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植物學第11章被子植物_第1頁
藥用植物學第11章被子植物_第2頁
藥用植物學第11章被子植物_第3頁
藥用植物學第11章被子植物_第4頁
藥用植物學第11章被子植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Angiospermae) v主要內容:v 1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 被子植物分類依據的一般原則。 3 被子植物分類系統及分類。v4 下述各科的特征和主要藥用植物:三白草科、胡椒科、金粟蘭科、桑科、桑寄生科、馬兜鈴科、蓼科、莧科、商陸科、石竹科、睡蓮科、毛茛科、芍藥科、小檗科、防己科、木蘭科、樟科、罌粟科、十字花科、景天科、虎耳草科、杜仲科、薔薇科、豆科、蕓香科、楝科、遠志科、大戟科、冬青科、衛矛科、無患子科、鼠李科、錦葵科、堇菜科、瑞香科、桃金娘科、五加科、傘形科、山茱萸科v杜鵑花科、紫金牛科、報春花科、馬錢科、龍膽科、夾竹桃科、蘿摩科、旋花科、紫草科、馬鞭草科、唇形

2、科、茄科、玄參科、紫葳科、列當科、爵床科、茜草科、忍冬科、敗醬科、川續斷科、葫蘆科、桔梗科、菊科、香蒲科、澤瀉科、禾本科、莎草科、棕櫚科、天南星科、百合科、石蒜科、薯蕷科、鳶尾科、姜科、蘭科。 v第一節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第一節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v 具有真正的花:能適應蟲媒、鳥媒、風媒、水媒等傳粉條件由花被、雄蕊群和雌蕊群等構成。胚珠包藏在心皮形成的子房內,受到良好的保護作用,發育成種子和果實。具雙受精現象:在受精過程中1個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合子(受精卵),另1個精子與2個極核結合,發育成三倍體的胚乳。這種胚乳為幼胚發育提供營養,具有雙親的特性,能為新植物提供較強的活力。孢子體高度發達,配子體

3、極度退化,具有多種習性和類型,如水生、陸生、自養或寄生、木本、草本、直立或藤本,常綠或落葉,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被子植物與裸子植物特征比較v1.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花,裸子植物無。v2.被子植物胚珠有心皮包被,形成果實;裸子植物胚珠裸露,只形成種子。v3.被子植物具有雙受精現象,裸子植物具明顯的世代交替和多胚現象。v4.被子植物具有高度發達的輸導系統,裸子植物輸導系統不發達,同時具有頸卵器構造。v第二節被子植物分類依據的一般原第二節被子植物分類依據的一般原則則v1.形態學依據 劃分物種的形態學依據(花和果最重要)是重要的,但不應該是唯一的。運用新的儀器、新的技術能夠揭示出更為可靠,更為全面的

4、分類學性狀,植物分類研究就應該從多方面吸取有價值的資料,使“自然分類”符合自然的本來面貌,使植物分類從單純的依靠形態學資料擴展到細胞學、遺傳學、化學等多個學科。v2.細胞學依據 染色體的數目在一個物種內通常是穩定的,因而可以作為植物分類的依據,因而常用來揭示種間的關系。多倍體大多是由不同種之間的雜交產生的雜種染色體加倍而形成。二倍體與四倍體交配,產生不育的三倍體,三倍體加倍可成為能育的六倍體。v 我國學者李林初對杉科的水杉屬、巨杉屬和紅杉屬進行了細胞學研究,提出了紅杉是由水杉與巨杉(或它們的祖先)自然雜交而成,水杉是父本,巨杉是母本這一論點,從而揭示了我國特有的水杉和遠隔太平洋、北美特有的巨杉

5、與紅杉的親緣關系。v3.分子生物學的依據 分子生物學就是直接在染色體DNA結構上尋找分子水平上的差異,作為分類的依據。DNA雙螺旋結構中,堿基配對有二種形式:A-T與G-C,每個物種的DNA都有其特定的G+C mol%。不同的物種G+C的含量是不同的,親緣關系愈遠,其G+C的含量差別就愈大。vv DNA是以雙螺旋結構存在的,它是由二條方向相反、互相平行的單核苷酸鏈通過堿基配對方式連接在一起的雙螺旋體。這二條鏈在加熱到100后迅速冷卻的條件下,就可以互相分離,分離的二條鏈在適當的條件下又可再度結合。人們利用DNA這一特性,將不同種個體得來的兩條單鏈放在一起,如果它們之間的順序相似,就可以在適當的

