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用標準文檔南京大學物理系實驗報告題目 實驗2.3 氣體放電中等離子體的研究姓名 董佳婧學號141120021一、引言等離子體作為物質的第四態在宇宙中普遍存在。在實驗室中對等離子體的研究是從氣體放電開始的。朗繆爾和湯克斯首先引入“等離子體”這個名稱。近年 來等離子體物理學有了較快發展,并被應用于電力工業、電子工業、金屬加工和 廣播通訊等部門,特別是等離子體的研究,為利用受控熱核反應,解決能源問題 提供了誘人的前景。、實驗目的1、了解氣體放電中等離子體的特性。2、利用等離子體診斷技術測定等離子體的一些基本參量。三、實驗原理1、等離子體及其物理特性等離子體有一系列不同于普通氣體的特性:(1)高度電
2、離,是電和熱的良導體,具有比普通氣體大幾百倍的比熱容(2)帶正電的和帶負電的粒子密度幾乎相等。(3)宏觀上是電中性的。2、等離子體的主要參量描述等離子體的一些主要參量為:(1)電子溫度Te。它是等離子體的一個主要參量,因為在等離子體中電子碰撞 電離是主要的,而電子碰撞電離與電子的能量有直接關系,即與電子溫度相關聯。(2) 帶電粒子密度。電子密度為 ne,正離子密度為ni,在等離子體中neFi。(3)軸向電場強度El。表征為維持等離子體的存在所需的能量。(4)電子平均動能Ee。(5)空間電位分布。3、稀薄氣體產生的輝光放電本實驗研究的是輝光放電等離子體。輝光放電是氣體導電的一種形態。當放電管內的
3、壓強保持在 10-102Pa時, 在兩電極上加高電壓,就能觀察到管內有放電現象。輝光分為明暗相間的8個區 域。8個區域的名稱為(1)阿斯頓區,(2)陰極輝區,(3)陰極暗區,(4 )負 輝區,(5)法拉第暗區,(6)正輝區(即正輝柱),(7)陽極暗區,(8)陰極輝 區。如圖1所示,其中正輝區是我們感興趣的等離子區。 其特征是:氣體高度電 離;電場強度很小,且沿軸向有恒定值。這使得其中帶電粒子的無規則熱運動勝 過它們的定向運動。所以它們基本上遵從麥克斯韋速度分布律。由其具體分布可 得到一個相應的溫度,即電子溫度。但是,由于電子質量小,它在跟離子或原子 作彈性碰撞時能量損失很小,所以電子的平均動能
4、比其他粒子的大得多。 這是一 種非平衡狀態。因此,雖然電子溫度很高(約為 105 K),但放電氣體的整體溫 度并不明顯升高,放電管的玻璃壁并不軟化。3. 等離子體診斷測試等離子體的方法被稱為診斷。等離子體診斷有探針法,霍爾效應法,微波法, 光譜法等。本次實驗中采用探針法。探針法分單探針法和雙探針法。(1)單探針法。單探針法實驗原理圖如圖2所示卜11111 m L探針是封入等離子體中的一個小的金屬電極 (其形狀可以是平板形、圓柱形、球形)。以放電管的陽極或陰極作為參考點,改變探針電位,測出相應的探針電 流,得到探針電流與其電位之間的關系,即探針伏安特性曲線,如圖3所示。對此曲線的解釋為:探針是封
5、入等離子體中的一個小的金屬電極 (其形狀可以是平板形、圓柱形、 球形)。以放電管的陽極或陰極作為參考點,改變探針電位,測出相應的探針電 流,得到探針電流與其電位之間的關系,即探針伏安特性曲線,如圖2所示。對此曲線的解釋為:在AE段,探針的負電位很大,電子受負電位的排斥,而速度很慢的正離子 被吸向探針,在探針周圍形成正離子構成的空間電荷層,它把探針電場屏蔽起來。 等離子區中的正離子只能靠熱運動穿過鞘層抵達探針, 形成探針電流,所以AE 段為正離子流,這個電流很小。過了E點,隨著探針負電位減小,電場對電子的拒斥作用減弱,使一些快速 電子能夠克服電場拒斥作用,抵達探極,這些電子形成的電流抵消了部分正
6、離子 流,使探針電流逐漸下降,所以EC段為正離子流加電子流。到了C點,電子流剛好等于正離子流,互相抵消,使探針電流為零。此時探針電位就是懸浮電位U F。繼續減小探極電位絕對值,到達探極電子數比正離子數多得多, 探極電流轉 為正向,并且迅速增大,所以CD段為電子流加離子流,以電子流為主。當探極電位U P和等離子體的空間電位U S相等時,正離子鞘消失,全部電 子都能到達探極,這對應于曲線上的D點。此后電流達到飽和。如果UP進一步升高,探極周圍的氣體也被電離,使探極電流又迅速增大,甚至燒毀探針。由單探針法得到的伏安特性曲線,可求得等離子體的一些主要參量。對于曲線的CD段,由于電子受到減速電位 (U
7、P- U S)的作用,只有能量比 e (UP- US)大的那部分電子能夠到達探針。假定等離子區內電子的速度服從麥e(Up Us)ne no exp -kTe克斯韋分布,則減速電場中靠近探針表面處的電子密度ne,按玻耳茲曼分布應為式中n o為等離子區中的電子密度,T e為等離子區中的電子溫度,k為玻 耳茲曼常數。在電子平均速度為Ve時,在單位時間內落到表面積為S的探針上的電子數1 為:r得探針上的電子電流:噸宀y其中h二占吟耳Ep取對數其中In I。eUkTe常數eUIni竺常數kTe可見電子電流的對數和探針電位呈線性關系作半對數曲線,如圖4所示,由直線部分的斜率tg,可決定電子溫度Te:電子平
