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路基回彈彎沉檢測標準探討PPT課件_第1頁
土方路基回彈彎沉檢測標準探討PPT課件_第2頁
土方路基回彈彎沉檢測標準探討PPT課件_第3頁
土方路基回彈彎沉檢測標準探討PPT課件_第4頁
土方路基回彈彎沉檢測標準探討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明確以下幾點:1、路面設計用到的路基設計參數為回彈模量E0,如E0=40MPa,那么,路基竣工后其回彈模量就應該達到設計的剛度標準,即路基回彈模量的代表值不小于設計值E0,應有E代表值 E0。2、因此需要實測回彈模量,但回彈模量的測試非常麻煩,效率很低,而回彈彎沉的測試較為方便,于是有了一個想法:能否通過對回彈彎沉的控制來實現對回彈模量的控制? 第1頁/共14頁23、回彈模量與回彈彎沉均能反映路基的變形情況。回彈模量大,回彈彎沉就小,故兩者具有內在的聯系,具有相關性。因此,企圖通過對回彈彎沉的控制來實現對回彈模量控制的想法是有理論依據的。于是便出現了需要確定回彈彎沉檢測標準的問題,即,譬如

2、回彈模量E0=40MPa,那么對應的回彈彎沉標準應該多少?第2頁/共14頁3 關于這個問題,評定標準中只是規定“不大于設計要求值”,詳細情況未予說明,但:(1)但在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P88頁附錄A中給出了用于確定回彈彎沉檢測標準的如下經驗公式: 9380009308.-EL 第3頁/共14頁4第4頁/共14頁5(2)而新的瀝青路面設計規范給出了另外的公式:20201010)1 (2ODDEKpl100/ )(KSZEED20014ibipDEl第5頁/共14頁6520010)1 (iibLDpE?瀝青路面設計規范 注意:設計規范中P16公式的錯誤第6頁/共14頁7 兩種方法的確定的標準會

3、不會相同呢?回彈模量(MPa)彎沉(0.01mm)施工規范增大百分比(%)現行瀝青路面設計規范現行公路基層施工規范30311 383 23 35266 332 25 40233 292 26 45207 262 27 50186 237 27 55169 217 28 60155 200 29 65143 185 29 70133 173 30 75124 162 31 80116 153 31 85110 144 32 第7頁/共14頁8第8頁/共14頁9 究竟如何處理該問題? (1)對經驗公式的認識; (2)對彈性力學公式的認識。 經驗公式的建立方法經驗公式的建立方法 (1)宜在全線范圍內

4、按照隨機取樣的方法選取測點,測點數應盡可能的多,不應太少,譬如5060個點是合適的。 第9頁/共14頁10 在每個測點進行回彈模量與回彈彎沉的測試,并正確地進行實測數據的分析整理。 進行回歸分析,建立回歸方程,即經驗公式。回歸方程建立時應按下列思路進行: 繪出散點圖 建立回歸方程 回歸方程建立時,就實測的同一組數據,同時建立形如E0=f(L0)、L0=g(E0)的回歸方程,并得到具有足夠保證率的回歸方程。之所以建立兩種形式的回歸方程,是因為兩者不等價,即兩者不互為反函數。第10頁/共14頁11 求解兩個具有足夠保證率方程的交點坐標 p(EP,LP) 如果E0 EP,就用具有足夠保證率的 E0=f(L0)形式的方程;反之,就用具有足夠保證率的L0=g(E0)形式的方程。 公式建立起來選好之后,就可以應用了,將設計回彈模量值代入即可求得回彈彎沉標準。再加密測點,達到規范規定的檢測頻率。只對回彈彎沉進行檢測,然后對回彈彎沉進行評定即可。第11頁/共14頁12 工程實例第12頁/共14頁13 當然,如果評定路段范圍內直接按規定的檢測頻率測定路基的回彈模量,則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