6、條件下,按堿基配對的原則形成雜交的DNA分子,然后將雜交分子放在電子顯微鏡中觀察,測定雙螺旋的數目大小(雜交程度),從而得知這兩個種的相似程度(同源性)。v 例如,長毛野豌豆的DNA中核苷酸順序只有一半與豌豆同源,而菜豆和豌豆之間只有1/5是共同的。說明前二者的親緣關系較近。v4.化學依據植物的化學組成隨種類而異,在分類上有用的化學物質可分為次生代謝的小分子化合物,如生物堿、酚、萜、糖等,以及帶信息的大分子化合物,如DNA、RNA和蛋白質等。 血清學方法是從某一種植物或動物中提取純化的某一種蛋白質,注射到兔子身上,使兔子血清中產生抗體,然后提純含有該蛋白抗體的血清(稱抗血清),將其與要試驗的另

7、一種植物的蛋白質懸濁液(抗原)進行凝膠擴散或免疫電泳,觀察其產生的沉淀反應來估價各不同種生物的相關性或相似程度。相關性愈高則沉淀反應愈明顯。v 除了血清方法外還有電泳法,以比較生物種類之間蛋白質的異同。不同的生物種類含有的蛋白質不同,因而可出現的區帶譜也不同。有人用酸性凝膠使15種茄屬植物的塊莖蛋白質在電泳下分離出14條區帶,而每一個種都具有自己獨特的區帶,從而使蛋白質型具有了分類意義。此外,把生物體內的酶提取后在一定介質(淀粉凝膠或聚丙烯酰胺凝膠)下進行電泳,再經酶的特異性染色,產生一個酶譜,這樣來區分和歸并一些物種。這方面常用的是過氧化氫酶、過氧化物酶以及酯酶等同功酶。在一定條件下,某些同

8、功酶代表了它們的遺傳特征,在分類學上應用是有價值的。v5. 超微結構和微形態學方面的依據 電子顯微鏡的資料正日益被人們應用在植物分類方面,例如,用透射電子顯微鏡技術研究一種穩定的細胞器篩分子質體,研究核蛋白質晶體的類型。又例如用掃描電子顯微鏡研究植物的表皮,包括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的表皮,發現在表皮細胞排列、外貌,角質分泌物,以及花粉外表的凹凸等方面都有極其多樣的形態。它為蘭科、谷精草科、茨藻科等的種子,為蓼科植物的花粉,硅藻細胞壁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有價值的分類依據。vv第三節被子分類系統第三節被子分類系統 v 目前世界上運用比較廣泛的是哈欽松系統和恩格勒系統,在各級分類系統的安排上

9、,克朗奎斯特系統和塔赫他間系統。v恩格勒系統簡介v德國分類學家恩格勒A.Engler 和勃蘭特K.Prantl于1897年在其植物自然分類志巨著中所使用的系統。是比較完整的一個分類系統,將植物界分為13門。恩格勒系統是以假花學說(pseudanthium theory)為理論基礎,假花學說認為被子植物的花和裸子植物的球花完全一致,每個雄蕊和心皮分別相當于1個極端退化的雄花和雌花。 本教材被子植物分類部分采用修訂的恩格勒系統,但有的內容有變動。v哈欽松系統簡介v英國植物學家哈欽松(J.Hutchinson A.Cronquist)于1926年和1934年在其有花植物科志、中建立的系統。該系統以真

10、花學說(euanthium theory)為理論基礎,真花學說認為被子植物的花是由原始裸子植物兩性孢子葉球演化而來,并設想被子植物來自早已滅絕的本內蘇鐵目,其孢子葉球上的苞片演變成花被,小孢子葉演變成雄蕊,大孢子葉演變成心皮。 v塔赫他間系統簡介v 前蘇聯植物塔赫他間學家A.Takhtajan于1954年在其被子植物起源一書中所公布的系統。首先打破了傳統把雙子葉植物分為離瓣花亞綱和合瓣花亞綱的分類。在植物分類等級上增設了超目一級分類單元。塔赫他間系統亦主張真花學說,將原屬毛茛科的芍藥屬獨立為芍藥科等,都和現代植物分類學、孢粉學、植物細胞學和化學分類學的發展相吻合一類,認為是進化的一類植物,將葇荑花序作為雙子葉植物中最原始的類群,而把木蘭目、毛茛目等認為是進化的類別。v克朗奎斯特系統簡介v美國植物學家克朗奎斯特 A.Cronquist于1968年在其有花植物的分類和演化一書中發表的系統。與塔赫他間系統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