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測量(第一章_第1頁
地籍測量(第一章_第2頁
地籍測量(第一章_第3頁
地籍測量(第一章_第4頁
地籍測量(第一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n章書壽章書壽.孫在宏等編著孫在宏等編著.北北京京:測繪出版社測繪出版社,2008n鐘寶琪鐘寶琪.地籍測量地籍測量.武漢武漢: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出版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出版社社,1996n建設部建設部.北京北京:中國建筑出版社中國建筑出版社,1999n國家測繪局國家測繪局.1994n國家土地管理局國家土地管理局.北京北京:測繪出測繪出版社版社,1993參考網站參考網站http:/ 中國地籍網中國地籍網http:/ 中國土地網中國土地網http:/http:/ 中國國土資源網中國國土資源網http:/ 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部http:/ 建設部建設部http:/ 焦點房地產網焦點房地產網http:/ 中

2、國房地產信息網中國房地產信息網http:/http:/ 華夏土地論壇華夏土地論壇學習要求學習要求地籍、地籍測量和地籍調查的概念;地籍、地籍測量和地籍調查的概念;地籍的種類及特點;地籍的種類及特點;地籍測量和地籍地籍測量和地籍調查的特點及其內容。調查的特點及其內容。1.1.1 地籍(地籍(Cadastral)的概念)的概念地籍地籍最古老、最基本的含義:最古老、最基本的含義:“地籍是為征是為征收土地稅收而建立的土地登記簿冊收土地稅收而建立的土地登記簿冊”;辭海辭海(1979年版本中)年版本中):“中國歷代政中國歷代政府登記土地作為征收田賦根據的冊簿府登記土地作為征收田賦根據的冊簿”;是指由是指由的

3、、以的、以土地權屬土地權屬為核心、以為核心、以地塊地塊為為基礎基礎(單元單元)的的土地及其附著物土地及其附著物的的權屬權屬、位置位置、數量數量、質量質量和和利用現狀利用現狀等等的集合,用數據、的集合,用數據、表冊、文字和圖等各種形式表示。表冊、文字和圖等各種形式表示。(1)地籍是由國家建立國家建立和管理管理的; (2)土地權屬土地權屬是地籍的核心;(3)以地塊地塊為基礎(單元)建立地籍;(4)地籍必須描述地塊內附著物的狀況附著物的狀況; (5)地籍是土地基本信息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地籍的定義回答了我們對土地及其附著物關注的六大問題地籍的定義回答了我們對土地及其附著物關注的六大問題誰的、哪里、多

4、少、誰的、哪里、多少、什么時候、為什么、什么時候、為什么、怎么樣。怎么樣。土地與地籍的關系土地與地籍的關系1.1.2 地籍的種類地籍的種類n按地籍工作的目的和演變過程可分為按地籍工作的目的和演變過程可分為:稅收地籍稅收地籍產權地籍產權地籍多用途地籍多用途地籍僅為稅收服務,專門為土地課稅服務的僅為稅收服務,專門為土地課稅服務的土地清冊;土地清冊;法律法律地籍,反映地籍,反映宗地宗地的的界線界線和和界址點界址點的的精確位置精確位置及準確的土地面積;及準確的土地面積;現代地籍現代地籍,為土地利用、保護和科學,為土地利用、保護和科學管理土地提供基礎資料。管理土地提供基礎資料。凡經登記的土地,其產權證明

5、具有法律效力。凡經登記的土地,其產權證明具有法律效力。類型類型 目的目的 內容內容 手段手段 稅收稅收地籍地籍 課稅課稅 稅收人姓名,住址,稅收人姓名,住址,土地面積,為課稅而土地面積,為課稅而制定的土地登記制定的土地登記 地塊丈量,土壤質地塊丈量,土壤質量產量收入評級;圖解,量產量收入評級;圖解,解析結合解析結合 產權產權地籍地籍 保護土地的私有保護土地的私有制,鼓勵合法的土制,鼓勵合法的土地交易地交易 宗地界線,界址,宗地界線,界址,產權,面積,位置產權,面積,位置 地塊丈量,圖解,地塊丈量,圖解,解析結合,面積精度要解析結合,面積精度要求高,隨時可原地復原求高,隨時可原地復原 多多用途用

