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市垃圾填埋場可行性實施計劃書_第1頁
衡陽市垃圾填埋場可行性實施計劃書_第2頁
衡陽市垃圾填埋場可行性實施計劃書_第3頁
衡陽市垃圾填埋場可行性實施計劃書_第4頁
衡陽市垃圾填埋場可行性實施計劃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衡陽市垃圾填埋場 可行性研究報告 目 錄 1 總論1 1.1 區域概況1 1.2項目建設的必要性1 1.3 編制依據及原則1 2 垃圾處理現狀及建設規模2 2.1 垃圾產生狀況2 2.2 垃圾產生量預測2 2.3 填埋場建設規模3 3 場址選擇4 3.1 場址選擇原則及選址要求4 3.2 場址方案比較4 3.3 場址的確定5 3.4 場址概況5 4 垃圾中轉站7 4.1 中轉站工藝比選7 4.2 中轉站工藝流程8 4.3 中轉站設備配置8 4.4 中轉站車間配置9 5 填埋庫區總體規劃及服務年限9 5.1 填埋庫區總體規劃9 5.2 填埋廢物量及填埋場服務年限9 6 填埋工藝10 6.1 垃

2、圾處理工藝的確定10 6.2 垃圾填埋作業12 6.3 覆土土源12 6.4 填埋作業污染及災害防治13 6.5 填埋作業機械13 6.6 填埋場監測13 7 填埋庫區工程14 7.1 截污壩14 7.2 場形處理14 7.3 防滲系統15 7.4 填埋庫區排水系統17 7.5 滲濾液集排系統17 7.6 滲濾液處理18 7.7 填埋氣體的導排21 7.8 填埋場氣體利用方案21 7.9 封場22 8 總圖布置與運輸23 8.1 場址概況23 8.2 總平面布置24 8.3 垃圾填埋運輸道路及運輸設備24 8.4 衛生防護、安全防火和綠化24 8.5 總圖運輸主要工程量25 8.6 總圖運輸主

3、要設備表25 9 公用輔助設施26 9.1 給排水26 9.2 供電、通訊及防雷26 9.3 生活及管理設施設計26 10 環境保護 .26 10.1 編制依據及采用的環保標準26 10.2 工程的主要污染及控制的初步方案27 10.3 復墾綠化28 10.4 環保管理及監測28 10.5 環境影響分析28 11 勞動安全、衛生與消防28 11.1 編制依據28 11.2 重要性28 11.3 主要的職業危害和安全、衛生與消防因素29 11.4 設計采用的防范措施29 11.5 安全、衛生與消防機構設置29 12 節能29 12.1 能耗分析29 12.2 節能措施29 13 項目實施計劃及組

4、織機構30 13.1 工程計劃安排30 13.2 項目實施組織與管理30 13.3 項目的生產組織與勞動定員31 14 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31 14.1 固定資產投資估算31 14.2 流動資金估算33 14.3 資金籌措33 15 技術經濟評價 .34 15.1 成本估算34 15.2 財務效益指標35 15.3 綜合評價35 1 總論 1.1 區域概況 衡陽市是一座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城 , 是湖南省八個省轄市之一 , 地處湘南中部,屬丘陵地區,北鄰湘潭、長沙,南靠郴州,西連邵陽,交通便利,是湘南地區重要的工業城市、 交通樞紐、商業重鎮和旅游服務基地。 衡陽市分為雁峰、石鼓、珠暉、蒸湘、南

5、岳 5 區,現轄耒陽市、常寧市、衡陽、衡南、 2 總人口 708.94 萬, 其中城區面積 2 人 衡山、 衡東、祁東兩市五縣 , 總面積 15303km, 559km, 口約 90 萬(其中常住人口70 萬,暫住人口 20 萬)。 衡陽市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 17.9 C,年平均氣壓 17.6mbar,年平均濕度78%,多年平均降水量 1337.4mm,年最大降水量 1753.1mm,春夏多東南風,秋冬多東北風。春季低溫多雨;盛夏初秋高溫少雨;冬寒期短少有冰雹;全年雨水充沛,多集中于春末夏初。 1.2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該項目的建設是完善城市總體功能,改善城市環境,推動城市經濟健康

6、、持續、高效發 展的需要。 衡陽市現有五馬歸槽、頭塘、螺絲山、吉興四處垃圾場,總面積31.14ha ,其中,五馬 歸槽垃圾場已填完,且已竣工封場;頭塘垃圾場實際上是露天堆放,既無污水處理設施,又 無土壩和排氣系統,滲濾液隨意排入附近魚塘和稻田,經常與當地農民發生糾紛,并造成極 大二次污染,無法正常使用;螺絲山垃圾場雖有一些防污排水設施,但不規范,現已填完; 吉興垃圾場是衡陽市第一個衛生填埋場,現已填埋垃圾67 年,預計 56 年后填完封場。 由于吉興垃圾場沒有采取防滲措施,導致場區垃圾滲濾液不能集中收集,污水處理遠遠不能達到設計處理規模,根據現場踏看,滲濾液可能污染了場區周圍的地表及地下水體。

7、 隨著衡陽市經濟的迅速發展, 城市規模和人口數量急劇增長, 產生的生活垃圾越來越多,垃圾成分也越來越復雜。據統計, 2003 年衡陽市城區日均清運垃圾量達 800 多 t 。 新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如不及時建設, 5 6 年后隨著吉興垃圾場的封場,衡陽市城區的生活垃圾將無處可去,這將會影響城市景觀,惡化城市投資環境,制約城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加之衡陽市一直以來沒有完善的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城市生活垃圾處理達不到國家標準,廢水、廢氣得不到妥善處理,嚴重影響城市生活環境,損害人民身體健康。 為適應人們對城市生活環境高質量的要求,促進城市經濟持續、健康、高效的發展,保證人民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

