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析漢代女性服飾文化【摘要】中國的服飾文化源遠流長,古代的服飾制度也深深的蘊藏著封建文化特征。中國完整的服裝服飾制度在漢朝確立的,漢代服飾在繼承秦代的基礎上又有了自己的發(fā)展完善,本文就漢代女子服飾式樣特點探討研究,漢代女子審美意識的形成來源,從側面凸顯漢代人的審美觀價值觀,以及其這對于服飾的發(fā)展產生的巨大影響。同時研究漢代服飾不僅有助于我們了解濃厚的漢代服飾文化,也有助于提高我們的審美情趣。【關鍵詞】漢代 女子服飾 審美文化漢代在中國的歷史上是藝術大發(fā)展時期,在文化上卻廣開包容、兼收并蓄。國家的統(tǒng)一,社會的相對穩(wěn)定,經濟逐漸繁榮,民族融合和中外交往發(fā)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因此在這一時期,服飾得到
2、了發(fā)展,衣服不單單御寒裝飾,更能突顯出一個人的地位品位。這一時期對女子審美觀的形成影響頗大。1、 漢代女子服飾式樣 “女為悅己者容”是古代婦女裝扮的信條,漢宮女子無不為了取悅君王或者男人而費勁心思的梳妝打扮,從衣裝到面妝,從發(fā)式到配飾,沒有一項不經過刻意的琢磨和研究。1襦裙 襦裙是中國婦女服裝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早在戰(zhàn)國時代已經出現(xiàn)。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中,發(fā)現(xiàn)了上衣為襦下身著方格花裙的小玉人,這種服裝就是裙形制,是一種上衣下裳形制的女服,它是我國女服史上最早也是最基本的服裝形制之一。到了漢代,由于深衣的普遍流行,穿這種服式的婦女逐漸減少。這個時期的襦裙樣式,一般上襦極短,只到腰間,而裙子很長
3、,下垂至地。襦裝的特點在于簡短、精干,便于日常家居和勞動。漢代的襦裙,上裝窄袖左衽,矩形交領;下裙以素絹四幅連接合并,上窄下寬,腰間施褶裥,裙腰系絹帶,其修長拖地的裙裾,使女子走起路來只能碎步細走,隨身舞動的裙帶、垂環(huán),無不表現(xiàn)女性的文雅柔弱,正符合封建禮教對女性的規(guī)范。因此無論在宮中還是在民間,襦裙都是婦女普遍喜好的日常服裝。至東漢以后,穿裙的婦女日益增多,裙子的款式也日新月異。裙子和襦結合起來,成為中國婦女服裝形制中最為基本的形式之一,它與袍衫等服兼容并蓄,流行了十幾個世紀,此類款式所傳達的美感在漢賦中得到了文人士大夫們的淋漓盡致地吟誦與描寫。 2深衣 深衣指一種服式形制,即長衣或袍,上衣
4、下裳連屬在一起,是古代男女通用的一種衣服。 被漢代女性首要推崇的和喜愛的服裝當屬深衣。深衣的產生來源于“禮”,既符合禮節(jié),遵循社會公德和民俗,又象征品格或者表示敬意,顯示出端莊、高雅華貴的氣質,同時它飽含漢代人對天地的崇拜和欲將天地與人合一的文化追求。深衣在漢代至上而下都可以穿。貴族婦女的禮服也采用深衣制,并通過不同的顏色、質料、紋樣以及頭飾和佩綬等區(qū)分身份的尊卑高下。后漢書志第三十有記載:“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廟服,紺上皂下,蠶,青上縹下,皆深衣制,隱領袖緣以絳。”即宮廷中的貴婦以深衣為朝服,名稱“蠶衣”,與其相配的是同色的綬帶和腰帶。太皇太后穿的蠶衣領子和邊緣有絲絳,并且用色和淺藍色拼接而成
5、,青色在上,淺藍色在下,其他貴婦的深衣則是淺藍色。漢代女子所穿的深衣,長可及地,衣擺一般是喇叭狀,行走的時候不會露出鞋子。而且衣身通緊窄,能夠很好的把女子身體的曲線凸顯出來。禮記深衣對深衣長度有嚴格限定,“短毋見膚,長毋被土。”孔穎達作疏曰:“短毋見膚者,深衣所取復形體,縱令稍短,不得見其膚肉,若見膚肉,則褻也。”不管每人身材如何,一律以此為界限,“人身雖有長短,而深衣皆以踝為度也”(孫希旦禮記集解),從西漢初年始,其服裝顯著特點是將衣襟接得極長,穿時在身上纏繞數(shù)道,每道花邊顯露在外,別有風韻,并且下擺部分肥大,腰裹得很緊,衣襟角處縫一根綢帶系在腰或臂部。由于深衣的前襟被接出一段,因而穿時必須
