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第二單元_第1頁
三年級第二單元_第2頁
三年級第二單元_第3頁
三年級第二單元_第4頁
三年級第二單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單元單元分析:本組的四篇課文中,翠鳥燕子專列講述的是人與動物之間的故事,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路旁的橡樹反映了人們對待植物的不同態度以及由此引發的思考。前三篇屬于精讀課文,最后一篇是略讀課文。本組的導語提醒學生“留心周圍的環境,再想想,為了保護周圍的環境,我們能做些什么”;四篇課文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以具體生動的實例引導學生去感受保護環境的重要以及他人為保護環境所作出的努力,使其在內心深處、在情感態度價值觀層面有所觸動和感悟;順著這個情感發展主線,教材在課文后面安排學生去親身調查、開展以“調查周圍環境”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語文園地”中,教材在學生開展的調查活動基礎上,進行更深層次的拓展和

2、延伸,引導學生圍繞專題和此次活動,開展口語交際、習作和展示等學習活動。教學目標:1. 認識本組“稈、繡、赤”等31個生字,會寫“翠、襯、衫”等40個生字。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3. 能夠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并體會其表達效果。4. 主動積累好詞佳句,學習一些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5. 在學習過程中增強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教學重難點:1. 能夠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并體會其表達效果。2. 主動積累好詞佳句,學習一些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教學課時安排:翠鳥 2課時 燕子專列 2課時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2課時 路旁的橡樹 1課時語文園地二 2課

3、時5、翠鳥學習目標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翠鳥、葦稈”等詞語,摘抄描寫翠鳥外形和動作特點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3、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培養學生保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學習重難點1、 了解翠鳥外形和動作上的特點。2、 體會翠鳥的外形特點與捕魚本領之間的關系,透過具體的語句感受作者對鳥的喜愛之情。教學準備搜集有關翠鳥的資料。課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24)學習目標1、 會認11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翠鳥、葦稈”等詞語。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3、 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學習重難點1、 會認11個生字,會寫1

4、3個生字,正確讀寫“翠鳥、葦稈”等詞語。2、 透過具體的語句感受作者對鳥的喜愛之情。 教 學 過 程 導案學案調整欄 (教學內容)一、從“鳥”入手,引入新課1、生活中,你常見和了解哪些鳥?它們有什么特點?2、師:鳥兒是人類的朋友,它們是大自然中的精靈,總是唱著動聽的歌。在鳥的大家族中,有一種鳥,叫“翠鳥”(板書“翠鳥”,引導學生注意“翠”的寫法。) 二、自讀自悟,了解內容1、練習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認讀生字。2、默讀思考:你對翠鳥有哪些了解,是從哪里知道的? 生自讀課文,說說所了解到的翠鳥與其他的鳥有什么不同特點。 三、檢查自學,生生交流1、指名讀課文,就難讀的部分指導讀好。2、交流:你了解了

5、翠鳥什么?從哪里知道的?引導學生抓住翠鳥的特點,體會詞語的意思。既然翠鳥顏色如此鮮艷,為什么不叫“花鳥”或別的什么,而叫“翠鳥”呢?(通過理解詞語和觀察圖,理解:橄欖色,翠綠色,淺綠色都是綠色,大多數羽毛也是綠的,當然可以叫翠鳥了)對比出示以下兩組句子,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翠鳥速度快的程度。生先多讀幾遍,仔細體會不同之處再交流。 a翠鳥叫聲清脆,愛在水面上飛。 b翠鳥離開葦稈,很快飛過去。 a翠鳥鳴聲清脆,愛貼著水面疾飛。 b翠鳥蹬升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 四、認讀生字,書寫生字。 1、互相檢查是否認識了11個生字。 2、書寫生字(1)自主記憶生字。(2)點撥字形: 重點指導部件比例的大?。褐笇А?/p>

6、翠、翁”“稈、透”時,要注意它們之間的聯系,它們分別有“羽”“禾”的部件,但書寫時是有區別的。(3)書寫練習。五、鞏固練習1、學生回答問題。2、學生聽老師做介紹。1,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問題。2, 學生回答問題。1、學生朗讀課文。2, 學生口述翠鳥外形特點。3、 學生聽老師講解。1、學生識記生字。2、學生觀察字形。3、學生臨寫4、學生練寫。第二課時(25)學習目標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翠鳥、葦稈、腹部”等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3、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培養學生保護動物意識。學習重難點1、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培養學生保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