8、,保障社會穩定,選址建設新的無害化垃圾處理場,徹底改變生活垃圾處理的落后狀況,消除垃圾污染對城市環境的威脅,盡快建立符合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標準的現代化大型垃圾處理場已迫在眉睫。 1.3 編制依據及原則 1.3.1 本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 ( 1)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棄物環境污染防法 ; ( 2)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 ( 2000 年); ( 3)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規范 ( CJJ117 2001); ( 4)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 (GB169981997); ( 5)城市垃圾填埋場環境監測技術標準 ( CJT30371995); ( 6)衡陽市環衛設施系統規劃衡陽

9、市規劃設計院, 1996 年 7 月; ( 7)湖南省衡陽市吉興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北京中聯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996 年 3 月; ( 8)衡陽市吉興垃圾場工程勘察報告湖南省地質工程勘察院第十二工程處,1995 年 1 月; ( 9)衡陽市環衛處提供的地形圖、生活垃圾量等基礎資料 1.3.2 本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原則 (1) 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政策、法律、法規和有關規程、規范及標準。 (2) 技術路線符合我國生活垃圾處理的技術政策,垃圾處理場符合“四化” (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產業化)的總目標。 2 垃圾處理現狀及建設規模 2.1 垃圾產生狀況 2.1.1 城市垃圾來源

10、及產量 衡陽市的垃圾主要為生活垃圾,其余少部分為工業建筑垃圾。 人均每天產生生活垃圾約 1.0kg ,全市城區年產生生活垃圾 18.55 萬 t 。根據歷年統計, 生活垃圾產生量隨人口的不斷增加而增加。見表2-1 。 表 21 衡陽市歷年垃圾產生量表 時間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產量(萬 t/a ) 10.47 11.00 11.63 12.21 13.00 14.10 14.89 15.65 16.64 17.52 18.55 年增長率() 5.03 5.74 5.02 6.54 8.41 5.60 5.

11、10 6.35 5.30 5.90 時間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產量(萬 t/a ) 19.64 20.80 22.03 23.33 24.70 26.16 27.70 29.34 年增長率() 5.9 5.9 5.9 5.9 5.9 5.9 5.9 5.9 2.1.2 垃圾成份 衡陽市居民生活燃料以煤為主,液化氣為輔,加上部分建筑垃圾混入其中,因此,垃圾 中煤灰、渣土等無機物含量較高,據環衛部門統計,無機物占 80,有機物占 14,其它占6。其成份詳見表 22、表 23,到 1997 年,衡陽市將普及管道煤氣,逐漸取代煤球,生 活垃圾

12、人均產量將有所下降,垃圾的成份及比例也將相應變化。 表 22 衡陽市垃圾成份調查表 成份 植物 動物 磚瓦 灰渣 紙 塑料 玻璃 布類 金屬 重量( kg) 78 61 223 578 12 11 20 10 7 比例() 7.8 6.1 22.3 57.8 1.2 1.1 2.0 1.0 0.7 表 23 衡陽市生活垃圾理化性質表 3 項目 水份 有機成份 C/N 視比重 (t/m ) 典型值 26.50 13.90 0.65 30 2.1.3 垃圾處理現狀 衡陽市的垃圾未經分選,由環衛部門直接收運,夜間到凌晨為垃圾清運時間。 衡陽市現有五馬歸槽、頭塘、螺絲山、吉興四處垃圾場,總面積 34.

13、14ha ,其中,五馬歸槽垃圾場已填完封場;頭塘垃圾場為露天堆放,現已造成極大的二次污染,無法正常使用; 螺絲山垃圾場也已填完封場;吉興垃圾場現已填埋垃圾67 年,預計 56 年后填完封場, 四座垃圾場的具體情況見表24。 表 24衡陽市現況垃圾場情況表 區域 名 稱 垃圾場性質 面 積 運行情況 (ha) 江東區 五馬歸槽垃圾場 簡易填埋場 1.8 已填滿,超標加層,現已封 場 城南區 頭塘垃圾場 露天堆場 3.64 無法正常使用,時有糾紛 城北區 螺絲山垃圾場 簡易填埋場 4.59 已填滿封場 城北區 吉興垃圾場 簡易衛生填埋場 24.12 正在填埋,無場底防滲 2.2 垃圾產生量預測 據

14、衡陽市環衛處提供的數據,衡陽市城區人口約90 萬人,其中常住人口為70 萬人,流 動人口 20 萬人,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由1985 年的 10.47 萬 t/a增加到 2003 年的 29.34 萬 t/a 。城市生活垃圾中易腐有機物質含量較低,約占垃圾總量的14,而灰渣及磚瓦約占垃 圾總量的 80。垃圾年增長率基本穩定,從表2 1 中可以看出,年平均增長率為5.9%。 隨著衡陽市城區建設的加速發展及人口的自然增長,城市居民生活條件、居住條件、生活燃料結構(燃煤改用燃氣)的不斷改善,垃圾的成份及產生量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根據衡陽市環衛處統計,2003 年衡陽市城區日均產生的生活垃圾約804t

15、,全年共 29.34 萬 t 。參考國內同類型城市生活垃圾的實際產生量,結合衡陽市歷年生活垃圾的增長情況, 以衡陽市 2003 年城區垃圾產生量 800t/d 為基準,預計衡陽市 2004-2015 年生活垃圾的增長 率為 6%,2016-2033 年為 3%。 采用下列公式對衡陽市未來十五年的生活垃圾產量進行計算:W=W0(1+r) (n-2003) 式中: W 預測年垃圾的產生量( 萬 t / a) W0 基準年垃圾實際產生量 (萬 t / a) r 年平均遞增率 n 預測年份 計算出衡陽市城區未來 20 年生活垃圾的數量見表 2-5 。 表 25 衡陽市城區未來 20 年內生活垃圾量預測

16、值 年份(年)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產 量( t/d ) 1000 1071 1135 1203 1275 1352 1433 累 計(萬 t/a ) 36.5 75.59 117.02 160.93 207.47 256.82 309.12 年份(年)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產 量( t/d ) 1519 1610 1658 1708 1759 1812 1866 累 計(萬 t/a ) 364.56 423.33 483.85 546.19 610.39 676.53 744.64 年份(年)

