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進細胞課后練習詳解_第1頁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進細胞課后練習詳解_第2頁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進細胞課后練習詳解_第3頁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進細胞課后練習詳解_第4頁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進細胞課后練習詳解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一生物課后作業(yè)(1)第一章 走進細胞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5小題,每小題1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在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中,既是細胞層次,也是個體層次的是a水螅 b神經(jīng)細胞 c草履蟲 d卵細胞2下列各項中,屬于種群的是a一塊稻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魚、蝦及其他生物 b 一個池塘中的全部魚c一塊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無翅的成熟蚜 d一塊朽木上的全部真菌3以下內容中,不屬于細胞學說的是a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發(fā)育而來的b細胞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生物整體的生命過程起作用c細胞中只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沒有其他物質d新細胞從老細胞中產生4在觀察水綿細胞時

2、,將低倍鏡換成高倍鏡后,物像大小、細胞數(shù)目和視野亮度的變化是a變大、變多、變亮 b變大、變少、變暗c變小、變多、變亮 d變小、變多、變暗5所有原核細胞都具有a線粒體和核糖體 b細胞膜和葉綠體 c內質網(wǎng)和中心體 d細胞膜和核糖體6在子女與父母之間充當遺傳物質的“橋梁”作用的細胞是( )a、紅細胞 b、神經(jīng)細胞 c、生殖細胞 d、胚胎細胞7草履蟲與大腸桿菌在結構上的重要區(qū)別是前者a無核膜 b無細胞壁 c無細胞膜 d無dna8下列哪種生物體不是由細胞構成的a變形蟲 b大腸桿菌 c衣藻 d煙草花葉病毒9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千差萬別,但都有相似的基本結構,如細胞膜、細胞質和與遺傳有關的核物質。這

3、反映了細胞的a差異性 b統(tǒng)一性 c多樣性 d單一性10病毒、藍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質和結構是( )a細胞膜 b細胞質 c細胞壁 d遺傳物質11下列關于細胞的說法正確的一組是:( )含細胞壁結構的細胞必定為植物細胞 藍藻以群體形式存在,所以單個藍藻不是一個個體 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 能進行自養(yǎng)的生物不一定是綠色植物a b c d12生物生長發(fā)育的基礎是a細胞的增殖與分化 b物質和能量交換 c基因的傳遞與變化 d對刺激產生的反應13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一切生物體的生命活動都是在細胞內或在細胞參與下完成的bsars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也能獨立完成生命活動 c除病毒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4、d多細胞生物依賴各種分化的細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復雜的生命活動14禽流感病毒與大腸桿菌最明顯的區(qū)別是a有無成形的細胞核 b有無細胞結構 c有無細胞壁 d有無遺傳物質15下列結構中不屬于念珠藻的結構的是a細胞質 b核糖體 c核膜 d細胞膜16下列是細胞產物的是:a.胰島素、 消化酶、 抗體 b. 甲狀腺激素、 血小板 、 頭皮屑 c.手掌上的老繭 、 花粉、酵母菌 d. 植物的導管、木纖維、葉綠素17下列各組生物中,具有細胞結構而沒有核膜的是 asars病毒、顫藻、念珠藻 b乳酸菌、藍細菌、大腸桿菌c魚的紅細胞、植物葉肉細胞 d.人的皮膚上皮細胞、噬菌體18據(jù)有關媒體報道,今后幾年艾滋病在中國將

5、會有進一步蔓延的趨勢,幾乎達到“談艾色變”的地步,究其原因,是因為hiv直接破壞人體某種結構,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hiv破壞了人體的哪種結構?( ) a神經(jīng)細胞 b淋巴細胞 c血細胞 d呼吸器官19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裝片的順序是轉動轉換器把低倍鏡移走,換上高倍鏡 在低倍鏡找到目標 將目標移到視野的中央 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和反光鏡,直到視野適宜,物象清晰為止a b. c. d. 20下列四組生物中,都屬于原核生物的一組是a病毒和青霉菌  b破傷風桿菌和藍藻 c衣藻和變形蟲  d草履蟲和酵母菌 2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人的各種反射活動都需要多個細胞的參與,不可能由一個細胞

6、獨立完成,因此,細胞不可能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b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包括從原子、分子到生物圈的各個層次c原核生物中既有自養(yǎng)生物,又有異養(yǎng)生物 dsars、藍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細胞質22曾引起世界恐慌的非典型性肺炎(sars)其致病因子是一種冠狀病毒,生物學家認為該病毒是生物,因為這種病毒a由有機物組成b具有細胞結構 c能進行繁殖d能使其他生物致病23下圖說明細胞能正常完成各項生命活動的前提條件是a膜的選擇透過性 b線粒體供能 c核內有遺傳物質 d細胞保持完整性24下列生物中不屬于真核生物的是:噬菌體  顫藻  酵母菌  水綿a   b 

7、  c   d25立克次氏體的細胞結構與大腸桿菌的基本結構相同,因此立克次氏體應屬于( ) a原核生物 b真核生物 c病毒 d除病毒外的其他非細胞生物 26右圖為電子顯微鏡視野中觀察到的某細胞的一部分。下列有關該細胞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此細胞是真核細胞或原核細胞b此細胞不可能是細菌細胞,有可能是酵母菌細胞c該圖對細胞結構的認識深入到納米水平d2的結構與細胞有絲分裂有關 27用顯微鏡的一個目鏡分別與4個不同倍數(shù)的物鏡組合來觀察血細胞涂片。當成像清晰時,每一物鏡與載玻片的距離如圖所示。如果載玻片位置不變,用哪一物鏡在一個視野中看到的細胞最少載玻片物鏡載玻片物

