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2.3《富國強兵的秦國》(人教版選修1)_第1頁
歷史:2.3《富國強兵的秦國》(人教版選修1)_第2頁
歷史:2.3《富國強兵的秦國》(人教版選修1)_第3頁
歷史:2.3《富國強兵的秦國》(人教版選修1)_第4頁
歷史:2.3《富國強兵的秦國》(人教版選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第3 3課課 富國強兵的秦國富國強兵的秦國 1.1.經過經過: : 孝公時孝公時, ,舊貴族不甘心失敗舊貴族不甘心失敗, ,為抵制變法為抵制變法, , 唆使太子故意觸犯法律。商鞅毫不退縮,動唆使太子故意觸犯法律。商鞅毫不退縮,動 用嚴刑重法堅決打擊,因為太子是君嗣,不用嚴刑重法堅決打擊,因為太子是君嗣,不 好動刑好動刑, ,于是就嚴懲了太子的老師和一些違法于是就嚴懲了太子的老師和一些違法 的舊貴族的舊貴族. .公元前公元前338338年年, ,太子即位太子即位, ,即是惠文即是惠文 王王, ,這時,秦惠文王身邊以前曾遭商鞅懲罰的這時,秦惠文王身邊以前曾遭商鞅懲罰的 親信誣告商鞅謀反,親信誣告

2、商鞅謀反,下令發兵捉拿商鞅。下令發兵捉拿商鞅。商商 鞅在封邑被迫起兵自衛鞅在封邑被迫起兵自衛, ,兵敗被殺兵敗被殺, ,尸體運回尸體運回 咸陽咸陽, ,車裂示眾車裂示眾. . 2.2.原因原因: : (3)(3)秦孝公去世秦孝公去世. .秦惠文王即位(直接原因)秦惠文王即位(直接原因) (1)(1)商鞅變法侵犯了舊貴族的利益商鞅變法侵犯了舊貴族的利益(根本原因)(根本原因) 商鞅雖死商鞅雖死, ,但其改革措施得以保留但其改革措施得以保留 “商鞅雖死,而秦卒行其法商鞅雖死,而秦卒行其法” (2)(2)嚴刑重法加深了舊貴族對商鞅的仇恨嚴刑重法加深了舊貴族對商鞅的仇恨 戰國時期幾位改革家的人生結局戰

3、國時期幾位改革家的人生結局 李悝(約前李悝(約前455-455-前前395395年)是年)是戰國初期戰國初期魏國著名政治家和法家魏國著名政治家和法家 學派的開創者。魏文侯(前學派的開創者。魏文侯(前445-445-前前396396年)在位時,招攬了李悝、年)在位時,招攬了李悝、 吳起、西門豹、卜子夏(孔丘弟子)等大批人材。而李悝以吳起、西門豹、卜子夏(孔丘弟子)等大批人材。而李悝以“魏文魏文 侯相侯相”和和“魏文侯師魏文侯師”的身份,主持變法。的身份,主持變法。其最終結局歷史上少有其最終結局歷史上少有 記載。記載。 吳起(約前吳起(約前440-440-前前381381年)年)戰國初期戰國初期衛

4、國人,曾在魯國擔任將衛國人,曾在魯國擔任將 領。后吳起聽說魏文侯賢明,便到了魏國。魏文侯以吳起作為將帥,領。后吳起聽說魏文侯賢明,便到了魏國。魏文侯以吳起作為將帥, 攻打秦國,拔下秦國五座城池。文侯死后吳起遭謀害,便離開魏國,攻打秦國,拔下秦國五座城池。文侯死后吳起遭謀害,便離開魏國, 投奔楚國。楚國便拜他為相國。投奔楚國。楚國便拜他為相國。等到楚悼王死后,等到楚悼王死后,楚國舊貴族作亂,楚國舊貴族作亂, 圍攻吳起,吳起最后被亂箭射殺。圍攻吳起,吳起最后被亂箭射殺。 商鞅(約前商鞅(約前390-390-前前338338)公元前)公元前361361年秦孝公即位,為了富國強年秦孝公即位,為了富國強

5、 兵,下令求賢。商鞅攜帶李悝兵,下令求賢。商鞅攜帶李悝法經法經入秦,取得秦孝公信任,被入秦,取得秦孝公信任,被 任為左庶長,主持秦國變法長達任為左庶長,主持秦國變法長達2121年,進行了較為徹底的改革。年,進行了較為徹底的改革。秦秦 孝公死后,被舊貴族誣陷,車裂而死。孝公死后,被舊貴族誣陷,車裂而死。 商鞅變法是成功還是失敗了呢商鞅變法是成功還是失敗了呢? ? 討討 論論 評價標準:評價標準: 一場變法和改革成功或失敗的標準,一場變法和改革成功或失敗的標準, 不在于實施變法的人的生與死,而在于不在于實施變法的人的生與死,而在于 變法的目的是否達到。變法的目的是否達到。 思思 考考 商鞅變法成功