17、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產 量( t/d ) 1922 1980 2039 2101 2164 2229 2295 累 計(萬 t/a ) 814.79 887.06 961.48 1038.17 1117.16 1198.36 1282.13 年份(年) 2028 2029 2030 2031 2032 2033 2034 產 量( t/d ) 2364 2435 2508 2584 2661 2741 2823 累 計(萬 t/a ) 1368.41 1457.29 1548.83 1643.15 1740.28 1840.32 1943.3

18、6 年份(年) 2035 2036 產 量( t/d ) 2908 2995 累 計(萬 t/a ) 2049.50 2158.82 2.3 填埋場建設規模 本生活垃圾填埋場建設規模的確定主要考慮了以下兩個因素: ( 1)衡陽市生活垃圾產生量預測情況 從表 2-5 的垃圾產生量預測結果可以知道, 2015 年前( 2007 2015 年)衡陽市垃圾產生 總量約為 423.33 萬 t ,2016 2036 垃圾產生總量約為 1735.49 萬 t 。2007 年垃圾產生總量約 為 36.5 萬 t ,日均垃圾產生量為 1000t;2015 年垃圾產生總量約為 58.77 萬 t ,日均垃圾產生

19、 量約為 1610t;2036 年垃圾產生總量約為 109.32 萬 t ,日均垃圾產生量約為 2995t 。 ( 2)衡陽市生活垃圾組成成分 根據衡陽市環衛處提供的資料,衡陽市目前所產生的垃圾中易腐有機物含量較低,僅占 垃圾總產生量的14%左右,而灰渣及磚瓦卻占垃圾總量的80,詳見表 2-2 。 根據衡陽市的城市發展狀況,預計近年內由于城市建設規模的擴大,垃圾的組成成分不會發生明顯變化,但是不久的將來,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凈菜進城,能源結構由燃煤向燃氣轉變,并采取集中供熱,建筑廢渣另外處理等,與目前的垃圾組分相比,將來垃圾的成分將會發生顯著的變化,即:垃圾中的無機組分明顯

20、下降,有機成分增加。 參照國內經濟較發達地區的垃圾組分情況,預計 2015 年后衡陽市垃圾中的有機成分將達 到 40%以上。 綜合考慮上述兩個因素,初步確定本生活垃圾填埋場的建設規模為日填埋垃圾1000t 。 2015 年后,隨著垃圾中有機組分的增大,可考慮對垃圾進行多元化處理。 3 場址選擇 3.1 場址選擇原則及選址要求 采用衛生填埋工藝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由于其投資和工程量均較大,場址確定后不可更改,如因場址確定錯誤而污染環境,將造成巨大的環境和經濟損失,其影響在很長的時期內也難以消除。因此,垃圾填埋場的選址是至關重要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頒布的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標準 (CJ

21、J17-2001)的要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必須遵循以下環境保護要求: 1、填埋場場址設置應符合當地城市建設總體規劃要求, 符合當地城市區域環境總體規劃要求,符合當地城市環境衛生事業發展規劃要求; 2、填埋場對周圍環境不應產生污染或對周圍環境影響不超過國家相關現行標準的規定; 3、填埋場應與當地大氣防護、水資源保護、大自然保護及生態平衡要求一致; 4、填埋場應具備相應的庫容,填埋場使用年限宜 10 年以上,特殊情況下,不應低于 8 年,且填埋場應盡可能利用天然地形,如洼地、溝壑、峽谷、廢坑等; 5、建設地的人口密度低、土地利用價值低、地下水利用的可能性低; 6、填埋場應設在當地夏季主導風向下方

22、,距人畜居棲點 800m以外,地下水水流向的下游地區; 7、垃圾填埋場不應建在下列地區: ( 1)國家劃定的珍貴動植物棲息養殖區、國家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文物古跡區、生活飲用水源地以及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內; ( 2)居民密集居住區; ( 3)填埋區直接與河流和湖泊相距 50m以內地區; ( 4)專用水源蓄水層、地下水補給區、洪泛區、淤泥區等; ( 5)活動的坍塌地帶、地震區、斷層區、地下蓄礦區、灰巖坑及溶巖洞區。 3.2 場址方案比較 為了選好衡陽市生活垃圾處理場的場址,由市環衛處牽頭,組織國土、規劃、環保、環 衛等有關部門對衡陽市郊區進行踏勘,初步選定3 個進行方案比較,即朱馬沖、塘

23、沖、大王 沖 3 個場址。我公司于 2004 年 3 月會同市環衛處等有關部門對初步選定的場址進行踏勘,并 作出了方案比較。 場址:朱馬沖場址位于衡陽縣樟木鄉朱馬沖, 與 107 國道相距約 400m,距市區約 13km,場址設置符合衡陽市城市總體規劃要求。該場址位于城市規劃區的北部,處于城市主導夏季 風向偏東的下風向。 該場址四周環山,地勢北高南低,東西方向基本持平,整個場地山勢較小,場內相對高 差最大不超過 40m。場址自然徑流向東南方向,場內無固定居民住戶,場址周圍800m范圍內 零星分散一些居民住戶。場址內有塔新林場,無農田,南端有朱馬沖水庫,作為灌溉農田水 源,水庫南向為大片農田。場

24、內北邊有國防電纜由東北至西南方向通過。 場址:塘沖場址位于衡陽縣樟木鄉塘沖,緊鄰107 國道,與現有的垃圾填埋場吉興 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僅一山之隔,距市區約 14km。該場址位于城市規劃區的北部,處于城市夏季主導風下風向偏西方向。 該場址東、南、西、北四面環山,山勢較陡,場內相對高差最大高達87m。場址東北方 向有一地勢陡峭的峽谷,出峽谷為開闊的荷花坪,峽谷口約 25m處有一小溪,自北繞荷花坪向西南方向流去。場內自然徑流向東北方向,最終匯入場址東北端的小溪。場址底部為農田, 四周為荒山灌木叢。場址北邊入口處有 2 戶居民,東邊出口臨近 107 國道處有 24 戶居民,除此之外,場址 800m范