6、途地籍地籍 課稅,土地登記,課稅,土地登記,土地利用,土地規土地利用,土地規劃,土地信息庫劃,土地信息庫(廣義土地銀行)(廣義土地銀行) 土地自情況,經濟土地自情況,經濟狀況,權屬,多種形狀況,權屬,多種形式,多種內容,并隨式,多種內容,并隨技術,法律,經濟發技術,法律,經濟發展規律而發展。展規律而發展。 光電,遙感技術,微光電,遙感技術,微縮技術,電腦,網絡等縮技術,電腦,網絡等綜合運用;解析為主綜合運用;解析為主 1.1.2 地籍的種類地籍的種類n按地籍的特點和任務可分為按地籍的特點和任務可分為:初始地籍初始地籍日常地籍日常地籍n按城鄉土地的不同可分為按城鄉土地的不同可分為:城鎮地籍城鎮地

7、籍農村地籍農村地籍不是指歷史上的第一本地籍簿冊。對土地屬性變化的修正、補充和更新。對土地屬性變化的修正、補充和更新。建成區及獨立于城鎮的工礦企業等用地。建成區及獨立于城鎮的工礦企業等用地。城鎮郊區及農村用地。城鎮郊區及農村用地。類型類型定義定義 作用作用 備注備注 初始地籍初始地籍 某一時期,一定級別行某一時期,一定級別行政區內全部土地的全面調查,政區內全部土地的全面調查,并形成相應的地籍圖,冊。并形成相應的地籍圖,冊。 地籍管理工作地籍管理工作的基礎,依據的基礎,依據 日常地籍日常地籍( (變更地籍變更地籍) ) 針對土地數量,質量,針對土地數量,質量,權屬,分布,使用狀況等的權屬,分布,使

8、用狀況等的變化,對初始地籍進行的修變化,對初始地籍進行的修正,補充正,補充 保持地籍的現保持地籍的現勢性,連續性,日勢性,連續性,日常土地變動的即使常土地變動的即使登記管理登記管理 隨時變更,隨時變更,隨時調查,隨時調查,隨時登記隨時登記 二者的先后順序:初始地籍二者的先后順序:初始地籍日常地籍(變更地籍)日常地籍(變更地籍) 建立日常統計制度,年度統計調查,反饋土地變更建立日常統計制度,年度統計調查,反饋土地變更 對象對象 要求要求 城鎮地籍城鎮地籍 城市,鎮城區用地,獨城市,鎮城區用地,獨立工礦用地,交通用地立工礦用地,交通用地 高精度,高技術高精度,高技術含量,大比例尺,使含量,大比例尺

9、,使用城鎮地籍規范用城鎮地籍規范 農村地籍農村地籍 城鎮郊區,農村集體所城鎮郊區,農村集體所有制土地,農村居民地,有制土地,農村居民地,國營農場的國有土地國營農場的國有土地 略降級要求,使用略降級要求,使用農村地籍規范農村地籍規范 城鄉一體化地籍城鄉一體化地籍1.1.3 地籍的功能地籍的功能1.2.1 地籍管理的內涵地籍管理的內涵 是國家為是國家為取得有關資料和全面研究土地的取得有關資料和全面研究土地的權屬權屬、自然和經濟自然和經濟狀況狀況,而采取的以,而采取的以地籍調查、土地登記、土地統計地籍調查、土地登記、土地統計和土地評價和土地評價為主要內容的國家措施,亦稱地籍工作。為主要內容的國家措施

10、,亦稱地籍工作。:土地:土地:土地的權屬管理:土地的權屬管理1.2.1 地籍管理的內涵地籍管理的內涵制度制度地籍調查制度地籍調查制度土地產權制度土地產權制度土地統計報表制度土地統計報表制度地籍檔案管理制度地籍檔案管理制度性質性質為一定的土地制度服務為一定的土地制度服務土地管理的基礎性工作土地管理的基礎性工作1.2.2 地籍管理的原則地籍管理的原則保證地籍資料的統一性和規范性保證地籍資料的統一性和規范性保證地籍資料的連貫性和系統性保證地籍資料的連貫性和系統性保證地籍資料的可靠性和精確性保證地籍資料的可靠性和精確性保證地籍資料的概括性和完整性保證地籍資料的概括性和完整性5. 5. 保證地籍資料的多