6、的原因有哪些?商鞅變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1 1)順應了封建制取代奴隸制的歷史潮流,符合)順應了封建制取代奴隸制的歷史潮流,符合 新興地主階級的要求(根本原因)新興地主階級的要求(根本原因) (2 2)改革措施全面徹底,執法如山)改革措施全面徹底,執法如山; ; (3 3)充分的輿論宣傳,取信于民(如)充分的輿論宣傳,取信于民(如“南門徙南門徙 木木”) (4 4)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政治保障)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政治保障) (5 5)其它:有利的經濟環境、開放的政治機制、)其它:有利的經濟環境、開放的政治機制、 切合國情的立法、新興地主階級領導切合國情的立法、新興地主階級領導 二、商鞅變法的歷

7、史作用二、商鞅變法的歷史作用( (政治、經濟、軍政治、經濟、軍 事、綜合國力事、綜合國力) ) (4) 總的來說:改革總的來說:改革推動了社會進步,促進了經濟繁推動了社會進步,促進了經濟繁 榮,壯大了國力,榮,壯大了國力,為秦國的富國強兵和統一全國奠定了為秦國的富國強兵和統一全國奠定了 基礎,基礎,對以后秦國以至中國歷史的發展都起了重要作用對以后秦國以至中國歷史的發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3 3)軍事上,極大提高了秦國軍隊的戰斗力)軍事上,極大提高了秦國軍隊的戰斗力,秦國在對,秦國在對 外兼并戰爭中掌握了主動權,不斷取得重大勝利外兼并戰爭中掌握了主動權,不斷取得重大勝利 (1 1)政治上,)政治上

8、,打擊并瓦解了舊的血緣宗法制度,使封建打擊并瓦解了舊的血緣宗法制度,使封建 國家機器的職能更加健全,國家機器的職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權制度的建設從此開始中央集權制度的建設從此開始 (如:廢除世卿世祿制,推行縣制、什伍連坐法等)(如:廢除世卿世祿制,推行縣制、什伍連坐法等) (2 2)經濟上,)經濟上,廢除了奴隸制生產關系,確立了封建土地廢除了奴隸制生產關系,確立了封建土地 私有制,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私有制,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秦國的農業生促進了秦國的農業生 產產 (如:開阡陌、廢井田、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等)(如:開阡陌、廢井田、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等) 二、富國強兵的秦國 商鞅變法

9、的歷史作用商鞅變法的歷史作用(政治、經濟、軍事、綜政治、經濟、軍事、綜 合國力合國力) 經濟上根本確立了土地私有制,農業 生產發展,實力增強;政治上從此開始 中央集權制度的建設;軍事上,極大地 提高了秦軍的戰斗力.變法為秦國的富國 強兵和統一六國奠定基礎。 啟示:改革和創新是社會進步的重 要推動力;生產力是認識和評價歷史現 象的根本標準 閱讀教材閱讀教材28頁的相關內容并結合變法的具體頁的相關內容并結合變法的具體 措施,歸納概括商鞅變法的局限性措施,歸納概括商鞅變法的局限性 (6)嚴刑峻法和文化高壓政策,對后來秦朝也有消極影)嚴刑峻法和文化高壓政策,對后來秦朝也有消極影 響,導致了秦朝的暴政響

10、,導致了秦朝的暴政 (1)輕視教化,鼓吹輕罪重罰;)輕視教化,鼓吹輕罪重罰; (2)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人民的剝削與壓迫;)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人民的剝削與壓迫; (3)并未與舊的制度、文化、習俗徹底劃清界限)并未與舊的制度、文化、習俗徹底劃清界限; (4)鉗制了人們的思想,不利于文化發展;)鉗制了人們的思想,不利于文化發展; (5)壓制工商業發展,違背社會發展規律,不利于商品)壓制工商業發展,違背社會發展規律,不利于商品 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發展; 三、變法的歷史局限三、變法的歷史局限 (1)變法輕視教化,鼓吹輕罪重罰 商鞅制定的刑法非常嚴苛,如百姓違犯法律規定,在路 邊倒垃圾,就要被砍去雙手,如

11、盜竊牛馬者要處以死刑。 商鞅推行的法律體現了輕罪重罰的思想,迫使人們遵守規 矩,達到以刑去刑的目的。史書記載,商鞅一次在渭水邊 處決了七百多人,渭水為之變赤。 (2)變法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廣大人民所受的剝削與壓 迫 “連坐法”的推行以及輕罪重罰,征收戶賦,勞役沉重 與“燔詩書”等法令一起,在全國布下了一張嚴密的監察 網。 (3)變法未與舊制度、舊文化、舊習俗徹底劃清界限 二十等爵制明確規定按爵位高低占有數額不同的田宅和 奴隸,公開承認占有奴隸的合法性,等等。 商鞅實行的嚴刑峻法和文化高壓政策,對后來的秦朝也 有消極影響。 4 4、倡導君主獨裁,選錯了政治、倡導君主獨裁,選錯了政治 體制的方向體制

12、的方向, ,為后世君主專制埋為后世君主專制埋 下了禍根下了禍根 5 5、加重剝削壓迫,輕視教化,、加重剝削壓迫,輕視教化, 輕罪重罰輕罪重罰 3 3、改革不完全徹底、改革不完全徹底 2 2、重農抑商,壓制工商業違、重農抑商,壓制工商業違 背了社會經濟發展的規律,背了社會經濟發展的規律,導導 致民主意識的弱化致民主意識的弱化 6 6、文化高壓,箝制了思想,摧、文化高壓,箝制了思想,摧 殘了文化,殘了文化,導致創新意識窒息導致創新意識窒息 措施措施 經經 濟濟 廢井田,開阡陌廢井田,開阡陌 重農抑商,獎勵耕織重農抑商,獎勵耕織 統一度量衡統一度量衡 軍軍 事事 獎勵軍功,實行二十獎勵軍功,實行二十

