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探中結論的得出與表達_第1頁
科學探中結論的得出與表達_第2頁
科學探中結論的得出與表達_第3頁
科學探中結論的得出與表達_第4頁
科學探中結論的得出與表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科學探究中結論的得出與表達科學探究中結論的得出與表達 實驗:水的電解實驗:水的電解現象?現象?結論?結論?概括、分析、推導概括、分析、推導 思考:某同學描述硫粉在空氣中思考:某同學描述硫粉在空氣中 的燃燒的現象為:硫在空氣中燃燒,的燃燒的現象為: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產生刺激性發出淡藍色火焰,產生刺激性氣味的二氧化硫氣體。氣味的二氧化硫氣體。現象:通過感覺器官感受到的一切情況,包括顏色、現象:通過感覺器官感受到的一切情況,包括顏色、 聲音、氣味、形狀變化等聲音、氣味、形狀變化等例例1:下列各實驗通過實驗現象的分析,得出的結論:下列各實驗通過實驗現象的分析,得出的結論 合理的是(合理的

2、是( )a a甲實驗中黃銅片能在銅片上刻出明顯痕跡,說明黃甲實驗中黃銅片能在銅片上刻出明顯痕跡,說明黃 銅的純度比銅高銅的純度比銅高b b乙實驗中乙實驗中a a液變紅色液變紅色b b液為無色,說明濃氨水具有揮液為無色,說明濃氨水具有揮 發性和酸性發性和酸性c c丙實驗中瓶子變扁,說明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丙實驗中瓶子變扁,說明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d d丁實驗中石灰水變渾濁和氣體能燃燒,說明一氧化碳丁實驗中石灰水變渾濁和氣體能燃燒,說明一氧化碳 具有還原性,還說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具有還原性,還說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d 例例2小明同學在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時,做了如下圖所示

3、的實驗(1)比較甲、乙實驗,能夠得到的結論是 在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在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丁丁(2)若想繼續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有關”時,可以對比上圖中的甲與 ,能夠得到的結論是 。變式練習變式練習1 1:在做“探究物體的動能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中,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方案,讓僅質量不同的鋼球分別從同一斜面上的相同高度由靜止開始運動,撞擊水平面上的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塊,通過現象觀察,回答以下問題。此實驗得出的結論是 。當物體的速度一定時,質量越大,具有的動能越大。當物體的速度一定時,質量越大,具有的動能越大。結論表達:關注結論

4、成立的前提條件結論表達:關注結論成立的前提條件實驗次序實驗次序r=10r=10u/vu/vi/ai/a1 10.10.12 20.20.23 30.30.3實驗次序實驗次序u=3vu=3vr/r/i/ai/a5 50.60.610100.30.315150.20.2例例3 3. .在做“探究電流跟電壓、電阻之間的關系”實驗中,通過改變電路中的電壓和電阻,分別測得了如下兩組數據:分析次實驗數據,可得到的結論是 。 當導體的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當導體的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電壓成正比. .變式練習變式練習2 2:小華同學在探究小華同學在探究“彈簧長度與外

5、力的變化關系彈簧長度與外力的變化關系”時,她利用如圖時,她利用如圖a所示的實驗裝置來做實驗,并記錄了相應所示的實驗裝置來做實驗,并記錄了相應的數據,如下表:的數據,如下表:2.分析數據,小華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分析數據,小華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在拉力不大于在拉力不大于3 n的情況下,彈簧的的情況下,彈簧的 伸長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伸長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1.你能通過畫坐標圖的方式來描述你能通過畫坐標圖的方式來描述“彈簧長度與外力的變化彈簧長度與外力的變化 關系關系”圖象嗎?圖象嗎?結論表達:關注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結論表達:關注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例例3:某研究小組某研究