25、圍內無居住戶。 場址:大王沖場址位于衡陽縣樟木鄉大王沖,與 107 國道相距約 5km,距市區約 19km,場址設置符合衡陽市城市總體規劃要求。該場址位于城市規劃區的北部,處于城市夏季主導 風下風向偏北方向。 0.2 3m, 該場址東、西、北三面環山,山勢較陡 , 場內相對高差最大約 50m。場內自然徑流向南方向,場內為肥沃農田,四周為油茶灌木叢。由 107 國道進入場址,沿線分布居民戶,進入場內也有多處居民戶,除此之外,場址 800m范圍內分散多處居住戶。 3.3 場址的確定 通過上述方案比較,可以看出朱馬沖場址雖然不占有農田,僅占有塔新林場林地,離市 區相對較近,臨近107 國道 400m

26、,運距適宜,運輸費用少,但場址800m內居民較多,搬遷量 較大,場地面積少,場內相對高差最大不超過 40m,庫容小,服務年限短,單位面積前期投資大,且場區占用朱馬沖水庫,自然排水口處于農田保護區內,其對生態環境的風險與危害 較大,加上場內北邊有國防電纜由東北至西南方向通過, 場址不符合國防電纜有關法律規定,應予以否定。 大王沖場址方案雖然場區面積大,庫容大,服務年限長,但離市區遠,從107 國道進場 內 5km 處都是鄉間小路,運輸較遠,運輸費用高,且道路工程投資較大。加上該場址占用農田多,場址 800m內居民多,搬遷量大,該場址同樣應予以否定。 塘沖場址方案占地面積大,占用農田不多,四面環山

27、,山勢較陡,場內相對高差最大超 過高達 87m,庫容大,服務年限長,且離市區相對較近,緊鄰 107 國道,道路運輸容易,運輸費用低,場址 800m內無居民,搬遷戶數少,前期投資少,加上場址與現有吉興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相鄰,外部條件(供水、供電)好,新建填埋場的生活輔助設施可以和吉興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合并考慮,統一管理。 綜上所述,根據衡陽市的具體情況,從衡陽市城市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以及投入產出比率等多角度考慮后,確定采用塘沖場址方案。 3.4 場址概況 3.4.1 場區地形地貌 塘沖場址為中生代末期形成的內陸湖盆地,衡山山脈南延至此,場區屬剝蝕地貌。場區東、南、西、北四面環山,山勢較陡 ,

28、山脈呈東西走向,東西兩面為崗巒起伏的山嶺,中間為一“ O”形山包,整個場區由東北向西南方向看呈“ M”形。 場區東北方向有一地勢陡峭的峽谷, 出峽谷為開闊的荷花坪, 峽谷口約 25m處有一小溪,自北繞荷花坪向西南方向流去。場內自然徑流向東北方向,最終匯入場址東北端的小溪。 場址四周為荒山灌木叢,溝谷為農田,底部自然坡降 1 2,四周最大坡度達 60。溝谷總長約 2800m,平均谷寬約 40m。場區總體地勢為南高北低,谷北向山脈最高高程為127.5m,最低高程為 54.6m,相對高差 72.9m。 谷南向山脈最高高程為118.2m,最低高程為 64.8m,相對高差 53.4m。 谷底西端最高高程

29、為83.6m,最低高程為 64.8m, 相對高程 18.8m; 東端最高高程為149.5m,最低高程為 62.6m, 相對高差 86.9m。 3.4.2 場區地質條件 場址所在區域上有一條東西向的逆斷層通過場區南部,走向為東北至西南,傾向東南,富水性中等。另一條小斷裂,走向為西北至東南。場區構造位于兩斷裂層相夾處,屬穩定結 構期,不會引起近期活動。 場區內山坡坡腳、農田、溪溝、水塘等為第四系黃、褐粘土、耕植土,厚度為 -4 占總面積的 15, 滲透系數為 1.2 5.8 10 cm/s,該土可作為填埋垃圾覆蓋土。 場區西北、東南角為巖性紫紅色砂質巖,粉砂巖,風化強烈,大部分成土狀,含水較弱。遍

30、及場區為古界冷家溪群板巖,顏色多樣:暗紅、灰綠、青灰、泥黃色等。巖層傾向正 南,傾角較陡。場區巖石裸露區分布面積占填埋區的85%。 3.4.3 場區水系 區內主要河流有三渡水、湘江。三渡水由場區北面經過,在場區北出口處河寬8.1m,河 岸標高 53m,河底標高 49.5m。當三渡水水位標高分別為 50.5m、51.5m、52.5m、53m時對應 流量分別為 3 3 3 3 0.98m /s 、4.075m /s 、6.16m /s 、7.02m /s 。三渡水最終流入湘江,處理后底滲 濾液將通過三渡水排入湘江。湘江是衡陽市的主要給水水源和排水體,其水文特征如下: 河流寬度 400m 3/s 年

31、平均流量 1360.0m 最大流量 18100.0 m 3/s 最小流量 30.0 m 3/s 年平均水位 45.4m 最高水位 61.8m 最低水位 44.0m 年平均流速 0.867m/s 3 年經流量 504 億 m 平均水溫 19.6 。 C 湘江在旱災年河水位為 49.5m,50 年一遇洪水水位為 57.51m,100 年一遇洪水年, 最高水 位 59.367m,常年水位 55.16m。 3.4.3 場區水文地質 根據地下水的埋藏條件和富水性,場區地下水分為四種類型。 第一種為第四系殘、坡積層空隙潛水,主要賦存于第四系粘土、耕植土中,水位埋深較淺,滲透性能差,滲透系數 1.2 5.8

32、 10-4 cm/s,含水較微弱。 第二種為孔隙水,主要賦存于第三系東塘組粉砂質泥巖、粉砂巖層中,分布于場區的西 北、東南角,由于該巖層風化強烈,多成為粘土狀,含水較微弱,可視為相對隔水層。 第三種為基巖風化裂隙水,水位埋深度 0.1 2.5m,局部自流,抽水試驗結果涌水量Q=60.96 203.47m3/d 。地下水位主要受大氣降水的補給,水量隨季節變化。基巖區大氣降水滲入系數為 0.051 。大氣降水順地層傾向滲透補給地下水,匯集于沖溝切割處轉向北流動,排泄于場區東北角的三渡水小河中。 第四種為構造裂隙水,該區域斷層為逆斷層,破碎帶寬約 50m,在場區走向近東西,傾向南,含水較豐富,月光丘