13、 等等 爵制(嚴禁私斗)爵制(嚴禁私斗) 政政 治治 廢除世卿世祿制廢除世卿世祿制 普遍推行縣制普遍推行縣制 司司 法法 建立戶籍制度,制定建立戶籍制度,制定 連連 坐法坐法 制定秦律制定秦律 文文 化化 燔詩書而明法令燔詩書而明法令 結合變法的措施結合變法的措施 分析其歷史局限分析其歷史局限 1 1、允許土地自由買賣,埋下了、允許土地自由買賣,埋下了 土地兼并的禍根土地兼并的禍根 (七)變法的歷史局限(七)變法的歷史局限 三、變法的歷史局限 輕視教化,鼓吹輕罪重罰;加 重對人民的剝削與壓迫;并未與 舊制度、舊文化、舊習俗徹底劃 清界限 啟示: 實事求是地看待歷史問題 1,改革和創新是社會進步

14、的重要推動力;改革是國 家富強、社會進步的重要途徑,要實現中華民族 的偉大復興就必須改革,與時俱進。我們要實現 中國夢,構建和諧社會,離不開深化改革,勇于 創新。 2,改革是曲折的,充滿阻力的,必須堅持不懈,改革是曲折的,充滿阻力的,必須堅持不懈, 有犧牲精神,才能成功。有犧牲精神,才能成功。 3,改革要成功,須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樂于,改革要成功,須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樂于 奉獻的精神,只有順應歷史潮流,具有創新、奉奉獻的精神,只有順應歷史潮流,具有創新、奉 獻精神,才能實現自身價值。獻精神,才能實現自身價值。 4,改革要講究策略的靈活性,以減少改革的阻力。,改革要講究策略的靈活性,以減

15、少改革的阻力。 商鞅變法處在一個新舊歷史交替時期,新舊商鞅變法處在一個新舊歷史交替時期,新舊 勢力斗爭異常激烈的歷史特點和變法的階級勢力斗爭異常激烈的歷史特點和變法的階級 屬性使變法不可避免帶有一定的局限性。屬性使變法不可避免帶有一定的局限性。 合作與討論合作與討論 為什么商鞅變法具有局限性?為什么商鞅變法具有局限性? 梭倫梭倫 商鞅商鞅 公元前公元前55前前3 3世紀,中國是戰國七雄逐鹿中原,世紀,中國是戰國七雄逐鹿中原, 歐洲是希臘、羅馬城邦共和,雙方幾乎在同一時期歐洲是希臘、羅馬城邦共和,雙方幾乎在同一時期 推行了不同的改革,為各自政治制度鋪墊了完全不推行了不同的改革,為各自政治制度鋪墊

16、了完全不 同的基礎。同的基礎。 試比較梭倫改革和商鞅變法的異同?試比較梭倫改革和商鞅變法的異同? 梭倫改革梭倫改革商鞅變法商鞅變法 背景背景 核心核心 內容內容 性質性質 結果結果 城邦民主政治的發展城邦民主政治的發展奴隸制崩潰,封建奴隸制崩潰,封建 制興起制興起 擴大平民政治權利擴大平民政治權利 富國強兵富國強兵 奴隸主民主政治改革奴隸主民主政治改革 地主階級的封建化改革地主階級的封建化改革 奠定西方民主政治奠定西方民主政治 的基礎和傳統的基礎和傳統 使中國走上封建專制使中國走上封建專制 道路道路 1.“商君雖死,秦法未敗商君雖死,秦法未敗”,造成這種現,造成這種現 象的根本原因是象的根本原

17、因是 .變法滿足了新興地主階級利益變法滿足了新興地主階級利益 .變法順應了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法順應了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 化的歷史潮流化的歷史潮流 .變法迎合了從諸侯割據走向全國統一變法迎合了從諸侯割據走向全國統一 的必然趨勢的必然趨勢 .變法有利于封建經濟的發展變法有利于封建經濟的發展 B 2.戰國封建制度得以確立的最根戰國封建制度得以確立的最根 本原因是本原因是 .各諸侯國的變法運動各諸侯國的變法運動 、新興地主階級推動、新興地主階級推動 .封建經濟發展封建經濟發展 、大量水利工程修建、大量水利工程修建 c 3.商鞅變法使秦國向封建化過渡的決商鞅變法使秦國向封建化過渡的決 定性步驟

18、是定性步驟是 A.廢除井田制廢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確立土以法律形式確立土 地地 私有制私有制 B.建立縣制建立縣制,實行中央集權實行中央集權 C.重農抑商、獎勵耕織,重農抑商、獎勵耕織, 發展小農發展小農 經濟經濟 D.實行軍功爵制,實行軍功爵制, 廢除世卿世祿制廢除世卿世祿制 A 4.商鞅變法措施中,對后世政治體制商鞅變法措施中,對后世政治體制 影響最為深遠的是影響最為深遠的是 .廢井田開阡陌廢井田開阡陌 .獎勵耕織獎勵耕織 .按軍功授爵按軍功授爵 .建立縣制建立縣制 5.春秋和戰國時期改革的不同之處主春秋和戰國時期改革的不同之處主 要是要是 A改革的內容改革的內容 B.改革的方式改革的方式