11、用途和高效性保證地籍資料的多用途和高效性 1.2.3 地籍管理的內容地籍管理的內容土地調查土地調查土地登記土地登記土地統計土地統計土地分等定級與估價土地分等定級與估價地籍檔案與信息管理地籍檔案與信息管理地籍地籍管理管理權屬調查權屬調查地籍測量地籍測量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地籍調查地籍調查土地條件調查土地條件調查1.2.4 地籍管理的手段地籍管理的手段行政手段經濟手段技術手段法律手段 地籍管理的手段測繪手段測繪手段圖冊手段圖冊手段信息化手段信息化手段 1.3.1 地籍調查的內涵地籍調查的內涵是是國家國家的法律規定,的法律規定,行政、法律手段,行政、法律手段,科科學方法,對學方法,對的的

12、位置位置、權屬權屬、數量數量、質量質量和和利用現狀利用現狀等等基本情況基本情況進行的調進行的調查,是查,是獲取和表達獲取和表達地籍信息的技術性工作。地籍信息的技術性工作。 1.3.1 地籍調查的分類地籍調查的分類u按調查時間及任務的不同按調查時間及任務的不同初始地籍調查(一次性工作)初始地籍調查(一次性工作)變更地籍調查(經常性工作)變更地籍調查(經常性工作) u按調查區域的功能不同按調查區域的功能不同 農村地籍調查農村地籍調查城鎮地籍調查城鎮地籍調查 相互銜接相互銜接1.3.2 地籍調查的內容地籍調查的內容地籍調查通常是以地籍調查通常是以土地權屬調查土地權屬調查為核心為核心內容,內容,查清每

13、塊宗地(城鎮)或地塊查清每塊宗地(城鎮)或地塊(農村)的坐落、(農村)的坐落、位置位置、地號、地類、等級、地號、地類、等級、所有者、使用者、所有者、使用者、權屬權屬、權源、權源、面積面積、利用利用狀況狀況、土地質量等,、土地質量等,的測量、地籍勘的測量、地籍勘丈等工作提供其丈等工作提供其和和,為測繪地籍圖、編制土地利用現狀圖、編制為測繪地籍圖、編制土地利用現狀圖、編制地籍簿冊和進行地籍管理提供依據。地籍簿冊和進行地籍管理提供依據。1.3.3 地籍信息地籍信息1.3.4 地籍調查的原則地籍調查的原則n必須按照國家相關法律制度進行;必須按照國家相關法律制度進行;n實事求是;實事求是;n符合地籍管理

14、的原則;符合地籍管理的原則;n符合多用途的原則。符合多用途的原則。1.3.5 地籍調查的實施地籍調查的實施1.4.1 地籍測量的內涵地籍測量的內涵是為獲取和表達是為獲取和表達地籍信息地籍信息所進行的測繪工作。所進行的測繪工作。其基本內容是測定土地及其附著物的其基本內容是測定土地及其附著物的權屬、權屬、位置、數量、質量和利用狀況位置、數量、質量和利用狀況等。等。 凡涉及土地及其附著物的凡涉及土地及其附著物的權利權利的測量都可視為地籍測量的測量都可視為地籍測量地籍測量規范地籍測量規范(CH50021994)1.4.2 地籍測量的內容地籍測量的內容 n地籍控制測量n界線測量n地籍圖測繪n面積測算n動

15、態監測n相關測繪1.4.3 地籍測量的基本工作地籍測量的基本工作 地籍控制測量地籍控制測量地籍細部測量地籍細部測量(地籍勘丈)(地籍勘丈)面積量測面積量測1.4.4 地籍測量的特征地籍測量的特征 地籍測繪是在地籍測繪是在地籍調查的基礎地籍調查的基礎上進行的上進行的一、地籍發展綜述一、地籍發展綜述稅收地籍 產權地籍 多用途地籍二、地籍測量發展綜述二、地籍測量發展綜述規、矩、弓 傳統測量技術 現代測量技術奴隸社會地籍管理雛形奴隸社會地籍管理雛形封建社會的地籍管理封建社會的地籍管理半封建半殖民地時期的地籍管理半封建半殖民地時期的地籍管理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土地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土地革命2020世紀

