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業的未來路在何方_第1頁
中國制造業的未來路在何方_第2頁
中國制造業的未來路在何方_第3頁
中國制造業的未來路在何方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中國制造業的未來路在何方 如何在各種糾纏的勢力中找尋出一條路,并創造一個全面安全和繁榮的未來,至少在目前,還沒有因此也無法找到很好的答案,這只能靠我們共同“上下而求索”。隨著智能機器人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熟,以及研發人員的不懈努力,產業機器人、聊天機器人、烹飪機器人、清潔機器人、迎賓機器人、送貨機器人、娛樂機器人、教育機器人、醫療機器人、戰斗機器人等等,如今都已出現并應用在不同的領域。在看得見的未來,機器人必會成為我們的伙伴、身邊的同事、家庭的成員。正因為如此,谷歌、ibm、微軟、臉譜、雅虎、亞馬遜、阿里巴巴等科技巨頭,無一不將機器人視作未來的技術制高點和利益增長點來對待,美國、日本、德國等政

2、府都將機器人產業作為未來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我國工信部也明確,機器人自動化將是實現“中國制造2025”的重要工具。長期以來,我們將機器人定義為自動執行工作的機器裝置,基于接受人類指揮的自信,我們根本無法想象一個機器人時代的到來。現在,硅谷企業家馬丁福特在機器人時代:技術、工作與經濟的未來中,將機器人分為兩類:一類是“弱”的機器人,或稱為藍領機器人,并不需要復制人所有的智力,只要能達到搶人飯碗的要求就夠了。作為制造業大國,在全球工業機器人大軍中,2014年在中國的工廠里,機器人占了大約四分之一;據世界經理人雜志一份對中國企業的調查,85%的企業未來一年內有意向引入工業機器人、數字化智能機床、數控

3、系統、3d打印機等智能制造設備,22%的企業未來一年其智能制造設備的投入占總預算的20%以上。馬丁福特說的另一類機器人,是“強”的機器人,或曰智能機器人,它能達到遠高于藍領工人的智能水平,甚至超過整個人類的智能水平。確實如此,目前,智能機器人技術正沿著自主性、適應性和智能通信三個方向發展,機器人越來越具備感覺要素,能認識周圍環境狀態,越來越具備運動要素,能對外界做出反應性動作,越來越具備思考要素,能根據感覺要素所得到的信息,思考出采用什么樣的動作。于是,機器人時代的到來,似乎成了一種必然的趨勢。專家估計,短則在2030年前,長則在2050年前。那么,在機器人時代,技術、工作與經濟的未來會怎樣?

4、機器人真的會比人更聰明嗎?人類未來的處境又是怎樣?在傳統時代,我們對機器人的態度是樂觀的,即使一些工作被淘汰,但總會有更多工作被創造出來,以滿足新時代新的創新。帶來的經濟社會問題,也可以通過加強醫療衛生、退休和失業保險制度,培訓和教育的強化,或類似于美國的“勞動所得稅抵免”計劃來調整。但在馬丁福特看來,在機器人時代,這些想法完全錯了。所謂的“好工作”將會過時:很多律師助理、記者、上班族,甚至電腦程序員,都將被機器人和智能軟件所取代,工薪家庭和中產階級家庭將受到進一步擠壓。同時,家庭還要經受生活成本上漲的沖擊,尤其教育成本和醫療保健成本的上漲。這一切的后果,很可能是大范圍失業和經濟狀況不平等,甚

5、至還有經濟的崩潰。你不能阻止科技的腳步;世界將繼續向前發展。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機器人研究所所長馬修梅森就說:“機器人市場的快速升溫,是一個國家工業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機器人應該如人類一樣擁有獨立的思考和決策能力。毫無疑問,機器人是推動新工業革命的關鍵。”對正強調“互聯網”、全民“眾包”創新的“創客”時代的我國來說,除了擁抱機器人,別無選擇。馬丁福特向我們詳細闡述了機器人技術向“智能”和“類人”發展的路線圖,正從以控制為出發點的it時代,走向以激活生產力為目的數據時代,這一轉變過程的關鍵則依賴大數據和云服務。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阿里巴巴與軟銀、富士康聯手機器人產業,推出全球首款情感機器人pepp

6、er時,馬云將其稱為“第四次產業革命”。或許中國的問題更突出,因為中國還處在向富裕國家過度的進程中,制造業依然是個非常重要的就業方向,還沒有真正建立起強大的中產階級群體,但伴隨著機器人時代的到來,工廠提供的就業機會將不可避免地持續消失。僅僅自動化機床的普及,從1995年到2002年,我國制造業已約有1600萬工作崗位消失。現在,在一些智能工廠,原材料自動進到工廠,出來的是成品,中間由工業機器人完成,產能“至少增加了三倍”,但機器人卻已取代了75%的員工。有調查顯示,已有43%的中國員工認為,自身的教育程度高于當前職位所需,北大畢業生賣肉、碩士研究生爭當環衛工人,或許正是機器人時代個別現象呈現出

7、的必然無奈。同時,中國也面對著人口老齡化、氣候變化和資源枯竭等的挑戰。尤其,中國長期以來依賴于持續的經濟快速增長。因此,中國經濟的再平衡尤其急迫,需要擺脫對投資和出口的依賴,轉而依靠國內消費。世人曾經預測,隨著戰后嬰兒潮一代漸漸退出勞動力市場,工人短缺現象最終會愈演愈烈,這或將能有效制衡甚至蓋過任何由自動化帶來的影響。然而,馬丁福特告訴人們,這些假設其實都建立在不確定的基礎之上,情況肯定還要復雜得多。他因此預言:在機器人的崛起所帶來的經濟和社會破壞當中,中國很可能會是一個中心:面臨著全面的經濟繁榮還是災難性的經濟不平等和不穩定的巨大挑戰。當然,面臨挑戰的不止中國,對很多發展中國家來說,借助勞動密集型制造業走向繁榮的道路已走到頭了。全球也可能面臨著一個“完美風暴”:技術失業和對環境的影響幾乎同時發生,這兩者能相互強化甚至放大對方。或許,因為人有自由意志,有主觀能動性,會創新,可以抵消我們對“機器人會不會拿人當寵物”的擔憂。但如果機器人時代的到來是不可避免的話,為什么珠三角的中國制造業基地頻頻出現倒閉潮?為什么西方發達國家的高精尖制造業正在向本土回流?中國制造業的未來在哪里?這些就是不容我們回避的現實問題,我們必須盡快實現機器人行業與大數據、移動通信的跨領域技術融合,迎接機器人時代這一風口的到來。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