33、地段有一民井, 水位埋深 0.1m,水溫 19。C, 供 50-60 人生活用水。 場區大氣降水的小部分沿基巖裂隙轉入地下徑流,大部分沿坡流向谷底沖溝匯入場區東 北角的小溪,再入三渡水(部分沿途用作農用水) ,區內地表徑流量為 1017l/s 。雨季成倍增加,旱季不斷流。 場址及其附近繼裂不發育,構造穩定性好,未發現泥石流、滑坡、地表溶洞、和塌陷洞等影響場地穩定的不良現象及不良地質,但場址處于灰巖地區,地層破碎明顯,在工程中應高度重視防滲漏問題。 3.4.4 場地氣象條件 區內屬亞熱帶氣候區,主要氣象特征如下: A、氣溫 年平均氣溫: 17.9 。c 。 年平均最高氣溫: 23.8c 年平均最

34、低氣溫: 13.9 。 c 月平均最高氣溫: 37.3 。 c 。 月平均最低氣溫: 0.1c 極端最高氣溫: 40.8 。 c 。 極端最低氣溫: 7.2c B、水氣壓 年平均水氣壓: 17.6mbar 絕對最大水氣壓: 36.3mbar 絕對最小水氣壓: 1.5mbar C、濕度 年最小相對濕度: 12% 年平均相對濕度: 78% D、蒸發量 年平均蒸發量: 1468.7mm E、降雨量 多年平均降雨量: 1337.4mm 最大年降雨量: 1751.1mm(94年) 最小年降雨量: 956.1mm 最大月降雨量: 615.8mm 最小月降雨量: 0.2mm 最大日降雨量: 217.4mm

35、F、風 月平均風速: 2.0m/s 最大風速: 25.0m/s 主導風向及頻率:春夏ES,秋冬 NE G、日照 年平均日照率: 38 年平均日照數: 1663.5hr 綜上所述,場地工程地質條件較好,穩定性強,適宜于垃圾處理場的工程建設。 4 垃圾中轉站 4.1 中轉站工藝比選 目前,國內外壓縮式生活垃圾中轉工藝型式可分為水平裝箱和豎直裝箱(筒)二大類。 圖 41 和圖 42 簡單表示了這二種工藝流程。表4 1 列出了對這二種工藝的評價結果。 短距離收集 居民點垃圾中轉站垃圾卸入貯存池內 大型運輸車 推料機 壓縮裝置 垃圾處理場 裝箱 壓縮機貯料倉 長距離運輸 圖 1 水平裝箱式中轉站工藝流程

36、示意框圖 小型運輸車 居民點垃圾 中轉站 垃圾直接卸入豎直的容器 短距離收集 壓縮 大型運輸車 垃圾處理場 長距離運輸 裝車 圖 2豎直裝箱(筒)式中轉站工藝流程示意框圖 表 41 水平裝箱與豎直裝箱工藝技術經濟比較表 序 比較指標 二種壓入裝箱工藝的技術經濟評價結果 號 水平壓入裝箱式 豎直壓入裝箱式 中轉站車間內設垃圾卸料貯存 池,垃圾先卸入貯存池,池內設 中轉站車間內無垃圾卸料貯 水平橫向液壓推料裝置,將池內 存池,垃圾直接卸入豎直的容 1 垃圾卸料和裝箱 垃圾推入壓縮機的貯料倉內,再 器內,容器內垃圾裝滿后,容 由水平縱向壓縮裝置將垃圾推入 器上方的液壓壓縮裝置向下 集裝箱內,并逐漸在

37、箱內壓縮垃 將容器內垃圾壓縮。 圾。 2 液壓壓縮系統 液壓壓縮系統較復雜 液壓壓縮系統較簡單 3 轉運效率 壓縮比小,轉運效率較低 壓縮比 1:2 ,轉運效率較高 貯存池中的垃圾暴露在外的面積 垃圾直接卸入豎直容器內,垃 4 臭氣控制 大、時間長,臭氣揮發量大,如 圾與外部空氣的接觸時間很 處理措施不當,易對周圍環境造 短,臭氣揮發量很小,臭氣易 成破壞。 控制,對周圍環境影響很小。 5 操作維護 復雜 簡單 6 運行費用 較高 較低 7 技術可靠性 較可靠 可靠 8 投資經濟性 較經濟 經濟 經上述比較,從技術、經濟和環境保護等綜合效益出發,本可研對衡陽市生活垃圾中轉站推薦選用豎直裝箱工藝

38、。 4.2 中轉站工藝流程 衡陽市生活垃圾中轉站工藝流程如圖4-3 所示。 垃圾稱重容器復位垃圾卸料 大型運輸車 垃圾處理場 容器裝箱 垂直壓縮裝箱 圖 43 垃圾中轉站工藝流程圖 垃圾收集車首先經稱重計量后,沿坡道進入中轉站作業車間的二層卸料大廳。 在車間的二層卸料大廳內,收集車掉頭、倒車,尾部對準豎直放置的容器進料口。 容器已安放就位。頂端的進料門已打開,容器上方的卸料溜槽放下,圍成一卸料漏斗。 垃圾收集車以后傾自卸或者推卸的方式將垃圾卸入容器內。 容器裝滿垃圾后, 操作壓實器沿水平導軌移動至容器的正上方, 將容器內部的垃圾壓縮。然后再往容器內卸入垃圾,裝滿后再壓,直到容器內的垃圾達到設計

39、的裝載量,將卸料 溜槽收起和將容器頂端的進料門關閉。 如此,即完成一次垃圾的卸料、壓縮及裝筒作業。 4.3 中轉站設備配置 本工程主要設備配置情況見表42。 表 42 衡陽市生活垃圾中轉站主體設備配置 序號 設 備 名 稱 主體設備配置數量 備注 1 垃圾進站稱重裝置 1 套 2 垃圾運輸車 見總圖專業 3 壓實器 4 套 4 圓筒容器 16 個 5 卸料溜槽 7 套 4.4 中轉站車間配置 2 中轉站作業車間是站內的主體建筑,為二層框架結構。車間占地面積約1500m,建筑面 2 積約 4000m。底層高約 8.0m,二層高 58m。 車間底層設維修車間、辦公室、廁所、浴室等。選配的除塵脫臭系