6、小組同學學習了同學學習了二氧化錳催化分解過氧化氫二氧化錳催化分解過氧化氫的的實驗后,繼續實驗后,繼續進行進行了了探究探究。(1 1)探究催化劑二氧化錳的用量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探究催化劑二氧化錳的用量對反應速率的影響。他們他們做了這樣一組實驗:每次用做了這樣一組實驗:每次用30ml10%的過氧化氫溶液,采的過氧化氫溶液,采用不同量二氧化錳粉末做催化劑,測定各此收集到用不同量二氧化錳粉末做催化劑,測定各此收集到500ml氧氧氣時所用的時間,結果如下:(其他實驗條件均相同)氣時所用的時間,結果如下:(其他實驗條件均相同)實驗次實驗次序序123456789二氧化二氧化錳用量錳用量(g)0.10.20.3

7、0.40.50.60.70.80.9所用時所用時間(秒)間(秒)1787543222 請分析表中數據,請分析表中數據,并并得出結論:得出結論: 。在一定范圍內,二氧化錳的用量越大,催化在一定范圍內,二氧化錳的用量越大,催化分解過氧化氫分解過氧化氫的的速率越快。速率越快。變式變式3 3. .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羽毛球和小金屬球來研究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羽毛球和小金屬球來研究“空氣阻空氣阻力和速度的關系力和速度的關系”。步驟如下:。步驟如下: 1.1.取三個相同的羽毛球,固定入不同質量的小金屬球,并編號為甲取三個相同的羽毛球,固定入不同質量的小金屬球,并編號為甲(質量為(質量為m m)、乙

8、(質量為)、乙(質量為4m4m)、丙(質量為)、丙(質量為9m9m)。)。 2.2.讓它們從不同高度分別自由落下,讓它們從不同高度分別自由落下,并以豎直磚墻為背景,用數碼相機自動并以豎直磚墻為背景,用數碼相機自動連續拍攝的方法記錄羽毛球的運動過程。連續拍攝的方法記錄羽毛球的運動過程。如圖是其中的一段。如圖是其中的一段。(1)該小組在拍攝羽毛球的運動過程中,)該小組在拍攝羽毛球的運動過程中,選擇以豎直磚墻為背景的作用是選擇以豎直磚墻為背景的作用是 (2)對于圖中的這段運動過程甲、乙、)對于圖中的這段運動過程甲、乙、丙羽毛球所做的運動都是丙羽毛球所做的運動都是 (3)由此,可得出的實驗結論由此,可

9、得出的實驗結論是是 。 結論表達:關注定性、定量描述結論表達:關注定性、定量描述(2013溫州)人從燈下經過,會在地上投下影子影子是光被不透明物體擋住后,在其背面形成的暗區當光照強度不同時,影子(暗區)與周圍亮區的明暗對比程度會發生變化,因此人會感覺影子有“濃淡”之別影子的“濃淡程度”與哪些因素有關?存在怎樣的關系呢?小明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與燈的功率存在一定關系 猜想二:可能與影子離燈的距離存在一定關系 猜想三:可能與人離燈的距離存在一定關系 實臉方法:在水平桌面上豎立一個不透明的白屏,在屏兩側等距離的位置各固定一根同樣的木棒,在屏的兩側各點亮一盞燈,通過一定的方法同時觀察屏上的木

10、棒形成的影子的“濃淡程度”調節一盞燈的位置,當兩側屏上的影子“濃淡程度”一樣時,記錄燈的功率和燈到屏的距離,分析相關數據,尋找規律具體實驗如下:具體實驗如下:步驟一:在屏兩側距屏步驟一:在屏兩側距屏1 米處各點亮一盞米處各點亮一盞25 瓦燈,觀察到兩瓦燈,觀察到兩側屏上影子側屏上影子“濃淡程度濃淡程度”相同相同步驟二:將右側步驟二:將右側25 瓦燈換成瓦燈換成40 瓦燈,觀察到兩側屏上影子瓦燈,觀察到兩側屏上影子“濃淡程度濃淡程度”不同不同步驟三:保持左側步驟三:保持左側25 瓦燈的位置不變,移動右側瓦燈的位置不變,移動右側40 瓦燈,瓦燈,直到兩側屏上影子直到兩側屏上影子“濃淡程度濃淡程度”

