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專享]廣東省2013年度中小學德育課題指南_第1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18/a3e1b9b2-344f-4a59-beb7-125d1bfc4af6/a3e1b9b2-344f-4a59-beb7-125d1bfc4af61.gif)
![[VIP專享]廣東省2013年度中小學德育課題指南_第2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18/a3e1b9b2-344f-4a59-beb7-125d1bfc4af6/a3e1b9b2-344f-4a59-beb7-125d1bfc4af62.gif)
![[VIP專享]廣東省2013年度中小學德育課題指南_第3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18/a3e1b9b2-344f-4a59-beb7-125d1bfc4af6/a3e1b9b2-344f-4a59-beb7-125d1bfc4af63.gif)
![[VIP專享]廣東省2013年度中小學德育課題指南_第4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18/a3e1b9b2-344f-4a59-beb7-125d1bfc4af6/a3e1b9b2-344f-4a59-beb7-125d1bfc4af64.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附件 12013 年度廣東省中小學德育課題指南一、德育基礎理論與政策研究類1中小學德育有效 銜接研究2中小學德育的價 值取向研究3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思想道德發展狀況研究4社會轉型期青少年學生道德困境及其應對研究5新時期廣東精神在中小學德育中的表現方式研究6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中小學教育全 過程的理論與實踐研究7中小學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 義核心價值觀研究8中國精神教育的路徑 創新研究9青少年犯罪預控研究10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設中的體現形式的研究二、德育特色品牌與模式機制研究類1廣東特色學校德育 創新發展模式研究2區域德育理論與實踐創新研究3基于區域或學校 實際的德育特
2、色、品牌及模式 創建與研究4中小學校本德育研究5中小學德育評價機制研究6中小學德育工作與安全管理關系研究7中小學德育示范學校 帶動引領機制研究三、德育課程研究類1德育課堂主渠道之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思想品德與思想政治 課的實施研究2學科教學與德育內容有機融合研究3中小學德育課程與德育活 動有效整合研究4中小學德育課程中培養學生的 創新意識研究5中小學德育課程的生活性、開放性、實踐性策略研究6農村、山區學校中小學德育 課程實施的有效性 實踐研究7中小學德育課程的教學、教研模式創新研究8中小學德育課程的素質教育評價模式、體系研究9中小學德育課程教學方式 創新研究四、校園文化建設與實踐教育研究類
3、1嶺南特色和民族地區的校園文化建設研究2書香校園建 設研究3中小學和諧校園、幸福校園、美麗校園創建研究4學生社團活動與學生自主成 長的關系研究5學生社會實踐和志愿服 務的育人功能研究6新時期中小學 團隊工作的創新發展研究 2 7優質 校外教育 資源文化育人作用研究8德育實踐性、體驗性、養成性的研究9在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中加強德育實效性研究10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基地(德育基地)、青少年宮保障機制建設研究;11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基地(德育基地)課程設置研究12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基地(德育基地)、青少年宮活動評價標準研究;13學生綜合實踐基地(德育基地)、青少年宮特色建設研究五、班級管理與班主任工作研究類1
4、中小學生自主能力和學生互助合作能力培養研究2團體輔導在中小學班 級建設中的運用研究3中小學主題班會的 設計與實施的創新發展模式研究4中小班主任工作 創新發展模式研究5中小學班主任 專業成長效果評估機制研究6中小學班主任 專業成長路徑研究7中小班主任工作室建 設模式創新研究8中小班級建設、班級共同體、班級公共生活、班級發展規劃研究9不同類型學生潛能 發展與教育 對策比較研究10班級文化研究六、專題教育研究類 3 1在中小德育體系中整合相關 專題教育的研究2中小學生社會 責任意識教育、公民道德教育與公民意 識教育研究3中小學生誠信教育研究4中小學生文明禮 儀教育研究5中小學生文明素養養成研究6中小