40、統也可布置在車間底層。容器泊位在室外,緊靠底層的外墻布置。 車間二層為垃圾卸料作業區,頂為拱形鋼結構,并設玻璃窗采光,容器的斜上方設鋼結構人行道。整個車間為封閉式建筑,防止臭氣擴散對周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同時考慮,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中的紙張、金屬、玻璃和塑料等可回收物質的比重明顯增加,將對垃圾進行分選后再壓縮填埋。 本可研僅在垃圾中轉站旁預留分選車間場地,待今后條件成熟后上分選工藝。分選車間 2 占地面積約 2000m,廠房設一層,層高10m。 5 填埋庫區總體規劃及服務年限 5.1 填埋庫區總體規劃 擬建的衡陽市塘沖垃圾填埋場規劃用地面積約53.9hm2。

41、 為了減少一次性投資,按一次規劃分期建設的原則,將填埋庫區分為三個相對獨立的填埋坑,分期進行建設。場區東南側由東向西南、西北走向的兩條沖溝作為第一期進行建設, 一期總用地面積為 2 2 86600m,其中填埋庫區占地面積 68900m。 在臨近 107 國道一側的溝口處填筑截污壩,在溝谷狹窄處填筑臨時擋水堤,以形成完整 3 閉合的填埋坑, 一期設計總庫容為3859000m。場區西北側 “”形山溝作為第二期進行建設, 22 二期總用地面積為176170m,填埋庫區占地面積為157800m,在場區的西端中部修筑臨時當 水堤,在場區東北端的溝口填筑截污壩,以形成二期和三期兩個完整閉合的填埋坑,其中二

42、 33 期設計總庫容為9692000m,三期設計總庫容為10236300m。 一期填埋庫由下向上按10m一個高程進行堆填,最終填埋標高可達125m; 二期填埋庫由南向北分三個區,逐區由下向上進行堆填,最終填埋標高可達140m; 三期最終填埋標高為130m。 5.2 填埋廢物量及填埋場服務年限 根據衡陽市環衛處提供的基礎數據,現有衡陽市垃圾填埋量為800t/d ,考慮垃圾的自然 增長,本填埋場建成初始年受納城市生活垃圾量為1000t/d ,垃圾的年增長率按6%(2015 年 后按 3)計。 由于垃圾量按年增長 6%(2015 年后按 3)計,需填埋的垃圾量增長較快,使填埋場的服務年限縮短,此外,

43、垃圾在填埋場內的壓實密度也對填埋場的服務年限有影響,選擇好的填埋作業機械,嚴格按分層碾壓,提高垃圾的密實度,可延長填埋場的服務年限,也就是降低了填埋場的單位造價。 本設計按填埋后廢物密實度為1.0 計算。 填埋場實際填埋垃圾量應為填埋場實際庫容減去所需覆土量。覆土量包括每日覆土、中間覆土和最終覆土。根據本填埋場的條件和設計作業方式,本填埋場的覆土量以填埋廢物量 的 10%計算,則本填埋場實際可填埋垃圾量和服務年限見表5 1。 表 51垃圾填埋量表 分 期 庫 容 覆土量 3 服務年限 3 3 實際填埋垃圾量 (m ) (a) (m ) (m ) 第一期 3859000 309120 30912

44、00 7 第二期 9692000 889240 8892400 13 第三期 10236300 960460 9604600 10 合計 23787300 2158820 21588200 30 6 填埋工藝 6.1 垃圾處理工藝的確定 6.1.1 垃圾處理常用方法 城市垃圾常規處理處置方法有以下三種:垃圾衛生填埋法、垃圾堆肥法、垃圾焚燒法。 ( 1)垃圾衛生填埋法 垃圾衛生填埋法是對垃圾的一種最終處置方法,由于其處理方法簡單,易于操作,具有 投資相對較省,運轉費用較低等特點,故而是目前國內外采用最多的城市垃圾處置方法。但該處理方法的缺點是占地面積較大,如果在設計、施工中對填埋場的防滲措施采取

45、不當,易造成對地下水的污染。 ( 2)垃圾高溫堆肥法 垃圾高溫堆肥法是利用微生物分解垃圾中有機成分的生物化學方法。該方法占地面積相 對較小,操作安全性好,可生產出農肥產品,實現垃圾處理的減量化、資源化。 該方法對垃圾的成份有一定的要求,即垃圾中生物可降解有機物含量應大于 40%。其處理過程所需機構設備較多,包括磁選設備、振動格篩、雙層滾筒篩、立錘式破碎機等,投資及運行費用較高。 同時還應考慮對占初始量 40%左右的非堆肥物作填埋處置的方案和投資。另外,垃圾堆肥對環境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 3)垃圾焚燒法 垃圾焚燒法是一種較為先進但一次性投入較大的垃圾處理方法。 在發達國家的大中城市采用較多。

46、垃圾焚燒法較適于在人口密集、用地緊張、運輸太遠 的地區且其它處理方法無法實施時采用。 其主要優點為:在較短的時間內可使垃圾轉變成穩定狀態,同時使垃圾從重量和體積上有較大程度的減少,真正達到垃圾減量化的要求。 一般而言,焚燒后的殘渣量較小,其重量只占原垃圾的 25-40%,體積也只是原來的 812%。而且焚燒的殘渣是一種密實的、不會腐敗和無菌的物質,便于后續填埋處置。 另外焚燒廠占地面積小,而且可以回收部分能源。 焚燒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一次投資費用高; 需要有良好訓練的技術人員進行操作和管理;對垃圾的成份要求較高,一般當垃圾熱值 低于 5000kJ/kg 時,即不宜采用焚澆方法,當熱值低于 6

