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向板樓蓋課程設計_第1頁
單向板樓蓋課程設計_第2頁
單向板樓蓋課程設計_第3頁
單向板樓蓋課程設計_第4頁
單向板樓蓋課程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鋼筋混凝土現澆樓蓋設計說明書一、設計說明及設計資料1、設計目的和方法本課程設計的任務是:根據所給設計資料進行鋼筋混凝土單向板肋梁樓蓋的設計,目的是要掌握受彎構件正截面、斜截面承載力計算,熟悉肋梁樓蓋結構布置要點:理解鋼筋混凝土塑性變形內力重分布的基本概念;掌握連續梁、板的設計方法,荷載取值及內力計算;熟悉彎矩包絡圖、抵抗彎矩圖的繪制方法;掌握梁、板配筋的構造要求;同時要熟悉計算中的各項規定。根據本課程設計的具體情況,設計包括樓蓋板、次梁、主梁的設計計算式的書寫,其中包括板、次梁、主梁內力計算,正斜截面的配筋計算;施工圖的繪制。2、課程設計的主要內容及基本要求(1)板和次梁按塑性內力重分部計算內

2、力;主梁按彈性理論計算內力,并繪出彎矩包絡圖。(2)繪制樓蓋結構施工圖、樓面結構平面布置圖(標注墻、柱定位軸線編號和梁、柱定位尺寸及構件編號)。、樓板及配筋平面圖(標注板厚、板中鋼筋的直徑、間距、編號及其定位尺寸)。、次梁、配筋圖(標注次梁截面尺寸、幾何尺寸、鋼筋直徑、根數、編號及定位尺寸)。、主梁、配筋圖(繪制出主梁的彎矩包絡圖、抵抗彎矩圖及配筋圖),(標注主梁截面 尺寸及幾何尺寸、鋼筋的直徑、根數、編號及其定位尺寸)。、在圖中標明有關設計說明,如混凝土強度等級、鋼筋的種類、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等。(3)計算書:要求計算準確,步驟完整,內容清晰。3、設計資料某多層廠房,采用筋鋼混凝土現澆單向板肋

3、梁樓蓋,其中三層樓面荷載、材料及構造等設計資料如下: 1)樓面面層用20mm厚水泥砂漿抹面(),板底及梁用15mm厚石灰砂漿抹底(); 2)混凝土強度等級采用C25,鋼筋除梁縱向主筋采用HRB335鋼筋外,其余均采用HPB300鋼筋,(鋼筋混凝土容重); 3)板伸入墻內120mm,次梁伸入墻內240mm,主梁伸入墻內370mm;柱的截面尺寸400 mm400 mm。 4)樓面活荷載標準值:q=4.5KN/m2計算部分一、樓蓋柱網、結構圖設計1、建筑物的樓蓋平面為矩形,軸線尺寸為34.8m21.6m。按肋梁樓蓋的板、梁的跨度,主梁為612m,次梁46m,單向板1.73m。采用主梁沿橫向布置,由此

4、確定:(1)主梁跨度為 : 5.4m;(2)次梁跨度為 : 5.8m;(3)板的跨度為 : 1.8m。得:樓蓋柱網圖如圖1-1所示。圖1-1樓蓋柱網圖2、根據構造要求,初定截面尺寸如下:(1)板厚 :按高跨比條件,當時,滿足剛度要求,可不驗算撓度,且工業建筑樓板厚度要求,取板厚;(2)次梁 :次梁的截面高度應滿足 ,取 ;則,取。(3)主梁 :主梁的截面高度應該滿足,則,取。(4)柱截面 :3、樓蓋的梁板結構平面布置及構件尺寸如圖2-1所示圖2-1梁板結構平面布置二、板、次梁、主梁計算(一)板的計算1) 荷載計算 (按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的方法計算) 取1m寬板帶計算: 20mm厚水泥砂漿抹面(

5、) 215mm厚石灰砂漿抹底() 280mm厚鋼筋混凝土板() 2 恒荷載標準值: 2 活荷載標準值: 2恒荷載分項系數取1.2;因為工業建筑樓蓋且樓面活荷載標準值大于2,所以活荷載分項系數取1.3。于是板的設計值總值: = 22) 計算簡圖如圖3-2所示 圖3-2板的計算簡圖取1m板寬作為計算單元,次梁截面尺寸為,板厚為。板的計算跨度為:邊跨: 或 取最小值 ()中間跨: 跨度差:板為多跨連續板,對于跨數超過五跨的等截面連續板,其各跨受荷相同,且跨差不超過10%時,均可按五跨等跨度連續板計算。則:計算簡圖如圖3-3所示 圖3-3 板的計算簡圖3) 板的內力計算見表3-1所示 表3-1截面1B