5、學生女性教育理 論與實踐研究7性別即平等意 識教育研究8中小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研究9網絡環 境下中小學生德育工作有效性研究10中小學校園網 絡語言和流行 語教育價值研究11大眾傳媒對中小學生道德影響的 調查與研究12第二媒介時代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建 設規律性與有效性研究13中小學時政教育課程化提升德育 實效性的實踐研究14中小學環保和低碳生活教育研究15中小學生態文明、生命教育、廉潔教育等專題教育研究16中小學生法制教育有效性研究17中小學安全教育研究18中小學生民族 團結教育模式研究19中小學生人生 規劃指引研究七、特殊群體教育與家庭教育研究類 4 1留守兒童、流動兒童關 愛服務體系建設研究2城
6、市流動兒童問題與教育的 調查與研究3農村留守兒童 問題與教育的 調查與研究4學校弱勢群體子女心理 問題及其教育的研究5特殊教育中的品德教育、心理教育、拓潛教育研究6培養殘疾學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精神的研究7特殊教育與智力潛能開 發研究8新形勢下工讀教育發展研究9學校德育與家庭教育、社區教育整合 發展與合力 聯動機制研究10學校對家庭教育指 導方式研究11中小學家長學校建 設與發展模式研究八、德育隊伍建設類1中小學德育管理 隊伍建設研究2中小學德育工作者培養培 訓機制構建研究3中小學德育工作者激勵機制研究4中小學德育管理 隊伍職業認同狀況研究5中小學德育教 師現狀與發展研究6校外學生輔導隊
7、伍建設研究九、內地民族班教育研究類(包括普通高中、初中、中職學校)1內地民族班學生思想、心理特點研究 5 2內地民族班學生有效教育與管理模式研究3內地民族班民族 團結教育實效性研究4內地民族班德育工作機制或工作體系研究5中職學校、普通高中與初中 舉辦內地民族班異同研究 6 附件 22013 年度廣東省中職學校德育課題指南一、中職德育理念與理論研究類1. 科學發展觀融入中職德育研究2.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中 職教育全過程研究3.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職德育關系研究4. 中職學校 “立德 樹人”系統工程建構研究5. 人文關懷和心理疏 導與中職德育研究6. 新時期廣東精神與中 職學校德育有機
8、 結合研究7. 中職學生公民意 識教育研究二、中職德育特色品牌與模式機制研究類1中職學校德育特色與品牌研究(可基于區域性、校本性、行業性進行研究)2中職學校德育模式研究(可基于學校某方面工作)3中職學校實踐育人機制研究4中職學校合力育人機制研究(可基于學校、家庭與社會 聯動機制研究)5中職學校文化育人機制研究(可基于校企文化有機交融研究)6中職學校管理育人機制研究(可基于 規范管理與自我管 7 理研究)7中職學校服務育人機制研究8中職學校環境育人機制研究(主要以網 絡環境為主研究)9中職學校德育 評價機制研究10中職學校學生 實習實訓 德育工作機制研究11中高職院校德育有效 銜接機制研究12中
9、職學校學科教育與德育融合機制研究13. 中職學校安全 預防與教育管理機制研究三、中職德育課程研究類1十八大精神“四進”(進教材、進課程、進頭腦、進行動)研究2中職學校德育 課特色教學模式研究3中職學校德育 課教學內容 創新研究4中職德育課程內容與初中和高 職德育課有效銜接研究5中職德育課教學效果 評價標準研究6中職德育課教學督導研究7中職學校德育 課校本特色教材的開 發與運用研究四、中職德育隊伍建設研究類1中職德育隊伍建設研究2中職學校德育管理 隊伍職業認同狀況研究3中職德育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路徑研究4中職學校德育教 師隊伍職業精神培育研究 8 5創新型中 職學校德育工作 隊伍建設研究五、中職
10、學生思想行為研究類1中職學生思想行 為狀況研究2中職學生實習實訓 情況調查與研究3中職學生就業現狀調查與研究4中職學生戀愛問題調查 與研究5中職學生消費問題調查 與研究6中職學校弱勢群體調查與研究7中職學生現代媒介素養研究六、中職學校文化建設與實踐教育研究類1校企合作背景下中 職學校職業文化建設研究2中職學校特色校園文化研究3中職學校文明禮 儀教育實踐研究4中職學校學生社 團指導與管理研究5中職學校志愿服 務體系研究6. 深化中職學校學雷 鋒活動研究七、中職班級管理與班主任工作研究類1中職學校班級常規管理策略研究2優秀中 職班主任工作典型個案與德育規律研究3中職班主任的人格魅力研究4中職學校班
11、主任 專業化發展研究5中職學校德育主 題教育活動研究 9 6中職學校特色班 級文化建設研究7基于學生成長的班級教育共同體研究8中職學校班主任 隊伍思想狀況 調查研究9中職學校班主任教育合力研究10中職班主任非 權力因素對班集體影響研究11中職學校名班主任 隊伍建設研究12中職學校名班主任工作室建 設研究 10附件 32013 年度廣東省中小學(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題指南一、機制及課程建設研究類1中小學(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創新模式研究2學生校園幸福感研究3. 校園心理文化 環境建設研究4班級管理與學生心理素 質提升的研究5心理健康教育 課程“縱向結構”設計與建設研究6心理教育校本 課程