8、鏡載玻片物鏡載玻片物鏡a b c d28下圖為顯微鏡觀察中的兩個視野,其中細胞甲為主要觀察對象,由視野(1)到視野(2)時,操作過程的正確順序是:轉動粗準焦螺旋 轉動細準焦螺旋調節(jié)光圈 轉動轉換器移動玻片a b c d29科學家發(fā)現(xiàn)一種引起牛患瘋牛病的特殊生物,這種生物比病毒還小,僅由多肽物質組成,竟然沒有遺傳物質核酸。雖然目前還不清楚這種生物的生活史,但科學界一致認定這是一種新生物類型,并定名為朊病毒。那么判斷其為生物的理由是 a能使動物患病 b含有蛋白質成分 c能不斷增殖 d結構簡單30水稻、細菌和昆蟲共有的結構是a都有線粒體b都有核膜 c都有細胞壁 d都有核糖體二、簡答題31(5分)細胞

9、學說的建立過程,是一個在科學探究中_的過程,充滿了耐人尋味的曲折。提示了 新細胞可以從_中產生。你對這句話的理解是 。 32(4分)多細胞動物依賴各種分化的細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復雜的生命活動。如:以細胞代謝為基礎的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_和_的交換;以細胞增殖、分化為基礎的_;以細胞內基因的傳遞和變化為基礎的_,等等。33(7分)右圖中表示在低倍顯微鏡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請據(jù)圖回答: (1)圖中表示的細胞是不是人的口腔上皮細胞? 理由是 。(2)調換高倍鏡觀察前,要使細胞移到視野中央,應將裝片向_方移動。(3)調換高倍鏡后,物像模糊不清,這時應調節(jié)_。(4) 用顯微鏡觀察某標本時,已知目鏡的放大

10、倍數(shù)為l0×,物鏡的放大倍數(shù)為40×,則物像的放大倍數(shù)為 a長度、寬度均放大400倍b面積放大了400倍 c長度或寬度放大40倍d標本的體積放大400倍(5)在低倍鏡下的視野內圖象是“dp”,實際圖象是 (6)下列能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是生物是 a變形蟲 bsars病毒 c衣藻 d草履蟲34(8分)(1)右圖中的仙人掌,放到生命系統(tǒng)中,組成它的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從小到大依是: (2)學校的課外活動小組調查一個池塘中青蛙近幾年的生長繁殖狀況。他們研究的是生命系統(tǒng)的 水平。35(3分)實驗室中培養(yǎng)微生物,其中培養(yǎng)基a培養(yǎng)的是大腸桿菌,培養(yǎng)基b培養(yǎng)的是酵母菌,培養(yǎng)基c培養(yǎng)基被污染

11、后,又滋生了別的細菌和真菌,在這個培養(yǎng)基上從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來分析,培養(yǎng)基a中的大腸桿菌菌落屬于 整個培養(yǎng)基c中的所有微生物構成了 。若在光鏡下觀察細菌與酵母菌,他們最大的區(qū)別是 。36(3分)右圖是人體的反射弧結構圖,請據(jù)圖回答:(1)完成縮手反射的一個反射弧需要幾個神經(jīng)結構的參與 。(2)下列對人體生命系統(tǒng)結構層次的研究的正確順序是 a. 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生物體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圈b. 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生物體種群群落生物圈生態(tài)系統(tǒng)c. 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種群生物體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圈d. 細胞組織器官生物體系統(tǒng)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圈(3)完成縮手反射活動,需要脊髓參與,脊髓屬于生命系統(tǒng)的

12、層次。 36(10分)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又是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據(jù)圖回答:(1)動、植物細胞的最主要區(qū)別是看其有無 。以上4個圖中屬于原核細胞的是 ,能進行光合作用的是 。藍藻是 (填字母 )其能進行光合作用原因是其具有 、 (2)b細胞與d細胞結構中無明顯差異的結構是 、 (3)c細胞的dna主要存在于 a細胞的dna主要存在于 37(8分)右圖為某生物的細胞結構模式圖,據(jù)圖回答:(1)該細胞為_生物細胞,判斷的理由是_。(2)該細胞與植物葉肉細胞相比,所共有的結構包括 _、 。(3)該生物絕大多數(shù)種類是 (自養(yǎng)/異養(yǎng))生物(4)該生物的遺傳物質存在于 _中。38(6分)艾

13、滋病是人類社會最為關注的一種疾病,在2002年上半年,我國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數(shù)比2001年同期增長了16.7%,累計感染總人數(shù)已增長到100萬人。如果不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專家估計到2010年時,我國實際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數(shù)將達到1000萬人。艾滋病的醫(yī)學全名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它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1)艾滋病病毒不具細胞結構,它的生活方式是 。繁殖方式是 。 (2)它主要侵染人體的 細胞。病毒繁殖所需要的養(yǎng)料來自于 細胞(3)如果圖中的病毒是sars病毒,它與艾滋病病毒在結構和組成上的相同點是 。(4)sars病毒和肺炎雙球菌都能引起人體患肺炎,這兩種病原體在結構上有何不同 一、選擇題1.c2.c 3.c4.b 5.d 6.c 7.a 8.d 9.b 10.d11.c 12.a 13.b14.b 15.c 16.a 17.b 18.b 19.b 20.b 21.c22.c 23.d 24.a 25.a 26.a 27.a 28.c29.c 30.d二、簡答題31開拓、繼承、修正和發(fā)展 細胞的統(tǒng)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tǒng)一性 老細胞老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32物質 能量 生長發(fā)育 遺傳與變異33.(1)不是 圖中細胞有細胞壁(2)右上 (3)細準焦螺旋 (4)a (5) dp (6)acd34(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