7、處的意識。2、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 教 學 過 程導案學案調整欄 (教學內容)一 復習導入聽寫生字、詞語。二、理清順序1默讀課文第一段,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翠鳥外形的,邊讀邊在書上勾畫。2指名按課文中敘述的順序說一說作者先寫什么,再寫什么,然后寫什么,最后寫什么。)3說說從總體上看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從下到上)寫羽毛的部分呢?(先總說,再分說頭部、背部、腹部)三 抓住特點1學生分小組再次認真朗讀課文,討論并記住翠鳥各部分的特點。2指名按順序說說翠鳥各部分的特點。3指名從整體上說一說這只翠鳥的特點。(小巧玲瓏、顏色鮮艷)4理解“小巧玲瓏”的意思。(從三方面進行引導:

8、補充介紹:翠鳥體形很小,身長只有15厘米,相當于大人的拳頭那么大;結合翠鳥停的地方-葦稈的特點進行體會。觀察課本中的翠鳥圖進行體會。)四、學習課文1、齊讀課文二、三自然段,思考主要寫了什么?(翠鳥的活動特點)2、學習第二自然段自讀,理解每句話寫了翠鳥哪些活動特點。第一句:動作敏捷(1 )“貼著水面疾飛”說明翠鳥飛得低而快。重點理解“貼”和“疾”。(2 )“一眨眼,又輕輕地停在葦稈上了?!闭f明翠鳥停得急而輕。在停與飛的對比中感受翠鳥的動作敏捷。第二句:專心機警抓重點詞體會,如:“一動不動”“注視”“等待”通過比較“看著水面”與“注視著水面”而理解“注視”(集中注意力看)。3、學習第三自然段學生自

9、讀課文,思考這段寫了什么?(翠鳥捉魚的過程)提示學生從翠鳥捉魚的過程中找出翠鳥活動的兩個特點。第1 、2 句:銳利的眼睛抓住“悄悄”“露”“盡管還是”體會。并理解“銳利”(尖銳鋒利,指感覺靈敏)第3 、4 句:行動迅速敏捷勾出捉魚的動作:“蹬開”“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貼著”“飛走”。從捉魚過程中體會到(1 )翠鳥的動作熟練連貫,不猶豫不落空。(2 )動作在一瞬間完成,連機靈的小魚也沒反應過來??梢姶澍B行動迅速敏捷。“只有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蕩漾。”葦稈為什么搖晃?(翠鳥蹬開葦稈去叼魚)水波為什么蕩漾?(魚兒被翠鳥叼出水面)提示:“搖晃”和“蕩漾”的時間都不可能太長,而翠鳥卻完成了離開葦

10、稈到叼起小魚飛走的一連串動作,這說明(翠鳥的迅速敏捷)。這是作者從側面寫出了翠鳥的迅速敏捷。4、討論:翠鳥捉魚的本領與它的外形有什么關系?啟發:(1 )翠鳥為什么能停在葦稈上“一動不動地注視著泛著微波的水面”?(因為它有一雙能“緊緊抓住葦稈”的小爪子。)(2 )翠鳥為什么目光“銳利”,能發現機靈的小魚?(因為它有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3 )翠鳥為什么能在疾飛中叼起水中的小魚?(因為它有一張“又尖又長”的嘴。)(4 )翠鳥的羽毛以綠色為主,這對它悄悄等待捉魚有什么作用?(與草、樹的顏色相近而有掩護的作用,不易被發現。)4、在欣賞了翠鳥美麗的外形和捉魚的精彩表演之后,你會產生什么想法呢?引入

11、學習第一句?!罢嫦胱揭恢淮澍B來飼養”強調“真想”,感受那種非常喜愛、迫不及待的心情。2、但這種想法可能嗎?引入學習第2 6 句3 、導讀:于是,我們只能從“遠遠地看著”“希望它多停一會兒”中感受對翠鳥的喜愛。板書“希望”。4 、進行愛鳥、護鳥教育。思考討論:假如你有機會接近甚至捉到了翠鳥,你該怎么辦?1、學生讀第一自然段,勾畫描寫翠鳥外形的句子。2、學生回答。3、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描寫順序。1、學生分小組閱讀、討論。2、學生口述翠鳥外形特點。3、學生敘述。4、學生聽老師做介紹。1、學生齊讀課文二、三自然段。2、學習第二自然段,理解、體會翠鳥活動的特點。3、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4、學生就相關問題