47、000kJ/kg 時,熱能無回收利用價值;另外,焚燒煙氣中會含有不易去除的污染性物質。 各種垃圾處理方法的優缺點詳見表6-1 。 表 6-1 垃圾處理方法技術比較表 比較項目 衛生填埋 焚 燒 堆 肥 技術可靠性 可靠,屬常用處理方法 較可靠,國外屬成熟技術 較可靠,我國有實踐經驗 選址難度 較困難 有一定難度 有一定難度 占地面積 2 較小, 2 2 大, 500 900m/t 60 100m/t 中等, 110 150m/t 建設工期 912 月 30 36 月 12 18 月 進場垃圾的含水率小 進爐垃圾的低位熱值 垃圾中可生物降解有 適用條件 高于 4180kJ/kg 、含水率小 于

48、30%,無機成份大于 60% 機物含量大于 40% 于 50%、灰分低于 30% 操作安全性 較好,沼氣導排要暢通 較好,嚴格按照規范操作 較好 管理水平 一般 很高 較高 產品市場 有沼氣回收的衛生填 熱能或電能可發電或 落實堆肥產品市場有 埋場,沼氣可用作發電 綜合利用 一定困難,須采用多種措施 能源化 沼氣收集后可用來發電 垃圾焚燒余熱可發電 采用厭氧消化工藝,沼氣 或綜合利用 收集后可發電或綜合利用 填埋場封場并穩定后, 垃圾分選可回收部分 垃圾堆肥產品可用于 資源利用 可恢復土地利用或再生土 農業種植和園林綠化等,并 物資,焚燒爐渣可綜合利用 地資源,陳垃圾可開采利用 可回收部分物資

49、 穩定化時間 10 15a 2hr 左右 20 30d 填埋本身是一種最終 焚燒爐渣需作處置,約 不可堆肥物需作處置, 最終處置 約占進爐垃圾量的 30% 處置方式 占進爐垃圾量的 10% 15% 40% 地表水污染 應有完善的滲濾液處 爐渣填埋時與垃圾填 可能性較小,污水應經 理設施,但不易達標 埋方法相仿,但水量小 處理后排入城市管網 地下水污染 場底需有防滲措施,但 可能性較小 可能性較小 仍可能滲漏。 有輕微污染,可采用導 應加強對酸性氣體、重 有輕微氣味,應設除臭 大氣污染 氣、覆蓋、設置隔離帶等措 金屬和二惡英的控制 裝置和隔離帶 施控制 土壤污染 限于填埋場區域 灰渣不能隨意堆放

50、 需控制堆肥中重金屬 的含量和 pH 值 處理成本 低 高 較高 技術特點 操作簡單,適應性好, 占地面積小,運行穩定 技術成熟,減量化和資 工程投資和運行成本較低 可靠,減量化效果好 源化效果好 主要風險 沼氣聚集引起爆炸,場地 垃圾燃燒不穩定,煙氣 生產成本過高或堆肥質 滲漏或滲瀝水處理不達標 治理不達標 量不佳影響堆肥產品銷售 衛生填埋市城市垃圾 焚燒是處理可燃城市 堆肥是對城市垃圾中 垃圾的有效方式,城市垃圾 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進行 處理必不可少的最終處理 技術政策 中可燃物較多、填埋場地缺 處理和利用的有效方式,在 手段,也是現階段我國城市 乏和經濟發達的地區可積 堆肥產品有市場的地

51、區應 垃圾處理的主要方式 極采用焚燒技術 積極推廣應用 6.1.2 處理方法的確定 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三種垃圾的處置方法各有所長。 由于衡陽市屬于內陸中小城市,目前人民的生活水平還不太高,居民生活及取暖主要以 燃煤為主,根據第 2 章中表 2-2 、表 2-3 所列數據可以看出衡陽市城區生活垃圾屬于高灰份、高水分、低熱值的垃圾類型,因此目前不宜采用焚燒工藝進行處理; 另外,由于未設置專門的城市建筑廢渣處理設施,導致建筑廢渣混入生活垃圾中,使垃圾產生量較大,且其中的無機物含量高達 80%,結合衡陽市城市總體規劃,生活垃圾中有機物的成分在今后一段時間內也難以大幅度提高,采用堆肥法處理生活垃圾也不

52、太適宜。 另外,衡陽市城區生活垃圾中基本不含有有毒工業廢物、易燃易爆危險物品、有腐蝕性或有放射性的物質等嚴重污染環境的物質,符合垃圾衛生填埋的要求。 綜合考慮衡陽市的垃圾產量、組成以及衡陽市經濟發展狀況和經濟承受能力,結合國家有關產業政策和衡陽市城市總體規劃,選擇衛生填埋處理衡陽市生活垃圾是切實可行的垃圾處理方法。 衛生填埋處理方法的優點是處理能力大,生產性投資及運行費用較低,且不受垃圾成份變化的影響,單就城鎮垃圾的最終處置而言,在目前的經濟條件下,選擇衛生填埋法處理內陸中小城市生活垃圾是可行的,也符合衡陽市的實際情況。 今后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垃圾組成結構的變化,可考慮采用焚燒或高溫堆肥法等

53、其它垃圾處理方法。 6.2 垃圾填埋作業 填埋場采用的是分單元逐日覆土的填埋工藝。 為配合垃圾分選車間的作業制度,本填埋場采用每天兩班,每班 8hr 的作業制度。填埋作業采用自下而上,分階段進行,以一天一層作業量為一填埋單元。在填埋單元內 垃圾每層填埋厚度不大于 0.5m,層層壓實,當填埋厚度達到 2.3 m時,覆土 0.2m,構成一個 2.5m 厚的填埋單元。 每天填埋作業結束后需在垃圾表面進行日覆土,以減少紙屑、塑料袋等輕物質的飛揚,防止蒼蠅、鼠類、鳥類在垃圾中覓食。在蚊蠅孳生季節,還需每天噴灑藥水進行防護。 在每達到一個階段高程后進行中間覆土,其階段高程與邊坡 L 型截洪溝相配合,使經過

