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必修一文言習題_第1頁
高中語文必修一文言習題_第2頁
高中語文必修一文言習題_第3頁
高中語文必修一文言習題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中文言習題一一、解釋下面句中的實詞朝 :1朝服衣冠 2相如每朝時,常稱病3強國請服,弱國入朝 4于是入朝見威王5兩朝開濟老臣心 6期年不聽朝7坐南朝北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2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3鄙人不知忌諱4孔子鄙其小器 何 1卻看妻子愁何在 2夫晉,何厭之有?3又何間焉 4今日之事何如5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6如太行王屋何 7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8何(h)蓑何笠二、翻譯下面文言語句1.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3.翻譯下面劃線

2、句子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逼捱m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痹釉唬骸皨雰悍桥c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選自韓非子)【注釋】顧反:回來。知:是非判斷能力。1 / 4高中文言習題二一、解釋下列實詞虛詞愛1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2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3齊國雖褊小,我何愛一牛 4向使三國各愛其地5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6古之遺愛也 7愛而不見,搔首躑躅之(一)解釋句中“之”字的意義和用法1. 輟耕之隴上 2.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3.余之力尚

3、足以入。 4.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5.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6.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7. 夫晉,何厭之有。(二)判斷“之”在文中的意義一僧欲1之南海,詢于唐僧,唐僧不2之應。久3之,此僧以簞食瓢飲4之助至南海,夸5之于唐僧:“此何難6之有?”唐僧曰:“汝7之百折不撓,實可欽佩。然汝8之言亦過矣,君將驕而笑9之乎?”二、翻譯下面劃線語句1.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2.恐懼不敢自陳,謹斬樊於期頭,及獻燕之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聞大王。 3. 高祖既貴,命藏微時耕具以示子孫。帝至故宮見之,有慚色。近侍或進曰:“大舜躬耕歷山,伯禹親事水土。

4、陛下不睹遺物,安知先帝之至德,稼穡之艱難乎!” (選自資治通鑒宋紀)【注釋】高祖既貴:指劉裕做了南朝的宋武帝。帝:指劉裕的兒子宋文帝劉義隆。伯禹:治水的大禹。高中文言習題三一、解釋下列實詞虛詞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 4左右欲兵之2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 3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 5贏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臥內焉 1. 于是余有嘆焉。2. 萬鐘于我何加焉。3. 盤盤焉,囷囷焉。4. 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5. 過而能改,善莫大焉。6. 而人之所罕至焉。7.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9. 公輸子自魯南游楚,焉始為舟戰之器。8. 朝濟而夕設版焉。二、請翻譯下列劃線的文言句子,并指出賓主語前置的條件。1、大王來何操? 2、沛公安在?3、孔子云:“何陋之有?”4、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 5、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6、古之人不余欺也。 三、翻譯下面句子1. 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彩,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2. 樊噲曰:“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