12、進行討論。1、 將學生引入課文描寫的情境中。2、學生討論板 書 設 計 羽毛(鮮艷)外形 眼睛(靈活) 可愛 (小巧玲瓏) 嘴巴(尖、長) 5、翠鳥 叫聲(清脆) 喜愛動作(神速) 課后反思6、燕子專列學習目標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歐洲、瑞士、舒適”等詞語,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3、體會惡劣氣候、環境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4、感受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學習重難點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2、體會惡劣氣候、環境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教學準備搜集有關瑞

13、士的資料。課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31)學習目標4、 會認11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翠鳥、葦稈”等詞語。5、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6、 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學習重難點4、 會認11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翠鳥、葦稈”等詞語。5、 透過具體的語句感受作者對鳥的喜愛之情。 教 學 過 程 導案學案調整欄 (教學內容)一、情境導入1、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條重要新聞,你們聽 “聽眾朋友們,瑞士廣播電臺向大家播報一條重要新聞,現在成千上萬的燕子生命垂危,大家快快行動起來,救救燕子!”2、可愛的小燕子們到底遇到了什么災難?請同學們快快打開書22頁,齊讀標題燕子專

14、列。二、初讀課文1、同學們自由地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你們喜歡的方式解決,可以借助拼音,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請教老師或同組同學??凑l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2、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三、交流1、指名讀課文,相機指導朗讀。2、指名認讀生字。強調“殊、驟”的正確讀音。3、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人們為燕子做了什么?引導學生從兩個方面去想:一是政府方面(做決定、呼吁人們、燕子專列)二是人們紛紛走出家門,竭盡全力尋找、專程送行。四、品讀1、字詞我們都掌握了,課文的內容我們也都了解了。下面自己再仔細地讀一讀課文,邊讀邊理解字詞:啟程、特殊、跋涉、瀕臨、呼吁、料峭等。2、課文內容的理解。(1)什

15、么是專列?燕子專列是什么意思?你還能說出哪些專列?(2)為拯救燕子?瑞士政府做了哪些努力?(引導學生從政府決定用專列運送燕子,呼吁人們去尋找燕子兩個方面體會)(3)為拯救燕子,人們又是怎么做的呢?(引導學生從人們專程去站臺送燕子、冒著嚴寒去尋找燕子體會人們對燕子的關愛。)6、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五、書寫1、出示生字,認讀生字。2、“歐、洲、瑞、舒、殊、驟、涉、踏、救”都屬于左右結構,“啟、疲、載”都屬于半包圍結構,指導臨寫,注意結構比例。“舒”不要將“予”寫成“矛”;“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寫一點;注意“載”的筆順。3 教師巡視指導。1、 學生齊讀課題。1、 學生初讀課文,小組內交流識字方

16、法。2、 小組內訂正、檢查課文朗讀。1、指名學生讀課文。2、學生認讀生字。3、 學生交流。1、 全班交流回答。2、 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子體會瑞士政府關心保護燕子。3、 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紛紛、冒著、頂著、踏著)、重點句子體會普通市民對燕子的關愛。4、 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1、學生觀察字形,臨寫。2、學生練寫。第二課時(32)學習目標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歐洲、瑞士、舒適”等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3、感受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學習重難點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歐洲、瑞士、舒適”等詞語。2、體會惡

17、劣氣候、環境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教 學 過 程導案學案調整欄 (教學內容)一 復習導入1、認讀生字詞。2、指名學生分段朗讀課文。二、自讀自悟1、邊讀邊思考,在學生自己的生活中,燕子飛來時氣候是什么樣的?與瑞士的燕子遇到的情況有什么不同?2、細讀課文,引導學生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感情。a、是誰拯救了它們?政府(板書)市民(板書)一個小姑娘:讀書第四自然段b、通過這三個自然段的具體的描寫,課文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對燕子的關愛之情)三、再讀體會(1)你從哪些語句體會到大家對燕子的關愛之情,請勾出來,再讀一讀。(2)哪些描寫最讓你感動把它讀出來與大家分享。全班交流,教師抓住重點