11、一樣時,記錄相關數據一樣時,記錄相關數據步驟四:將右側的燈依次換成步驟四:將右側的燈依次換成60瓦、瓦、100瓦、瓦、250 瓦,重復瓦,重復步驟三實驗結果如下:步驟三實驗結果如下:燈的功率燈的功率/瓦瓦燈功率的平燈功率的平方數方數屏上影子離燈距屏上影子離燈距離離/米米屏上影子離燈距屏上影子離燈距離的平方數離的平方數25625114016001.261.66036001.552.41001000024250625003.1610(1)步驟一、二的結果,可以支持哪個猜想? .(2)現有一盞200瓦的燈,放在屏右側距離屏 米處,屏上的影子“濃淡程度”會與左側25瓦燈的影子“濃淡程度”相同(結果精確

12、到0.01)(3)根據實驗結果分析,“燈的功率”和“屏上影子離燈距離”哪個因素對影子“濃淡程度”影響更大?判斷并說明理由科學探究中結論的科學探究中結論的探究問題要知曉,探究問題要知曉,數據處理不可少;數據處理不可少;科學原理很重要,科學原理很重要,設計意圖要明了。設計意圖要明了。現象結論不混淆,現象結論不混淆,因果關系不顛倒;因果關系不顛倒;前提條件不缺少,前提條件不缺少,定性定量準確描。定性定量準確描。得出得出表表達達(2 2)探究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探究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對反應速率的影響他們又做了一組實驗:每次均取他們又做了一組實驗:每次均取30ml30%的

13、溶液經過稀釋的溶液經過稀釋得到不同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進行下列實驗。記錄數據如得到不同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進行下列實驗。記錄數據如下:(實驗均在下:(實驗均在20室溫下進行,其他實驗條件也均相同)室溫下進行,其他實驗條件也均相同)實驗次序實驗次序123456過氧化氫溶液質過氧化氫溶液質量分數量分數5%10%15%20%25%30%二氧化錳用量(二氧化錳用量(g)0.20.20.20.20.20.2收集到收集到500ml氧氧氣時所用的時間氣時所用的時間(秒)(秒)2058025943請分析表中數據,得出結論是:請分析表中數據,得出結論是: 。觀察現象、概括結論觀察現象、概括結論思考:請細心觀察甲

14、、乙兩圖,思考:請細心觀察甲、乙兩圖,分析圖中實驗現象,你能得出分析圖中實驗現象,你能得出怎樣的結論?怎樣的結論?例例: :為了研究溫度對小麥種子萌發的影響,某科技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為了研究溫度對小麥種子萌發的影響,某科技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材料:某品種小麥種子實驗材料:某品種小麥種子800800粒,培養皿粒,培養皿( (直徑直徑90mm)90mm),脫脂棉,自動,脫脂棉,自動恒溫箱,蒸餾水等。恒溫箱,蒸餾水等。實驗過程:實驗過程:取培養皿取培養皿6 6只,在沸水中煮沸一段時間再冷卻,編號為只,在沸水中煮沸一段時間再冷卻,編號為a a、b b、c c、d d、e e、f f;將脫脂棉在

15、開水中浸泡后冷卻,再平鋪在培養皿內。;將脫脂棉在開水中浸泡后冷卻,再平鋪在培養皿內。挑選挑選600600粒種子并隨機分成粒種子并隨機分成6 6等份,然后再均勻地擺放在等份,然后再均勻地擺放在6 6只培養皿內,只培養皿內,蓋上蓋,放到蓋上蓋,放到6 6只溫度不同的自動恒溫箱內,每隔一天檢查并適時噴水。只溫度不同的自動恒溫箱內,每隔一天檢查并適時噴水。6 6天后,統計各組培養皿內種子的發芽率。結果記錄如下表:天后,統計各組培養皿內種子的發芽率。結果記錄如下表:請分析回答:請分析回答:(1)(1)根據表中數據,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根據表中數據,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2)(2)為了使各溫度下測試的發芽