19、 C.改革的性質改革的性質 D.改革的成果改革的成果 D C 6.秦國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秦國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 主要原因是主要原因是 A.實行商鞅變法實行商鞅變法 B.更多地使用鐵農具更多地使用鐵農具 C.牛耕得到推廣牛耕得到推廣 D.重視水利工程重視水利工程 7.下列關于商鞅實行的軍功爵制影響的下列關于商鞅實行的軍功爵制影響的 表述,錯誤的是表述,錯誤的是 A.提高軍隊的戰斗力提高軍隊的戰斗力 B.杜絕貴族晉爵的機會杜絕貴族晉爵的機會 C.打擊了貴族的特權打擊了貴族的特權 D.確立地主的政治優勢確立地主的政治優勢 A B 8.商鞅變法的措施中觸動當時社會最深商鞅變法的

20、措施中觸動當時社會最深 刻的措施是刻的措施是 A.軍功爵制軍功爵制 B.什伍制度什伍制度 C.廢除井田廢除井田 D.建立縣制建立縣制 9.商鞅變法成功的因素有商鞅變法成功的因素有 順應歷史潮流商鞅不畏強權,執法順應歷史潮流商鞅不畏強權,執法 如山南門徙木確立了百姓對商鞅的信如山南門徙木確立了百姓對商鞅的信 任商鞅以法家思想消除變法的思想障任商鞅以法家思想消除變法的思想障 礙礙 A. B. C. D. C A 1(公元前公元前338年年)孝公死,惠王代后孝公死,惠王代后 人說惠王曰:人說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國危,左右太親大臣太重者國危,左右太親 者身危。今秦婦人嬰兒皆言商君之法,莫言者身危。今秦

21、婦人嬰兒皆言商君之法,莫言 大王之法,是商君反為主,大王更為臣大王之法,是商君反為主,大王更為臣 也。也?!?戰國策戰國策秦策秦策)文中的文中的“人人”在客在客 觀上代表當時誰的利益觀上代表當時誰的利益() A沒落貴族沒落貴族 B立功將士立功將士 C新興地主新興地主 D富裕農民富裕農民 解析商鞅變法沉重地打擊了舊貴族的勢解析商鞅變法沉重地打擊了舊貴族的勢 力,遭到了他們的強烈反對,題目中的力,遭到了他們的強烈反對,題目中的“人人” 對商鞅充滿怨恨,這表明他代表的是沒落貴對商鞅充滿怨恨,這表明他代表的是沒落貴 族的利益。答案族的利益。答案A 2商鞅變法是一次較為徹底的改革運動,商鞅變法是一次較為

22、徹底的改革運動, 它所產生的歷史影響包括它所產生的歷史影響包括() 進一步健全了封建國家機器的職能進一步健全了封建國家機器的職能 促進了適合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制度為秦促進了適合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制度為秦 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使法家思想逐漸成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使法家思想逐漸成 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 A B C D 解析商鞅推崇法家思想并在其指導下進行變法,解析商鞅推崇法家思想并在其指導下進行變法, 為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但法家鼓吹嚴刑峻法,為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但法家鼓吹嚴刑峻法, 其偏頗導致秦朝的短命而亡。從漢代開始,統治其偏頗導致秦朝的短命而亡。從漢代開始,統治 者

23、大力推崇儒家思想,儒家思想逐漸成為中國傳者大力推崇儒家思想,儒家思想逐漸成為中國傳 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因此,的敘述不正確。答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因此,的敘述不正確。答 案案D 3商鞅一生與秦國關系密切,其商鞅一生與秦國關系密切,其 中與他的一生關系較大的兩個統治中與他的一生關系較大的兩個統治 者是者是() A秦穆公和秦獻公秦穆公和秦獻公 B秦獻公和秦孝公秦獻公和秦孝公 C秦穆公和秦惠文王秦穆公和秦惠文王 D秦孝公和秦惠文王秦孝公和秦惠文王 解析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商鞅解析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商鞅 因而顯貴。秦惠文王處死商鞅,商因而顯貴。秦惠文王處死商鞅,商 鞅身敗名裂。答案鞅身敗名裂。答案D 4

24、對秦國來說,商鞅變法起到的決定對秦國來說,商鞅變法起到的決定 性的歷史作用是性的歷史作用是() A舊制度被廢除,封建經濟得到發展舊制度被廢除,封建經濟得到發展 B秦國的軍事力量日漸強大秦國的軍事力量日漸強大 C為秦始皇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為秦始皇統一六國奠定了基 D加速了秦國專制中央集權政治的發加速了秦國專制中央集權政治的發 展展 解析注意關鍵詞解析注意關鍵詞“決定性作用決定性作用”。 B、C、D三項都是三項都是A項的影響,不是項的影響,不是 變法的決定性作用。答案變法的決定性作用。答案A 5商鞅曾有一次在渭水邊處決了七百商鞅曾有一次在渭水邊處決了七百 多人,渭水為之變赤,這體現了商鞅變多人,渭水