18、句子、關鍵語句,指導朗讀,進行語感訓練,體會作者的表達方式。四、總結,升華體會1師述:本文講述的是人們關愛、保護燕子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它表現了人類對動物的博大的愛心,一種濃濃的關愛之情貫穿于整篇課文。2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3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燕子,你將如何向人類致謝。五、課堂訓練小練筆:我想對貝蒂說句話。(可以是對貝蒂行為的贊賞,可以表達對貝蒂是否在惡劣天氣中被凍壞的關心,也可以是自己從貝蒂身上得到的啟示,還可以請貝蒂介紹當時拯救燕子時的想法和所見所聞學生可以圍繞有關燕子專列的任何內容與貝蒂對話。 六、作業:完成小練筆。1、學生就相關問題進行討論。2、 將學生引入課文描寫的情境中。板 書

19、設 計 政府 呼吁、專列運送 6,燕子專列 市民 搶救、站臺送別 愛護動物課后反思7、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學習目標1、引導學生讀通課文內容,了解一個小村莊被洪水卷走的原因,受到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2、幫助學生學會本課生字新詞。3、幫助學生聯系上下文,說出有關句子的意思。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重難點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理解環境保護對于人類的重要性,懂得生態平衡的意義。教學準備學生收集有關環境保護的資料。課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33)學習目標1會認9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森林、郁郁蔥蔥”等17個詞語,摘抄含義深刻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3領會愛護樹

20、木、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學習重難點1、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2、 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本文所蘊涵的深刻道理。 教 學 過 程 導案學案調整欄 (教學內容)一、揭示課題,明確學習目標1出示課題:一個小村莊的故事2質疑提問:讀了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呢?二、初讀感知1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本課的生字新詞。2學生再讀課文,用筆畫出不容易讀準、讀好的詞句,然后反復練讀,直到自己滿意為止。3分節指名讀課文,相機檢查鞏固生字新詞的讀音。山谷、森林、郁(y)郁蔥蔥、湛(zhn)藍、甜潤、蓋房、裸(lu)露、擴(ku)大、一棟(dng)棟、各式各樣、應有盡有、工具、家具、

21、鋒利、喘氣兒、黎明、洪水、清澈(ch)、造犁(l)、咆(po)哮(xio)輪流讀,指名讀,小組比賽讀4全班交流認記生字的方法。加一加:口包咆牛利犁木東棟比一比:廣擴 有郁 甚湛 果裸三、指導寫字1認讀要寫的字。2爭做寫字小老師,找一找哪些字容易寫錯,該怎么寫?!吧?、蔥、犁、喘、黎”在田字格中的比例應該協調。“蔥”的中間是“匆”不是“勿”?!奥恪钡淖筮叢糠质恰耙卵a”不是“示補”。“黎”的上部右邊的不能寫成多衣撇的“勿”。3各自抄寫一遍。四、作業:抄寫生字、詞。1、學生齊讀課題。4、 學生初讀課文,小組內交流識字方法。5、 小組內訂正、檢查課文朗讀。1、指名學生讀課文。2、學生認讀生字。6、 學生

22、交流。1、學生識記生字2、學生觀察字形。3、學生臨寫4、學生練寫。第二課時(34)學習目標1、學會本課15個生字、12個新詞。2、繼續訓練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3、理解課文,了解不加節制地砍伐樹木所帶來的嚴重后果,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培養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學習重難點1、學會本課15個生字、12個新詞。2、理解課文,了解不加節制地砍伐樹木所帶來的嚴重后果,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培養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教 學 過 程導案學案調整欄 (教學內容)一、設置懸念,引導質疑小村莊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變化的原因是什么?二、自主閱讀,感悟交流1教師閱讀要求,讓學生自己進行閱讀。2

23、同桌互相說一說自己從中得到的感悟。三、引導探究,理解課文1學習第二自然段。指名讀,然后理解“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眱蓚€“誰”是表“認指”,沒有例外,表明這里的人們上山砍樹沒有任何的約束和限制。“拎”字表達了人們的一種隨意的心態。“一棵一棵”表示數目不確定,突出了人們沒有將砍樹當作一回事。2學習第三自然段。齊讀第三自然段,然后思考:從中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小組交流提問。讀完以后你有什么樣的感受?能不能把它用讀書的方式表達出來?3學習第四、五自然段。“不管怎樣,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把句子的“還”