16、率更準確,應該補充的實驗是為了使各溫度下測試的發芽率更準確,應該補充的實驗是_(3)(3)為了在為了在20203030區間找到更準確的促發芽的溫度,應該補充的實驗是區間找到更準確的促發芽的溫度,應該補充的實驗是 (簡要說出操作方法)。(下操作性定義)(簡要說出操作方法)。(下操作性定義)2021年11月8日星期一如圖,取兩張白紙,讓其平行地自然下垂,向兩紙中間用力吹氣;如圖,取兩張白紙,讓其平行地自然下垂,向兩紙中間用力吹氣;(1)你觀察到的現象是兩張紙向中間靠攏)你觀察到的現象是兩張紙向中間靠攏兩張紙向中間靠攏兩張紙向中間靠攏;(2)你通過本實驗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你通過本實驗可以得出的

17、初步結論是:流體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流體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流體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流體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3)請你聯系實際,舉出兩個生產、生活中與此知識有關的實例:)請你聯系實際,舉出兩個生產、生活中與此知識有關的實例:噴噴霧器霧器科學探究的信息處理與結論表達變式練習變式練習2:2:小華同學在探究“彈簧的長度與外力的變化關系”時,找來一根彈簧以及幾個相同質量的鉤碼她先用彈簧來做實驗,并記錄了相應的數據,如下表:(1)分析數據,小華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在拉力不大于在拉力不大于3 n的情況下,彈簧的的情況下,彈簧的 伸長量跟鉤碼的拉力成正比;伸長量跟鉤碼的拉力成正比;結論表達:關注自變量與因變量之

18、間的因果關系結論表達:關注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為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小英設計了如下實驗:取四個燒杯分別貼上1、2、3、4號標簽,在各燒杯內放入適量的泥土,分別種上20粒干燥、同品種的玉米種子。在有光條件下,各實驗變量及一周后種子的萌發情況見下表:實驗編號1234溫度()25 25 0 25 泥土干濕度干燥潮濕潮濕浸沒在水中空氣充足充足充足不充足種子發芽數(粒)01901(1)實驗中所用到的玉米種子除形狀大小基本相同外,還應相同的是 。(2)小英進行1號和2號實驗對比研究的方案設計時,基于的假設是 。(3)如果還要探究種子萌發是否需要光,還需設計的一個實驗是 。生活處處有物理,留

19、心觀察皆學問。請分析下列現象,你能得出什么結論?(1)多次彎折鐵絲,彎折處會發燙。從該現象中可得出的結論是 . (2)冬天,人們往手心呵氣取暖。從該現象中可得出的結論是 . (1)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2)熱傳遞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小明在體育課上打排球時,發現每次排球落地的遠近不同。于是,他沿水平方向擊打排球,對球落地的情況做了統計,統計結果如下表:9.大雪過后,人們常在道路上撒大量的融雪劑以加快積雪熔化。為了研究雪水中的融雪劑對種子萌發的影響情況,科學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 (一)收集純雪水(不含融雪劑的雪水)和融雪水(含有融雪劑的雪水)。 (二)測定融雪水中融雪劑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

20、16%。 (三)準備五個相同的潔凈培養皿,各鋪上一層棉花,并標記為a、b、c、d、e。取200粒大豆種子,隨機平均分成五組,每組40粒,分別放入上述培養皿中。 (四)用純雪水和融雪水按下表比例配置溶液,并全部加入相應的培養皿中。組別a組b組c組d組e組純雪水質量克2017.5151002.16%的融雪水質量克02.51020(五)將各組放置在適宜的環境中培養,適時補充水分,4天后統計各組的種子萌發率。(1)上表中c組缺少的數據應是。 (2)經過多次實驗獲得數據并統計如右圖,結合圖表信息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3)老師認為本實驗中種子的數量已經足夠,但在種子的選擇上還存在不足,請提出兩點改進建議: (1)5 (2)雪水中融雪劑的溶質質量分數越大,對大豆種子萌發的抑制作用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