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天然有機物提取技術探究及發展_第1頁
論天然有機物提取技術探究及發展_第2頁
論天然有機物提取技術探究及發展_第3頁
論天然有機物提取技術探究及發展_第4頁
論天然有機物提取技術探究及發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論天然有機物提取技術探究及發展摘?要天然有機物的提取是成分測定,提取高利用價值天 然產物的重要手段。微波提取技術、固相萃取技術和超臨界 流體萃取技術等因其較高的萃取效率,正被廣泛應用。溫度、 溶劑性質等影響著提取效果。每種萃取技術都存在著一定的 局限性,需要多種技術的聯合使用。關鍵詞天然有機物;提?。环治鲋袌D分類號062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673-9671-(2012)062-0184-01來自于自然界的多數有機化合物是藥物、食品添加劑和 化妝品活性成分的重要來源。而這些有機化合物結構復雜, 含量較低,并與許多其他化學成分共存,要很好利用這些 天然有機物,則必須經過提取分離和純化過程。近

2、年來,微 波提取技術、超微粉碎技術、固相微萃取技術、超臨界流體 萃取技術和分子蒸館技術等新興提取技術正迅猛發展。這些 新技術可以極大提高天然產物中化學成分的收率和純度,節 約大量的時間和能源,在天然產物的提取分離方面具有廣闊 的應用前景。1微波輔助提取技術1.1微波輔助提取技術的原理微波輔助萃取(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mae) 是在微波作用下,某些待測組分被選擇性地加熱,使之與基 體分離,進入微波吸收能力較差的萃取劑中。由于微波加熱 的熱效率較高,升溫快速而均勻,縮短了萃取時間,提高了 萃取效率。微波萃取可將萃取時間縮短到0.5 h之內,有機 溶劑的消耗

3、量可降至50ml以下。目前,微波技術在生物活 性成分的提取中應用較多。1.2微波輔助提取技術的應用閆彩輝等采用微波輔助條件下熱解稀硫酸預處理的麥 稈制取生物油,產物采用分級萃取進行固液分離,并用氣相 色譜/質譜聯用儀(gc/ms)分析了各級萃取物。結果表明, 本研究制取的生物油中化合物種類較少,有利于生物油中高 附加值化學品的分離。吳瓊英等優化微波輔助提取條斑紫菜 多糖提取率為53. 58%,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活性。1.3微波輔助提取技術的局限性現階段微波預處理技術采用的預處理劑大多都是乙醇, 乙醇具有易燃的特性,而且其蒸汽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 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微波預處理的機理

4、就是 乙醇在微波能下汽化,使提取物的細胞壁破壞,從而達到提 高提取率的目的。所以在微波設備中乙醇蒸汽有爆炸的危 險。因此,尋找一種能替代乙醇的微波預處理劑,是非常必 要的。2固相萃取技術2. 1固相萃取技術的原理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 spe)是根據固 相對分離物與溶解分離物的溶劑的吸附力的不同而進行的。 當樣品溶液通過吸附劑床時,分離物濃縮在其表面,其他樣 品成分通過吸附劑;通過只吸附分離物而不吸附其他樣品成 分的吸附劑。固相微萃取(spme)是近年發展起來的新型樣 品前處理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簡便、無需有機溶劑、萃取速 度快及易于與儀器聯用等特點。2.2固相

5、萃取技術的應用hernandez borges等研究了 spme和毛細管電泳一紫外 檢測器聯用技術,定量分析蘋果和橙汁中的5種農藥殘留, 并且發現反極性去基質富集的靈敏度、有效性和重復性最 好。ralf eisert等采用管內自動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譜 聯用法(spme-hplc)與強極性萃取涂層和手性涂層分別對 多種維生素和手性藥物進行了分析。3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3. 1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的原理超臨界流體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cfe或sfe)是一種新型的提取分離技術,它利用溶劑在臨 界點附近某區域(超臨界區)內,與待分離混合物中的溶質 具有

6、異常相平衡行為和傳遞性能,且對溶質的溶解能力隨壓 力和溫度的改變而在相當寬的范圍內變動。目前在sfe技術 中使用最普遍的溶劑是c02。3.2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的應用多環芳燒和正構烷燒可以用超臨界流體分級萃取。它們 的極性、沸點以及在超臨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等存在較大 差別,多環芳婕極性比正構烷婕大。與基質氧化鋁結合較強, 而且沸點較高,蒸氣壓低。在超臨界二氧化塘中的溶解度相 對較小,不利于萃取,因而采用低溫,低壓和低溶劑力的二 氧化碳作萃取溶劑時,首先萃取低沸點,低極性的正構烷坯。3.3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的局限性超臨界萃取技術在有效提取植物中抗氧化物質具有一 定優勢。但生物資源中的大多數物質為

7、分子量較高、結構復 雜的極性化合物,其在非極性的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比較 低;被檢測物質與生物基質間又經常存在著很強的化學和物 理結合力等相互作用力,痕量的被測物從這種束縛作用中解 脫出來比較困難。為了應對這些問題,不少研究者在萃取過 程中引入了吸附技術,使問題得到了緩解。4結束語天然產物的化學成分往往十分復雜,而其中有很多具有 很高實用和經濟價值的成分在其中只占有一定的比例。由于 天然有機物的品種比較多,因而天然有機物的分離與提取存 在技術多樣化的趨勢。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超聲波提取技 術,微波提取技術,酶提取,仿生提取技術,固相萃取和固 相微萃取技術9等,它們在天然產物的提取與分離方面都 各具自己的優勢和局限性,要根據被提取和分離物質的性質 來選擇合適的提取方法,采用多種技術聯合使用來優化分離 效果。參考文獻1閆彩輝,趙煒,劉丹,吳曉娜,楊華美,趙婿,陶鑫,盛 晨微波輔助下熱解麥稈制取生物油的分析j化工進展 2012,31(1):57-59.2吳瓊英,戴偉微波輔助提取條斑紫菜多糖及其抗氧 化性研究j.食品科技,2007,12(3):96-99.3楊解,崔政偉微波預處理強化提取植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