16、后期的改革開發時期的現代地籍管理世紀后期的改革開發時期的現代地籍管理1.5.1 我國地籍發展的歷史我國地籍發展的歷史1.5.1 我國地籍發展的歷史我國地籍發展的歷史一、奴隸社會時期一、奴隸社會時期 簡單的土地調查、分類和評價的基礎上,初步確認土地簡單的土地調查、分類和評價的基礎上,初步確認土地的奴隸主私人所有權,的奴隸主私人所有權, 并進行稅費為目的的地籍管理。并進行稅費為目的的地籍管理。九州九州 - - 公元前公元前 2100 2100 多年的夏朝。九州土地分多年的夏朝。九州土地分為九等為九等( (按土色、質地和水分等按土色、質地和水分等) )。在在周禮周禮中記載,周朝的官制專門設立有中記載

17、,周朝的官制專門設立有“地官地官”職,負責土地調查、繪圖、農林行政、土地分類、確定職,負責土地調查、繪圖、農林行政、土地分類、確定土地利用方向和貢賦。土地利用方向和貢賦。1.5.1 我國地籍發展的歷史我國地籍發展的歷史二、封建社會時期二、封建社會時期 我國封建社會始于戰國末期,封建土地制度及其生我國封建社會始于戰國末期,封建土地制度及其生產關系開始建立起來。產關系開始建立起來。公元前公元前359359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實行變法,廢井田,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實行變法,廢井田,開阡陌,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買賣,奠定了封建土地開阡陌,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買賣,奠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礎。所有制的基礎。 明

18、朝建國初,進行全國性的大規模土地清查,編制明朝建國初,進行全國性的大規模土地清查,編制全國土地資源登記簿全國土地資源登記簿魚鱗圖冊。魚鱗圖冊。 1.5.1 我國地籍發展的歷史我國地籍發展的歷史 清朝康熙時期的清朝康熙時期的皇輿全覽圖皇輿全覽圖和乾隆時的和乾隆時的乾隆內乾隆內府皇輿全圖府皇輿全圖則為的地政管理提供了較精確的圖件資料。則為的地政管理提供了較精確的圖件資料。 1.5.1 我國地籍發展的歷史我國地籍發展的歷史三、中國近代三、中國近代( (民國民國) )時期時期 19221922年北京政府頒布年北京政府頒布不動產登記條例不動產登記條例,是我國,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土地登記法規。歷史上第一部

19、土地登記法規。19281928年,國民政府在內政部下設土地司,主管全國年,國民政府在內政部下設土地司,主管全國土地測量事宜,土地測量事宜,19321932年首次在地籍測量中運用航空年首次在地籍測量中運用航空攝影測量,攝影測量,19341934年制定年制定土地測量實施規則土地測量實施規則。19421942年成立地政署,年成立地政署,19441944年,地政署公布年,地政署公布地籍測地籍測量規則量規則。1.5.1 我國地籍發展的歷史我國地籍發展的歷史四、社會主義建國初期四、社會主義建國初期 1949-19571949-1957年土地改革和合作化時期年土地改革和合作化時期19501950年年6 6月

20、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了月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法,結合土地改革,尤其是分配和填發土地證階段,地籍,結合土地改革,尤其是分配和填發土地證階段,地籍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合作化過程中未辦理土地登記,留下很多后遺癥。合作化過程中未辦理土地登記,留下很多后遺癥。1958-19781958-1978年人民公社化時期年人民公社化時期1958-19661958-1966開展了全國性的第一次土壤普查鑒定工作。開展了全國性的第一次土壤普查鑒定工作。十年文革,地籍管理處于無政府狀態。十年文革,地籍管理處于無政府狀態。1.5.1 我國地籍發展的歷史我國地籍發展的歷史五、改革開放時期五、改革開放時期 19861986年成立國家土地管理局,頒布年成立國家土地管理局,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中華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