8、均動能E e和平均速度ve分別為:Ee 3kT式中m e為電子質量由(4)式可求得等離子區中的電子密度:eSve eSne4,0 Io式中10為U P=Us時的電子電流,S為探針裸露在等離子區中的表面面積。(2)雙探針法。雙探針法是在放電管中裝兩根探針,相隔一段距離 L。雙探針法的伏安特性 曲線如圖6所示。在坐標原點,如果兩根探針之間沒有電位差,它們各自得到的 電流相等,所以外電流為零。然而,一般說來,由于兩個探針所在的等離子體電 位稍有不同,所以外加電壓為零時,電流不是零。隨著外加電壓逐步增加,電流趨于飽和。最大電流是飽和離子電流Is1、Is2。圖6雙探針法有一個重要的優點,即流到系統的總電
9、流決不可能大于飽和離子電流。這是因為流到系統的電子電流總是與相等的離子電流平衡。從而探針對等離 子體的干擾大為減小由雙探針特性曲線,通過下式可求得電子溫度Te:Tee h 1 1 i 2 k Iii Ii2dUdi文案大全式中c為電子電荷,k為玻耳茲曼常數,Ii1、Ii2為流到探針1和2的正離dU子電流。它們由飽和離子流確定dI U 0是U=0附近伏安特性曲線斜率。電子密度ne為:2Is M eS kT;式中M是放電管所充氣體的離子質量,S是兩根探針的平均表面面積。Is是正離子飽和電流。由雙探針法可測定等離子體內的軸向電場強度E L。一種方法是分別測定兩 根探針所在處的等離子體電位U 1和U
10、2,由下式得ElUi U2式中I為兩探針間距另一種方法稱為補償法,接線如圖6所示。當電流表上的讀數為零時,伏特 表上的電位差除以探針間距 L,也可得到E L1四、實驗內容本實驗用等離子體物理實驗組合儀(以下簡稱組合儀)、接線板和等離子體放 電管。放電管的陽極和陰極由不銹鋼片制成,管內充汞或氬。實驗參數:探針直徑(mm) :0.45探針軸向間距(mm) :30.00放電管內徑(mm) :6.00平行板面積(mmT) :28.00平行板間距(mm) :4.00亥姆霍茲線圈直徑(mm) : 200.00亥姆霍茲線圈間距(mm) : 100.00亥姆霍茲線圈匝數:400放電電流(mA) :87單探針序
11、號:1取樣電阻值(Q):1000 1.單探針法測等離子體參量本實驗采用的是電腦化X - Y記錄儀和等離子體實驗輔助分析軟件,測量伏安特性曲線,算出等離子體參量。實驗接線圖如下ant單兀單JL.Mtt攪軸Q6接好線路并檢查無誤后,使放電管放電,測量時采樣電阻設定為1000, 電電流設定為90mA,啟動計算機,運行電腦化X - Y記錄儀數據采集軟件,著探針電位自動掃描,電腦自動描出U -I特性曲線,將數據保存用 origin 和 mathematica 作圖如下:20000monx軸:電壓U/mV y 軸:電流1/mA圖9在做半對數曲線如圖10 :x軸:電壓U/mV y 軸:電流I/mA圖10做切
12、線,找交點,如圖11 :-100000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000 80000Ax軸:電壓U/mV y 軸:電流l/mA圖11讀出交點坐標為 X = 14911.0807, 丫 = 8.31140351,即 U=14.91 V,1=8311.40 uA,帶入公式;tgIn IUp0.1411600? =-82857 .14?= 8 29?+ 004? ?ne據41。Io 2 meeSVe eS,kTe 可算出?5=7.29*10a17而導入標準分析軟件,有結果為:U0 =23.57 V10 =6970.13 uA tg 二 0.29Te =
13、 3.97E+004 KVe = 1.24E+006 m/s可見計算結果有些微差別,但是數量級并沒有發生改變。關于 Te 的誤差:(8.29?+ 004? 597E+004 K ) /8.29?+ 004? 52.11%關于?的誤差19.2%2 雙探針法用自動記錄法測出雙探針伏安特性曲線,求Te和n e雙探針法實驗方法與單探針法相同,接線圖如圖12所示AMJtt就慄 ftlX F誦蛻記鍛血圖12實驗參數如下:探針直徑(mm) :0.45探針軸向間距(mm) :30.00放電管內徑(mm):6.00平行板面積(mmA2):28.00平行板間距(mm):4.00亥姆霍茲線圈直徑(mm) : 200
14、.00亥姆霍茲線圈間距(mm) : 100.亥姆霍茲線圈匝數:400放電電流(mA):114取樣電阻值(Q):1000實驗結果導入SciDAVis里作圖并擬合如下:Boitzirtann (Smoidal) Fit fit of data&et Tatle1_.2b using function: (A 1 -A2)/( 1 +xp(x*x0)/dxJ)+A2 Y jstandard errorsj UnknownScaled Leverrberg-Marquardl algorithm with tolerance 0.0001From X - -29,950.07 to x = 22.68