12、建設研究7提高團體心理輔導活動課有效性研究8心理健康教育學科教學滲透研究二、心理品質研究類1學生自我意識培養研究2學生意志品質培養研究3學生情緒調節 能力培養研究4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培養研究5中小學生學習心理輔導研究6學生青春期心理 輔導研究三、不同群體心理教育研究類 111學生心理障礙與行 為問題矯 治研究2問題 學生個別輔導與個案設計的研究3心理困境兒童的心理 輔導研究4“雙困生 ”(經濟 上困難和心理上困 難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5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 調查與教育方式研究6中職學生心理特點與心理教育方式研究7教師心理健康素 質發展研究8家庭親子關系的研究 12附件 4年度編號中小學德育
13、廣東省中職學校德育中小學(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 育課題申報書課題名稱:課題負責 人:所在單位:申報日期: 13廣東省教育廳制 14填寫說明:1本表用計算機打印填寫。2封面上方的 2 個代碼框不填。3按照申報課題 種類在封面 “中小學德育 ”、“中職學校德育 ”、“中小學(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選擇一種打勾。4表中所列“課題負責 人”應為課題 研究和課題管理的主要實際負責 人,只能填寫一人。5“一、數據表”中“研究 類別 ”欄嚴 格對應課題指南填寫,“副標題名稱 ”可不填。6課題組 主要成員不超過 12 人(個人單獨申報的此欄可不填),與本課題有關的研究成果不超 過 20 項。7“一、數據表”
14、中“負責 人和課題組主要成員近五年來取得的與本課題有關的研究成果 ”欄所填成果,“二、申報學校(單位)基本情況 ”中有關學校(單位)德育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業績,均需提供相關佐 證材料復印件(含證書復印件、發表論文復印件、出版書籍封面復印件等)。復印件請粘貼在“六、復印件粘貼處 ”。8申報書報 送一式一份,內容須與網上申 報內容一致。9網絡填報無需上傳相關佐證材料復印件。 15一、數據表課題名稱課題副標題名稱(可不填)研究類別姓名性別民族負職務職稱出生年月責最后學位研究專長最后學歷人工作單位聯系電話信通訊地址聯系手機息郵政編碼電子郵箱序性別出生職稱學歷學位課題分工姓名職務號年月12課3題4組5
15、主6要7成8員9101112負責人和課題組主要成員近五年來取得的與本課題有關的研究成果(佐證材料復印件貼在“六、復印件粘貼處 ”,表格不夠填寫可增加,不超過20 項)成果名稱著作者成果形式發表刊物或出版單位發表出版時間 16二、申報學校(單位)基本情況1學校(單位)基本情況(學生、班級、教師數量與結構;德育或心理健康教育信息資料占有情況、場館、實踐活動基地等) 。2學校(單位)德育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業績(佐證材料復印件貼在 “六、復印件粘貼處 ”)。(限 800 字內) 17三、課題論證1本課題研究背景、核心概念的界定,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選題意義及研究價值。2本課題負責人及課題組主要成員前期
16、相關研究成果。(限 1500 字內) 18四、課題設計1本課題研究目標、研究內容(包括重點、難點分析)和擬解決的問題。2本課題擬采取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3本課題主要特色及創新之處。4本課題預期的研究進展(包括研究時間及階段性工作要點)及研究成果。5完成本課題的保障條件(如配套經費、所在單位條件等)。(限 3000 字內) 19五、經費預算序號經費開支科目金額(元)序號經費開支科目金額(元)1資料費7專家咨詢費2數據采集費8成果印刷費3調研差旅費9管理費4小型會議費10其他5計算機及輔助設合計備使用費第一年第二年年度預算經費保障說明 20六、復印件粘貼頁1“一、數據表 ”中“負責人和課題組主要
17、成員近五年來取得的與本課題有關的研究成果 ”欄所填成果佐證材料復印件。2“二、申報學校(單位)基本情況 ”中有關學校(單位)德育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業績佐證材料復印件。(復印件含證書復印件、發表論文復印件、出版書籍封面復印件等)。 21七、評審意見學校意見校長(簽名):(蓋章)年月日縣(市區)教育局意見負責人(簽名):(蓋章)年月日市教育局意見負責人(簽名):(蓋章)年月日專家評審意見評委主任(簽名):年月日省教育廳審核意見年月日 22附件 5中小學德育廣東省中職學校德育課題申報匯總表中小學(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地級市教育局 /省屬學校名稱(蓋章):負責部門:負責人:聯系電話:聯系手機:職務、
