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概念全球變暖嚴重性及相關政策動態ppt_第1頁
碳中和概念全球變暖嚴重性及相關政策動態ppt_第2頁
碳中和概念全球變暖嚴重性及相關政策動態ppt_第3頁
碳中和概念全球變暖嚴重性及相關政策動態ppt_第4頁
碳中和概念全球變暖嚴重性及相關政策動態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讀 懂讀 懂 碳碳 中 和中 和碳中和概念全球變暖嚴重性及相關政策carbon neutral concept, global warming severity and related policies carbon neutral concept宣講人:X X 時間:20XX.XX目錄目錄CONTENTS01碳中和的主要概念02全球變暖的嚴重性03各國相關主要政策04目前距離目標差距05實現碳中和的方式碳中和的主要概念碳中和的主要概念第一部分carbon neutral concept, global warming severity and related policies neutral

2、 concept carbon neutral concept碳中和的主要概念“碳中和”是歐盟、美國、中國等提出的一個長遠規劃,旨在降低碳排放,解決全球氣候變暖問題造成自然災害頻發的問題?!疤贾泻汀辈皇且货矶偷模枰粋€漫長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各國家必然會在政策支持上向相關行業傾斜。碳中和的主要概念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在國際上,氣候中性(Climate neutrality)和凈零 CO2 排放量(Net-zero C

3、O2 emissions )的定義與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一致。要達到碳中和,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通過特殊的方式去除溫室氣體,二是使用可再生能源,減少碳排放全球變暖的嚴重性全球變暖的嚴重性第二部分carbon neutral concept, global warming severity and related policies neutral concept carbon neutral concept全球變暖的嚴重性氣候變暖問題引發多種自然災害,到達臨界點后不可逆轉全球氣候變暖造成的自然災害已經日益頻繁和惡劣。以 1901-2000 年這 100 年的平均溫度作為基

4、準,21 世紀以來,全球溫度加快攀升目前已增溫近 1 度,氣候變暖趨勢確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預測,如果現行碳排放政策持續,將導致 2100 年全球平均溫度相對于工業化前水平上升 3.4-3.7,并持續上升。而溫度的持續上升將帶來更高的降水量、更頻繁的極端天氣和生態平衡的不可逆破壞。全球變暖的嚴重性澳大利亞山火冰川融合近年來,受溫室效應加劇影響,全球多地自然災害頻發加州、澳大利亞山火頻繁,火勢綿延;西伯利亞苔原永久凍土層解凍;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氣候分布異常,中國出現北澇南旱現象等。氣候變暖問題必須得到全人類的重視。全球變暖的嚴重性根據數據統計全球氣候變暖趨勢確立,一旦到達氣候臨界

5、點,生態環境變化將不可逆轉。關于氣候臨界點極端風險的研究表明,全球升溫帶來的影響并不是漸進、溫和、逐漸累積的,而往往是不均衡、非線性、甚至是激烈的。當升溫到一定程度,維持地球氣候平衡的一些臨界點將被觸發,引發難以預測、不可逆的突變和持久的影響。全球變暖的嚴重性A. 亞馬孫熱帶雨林經常性干旱;B. 北極海冰面積減少;C. 大西洋環流自 1950 年以來放緩;D. 北美的北方森林火災和蟲害;E. 全球珊瑚礁大規模死亡;F. 格陵蘭冰蓋加速消融、失冰;G. 永久凍土層解凍;H. 南極西部冰蓋加速消融、失冰;I. 南極洲東部正在加速消融。全球已識別出了全球已識別出了 9 9 個氣候變化臨界點個氣候變化

6、臨界點各國相關主要政策各國相關主要政策第三部分carbon neutral concept, global warming severity and related policies neutral concept carbon neutral concept各國相關主要政策為應對全球變暖問題,聯合國多次召開氣候變化大會全球變暖問題需要各國聯合一同面對。自 1995 年起,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每年在世界不同地區輪換舉行。2015 年的巴黎協定中,對 2020 年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作出了相應的安排,明確了將升溫控制在 2乃至努力控制在 1.5的目標,近 200 個締約方共同簽署了該項協定。目