15、4.96Al (init value) = -473.514 +/- nanA2 in創 vaJu&) - 539 +/- nanx0 (center) = -1.&01.52 W- nandx (time constant) =? 1 W- nanChi*2/doF = 51,514.9299820424 RA2 = 0.705036159200195WMF R V EMM M W M ! *H V *K H = S WH V VK S V iterations = 0afiLL*xvSOO 一400 -200 -200 -400 -TitleTiula600 | | | | | | | |
16、 | | | ( | | | | | | |悴心 2&+O43e+(M-4e+D4 胡電 -2e+O4-1e+040X Axifi Titlex軸:電壓U/mV y 軸:電流l/mA圖13可以讀出,A1=473.514 , A2=539,即 I1=473.514uA,I2=539uA。實驗中用標準分析軟件得出的結果為:11 = 481.77 uA12 = 439.09 uAtg 二 1.9E-004Te = 1.38E+004 KNe = 6.09E+016 n/mA3可以看出11和12在同一個數量級且相差不大。而且雙探針法測出的電子溫度與單探針法也處于同一個數量級。我們用兩個單探針試進行了雙
17、探針實驗:五、誤差分析單探針法與雙探針法測出的數據在數量級上是一致的。實驗數據處理方法是 是在曲線兩邊各取一點做該點切線交與電流為零所對應的直線,交點的數值分別取為11和I2。單探針法是在實驗數據的半對數曲線的彎折前部與后部取切線相 交得到電壓電流,在取切線會產生較大誤差。通過計算可知,單探針法的實驗誤差為厶??= 測?標=8.31 - 6.97 = 1.34 ,誤差達到19.2% ,可見單探針法誤差較大。雙探針法的實驗誤差計算:?= 標(標?標?、,標?一、 =( 48177 473515 )/ 4877 = 1.74% 可見雙探針法測 標)/ 標)/大大降低了實驗誤差。特別是采用波爾茲曼函
18、數擬合的方法來代替取點做切線法 更減小了誤差。雙探針法的優點:雙探針法有一個重要的優點,即流到系統的總電流決不可 能大于飽和離子電流。這是因為流到系統的電子電流總是與相等的離子電流平衡。 從而探針對等離子體的干擾大為減小。單探針法的優點:單探針法可以通過伏安特性曲線得到雙探針法無法獲得懸浮電位Uf及空間電位Us。由數據處理可以看到單探針法的誤差較大,因為沒有明顯的線性區以及飽和 區,因此在計算tg以及確定Us時誤差很大,這是因為單探針法因為探針的點位 要以放電管的陽極或陰極作為參考點,而且一部分放電電流會對談及電流有所貢 獻,造成探極電流過大和特性曲線失真。 雙探針法有一個重要的優點,即流到系 統的總電流決不可能大于飽和離子電流。但是我們仍然可以看出,無論是但探針法還是雙探針法,計算出的數據都 在同一數量級上。六、思考題1、氣體放電中的等離子體有什么特征?氣體高度電離;電場強度很小,且沿軸向有恒定值。這使得其中帶電粒子的 無規則熱運動勝過它們的定向運動。所以它們基本上遵從麥克斯韋速度分布律。 由其具體分布可得到一個相應的溫度,即電子溫度。但是,由于電子質量小,它 在跟離子或原子作彈性碰撞時能量損失很小, 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VFP考試橫向對比試題及答案
- 機器學習與2025年ACCESS考試試題及答案融合
- JAVA擴展與插件技術試題及答案
- 數字醫院-信息及數字化共享平臺解決方案
- DB32-T 5095.2-2025 醫防融合數據傳輸接口規范 第2部分:法定傳染病
- 軟件國際化的技術實現考察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軟件測試市場的機遇與風險分析試題及答案
- 高效wps操作步驟總結試題及答案
- 嵌入式產品質量標準試題及答案
- 風險管理中的關鍵性能指標設定試題及答案
- 中國地圖PPT素材
- GB/T 18674-2018漁用繩索通用技術條件
- 麻醉學副高考試-基礎理論(180題)
- 婚禮主持人專屬新人問卷調查
- 《CAD/CAM技術基礎》全套教學課件
- 群藝積分制管理實施標準細則
- 業主委員會備案申請表
- 2022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工作計劃
- PVDF乳液與懸浮聚合工藝
- 高三物理一輪復習策略及建議.PPT
- 光伏發電項目并網調試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