25、為之變赤,這體現了商鞅變 法法() 輕教化,重處罰刑法嚴苛輕教化,重處罰刑法嚴苛 壓迫人民深重過度殘暴壓迫人民深重過度殘暴 A B C D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推理能力。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推理能力。 題干中商鞅的做法體現了變法的題干中商鞅的做法體現了變法的 局限性,均是其局限性局限性,均是其局限性 的表現。答案的表現。答案A 6史書記載,史書記載,“始秦戎翟之教,父子無別,同始秦戎翟之教,父子無別,同 室而居室而居”。后來。后來“商君遺禮誼,棄仁恩,并心于商君遺禮誼,棄仁恩,并心于 進取。行之二歲,秦舊俗敗。故秦人家富子壯則進取。行之二歲,秦舊俗敗。故秦人家富子壯則 出分,家貧子壯則出贅出分,家貧子

26、壯則出贅”。這種變化。這種變化() A有利于秦國推行殘酷的連坐法有利于秦國推行殘酷的連坐法 B加快了小農經濟在秦國確立的進程加快了小農經濟在秦國確立的進程 C瓦解了舊的血緣宗法制度瓦解了舊的血緣宗法制度 D大大增強了秦軍的戰斗力大大增強了秦軍的戰斗力 解析材料反映了商鞅變法推行小家解析材料反映了商鞅變法推行小家 庭制度,以小家庭為基本的生產生活單庭制度,以小家庭為基本的生產生活單 位,這客觀上促進了小農經濟的確立和位,這客觀上促進了小農經濟的確立和 發展。答案發展。答案B 7“商鞅雖死,而秦卒行其法商鞅雖死,而秦卒行其法”不能不能 說明說明 A改革者有時要付出巨大代價改革者有時要付出巨大代價

27、B舊貴族只反對商鞅不反對變法舊貴族只反對商鞅不反對變法 C商鞅變法符合歷史發展潮流商鞅變法符合歷史發展潮流 D秦國新的生產關系已經無法動搖秦國新的生產關系已經無法動搖 解析商鞅變法觸犯了舊貴族的利益,解析商鞅變法觸犯了舊貴族的利益, 他們反對商鞅新法對商鞅進行人身迫害,他們反對商鞅新法對商鞅進行人身迫害, 因此因此B項說法不正確。秦法能夠繼續推項說法不正確。秦法能夠繼續推 行的主要原因是其順應了歷史發展的趨行的主要原因是其順應了歷史發展的趨 勢。答案勢。答案B 8商鞅變法對歷史進程的最大影響是商鞅變法對歷史進程的最大影響是 A農業生產得到較大發展農業生產得到較大發展 B促進了各地經濟文化交流促

28、進了各地經濟文化交流 C為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為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D廢除了舊習俗,推動了新風氣的傳廢除了舊習俗,推動了新風氣的傳 播播 解析商鞅變法使秦國在戰國群雄中解析商鞅變法使秦國在戰國群雄中 脫穎而出,也正是由于這場改革最為徹脫穎而出,也正是由于這場改革最為徹 底、取得成效最大,才使秦統一了六國,底、取得成效最大,才使秦統一了六國, 結束了春秋戰國長達五個半世紀的混亂結束了春秋戰國長達五個半世紀的混亂 局面。答案局面。答案C 9商鞅變法受到后世批評最多的是商鞅變法受到后世批評最多的是 A輕視教化,輕罪重罰輕視教化,輕罪重罰 B重農抑商重農抑商 C公開承認了占有奴隸的合法性公開承認了占

29、有奴隸的合法性 D連坐法連坐法 解析商鞅變法受到后人批評,解析商鞅變法受到后人批評, 主要在于其法律的嚴酷,主要在于其法律的嚴酷,A項正項正 是這一立法思想的體現。是這一立法思想的體現。C、D兩兩 項則是具體的表現,項則是具體的表現,B項措施有項措施有 很大的積極影響。答案很大的積極影響。答案A 10有個叫趙良的人對商鞅說:有個叫趙良的人對商鞅說:“您一出您一出 行,后面隨從的車乘幾十輛,車上載滿全副行,后面隨從的車乘幾十輛,車上載滿全副 武裝的衛士,力大而肌肉發達的作陪乘,手武裝的衛士,力大而肌肉發達的作陪乘,手 持矛戟的武士緊緊護衛著您的車乘而疾走。持矛戟的武士緊緊護衛著您的車乘而疾走?!?/p>

30、 這反映的實質是這反映的實質是() A商鞅出行戒備森嚴商鞅出行戒備森嚴 B商鞅變法使秦國富裕商鞅變法使秦國富裕 C商鞅變法的阻力和艱難商鞅變法的阻力和艱難 D商鞅奢侈浪費商鞅奢侈浪費 解析材料反映了商鞅為防止仇家報復而解析材料反映了商鞅為防止仇家報復而 加強防備,說明商鞅變法所面臨的艱難環境加強防備,說明商鞅變法所面臨的艱難環境 和巨大阻力。答案和巨大阻力。答案C 11閱讀下列材料:閱讀下列材料: 戰國中葉,楚國戰國中葉,楚國“大臣太重,封君太眾大臣太重,封君太眾”,他們,他們 “上逼主上逼主”“”“下虐民下虐民”,以致,以致“貧國弱兵貧國弱兵”。在。在 內外交困的情況下,公元前內外交困的情況