6、2C截面系數 1/11-1/111/16-1/14=2.147=-2.147=1.440=-1.646注:梁板擱置在墻上,支座A彎矩截面計算系數m=04) 正截面強度計算 假定環境類別為一類,查表得最小鋼筋保護層厚度c=15mm,假定縱向鋼筋直徑d=10mm,板厚80mm,則截面有效高度as=c+d/2=20mm。取則采用C25混凝(),HRB335鋼筋(梁縱向主筋)(),板和箍筋均采用HPB300鋼筋:()。考慮四邊與梁整體連接的中間區格單向板拱作用的有利因素,對中間區格的單向板,其中間跨的跨中截面彎矩及支座截面彎矩可各折減20%。5)板的彎矩及配筋計算如3-2所示 表3-2截面1B2CM(

7、)2.421-2.4211.440*0.8-1.646*0.80.050-0.0500.027-0.0310.0510.0510.0280.0321351357485選用鋼筋實際配筋251.0251.0196.0196.0支座截面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內力重分布的原則,/bh=196/(1000*80)=0.245%,此值大于:0.45ft/fy=0.45*1.27/270=0.212%,同時大于0.2%,滿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6)板的配筋如附圖3-1所示附圖3-1板的配筋(二)、次梁的計算(按塑性內力重分布計算)1) 荷載計算 由板傳來的荷載: 次梁自重: 次梁粉刷抹灰重: 恒荷載標準值

8、: 活荷載標準值: 設計值總值:=2) 計算簡圖4-2所示 圖4-2 次梁的計算簡圖計算跨度:邊跨: 或=取 中間跨:跨度差:(5685-5550)/5500=2.3%10%次梁為多跨連續梁,對于跨數超過五跨的等截面連續梁,其各跨受荷相同,且跨差不超過10%時,均可按五跨等跨度連續梁計算。則:計算簡圖如圖4-3所示 圖4-3次梁的計算簡圖3) 次梁彎矩計算見表4-1所示 表4-1截面1B2C截面系數 1/11-1/111/16-1/14=53.97=-53.97=35.42=-40.48次梁剪力計算見表4-2(剪力計算使用梁的凈跨L0) 表4-2截面AB(左)B(右)C剪力系數0.450.60

9、0.550.55=45.95=60.72=56.17=56.17 4) 正截面強度計算:1 確定翼緣寬度: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時,跨內按T形截面計算,次梁工作時板可作為翼緣參與工作,在跨中截面翼緣受壓可按梁計算,翼緣的計算寬度取下列值中的小值。因 所以僅按計算跨度 和凈距 考慮。=400-35=365mm ( 取保護層厚度為35mm ),翼緣厚度邊跨:按計算跨度考慮 ,按梁(肋)凈跨考慮 , 取 。中間跨:按計算跨度考慮 按梁(肋)凈距考慮 取 支座截面翼緣受拉僅按矩形梁計算2 判斷次梁的截面類型 屬于第一類T型截面,按梁寬為 的矩形截面計算。3 次梁正截面承載力計算見表4-3所示 次梁正截面

10、承載力計算 表4-3 截面1B2CM()53.97-53.9735.42-40.48189320018502000.0180.1700.0120.1280.0180.1880.0120.137548604357412選用鋼筋實配AS (mm)603655.5402480.5配筋率0.75%0.82%0.50%0.60%各截面均小于=0.35(選用混凝土C50,鋼筋選用HRB335),符合塑性內力重分布的原則,配筋率均大于:0.45ft/fy=0.45*1.27/300=0.191%sv,min=0.24ft/fy=0.24*1.27/270=0.11%滿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6) 次梁構造次梁的

11、構造應滿足:次梁的構造應符合受彎構件的所有構造要求;次梁深入墻內的長度不小于240mm;且截面尺寸滿足高跨比()和高寬比()要求,可以不做撓度和裂縫寬度驗算。7)次梁的配筋圖見附圖4-1。次梁配筋附圖4-1(三)主梁的計算(按彈性理論計算)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的構件在使用荷載作用下變形較大,應力較高,裂縫較寬。因為主梁是樓蓋的重要構件,要求有較大的強度儲備,且不易有較大的撓度,因此不使用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的方法,采用彈性方法分析內力。1)荷載計算主梁自重為均布荷載,但此荷載值與次梁傳來的集中荷載相比很小。為計算方便,采取就近集中的方法,把集中荷載作用點兩邊的主梁自重集中到荷載作用點,將主梁視為承