7、前,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已定于 2021 年 11 月 1-12 日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全球變暖問題全球變暖問題各國相關主要政策時間時間地點地點會議會議主要成果主要成果1992 里約地球首腦會議通過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世界上第一個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國際公約1995 柏林第1次締約方會議通過柏林授權書1997 京都第3次締約方會議通過京都議定書,規劃05-20年人類減排總體陸續。05-12年為第一承諾期,12-20年是第二承諾期。是人類社會第一次正面做出減排承諾2001 馬拉喀什第7次締約方會議通過馬拉喀什協定2005 巴厘島第13次締約方會議 通過巴厘島路線圖2009 哥本哈根第15次

8、締約方會議 達成無法律約束力的哥本哈根協議,明確了各國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的減排責任2011 德班第17次締約方會議 與會方同意延長5年京都議定書的法律效力(原議定書于2012年失效)2012 多哈第18次締約方會議 通過了對京都議定書的多哈修正2015 巴黎第21次締約方會議 近200個締約方一致同意通過巴黎協定,為2020年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2021 格拉斯哥第26次締約方會議各國相關主要政策國家/地區碳中和目標日期芬蘭2035 年奧地利2040 年冰島2040 年瑞典2045 年美國2050 年加拿大2050 年歐盟2050 年英國2050 年法國2050 年德國2050 年

9、智利2050 年哥斯達黎加2050 年國家/地區碳中和目標日期日本2050 年韓國2050 年斐濟2050 年丹麥2050 年匈牙利2050 年愛爾蘭2050 年新西蘭2050 年葡萄牙2050 年南非2050 年瑞士2050 年西班牙2050 年中國2060 年各國碳中和目標達成時間匯總各國碳中和目標達成時間匯總目前距離目標差距目前距離目標差距第四部分carbon neutral concept, global warming severity and related policies neutral concept carbon neutral concept目前距離目標差距0%25%50

10、%75%100%中國美國日本歐盟世界石油天然氣煤炭核能水電可再生能源目前我國的能源結構中,為碳排放主要來源的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氣)仍占多數。根 據 IEA 數據顯示,2018 年我國能源供應結構中原煤占比 61.9%,原油占比 19.1%,天然氣占比 7.2%,而可實現碳零排放的清潔能源,如水能、核能、太陽能、風能等,占比僅為 11.8%。20182018年各國一次能源需求結構對比年各國一次能源需求結構對比目前距離目標差距低碳能源包括核電、水電、可再生能源,中國的低碳能源以水電為主,水電份額(為8%)高于美、日、歐的水平(分別為3%、4%、5%);但中國的核能份額僅為2%,大幅低于美國、

11、歐盟(分別為8%、11%),日本在福島核事故后核電份額大幅下降,目前也僅為2%;可再生能源方面,歐盟和日本的份額較高(分別為9%、6%)美國為5%,中國和全球平均水平一致(均為4%)。20182018年各國一次能源需求結構對比年各國一次能源需求結構對比目前距離目標差距0125250375500625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歐洲中國美國如果全球按照 1.5的溫升目標制定政策,根據國際能源署此前的估算,預計全球碳排放將在 2020-2030 年間達到峰值,石油需求將在 2020-2030 年間達到峰值,煤炭需求在 2020 年前就達到峰值天然

12、氣將在 2025-2040 年間達到峰值。原油進口量原油進口量 ( (百萬噸百萬噸) )目前距離目標差距2060 年碳中和目標政策意味著更陡峭的節能減排路徑,實現難度較大。歐美早在 2010 年前就已實現了碳達峰而我國仍處于經濟快速發展階段,二氧化碳排放量仍持續上行中,未來碳減排任務艱巨。一直以來,我國政府節能減排的決心大,目標完成度高。實現碳中和的方式實現碳中和的方式第五部分carbon neutral concept, global warming severity and related policies neutral concept carbon neutral concept實現碳

13、中和的方式我國政府節能減排的決心大,目標完成度高從我國 2009 年提出第一個碳減排目標開始,到 2015 年的巴黎協定自主行動目標,再到新提出的 2060 年碳中和新目標,可以看出,政策對節能減排的支持力度在不斷強化。一直以來,我國均能超額完成碳減排目標。實現碳中和的方式政策發布時間目標內容2009 年第一次提出碳減排目標:將在2020年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 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左右,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増加13億立方米。2015 年到2030年的自主行動目標: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并盡早達峰、單位GDP二氧化碳排

14、放比2005 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45億立方米左右。2017 年到2050年,能源消費總量基本穩定,非化石能源占卜曉過50%、能源清潔化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達 到50%、終端電氣化率(電能占煙端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50%o2020 年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實現碳中和的方式電力/熱力工業交通運輸建筑業其他能源行業商業和公用服務業農業其他為減少碳排放,通??刹扇〉乃拇蟠胧┯校?)加大清潔能源結構占比(2)加速各部門電