31、下,公元前383年,楚悼王任用吳年,楚悼王任用吳 起進行變法。變法的要點是:限制舊貴族,改變起進行變法。變法的要點是:限制舊貴族,改變 世襲的分封制;世襲的分封制;“廢公族疏遠者廢公族疏遠者”,主張對封君,主張對封君 的子孫的子孫“三世而收爵祿三世而收爵祿”;減削官吏的祿序,精;減削官吏的祿序,精 減裁汰減裁汰“無能無能”“”“無用無用”和和“不急之官不急之官”;下令;下令 “貴人往實廣虛之地貴人往實廣虛之地”。吳起變法遭到舊貴族反。吳起變法遭到舊貴族反 對。公元前對。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舊貴族殺害吳起,年,楚悼王死,舊貴族殺害吳起, 變法僅進行了一年多時間便中止。變法僅進行了一年多時間

32、便中止。 中國通史中國通史 商鞅變法在戰國時期各國變法中成效最為顯著,商鞅變法在戰國時期各國變法中成效最為顯著, 變法使秦國日益強大,奠定了統一六國的基礎。變法使秦國日益強大,奠定了統一六國的基礎。 請回答:請回答: (1)概括商鞅變法與吳起變法的主要不同之處。概括商鞅變法與吳起變法的主要不同之處。 (2)分析商鞅變法和吳起變法一成一敗的原因。分析商鞅變法和吳起變法一成一敗的原因。 解析第解析第(1)問比較兩次改革的主要不同之處:吳問比較兩次改革的主要不同之處:吳 起變法要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進行歸納總結,起變法要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進行歸納總結, 可得出主要是進行政治改革;商鞅變法則要與

33、所學可得出主要是進行政治改革;商鞅變法則要與所學 知識進行連接,可知是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知識進行連接,可知是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 方面進行的全面改革。第方面進行的全面改革。第(2)問,商鞅變法和吳起變問,商鞅變法和吳起變 法的背景、目的、性質都相同,而且措施也類似,法的背景、目的、性質都相同,而且措施也類似, 但結果卻一成一敗,這就要從兩次變法的策略去思但結果卻一成一敗,這就要從兩次變法的策略去思 考。商鞅變法采取的是循序漸進的辦法,歷時長,考。商鞅變法采取的是循序漸進的辦法,歷時長, 并能采取措施取信于民,阻力相對較??;而吳起變并能采取措施取信于民,阻力相對較小;而吳起變 法則急于

34、求成,時間短,樹敵多,阻力大。法則急于求成,時間短,樹敵多,阻力大。 答案答案(1)吳起變法主要是針對時弊,吳起變法主要是針對時弊, 以政治改革為主,商鞅變法是全面的改以政治改革為主,商鞅變法是全面的改 革,建立了較完備的制度。革,建立了較完備的制度。 (2)商鞅變法歷時商鞅變法歷時19年,分先后兩次逐年,分先后兩次逐 步推行,注重取信于民和制度保證。吳步推行,注重取信于民和制度保證。吳 起變法抑制貴族,打擊對象明確,但使起變法抑制貴族,打擊對象明確,但使 自己孤立;變法急于求成,時間短暫,自己孤立;變法急于求成,時間短暫, 許多措施難以實施。許多措施難以實施。 12商鞅變法和梭倫改革是古代東

35、西方比商鞅變法和梭倫改革是古代東西方比 較典型的改革。閱讀下列材料:較典型的改革。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財產的數量來材料一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財產的數量來 劃分公民的等級劃分公民的等級不同等級的人則待遇有不同等級的人則待遇有 所不同所不同公民大會選舉或罷免一切公職人公民大會選舉或罷免一切公職人 員,決定宣戰等一切國家大事。員,決定宣戰等一切國家大事。 材料二設立材料二設立20個等級的軍功爵制度個等級的軍功爵制度 沒有軍功的國君親屬不再擁有世襲的爵位。沒有軍功的國君親屬不再擁有世襲的爵位。 立有軍功的平民,按其功勞的大小授予官爵。立有軍功的平民,按其功勞的大小授予官爵。 全國劃為全國

36、劃為31縣,縣級官吏通由國君任免??h,縣級官吏通由國君任免。 領取國家的俸祿,可以隨時任免調職。領取國家的俸祿,可以隨時任免調職。 請回答:請回答: (1)依據材料,概括兩次改革內容所涉及的共同依據材料,概括兩次改革內容所涉及的共同 之處。這些措施的目的及對本國政治體制的影響之處。這些措施的目的及對本國政治體制的影響 有何不同?有何不同? (2)希臘改革家梭倫因政績顯赫而流芳百世,但希臘改革家梭倫因政績顯赫而流芳百世,但 中國的改革家商鞅卻最終慘遭車裂、滅族之災,中國的改革家商鞅卻最終慘遭車裂、滅族之災, 這又是為什么?這又是為什么? 解析本題比較商鞅變法和梭倫改革在內容、解析本題比較商鞅變法

37、和梭倫改革在內容、 目的、對本國政治體制的影響及商鞅和梭倫的個目的、對本國政治體制的影響及商鞅和梭倫的個 人命運。需要結合兩次改革的宏觀歷史背景及東人命運。需要結合兩次改革的宏觀歷史背景及東 西方政治體制的差別來具體分析。如內容上關于西方政治體制的差別來具體分析。如內容上關于 社會關系社會關系(社會等級社會等級)的劃分和調整,其目的是為了的劃分和調整,其目的是為了 適應不同社會發展的趨勢,因而其對兩國政治體適應不同社會發展的趨勢,因而其對兩國政治體 制及改革者的命運自然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制及改革者的命運自然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答案答案(1)共同之處:等級的劃分;官吏的任免。共同之處:等級的劃分

