梗 阻應區別對待。雖然eptsbo首選保守治療,但當患者出現休溫持續上 升,口細胞升高,腹痛腹脹加重,明顯的腹膜刺激癥狀,或懷疑有絞 窄性腸梗阻發生時,應及時中轉手術。本組有3例患者經7296h保 守治療后,其腸梗阻癥狀持續加重,并岀現腹膜炎體征,即中轉手術 治療,行粘連松解術而治愈。總之,eptsbo是腹部手術后較嚴重的并發癥,增加了患者痛苦, 延長了住院吋間,加重了患者的經濟負擔。所以筆者認為

11、臨床醫師要 高度重視腹部手術,在手術操作過程中注意保護腸管,術中盡量減少 創傷,嚴密止血,術畢用大量溫生理鹽水反復沖洗腹腔并吸盡積液, 保持通暢的引流等措施可能會減少episbo的發生。參考文獻1 馬留學,鄒忠東,姚和祥,等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診療進 展j中國臨床醫學,2009, 16(6): 889-890.2 李幼生,黎介壽.再論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j.中國實用外科 雜志,2006, 26(1): 38-39.3 miedemabw,johnsonjo. methodsfordecreasingpostoperativegutdysmot訂ityj .lancetoncol, 2003, 4(6): 365-372.4 郭丙河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43例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醫 藥,2009, 4 (34): 84-85.5 文坤明,曾慶良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23例治療體會j貴州 醫藥,2010, 34(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