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能“慕課”嗎?_第1頁
基礎教育能“慕課”嗎?_第2頁
基礎教育能“慕課”嗎?_第3頁
基礎教育能“慕課”嗎?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基礎教育,能“慕課”嗎? “慕課”,即在線課程開發模式,在教育領域掀起了一場風暴。這股浪潮已從高等教育擴展到基礎教育。 “慕課”適合中小學教育嗎?洶涌的“慕課”風潮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日前,在“第三屆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家沙龍”上,這些話題成為專家、學者談論的焦點。 優勢是開放,不足是無根 華東師范大學“慕課”研究中心主任陳玉琨教授將“慕課”的出現理解為:繼班級授課制以后的新嘗試,打破了時間、空間的束縛,使得優勢教育資源能全民共享。 “不同于一般的在線課程,只是簡單地將四五十分鐘的課程放到網上。慕課的創新在于:每個視頻保持在10分鐘左右,恰好是學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時段

2、;在視頻結束時,會出現檢測與反饋,這意味著學生必須完成一系列小測試,來確定他們是否精準地理解了課程中的概念。無論同步還是異步,最終都會獲得來自教師、其他學習伙伴的解答,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成為現實。”陳玉琨說,不僅如此,這些優質的教育資源還是移動的,我們可以走到哪學到哪,還可以反復學,十年、二十年后再學。 對“慕課”的出現,北京光明小學校長廖文勝顯得很冷靜:“慕課”的網絡化,既有天然的開放優勢,也有自身無法克服的先天不足。一是網絡的虛擬化狀態無法改變。俗話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教書育人需要教師與學生的零距離接觸。其次,“慕課”教程系統還不完善。同時還缺乏相應的系統的政策、法律法規的支持。

3、就這個意義上來說,目前開放的“慕課”就像無歸宿的風一樣,沒有根。 毋庸諱言,“慕課”在基礎教育的應用上還存在一些現實難題。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陳江認為,僅就目前的中小學教育而言,還不存在單純的“慕課”。因為基礎教育除了基礎知識傳授以外,還有情感、價值觀等方面的要求,如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親切感這一點,“慕課”很難做到。 為優質教育資源分配提供一種新選擇 “無論處于什么階段,不能忘記的是教育的兩大問題,一個是公平,一個是質量,沒有質量的公平算不上真正的公平。這兩大問題如何用信息化的辦法加以解決,是值得冷靜思考的。”中國教育學會高中教育專業委員會名譽理事長王本中表示。 “我國現在貧困地區的教

4、育質量不高,很有可能造成貧困傳代問題,解決貧困不傳代這個扶貧的根本問題,就要使貧困地區教育比其他地區早走一步,多走一步,慕課將為我國基礎教育帶來一定的變化。”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湯敏感受到了“慕課”的影響,“我們現在正在做一個實驗,把人大附中初中一年級的數學課直接傳送到全國的12個鄉村學校去,讓偏遠地區的學生也享有同等的教育?!?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主任李志民表示,無論“公平”如何定義,“慕課”的出現,至少增加了一種選擇的機會,增加了選擇優質教育資源的機會。至于“慕課”能否真正解決地區教育資源貧富差距的問題,又會否帶來新的教育不公平問題,還需要時間去證明。 “慕課”對基礎教育意味著什么?

5、有人擔憂“慕課”會削弱中小學生“態度、情感與價值觀”。對此,陳玉琨強調:“翻轉課堂只會給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在線上或線下的互動交流提供更多機會。因而,它只會增強學校的思想道德教育,而不是削弱,并且,從目前實驗學校來看,他們一開始就充分注意了這一問題?!?“慕課”是否適合基礎教育?李志民表示,如果從知識傳授的內容來講,“慕課”適合于各類教育;但從受教育的群體來分析,與大學生相比,中小學生毅力稍弱,“慕課”需要更多的來自老師的配合。為了追求“慕課”的教學效果,吸引注冊人數,未來將有可能出現教學團隊和“教學導演”這種職業。 在力挺與質疑“慕課”的討論聲中,中央電化教育館館長王珠珠認為,信息

6、技術一定會對教育產生影響,不過“慕課”和信息技術對學校的應用并不是一回事,“慕課”不能代表所有,“慕課”的概念不能泛化。目前,“慕課”在基礎教育領域推行還需具備三個現實條件:網絡條件、教師條件以及充足的資金。對于已經實現網絡班班通的老師們來說,首先要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把課堂教學搞好,進而才能讓學生在多媒體資源和多媒體環境下學好知識。同時,全國應該著力探索“慕課”等應用問題,積極應對信息技術對基礎教育領域帶來的挑戰。 【延伸閱讀】 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來襲” 當“慕課”(大規模開放式在線課程,moocs)在全球發展風頭正勁之時,美國哈佛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全球頂尖學府正在嘗試一種相對“

7、慕課”更為精致的課程類型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簡稱spoc)。其中,“small”是指學生規模一般在幾十人到幾百人;“private”是指對學生設置限制性準入條件,達到要求的申請者才能被納入進來。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仍然像“慕課”一樣屬于免費在線課程,全球學習者都可以申請。 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的申請過程因課程不同而有所差異。例如,哈佛大學法學院的“版權法”課程要求申請者提交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等信息,并就申請原因和自己的課程規劃提交一篇小論文。肯尼迪政治學院“美國國家安全”課程則要求學生提交有關美國政府應對敘利亞沖突話題的書面作業以及他們的學術證明。未申請成功的學習者可以以旁聽生的身份注冊學習在線課程。他們能夠觀看課程視頻,學習指定的課程材料,做作業,參加在線討論等。但是,他們不能接受教學團隊的指導與互動,且在課程結束時不會被授予任何證書。 美國大學實驗顯示,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創建了一種混合教學環境,既融合了“慕課”的優點,又彌補了傳統課程的不足,具有4個方面的優勢。一是更加強調賦予學生完整、個性化、深度的學習體驗,提高了課程完成率和學習質量。二是重新定義了教師的作用,讓教師更多地回歸校園,更加便利地利用“慕課”資源進行具有更高價值的教學。三是對學生的評價更為嚴格,課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