15、氣化進程(3)減少非必要的能源消費量(4)使用碳匯集或移除技術20192019年中國各部門二氧化碳排放量年中國各部門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碳中和的方式電力電力部門部門空間大,時間快空間大,時間快主要措施:提升清潔能源占比結構交運交運部門部門空間較小,時間快空間較小,時間快主要措施:提升新能源車滲主要措施:提升新能源車滲透率透率工業工業部門部門空間較大,時間較晚空間較大,時間較晚主要措施:加速電氣化、清潔主要措施:加速電氣化、清潔能源、節能提效、能源、節能提效、CCUSCCUS熱力熱力部門部門空間小,時間較晚空間小,時間較晚主要措施:加速電氣化、清潔主要措施:加速電氣化、清潔能源、節能提效、能源、節

16、能提效、CCUSCCUS實現碳中和的方式電力供給端:從發電源頭實現傳統能源替代,提升清潔能源占比2060 年碳中和目標下,光伏/風電新增裝機量尚有 20%的提升空間。目前,我國發電能源結構中,非化石能源占比僅為 35%,而根據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的研究,為實現 2060 年碳中和目標,2050 年,非化石能源發電占比需提升至 90%以上,提升空間巨大。對于我國而言,隨著光伏和風電平價上網的實現,清潔能源發電已攻克了大部分技術難關,占比的持續提升是必然趨勢。為實現 2060 年碳中和目標,我們預測,相比于此前的 2030年自主行動目標,我國光伏/風電新增裝機量在 2020-2025

17、 年尚有 20%的提升空間,在2025-2030 年有 40%的提升空間。實現碳中和的方式中國新增光伏裝機量預測海上風電裝機量預測(萬千瓦)0.50.100.150.200.2017201820192025E2030E40%50%60%70%80%0.1250.2500.3750.5000.6250.2014201620182020E2022E中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同比增長率實現碳中和的方式儲能板塊:清潔能源占比提升還將大幅拉動對電化學儲能技術的需求風光發電隨機性強、不穩定性強,裝機占比越高,對電力穩定性的挑戰就越大。目前,我國部分風光發電量較大的地區出現較高的棄光、棄光現象,未來風/光電若

18、要大規模應用,解決高棄光/風率問題仍需配合儲能平滑發電波動,進行消納。截至 2020 年 7 月底,全國已有大約有 11 個省份出臺了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儲能配臵的相關政策,相關可再生能源項目的配臵儲能容量要求從5%-20%不等。相關公司:系統集成與逆變器提供商陽光電源、林洋能源、固德威、南都電源;鋰電池板塊龍頭寧德時代、國軒高科、億緯鋰能。實現碳中和的方式生物質能:生物質能受關注度也在不斷提升,歐洲生物柴油快速發展,歐盟強制要求各成員國 2020年在柴油中添加 10%的生物柴油,在 2030 年添加 32%的生物柴油,以達到碳減排目的。目前歐洲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生物柴油進口區域,而我國則可使用廢

19、棄的地溝油作為原料生產生物柴油,具較強的成本優勢。此外,我國近年來還出臺了多項政策大力推動生物質能發電發展,生物質能的運用處于加速進程中。國內生物柴油龍頭卓越新能。2020年在柴油中添加10%的生物柴油2030年在柴油中添加32%的生物柴油實現碳中和的方式-50%6%63%119%175%231%288%344%400%0.35.70.105.140.2013201520172019銷量YoY2019 2019 年,新能源車銷量增速年,新能源車銷量增速電力化進程加速,新能源車滲透率提升有望進一步加快,近年來,我國新能源車銷量增速有所減緩。交通部門是我國碳排放量第三的部門,2018 年的碳排放量

20、占比 10%,且未來隨著總出行量的增多,碳排放還將可能繼續上行。為促進交通部門碳減排,自 2010 年起,我國便將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培育。但自2016 年 12 月發布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以來,新能源汽車補貼持續退坡,銷量增速也有所減緩。實現碳中和的方式11月 2 日,國家能源局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規定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車銷售占比到 20%左右;2021 年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的公共領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 80%。除了電動汽車外,近幾年國家也在積極的鼓勵氫燃料電池,氫燃料汽車等;實現碳中和的方式工業節能工業節能70%,2017年工業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