18、職電子郵箱序號課題名稱負責人所在單位手機研究類別稱注: 1中小學德育、中職學校德育、中小學(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題請分開填寫,并于5 月 31 日前分別報送廣東省中小學德育研究與指導中心、廣東省中職學校德育研究與指導中心、廣東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2如有副標題,請在 “課題名稱 ”欄一并填寫。3“研究類別 ”欄請填寫課題指南中的序號。例如:所申報課題屬中小學德育課題指南中的“一、德育基礎理論與政策研究類 ”,則填寫 “一”。 234此表同時報送紙質版和電子版。5表格不夠填寫請另加頁。 24附件 6廣東省中小學(中職學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網絡申報系統管理員登記表地級市教育局 /
19、省屬學校名稱(公章):姓名工作單位辦公電話手機號碼電子郵箱注:請于 4 月 30 日前傳真至 02085213766,同時發送電子郵件至 sjx03。 25附件 7廣東省中小學德育科研課題管理細則(試行)第一章總則第一條 為完善我省中小學(含中等職業學校,下同)德育科研課題的管理,促進中小學德育科研工作的 規范化、科學化建設,根據廣東省教育科研管理 辦法(試行)有關規定,結合中小學德育工作 實際,特制定本細則。第二條 中小學德育科學研究,必 須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國 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若干意見(中發20048 號)
20、,深入研究新形勢下學校德育工作的重點、難點問題,充分體現時代性,準確把握規律性,注重創新性和實用性,強化針對性和實效性,破解制約學校德育發展的難題,提高學校德育工作者的理 論素養和德育科研能力與水平,促進學校德育 創新發展,并為教育行政部 門決策提供參考依據。第三條 中小學德育科學研究 應遵循以下原 則:1堅持正確的科研方向,引 導中小學科研 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發展服務,為中小學學生的健康成 長服務。2堅持與本地區、本學校 實際相結合,以應用性研究 為 26主,善于把問題轉化為課題,著力在解決學校德育實際問題上下功夫。3堅持調動廣大德育工作者的科研 積極性,充分體現課題研究的廣泛性。4堅持科學
21、性、創新性、實效性、規范性。科學性要求課題研究必須有科學的理 論支持,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 義理論體系、哲學社會科學、教育科學等基 礎理論為指導,研究方法科學,學術觀點正確,具有一定的理 論和實踐價值;創新性要求課題研究應對我國或本地區、本學校德育建 設問題提出切實、合理的新思路、新對策、新模式,對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啟示和促 進作用;實效性要求研究成果 對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科學化水平,提高教 師教書育人能力,提高學生思想道德及整體素 質,提高家庭教育指導和社會教育水平等方面 產生實際效果;規范性要求 課題研究的實施過程符合教育科學和德育科研的基本程序,開 題報告、階段性總結報告、結題報告的撰寫格式
22、符合行文的基本要求。第二章組織與管理第四條 廣東省中小學德育科研由省教育 廳領導和管理,由省教育 廳思想政治教育 處、省中小學德育研究與指 導中心、省中等職業學校德育研究與指 導中心具體 組織實施。第五條 省教育廳組織制定學校德育科研 規劃、課題指南和課題管理辦法,組織專家對申報課題進 行立項評審、提 27供學術咨詢和課題實驗研究指導、課題成果鑒定和課題研究成果的宣傳推廣。第六條 廣東省中小學德育科學研究 實行目標管理與過程管理相 結合,重點管理與一般管理相 結合,集中管理與分級管理相結合。省中小學德育研究與指 導中心、省中等職業學校德育研究與指 導中心對立項的課題負有具體管理的 職責,會同各
23、市教育局主管 處(科)進行過程管理。主要包括日常管理、年度檢查、中期推動和結題指導等。第七條 廣東省中小學德育科研 課題為廳級課題 ,面向全省中小學在 職從業人員,公開競爭,擇優立項,保證重點。第八條 經費1省中小學德育科研課題均屬于自籌經費課題 。2課題經費 使用的范 圍:國內調查研究、差旅費,資料收集、復印及少量必要圖書購置費,小型研討會費用,計算機使用費,專家指導費,成果鑒定費和成果印刷 費等。3以學校為單 位申報的課題須同時說明經費來源。4以市、縣(區)教育局申報并組織研究的課題,經費的籌集和使用 須符合國家以及本 單位的有關 規定。5課題 立項評審費 、管理費和成果展示推薦活 動費由