12、受集中荷載的梁來計算。 次梁傳來的荷載: kN 主梁自重: 主梁粉刷重: 恒荷載標準值: 活荷載標準值: 恒載設計值: 活載設計值:1) 計算簡圖如圖5-2所示圖5-2主梁的計算簡圖主梁為四跨連續梁,柱截面尺寸為:計算跨度:邊跨: 或 取 中跨:平均跨度:(5400+5407)/2=5403.5mm跨度差:可按等跨連續梁計算,計算簡圖如圖5-3所示 圖5-3主梁計算簡圖2) 內力計算1 彎矩計算:由彎矩及剪力系數計算主梁彎矩及剪力,等截面等跨連續梁在常用荷載作用下內力系數可以參見相關資料。彎矩設計值:,其中,可由書中表查取,L為計算跨度。邊 跨: ;中 跨: ; 平均跨: ;則:主梁彎矩計算見

13、表5-1。主梁彎矩計算表 表5-1荷載圖節點彎矩支座彎距kM 1kM 2kM3kM 4kM5kMBkMCkMD0.23866.490.14339.950.11130.970.07922.040.11130.97-0.286-79.80-0.191-53.29-0.286-79.800.28694.440.28378.59-0.111-36.61-0.127-41.880.22273.21-0.143-47.16-0.095-31.33-0.143-47.160.22674.630.11939.290.19463.980.10333.97-0.119-39.24-0.321-105.9-0.04

14、8-15.83-0.155-51.12-0.032-10.57-0.063-20.800.11136.610.17557.770.17557.71-0.095-31.33-0.286-94.32-0.095-31.330.27490.480.21571.00-0.027-8.90-0.103-33.97-0.008-2.64-0.178-58.700.04815.83-0.012-3.96-0.044-14.53-0.08728.730.19463.980.19865.30-0.024-7.91-0.131-43.20-0.143-47.160.03611.87+=160.93118.54-5

15、.64-19.84104.18-126.96-84.62-126.96+=141.1279.2494.9556.01-8.27-185.7-69.12-130.92+=66.4919.1567.5879.8188.68-111.13-147.61-111.13+=156.97110.9522.07-11.9328.33-138.5-37.46-83.76+=66.4968.6894.9587.3423.06-123-100.45-67.93主梁彎矩包絡圖見附圖5-4附圖5-4主梁彎矩包絡圖剪力計算主梁剪力計算見表5-2. 主梁剪力計算表 表5-2.荷載圖剪力kVAkVBlkVBrkVclkVc

16、r0.71436.891.28666.451.90556.58-0.905-46.760.90546.760.85752.34-1.143-69.800.0482.930.0482.930.95258.140.67941.47-1.321-80.671.27477.80-0.726-44.34-0.1076.53-0.095-5.800.0955.800.81049.47-1.190-72.671.19072.670.82250.20-1.178-71.940.22613.800.22613.80-0.060-3.66-0.131-8.00-0.131-8.000.98860.34-1.012

17、-61.800.17810.87+=89.23-3.3559.51-43.83104.9+=78.36-14.22134.38-91.153.29+=31.0972.25106.05-119.43119.43+=87.09-5.4970.38-32.9643.1+=28.8958.45116.92-108.5657.63(4)正截面強度計算1 確定翼緣寬度 主梁跨中按T型截面梁計算,翼緣寬度取下列值中的小值。因 所以緊按計算跨度 和凈距 考慮。邊跨:按計算跨度考慮 按梁(肋)凈跨考慮 , 取 。中間跨:按計算跨度考慮 按梁(肋)凈距考慮 取 支座截面翼緣受拉僅按矩形梁計算2 判斷主梁的截面類型

18、 屬于第一類T型截面,按梁寬為 的矩形截面計算。3 正截面強度計算主梁正截面強度計算見表5-3 主梁強度計算 表5-3截 面1B34 160.93-174.3494.95-11.93 160.93-159.2994.95-11.93bho2或 ho21802 4652250 42021800 46521800 46520.0350.3040.0210.0030.0360.3740.0220.004 0.9820.8130.9890.9981305.31727.8764.795.2選用鋼筋422222+418122+218218實際鋼筋截面面積(mm215095) 斜截面強度計算主梁斜截面強度計算見表5-4 主梁斜截面強度計算 表5-4截 面AB支座左B支座右C支座左C支座右V89.2372.25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