6、將衣裾下擺繞至身后,這樣就形成了“曲裙”。東漢時期婦女深衣發(fā)展變化最顯著的部位在衣裾,這時的衣裾大多被裁制成數(shù)片三角,穿時幾片疊壓相交,形同燕尾。深衣的款式,皇帝、諸侯、平民都可穿用。深衣作為漢代普遍存在的服裝,從其形制上剖析,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人貴于萬物”在于合乎禮教的道德意識息息相關,集中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禮教對于漢代審美文化的深刻影響。 3直裾 漢代的直裾早在西漢時就已出現(xiàn),但不作為正式的禮服,因為古代褲子皆無褲襠,僅有兩條褲腿套到膝部,用帶子系于腰間。這種無襠的褲子穿在里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褲子就會外露,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之后,隨著服飾的日益完備,出現(xiàn)有襠的褲子,所以至東漢
7、以后,直裾逐漸普及,并替代了深衣。 4舞女服 漢代婦女服飾的領導者是京師貴婦及歌舞伎,特別是封建社會女性的特殊階級層歌舞伎,她們衣著華麗,漢代歌舞伎的服裝,長袖、束腰、輕逸,是同時代女服中的精品。顯露人體體態(tài)的美,是服裝式樣的美感表現(xiàn)之一,漢代舞服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舞服中最引人注目的設計是長袖,長袖是舞女們表情達意必不可少的輔助手段,她們憑借長袖交橫飛舞的千姿百態(tài)來表達各種復雜的思想感情。2、 漢代女子服飾特點 縱觀漢代婦女服飾,我們應該意識到,漢代是封建專制集權統(tǒng)治形成和完善的時代,服飾作為等級禮法制度的嚴格標志,具有如下的顯著特點: 1.等級性漢代服裝制度遵循的儒家禮儀仗隊,成為明貴賤、
8、別等級的封建帝制的有力支柱。漢代婦女服飾遵循這一原則,通過不同的衣料質地,顏色和佩綬來進行等級區(qū)分,發(fā)式、面妝、服飾成為辨別一個人尊卑貴賤的顯著標志。如漢代宮廷貴婦穿著飾有華麗花紋的寬長深衣,而勞動婦女則終生穿著齊腰的短襦。貴族婦女“施妝粉黛”,而平民女子“荊釵布裙”。 2.時代性漢代婦女服飾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呈動態(tài)趨勢。漢初,社會處于戰(zhàn)亂的動蕩中,西漢統(tǒng)治者在日常生活中提倡節(jié)儉,反對奢侈,所以,婦女的服飾顯現(xiàn)出一種簡樸之風,隨著經濟和文化的發(fā)展,西漢中期,社會生活中出現(xiàn)了奢侈的風習。并終至西漢末年,乃至東漢王朝都盛行不衰,婦女的妝扮也由儉轉奢。 3.材質與工藝的精巧漢代的
9、紡織技術已達到較高水平。漢代服飾面料種類多,花色豐富。如絲綢、綺、紗 、絹、縞、縑、素、綾、錦、羅等。漢代的服裝材料除稱為“帛”的絲織品外,還有粗布的麻、葛織品,其品種也較多。在面料工藝方面,漢代服裝面料的印染刺繡工藝也得到了進步,刺繡的針法精巧多樣,花色精美。漢代王充論衡記有“齊郡世刺繡,恒女無不能”,足以說明當時刺繡技藝和生產的普及。另外,漢代時期的染色工藝當時已相當發(fā)達,僅絹的種類就有絳紫、煙色、金黃、醬色、香色、駝色、紺色、藕色、赤色、墨 綠、絳色等,足見其顏色之豐富。這些方面的改進 ,使得漢服飾材料整體效精細很多。 三、影響漢代女子服飾的因素 服飾是滲透于當時人們情感意愿、道德風尚和
10、審美情趣之中逐漸積淀而成的一種觀念,一種反映社會普遍心理和民族精神實質的文化形態(tài),據(jù)此我們分析漢代女性審美觀的形成因素有以下幾點:1儒學思想的影響 在漢代,儒學開始受到統(tǒng)治者的尊信。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以儒家宋法思想為核心,加以陰陽五行學說,將神權、君權、父權、夫權結成一體,形成了統(tǒng)一的封建思想體系。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服裝的形制和衣料的質地色彩、紋飾都形成了森嚴的階級等級界限的一面,但漢代女子還是在遵循儒學的禮節(jié)上創(chuàng)造出式樣美好,別致的服裝,向世人展示女性的亮麗風采。 2漢代女性地位的影響 漢代女性之所以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是由她們在社會經濟生活及勞動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所決定的。漢