24、去掉,意思會變嗎?“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以前,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睂τ谶@句話,你有什么樣的感悟及感受?四、總結升華,領悟道理1讀讀泡泡里的話“我想對小村莊的人們說”,讓學生選擇不同的角度,闡述自己的想法。2如果你是小村莊的一員,請你說說該如何保住小村莊。1、學生就相關問題進行討論交流。3、 將學生引入課文描寫的情境中。1、學生各抒己見,回答問題。板 書 設 計 課后反思8、路旁的橡樹學習目標1、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2、能讀懂課文內容,了解建設與生態環境的關系,樹立環保意識。3、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培養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學習重難點1、讀懂課文,樹立環境保護意識。2、理解

25、“筑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這句話的含義。教學準備搜集有關環境保護的資料。課時安排1課時第一課時(41)學習目標1、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2、能讀懂課文內容,了解建設與生態環境的關系,樹立環保意識。3、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培養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學習重難點1、讀懂課文,樹立環境保護意識。2、理解“筑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這句話的含義。 教 學 過 程導案學案調整欄 (教學內容)一、導人新課1筑路工人們正在修建一條公路。突然,他們停了下來,這是怎么回事呢?2板書課題:路旁的橡樹。二、初讀課文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或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3課

26、文里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三、檢查自學情況1指名讀課文,糾正易讀錯的字音。2理解詞語。延伸:延長,伸展。挺拔:直立而高聳。沉重:分量大;程度深。責備:批評指摘。高尚:道德水平高。沉默不語:不說話。3說說課文里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四、指導閱讀1自讀課文第二至七自然段,思考:這條筆直的公路為什么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2畫出描寫橡樹的句子,讀一讀。(在這條路應該延伸過去的地方,挺立著一棵高高的橡樹。它是那么粗壯、結實、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樣。)3看到這樣一棵高高的橡樹,筑路人有什么反應呢?(工人們停了下來,把排水管放在地上。工程師向工人們走來,他什么話也沒對工人們說。工人們也沉默不語。)4對上面的

27、第二句話進行提問:工程師心里在想什么?工人們心里又在想什么?學生分組討論。(這么一棵粗壯、挺拔的橡樹,伐了它,真是可惜。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呢?)5出示句子。工程師為嘆了口氣。工人們為嘆著氣。6體會工程師的話:現在誰也不會責備我們了”的意思。(我們不會因為完成不了筑路任務而受到上級領導的責備,也不會因為砍伐了橡樹受到路人的責備。)7討論:人們贊嘆筑路人有一顆高尚的心說明了什么?(贊嘆筑路人保護橡樹、保護植物的愛心。)1、學生齊讀課題。1、學生自讀課文。2、讀課文,勾畫詞語,查字典或同桌討論,理解詞語意思。1、學生聽教師講解。1、學生自讀課文。2、讀課文,畫句子。3、學生讀課文,思考問題。4、學生分

28、組討論、交流。5、學生理解句子含義。7、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板 書 設 計 起因將修一條寬闊、平坦而筆直的公路 發現橡樹 修路繞橡樹, 路旁的 經過 改變計劃 熱愛自然 環境需保護 橡樹 保護橡樹 結果一處彎曲卻受到了人們的贊美課后反思語文園地二學習目標1以“保護環境”為主題展開綜合性實踐活動,培養調查、訪問、查找資料的能力,探究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發現能力,加強對比喻句的認識。3積累反義詞。4背誦描寫景物的優美古詩句,培養對古詩的領悟力。學習重難點1、積累反義詞,背誦描寫景物的優美古詩句,培養對古詩的領悟力。2、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

29、能力,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教學準備搜集有關家鄉景色的照片、資料。課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42)學習目標1、能自己發現一些詞語的特點,積累由意思相反的單音節詞組成的詞語。2、積累量詞和成語。會正確使用一些量詞。3、學習在閱讀中積累語言,隨時記錄。學習重難點1、積累反義詞,積累量詞和成語。會正確使用一些量詞。2、學習在閱讀中積累語言,隨時記錄。 教 學 過 程導案學案調整欄 (教學內容)一、我的發現1、出示課本里的兩句話,讓學生想一想發現了?2、說說自己的發現。3、說說你還積累了哪些這類的句子。二、讀讀認認1、自己讀一讀,認一認。2、指名讀,注意字音是否正確。3、男女生對讀,看誰生字認得準,并說說用什么辦法認識的。4、開火車組詞。三、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