54、中間覆土的廢物表面形成排水面,起到清污分流的效果。 同時中間覆土可提供垃圾運輸車輛的臨時通行,為保證雨季和夏天瓜果季節垃圾填埋的順利進行,宜用爐灰和渣石等攤筑臨時道路通向作業面。 衛生填埋工藝流程圖見圖61 圖 6-1衛生填埋工藝流程圖 6.3 覆土土源 一般垃圾填埋場覆土包括每日覆土、 中間覆土和最終覆土,覆土量約占填埋垃圾量的10%。 3 3 本填埋場一期覆土量約 28.6 萬 m,二期覆土量約 76.9 萬 m。 一期填埋場場形整理后剩余土方約 3 3 18 萬 m,筑壩及場地回填需用土 6 萬 m,剩余先堆存 于二期范圍內,再逐步回填使用,不足部分從二期取土。 3 二期填埋場場形整理后

55、剩余土方約 48 萬 m,可作為一期的覆土來源。 二期覆土來源可就近在附近山坡取土。 6.4 填埋作業污染及災害防治 填埋場作業期除滲濾液和填埋氣體的污染外,還有垃圾飛散污染以及環境衛生和病蟲害的污染和火災的危害。 由于本填埋場處于溝谷內,四周地形較高,可形成天然屏障。在填埋作業區設置活動圍欄,以防止垃圾中輕物質的飛散; 通過每日覆土和垃圾作業面灑藥,以減少蚊蠅的孳生和老鼠的危害; 填埋場除嚴格每日覆土及禁止揀拾垃圾制造火源外,還配備了完善的消防設施。 6.5 填埋作業機械 垃圾衛生填埋場需要采用的作業設備包括攤平設備、碾壓設備、取土設備等。根據本填埋場作業條件,配置的機械和設備見表 6-2

56、。 表 6-2本填埋場配置的機械設備數量性能一覽表 設備名稱 規格 數量(臺) 用途及規格 垃圾壓實機 230 馬力 2 用途:利用尖銳的鋼滾輪來回于垃圾堆上, 達到碾碎 及壓實垃圾的效果,配置前推板,可推平垃圾。 履帶式推土機 160 馬力 3 用途:鋪攤、整平垃圾車傾倒的垃圾及表面覆土, 并 可維護場內道路。 挖掘機 1m3 1 用途:場內道路壓實、修補,覆土壓實,也可用于垃 圾壓實作業。 裝載機 1m3 2 用途:用于垃圾覆土的搬運, 以及垃圾場內較長距離 的運輸和大件垃圾的搬運。 自卸卡車 20t 總圖 用途:清運垃圾,并可裝載垃圾填埋所需的覆土。 專業定 消灑車 170 馬力,5t

57、1 用途:維護垃圾填埋場衛生, 減少蚊蠅孳生和病菌污 容量 染,并可用于場區綠化灑水和道路灑水。 6.6 填埋場監測 為了掌握填埋場建設和運行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在一旦產生污染事故后能及時了解情況并為采取應急措施提供依據,需設立污染源監測設置,并制定詳細和長期的監測計劃。 6.6.1 地下水監測設置 在一、二及三期填埋場的地下水流向上游,分別設置一口地下水監測井,以取得地下水的背景值。 在地下水流向的下游,分別設置三口地下水監測井,以便采樣探查填埋場下地下水是否受到垃圾滲濾液的污染。 從填埋場建設起就應開始地下水的監測,至少應進行到填埋場封場后十年。 6.6.2 大氣污染監測 在填埋場區內設置三

58、個大氣監測采樣點, 在填埋場外適當地點設置一個大氣監測采樣點,定期采用測定甲烷、硫化氫、氨等污染物的濃度變化。 6.6.3 邊坡穩定監測 在截污壩和填埋場邊坡以及最終封場后的斜坡上設置傾斜變位器和沉陷計,以隨時了解邊坡的穩定性變化。 7 填埋庫區工程 7.1 截污壩 本填埋場屬于典型的溝谷型填埋場,其中一期填埋場利用兩個沖溝的天然地形作為填埋場的兩個邊,在西北側溝谷狹窄處修筑臨時擋水堤,在東面溝口處修筑截污壩,并對兩個沖溝之間的山脊進行部分開挖,形成一個封閉的填埋坑,以增大填埋容量,并有利于滲濾液的控制。 二期填埋場利用場區西北側“”形山溝作為第二期進行建設,分別在場區西端中部修筑臨時擋水堤,

59、在場區東北端填筑截污壩,形成一個封閉的填埋坑。 截污壩的設計原則為:穩定、安全、美觀、造價低、施工容易、維護簡單。 截污壩采用的形式主要有混凝土擋土墻、漿砌塊石擋土墻以及重力式土壩等,其比較見 表 71。 經過綜合比較,本設計采用重力式均質土壩。 表 71各種形式截污壩比較表 比較項目 RC懸臂式 RC扶臂式 漿砌塊石 重力式 擋土墻 擋土墻 擋土墻 土壩 工程造價 4 3 2 1 施工難度 3 4 2 1 抗震性 2 1 3 4 內部結構強度 3 2 1 4 承受不均勻沉降 3 4 2 1 土壤流失 2 3 1 4 表面綠化 4 3 2 1 美觀 3 4 1 2 用地 1 2 3 4 注:比

60、較分數 1 表示最佳, 4 表示最差。 1) 、1#截污壩 在一期東側溝口填筑 1#截污壩,此壩為垃圾副壩,壩頂高程為 80m,壩頂寬 5m,最大壩高 10m,壩內坡坡度為 1:2.5 ,外坡坡度為 1:2 。 壩內坡鋪設 HDPE防滲膜進行防滲處理, 由于場區內可用來筑壩的土多為砂質粘土, 為防止坡腳受沖刷,在壩外坡鋪設三維防沖蝕網后植草綠化進行保護。 2) 、1#臨時擋水堤 在二期與三期中間,即三期東側溝口填筑臨時擋水堤,此堤為二期與三期的分水堤,堤 高為 70m,堤頂寬 2m,最大堤高 10m。 3) 、2#截污壩 在二期溝口的東北端填筑 3#截污壩,為垃圾主壩,壩頂高程為 80m,壩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