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概況及神道中文導游詞范文 》_第1頁
《明十三陵概況及神道中文導游詞范文 》_第2頁
《明十三陵概況及神道中文導游詞范文 》_第3頁
《明十三陵概況及神道中文導游詞范文 》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明十三陵概況及神道中文導游詞范文明十三陵位于北京昌平區天壽山,因明代遷都北京后有十三位皇帝埋葬于此,故稱十三陵。明十三陵自永樂年間建長陵至今已有近600年的歷史,它用一條總神道、一座石牌坊、一組石像生,把整個陵區聯絡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個整體,是世界上保存完好、埋葬皇帝較多的帝王陵墓群。明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的皇后徐氏去世,朱棣命禮部尚書和一名江西術士前往北京一代卜選陵址。大概兩年后,選中了今昌平區康家莊樓子營一帶。這一帶青山環抱,綠水長流。北面的“龍脈奔騰而來,氣勢磅礴。至此三峰并峙,山前一馬平川,蟒山繞其左,虎峪踞其右。外圍重巒疊嶂,如“萬騎簇擁,千官侍從。正是風水理論中的“山川大聚之勢,真

2、正只有帝王才配享用的寶地。朱棣親臨閱視后非常滿意,封其山為“萬壽山,選擇吉日,開工興建。永樂十一年玄宮建成后,從南京迎皇后徐氏的棺槨北上,擇吉入藏,并將陵寢命名為“長陵。此后長陵的附屬建筑仍在逐步營建,直至宣德二年,長陵工程在大體完工,歷時xx年,加之陸續建成的神道等設施,到長陵最終建成,共歷時130余年。朱棣在北京建造皇陵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政治原因。朱棣發動“靖難之役,*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政權,朱允炆在宮內大火中不知所終。朱棣登基后一直心有不安,除了派人尋找朱允炆的下落外,又制造的“壬午殉難,大殺朱允炆朝臣,但人心終究不服。北京是朱棣經營多年的根據地,所以自他登基之初便方案遷都北京。皇

3、陵隨之建在北京,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其次是戰略原因。明朝初年,元朝的剩余權力逃到漠北,成為明朝北方的長期威脅。而南京鞭長莫及,難以控制北方的局勢。所以朱棣遷都北京的同時在北京卜選陵址是極具戰略意義的,而這一舉措也確實對明朝疆域的穩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明正統年間,發生了“土木之變,英宗被俘。這是就有人建議遷都南京,反對者就說“怎么能棄祖墳于不顧,丟給敵人呢?這一道理保住了大明江山。清朝時對明陵進展了管理、修葺,并找到了明皇室的直系后裔朱之璉,封他及其后代為一等延恩侯,世代負責明陵的祭祀及管理。從第一代朱之璉開場,朱氏侯爵的身份延續了11代。民國年間最后一代延恩侯朱煜勛被民國政府委以明陵保管員之職,

4、但他不但白拿錢不干活,還有監守自盜的嫌疑。民國政府下令撤銷其職位,將明十三陵交由昌平縣管理。從此明陵香火斷絕,延恩侯退出歷史舞臺。如今的明十三陵面積約80平方千米,陵內葬有13位皇帝,23位皇后,1位皇貴妃及殉葬宮人數十人。另外還有7座妃墳園寢和一座太監墓王承恩。如今明十三陵已成為出名中外的旅游勝地,并于2003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長陵神道總長約7.3米,走向隨地形變化而回轉起伏。在這條神道上,自南向北依次建有石牌坊、大紅門、長陵神功圣德碑、石像生、欞星門。石牌坊位于神道最南端,建于明嘉靖年間,是我國現存建筑等級最高的大型仿木構造石牌坊。此牌坊用青白石料組裝雕琢而成,其構造為“五間、六柱、十

5、一樓。石牌坊是十三陵的標志性建筑,其位置的選擇非常重要。南北方向上,牌坊中門正對著天壽山主峰,東西方向上與龍山、虎山相應。陵區南側,龍、虎山相距稍遠,欲連未連,石牌坊建在這里,正可彌補空間上的缺乏,使其地勢貫穿。大紅門是陵區的正門,位于龍、虎山之間,距石牌坊1.25千米。其規制為單檐廡殿頂,紅墻黃瓦,開券門3洞。明朝時門兩側建有紅墻,紅墻上設有左右隨墻門以便日常出入。門前左右立下馬碑兩方,正反面刻有“官員人等至此下馬8字。大紅門正門為帝后棺槨及神御物品的通道,左門為皇帝謁陵時行走,右門為大臣們謁陵時行走。穿過大紅門繼續向前走就來到了長陵神功圣德碑碑亭。碑亭為重檐歇山頂,四面辟門,正方形,碑亭四

6、角各立有一座漢白玉華表。碑亭內便是神功圣德碑。長陵神功圣德碑上為盤龍碑首,下為龜趺馱碑,碑首上刻“大明長陵神功圣德碑9字。“神功圣德指的是對帝王歷史地位的評價。石碑的正面是明仁宗朱高熾為其父撰寫的3000余字的碑文,其余三面原來沒有文字,清乾隆時期在碑的反面刻了御制詩?哀明陵三十韻?,后又在碑的左側刻御制詩一首。清嘉慶時期在碑的右側刻了御制文一片,講的是明朝亡國的教訓得失。穿過碑亭,走在神道上,可看到兩側的石像生。陵墓前設置石像生始于秦漢,是用來象征死者生前的儀仗用的。明十三陵的石像生沿用了明孝陵的規制,但增加了4尊功臣像。長陵石像生以一對望柱開場,望柱呈六邊形,底為須彌座,柱雕云紋,頂為云龍紋柱帽。石望柱之后800米的神道上排列著石獸12對、石人6對,石獸每種兩對,兩立兩臥。這些石像生分別是:獅子:象征威武 獬豸:象征公平正義 駱駝:象征運輸和堅忍不拔的精神 大象:象征力量和祥瑞 麒麟:象征太平和祥瑞 馬:象征皇帝的御用儀仗 將軍:象征帝王朝會中的將軍 品官:象征帝王朝會中的各級官員 功臣:象征帝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