38、;官吏的任免。 不同:在目的上,梭倫改革是為了緩和平民與貴不同:在目的上,梭倫改革是為了緩和平民與貴 族之間的矛盾,挽救貴族政治所面臨的嚴重危機;族之間的矛盾,挽救貴族政治所面臨的嚴重危機; 商鞅變法則是順應社會大變革形勢,為了實現富商鞅變法則是順應社會大變革形勢,為了實現富 國強兵。在影響上,梭倫改革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國強兵。在影響上,梭倫改革為雅典民主政治奠 定了社會基礎;而商鞅變法則有利于君主專制集定了社會基礎;而商鞅變法則有利于君主專制集 權制度的形成。權制度的形成。 (2)原因:東西方改革家命運的不同在于西方改原因:東西方改革家命運的不同在于西方改 革家為廣大平民群眾請命,深得廣大民眾

39、擁護而革家為廣大平民群眾請命,深得廣大民眾擁護而 流芳百世。東方改革家是協助建立皇權至上制度流芳百世。東方改革家是協助建立皇權至上制度 的御用文人,是鞏固皇權的工具而已,一旦皇權的御用文人,是鞏固皇權的工具而已,一旦皇權 利益有異,他們就成了皇權斗爭的犧牲品。利益有異,他們就成了皇權斗爭的犧牲品。 13閱讀下列材料: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齊威王當上霸主以后,燕、材料一齊威王當上霸主以后,燕、 趙、韓、魏等國都來朝貢,只有西方的趙、韓、魏等國都來朝貢,只有西方的 秦國沒有來。中原各國叫它秦國沒有來。中原各國叫它“西戎西戎”, 把它看作野蠻民族,瞧不起它,很少跟把它看作野蠻民族,瞧不起它,很少跟

40、它來往,還不時派兵侵奪它的土地。它來往,還不時派兵侵奪它的土地。 秦孝公求賢令: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秦孝公求賢令: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 地,諸侯卑秦,丑莫大焉。地,諸侯卑秦,丑莫大焉。賓客群賓客群 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 分土。分土。 材料二一位歷史學家曾發出這樣的感嘆:材料二一位歷史學家曾發出這樣的感嘆: 中國古代的改革,是人類智慧所做的最驚心中國古代的改革,是人類智慧所做的最驚心 動魄的魔術,它能使一個侏儒變成一個巨人,動魄的魔術,它能使一個侏儒變成一個巨人, 把一個沒落的民族變成一個蓬勃奮發的民族,把一個沒落的民族變成一個蓬勃奮發的民族, 把一個

41、弱小的國家變成一個強大的國家。把一個弱小的國家變成一個強大的國家。 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 者者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 徒告商君欲反,發吏捕商君。徒告商君欲反,發吏捕商君。秦惠王裂秦惠王裂 商君以徇,曰: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莫如商鞅反者!”遂滅商遂滅商 君之家。君之家。 史記史記商君列傳商君列傳 請回答: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扼要分析秦孝公變法圖強根據材料一,扼要分析秦孝公變法圖強 的原因。的原因。 (2)請從政治、經濟、軍事三個方面簡要分請從政治、經濟、軍事三個方面簡要分 析,商鞅變法是如

42、何析,商鞅變法是如何“把一個弱小的國家變把一個弱小的國家變 成一個強大的國家成一個強大的國家”的?的? (3)根據材料三回答導致商鞅悲慘結局的原根據材料三回答導致商鞅悲慘結局的原 因是什么?因是什么? (4)商鞅雖死,秦法未敗,這帶給我們什么商鞅雖死,秦法未敗,這帶給我們什么 啟示?啟示? 解析本題考查商鞅變法的原因、內容、解析本題考查商鞅變法的原因、內容、 結果及啟示,難度不大,結合所學即可作答。結果及啟示,難度不大,結合所學即可作答。 答案答案(1)秦地處西陲,位置偏僻,思想保守;受秦地處西陲,位置偏僻,思想保守;受 中原各國鄙視;經濟落后,國力較弱。為實現富國強兵,中原各國鄙視;經濟落后

43、,國力較弱。為實現富國強兵, 秦孝公決定變法。秦孝公決定變法。 (2)經濟上:通過廢除經濟上:通過廢除“世卿世祿制世卿世祿制”、建立嚴密的戶、建立嚴密的戶 籍制度、推行縣制、制訂秦律等措施,打擊舊勢力,維護籍制度、推行縣制、制訂秦律等措施,打擊舊勢力,維護 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加強中央集權。經濟上:通過廢除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加強中央集權。經濟上:通過廢除 井田制、獎勵耕織、統一度量衡等措施,改變舊的生產關井田制、獎勵耕織、統一度量衡等措施,改變舊的生產關 系,激發勞動者的積極性,增強了秦國的經濟實力。軍事系,激發勞動者的積極性,增強了秦國的經濟實力。軍事 上:通過獎勵軍功等措施,提高了軍隊的