11、代社會處于封建社會初期,封建禮教植根尚淺,加上整個地主階級處于上升進取時期,封建社會的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fā)展,在這種環(huán)境下,婦女的勞動不僅限于家庭,而且涉及社會經濟生活的其他領域。漢代絲綢在美化人民生活,發(fā)展社會經濟,溝通各國貿易與文化聯(lián)系中所起的巨大的作用來看,應當承認漢代婦女對于創(chuàng)造燦爛經濟、文化的貢獻。 3男性審美觀和統(tǒng)治階級導向作用的影響 在漢代以男性為主導地位的社會中,男性把對女性社會角色的期待和社會職能的要求制度化、規(guī)范化,把溫柔、賢慧等品格看作女性內在美的主要標志,特別是儒家禮教對女性的要求也更加明晰和規(guī)章化了。漢代女性注重對自身的形象塑造,卻也擺脫不了心理上對男性的依賴,于是
12、便自覺或者是不性的傳統(tǒng)標準為標準。 4.經濟上的發(fā)展“絲綢之路”是在漢代形成的最重要的商路,而且隨著商業(yè)的發(fā)展,到了東漢初期,中原地區(qū)商道線路發(fā)達、各地貨物往來也更加繁瑣,同時各民族之間的交流也日益活躍,漢代的社會風尚也發(fā)生了變化,人們對裝飾的要求越來越強烈,服裝整體發(fā)展水平也相應的提高。我們從馬王堆出土的大量絲織品生動地呈現(xiàn)出其裝飾風格特點,也顯示了出漢代經濟強盛。5.文化影響從漢代服裝的整體風格來看,它追求一種人與自然的和諧,渾然一體的凝重美。而這種服裝風格的形成與當時的思想文化有一定的聯(lián)系。我們知道“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精髓,是儒家認可并采納的哲學觀,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最為深遠的本質之源,而漢代裝飾正是受到儒家思想觀念的影響,所有漢代服飾的基本風格都是凝重、寬大飄逸,以此弱化人體線條。從漢代服飾的局部細節(jié)來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紋飾的搭配。紋飾中包含著傳統(tǒng)文化眾多內容和人文主義精神,它是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鏡子,是傳統(tǒng)民俗文化的主要內容。例如,漢代服飾紋樣中以吉祥圖案為題材,便喻示著明顯完美之意,以求使用者能迎接順勢與福分,這正是傳統(tǒng)紋樣哲學思想精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微生物環(huán)境監(jiān)測的重要性試題及答案
- 建設高效社團組織架構計劃
- 有效的項目知識管理體系構建試題及答案
- 證券從業(yè)資格證考試基礎理論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yè)資格證答疑與試題答案
- 臨床案例分析與微生物檢驗試題及答案
- 銀行從業(yè)資格證考試真題分享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yè)資格證高頻試題及答案
- 前鋒小學課題申報書
- 項目管理成果影響力試題及答案
- 古代漢語(第三版)上冊10觸龍說趙太后
- 2024-2030年塞爾維亞電力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guī)劃分析研究報告
- (新)100篇初中生語文閱讀題(含答案)匯編
- 艾梅乙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80題)
- 廣東省佛山市2023屆普通高中高三教學質量檢測(二)(佛山二模)政治含答案
- NBT 31021-2012風力發(fā)電企業(yè)科技文件規(guī)檔規(guī)范
- 介紹光伏項目居間費協(xié)議書范文
- 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qū)2022-2023學年四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月考語文試題
- 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qū)2022-2023學年六年級下學期期中數(shù)學試卷
- 150型鉆機使用說明書3
- 未來趨勢與職業(yè)前景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聯(lián)盟推+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