24、省教育廳德育專項經費 安排;邀請專家指導相關費用、課題成果鑒定評審費由課題組負責 。第九條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課題組須書 面報請所在地教育局主管處(科)同意后,別分報省中小學德育研究與指導中心、省中等職業學校德育研究與指 導中心評審同意后方能實 28施:1以學校名義申報的課題,變更課題主要負責人;2變更課題名稱;3研究內容作重大 調整;有下列情況之一者,課題組須書 面報請所在教育局德育主管處(科)同意后,分別報省中小學德育研究與指 導中心、省中等職業學校德育研究與指 導中心備案:1課題結題時間 延期;2通訊地址、電話 、聯系人等情況 變動 。第十條 對于課題研究不作 為者,撤消課題。課題 主要
25、負責人 3 年內不得再申 報廣東省中小學校德育科研 課題指南所列課題。課題 未能按期完成的,須按規定結題后方可申 報新課題,未結題者不得申 報新課題。第三章申報與立項評審第十一條省教育廳定期發布中小學德育科研 課題指南。每兩年組織一次課題申報、立項評審和成果展示活 動。第十二條 全省各地教育行政部 門、德育研究機構、社區教育機構、特別是學校及廣大教育工作者均可申 報德育科研課題。以學校為單位申報課題,學校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重視德育工作并具有 較扎實的德育實踐基礎;2課題負責人須是學校校長或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要 領 29導;3德育工作隊伍有一定的理 論素養,富于團結協作、改革創新的精神;4能為
26、課題 研究提供必要的 經費支持。個人申報課題,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負責 或從事中小學德育工作,并有 3 年以上德育工作實踐經歷;2具有高級教師職稱;中級教師職稱申報者需有 2 名高級教師職稱者推薦。第十三條課題申報程序:1根據課題 指南,結合各市和學校的 實際情況確定研究課題,按要求填寫廣東省中小學德育科研 課題申報表(以下簡稱“申報表”)一式4 份。2個人申報課題須經 所在單位同意,學校申報課題報 地級市教育局主管 處(科)初審,再報省評審。市、縣(區)教育局組織申報的課題,可直接向省申報。3已通過鑒 定結題的課題需要申請繼續滾動 研究,或在其它渠道立 項并有一定研究基 礎的課題,需要申請省
27、中小學德育科研立 項的課題,可參照以上申請程序申請。第十四條 廣東省教育廳委托省中小學德育研究與指 導中心、省中等職業學校德育研究與指 導中心具體 負責組織課題評審工作。評審程序為:1資格審查和分類。按本辦法的 規定和申報表的要求 進行資格審查,符合資格者進入評審階段。審查時如發現造假、 30抄襲或雷同,將取消申報資格并通報所在學校和教育局,申報人 3 年內不得申 報廣東省中小學德育科研 課題 。2廣東省教育 廳根據工作 實際,課題申報數量,核定當次課題立項數。3評審組 成員依據統一制定的 評審標準,對通過資格審查的課題申報表進行匿名評審,評審組以無記名投票方式 產生本組擬立項課題。4廣東省中小學德育科研 課題評審 委員會對擬立項課題進行審查,議定最終立項課題。5廣東省教育 廳在其官方網站及省中小學德育研究與指導中心、省中等職業學校德育研究與指 導中心網站上公示課題評審結 果,公示期為 7 天。6廣東省教育 廳以文件形式正式下達立 項課題 。第十五條 評審組專 家和工作人 員須嚴格遵守以下 評審紀律:不得以任何理由查詢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鄂爾多斯一中2024-2025學年校高三下學期期末物理試題含解析
- 西北大學《數字雕塑創作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省鐵嶺市名校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周練一(2.15)化學試題含解析
- 蘭州理工大學《外國稅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金堂中學2025屆高三第二學期階段考試生物試題含解析
- 商務普通話培訓
- 培訓機構消防應急預案
- 絕緣膠墊的種類及介紹
- 2025年雙邊投資合作合同范本
- 2025年商用辦公室租賃合同范本
- 施工現場項目部領導帶班制度
- 2024年資格考試-國際焊接工程師(IWE)考試近5年真題附答案
- 科大訊飛財務報表分析報告
- 【新教材】2024-2025學年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 6 《散步》課件
- 歌詞:半生雪(學生版)
- 2024年高考生物三年高考真題及模擬題分類匯編專題16實驗與探究含解析
- 地形圖測繪報告
- 《新媒體運營》高職新媒體運營全套教學課件
- DB33T 809-2010 農村水電站運行管理技術規程
- 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工程中溢洪道水力設計計算書
- 可穿戴式設備安全可靠性技術規范 頭戴式設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