44、戰斗力。經過商上:通過獎勵軍功等措施,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經過商 鞅變法,秦國實現了富國強兵,成為七國中最強大的國家。鞅變法,秦國實現了富國強兵,成為七國中最強大的國家。 (3)舊貴族的強烈反對;秦孝公的去世使變法失去了強舊貴族的強烈反對;秦孝公的去世使變法失去了強 有力的支持者。有力的支持者。 (4)改革涉及利益調整,會有重重阻力;改革要有改革涉及利益調整,會有重重阻力;改革要有 合適策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改革成敗的關鍵是是否合適策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改革成敗的關鍵是是否 適應歷史發展潮流的要求。適應歷史發展潮流的要求。 課堂練習:課堂練習:閱讀下列材料: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以三

45、晉地狹(少)人貧(窮),秦地廣人商鞅以三晉地狹(少)人貧(窮),秦地廣人 寡,故草(荒野)不盡墾,地利(物產)不盡出。于是誘寡,故草(荒野)不盡墾,地利(物產)不盡出。于是誘 (誘導)三晉之人,利(利益)其田宅(誘導)三晉之人,利(利益)其田宅(使其)務(使其)務 ( (專心從事)本于內,而使秦人應敵于外。故廢井田,制專心從事)本于內,而使秦人應敵于外。故廢井田,制 (裁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數年之間,國富兵(裁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數年之間,國富兵 強,天下無敵。強,天下無敵。 通典通典食貨食貨 回答:(1)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分析商鞅為什么要“誘” 三晉之人,三晉之人為什么會

46、受商鞅之“誘”,結果如何? “誘誘”因:要發展生產,增強經濟實力。因:要發展生產,增強經濟實力。 “受誘受誘”因:因:“利其田宅利其田宅”,廢井田,開阡陌,獎勵耕織,廢井田,開阡陌,獎勵耕織, 免除徭役。免除徭役。 結果:經過幾年努力,秦國達到了國富兵強的目的。結果:經過幾年努力,秦國達到了國富兵強的目的。 課堂練習: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二 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 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 荀子荀子議兵議兵 回答:(2)據材料一及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二所說 歷史現象的原因。 原因:使三晉之人為秦所用,而秦得以專心應原因:使三晉之

47、人為秦所用,而秦得以專心應 敵于外。這是商鞅變法實行二十等爵制、廢除敵于外。這是商鞅變法實行二十等爵制、廢除 世卿世祿制等獎勵軍功措施的結果。世卿世祿制等獎勵軍功措施的結果。 2.2.材料中材料中“道不拾遺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山無盜賊”、“怯于私怯于私 斗斗”說明了什么?有何影響?說明了什么?有何影響? 1.1.閱讀下列材料:閱讀下列材料: (商鞅變法)(商鞅變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說(悅),道不拾行之十年,秦民大說(悅),道不拾 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于公戰,怯于私斗,鄉邑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于公戰,怯于私斗,鄉邑 大治。大治?!?史記史記商君列傳商君列傳 問題探究問題探究

48、請回答:請回答: 1.1.根據材料,概述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根據材料,概述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 2.2.閱讀下列材料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鞅,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秦孝公用商鞅,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 雖非古道,猶以務本之故,傾鄰國而雄諸侯。雖非古道,猶以務本之故,傾鄰國而雄諸侯。 漢書漢書食貨志食貨志 材料二材料二: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資刻薄人也。跡其欲干孝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資刻薄人也。跡其欲干孝 公以帝王術,挾持浮說,非其質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公以帝王術,挾持浮說,非其質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 用,刑公子虔,欺魏將卬,不師趙良之言,亦足發明商君用,刑

49、公子虔,欺魏將卬,不師趙良之言,亦足發明商君 之少恩矣。余嘗讀商君開塞耕戰書,與其人行事相類。卒之少恩矣。余嘗讀商君開塞耕戰書,與其人行事相類。卒 受惡名于秦,有以也夫!受惡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記史記商君列傳商君列傳 問題探究問題探究 請回答:請回答: (1)(1)材料一對商鞅變法的哪些措施給予了充分肯定?材料一對商鞅變法的哪些措施給予了充分肯定? (2)(2)材料二評價商鞅的標準是什么?你是否同意?為什么?材料二評價商鞅的標準是什么?你是否同意?為什么? 廢除井田制,重農抑商、獎勵耕戰廢除井田制,重農抑商、獎勵耕戰 司馬遷把人的品行作為評價標準,把個人的好惡作為評司馬遷把人的品行作為評價標

50、準,把個人的好惡作為評 價標準。價標準。 不同意。不同意。 因為我們對歷史人物的評價不僅要看其個人人品,更要因為我們對歷史人物的評價不僅要看其個人人品,更要 依據他對歷史發展所起的作用:即是否有利于人類社會依據他對歷史發展所起的作用:即是否有利于人類社會 文明的發展,是否有利于社會的進步文明的發展,是否有利于社會的進步 請回答:請回答: (1 1)根據材料說明商君所為屬于什么性質的行動。)根據材料說明商君所為屬于什么性質的行動。 材料:秦孝公用商君,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材料:秦孝公用商君,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 雖非古道,猶以務本之故,傾鄰國而雄諸侯。然王制遂雖非古道,猶以務本之故,傾鄰國而雄諸侯。然王制遂 滅滅庶人之富者累巨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