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工作匯報_第1頁
精準扶貧工作匯報_第2頁
精準扶貧工作匯報_第3頁
精準扶貧工作匯報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準扶貧工作匯報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開發工作“四個一批”“五個突出”“六個精準”和xxxxxxxx省委關于實施精準扶貧加快推進扶貧開發工作的決議的指示精神,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扶貧攻堅工作,全縣上下扎實推進我縣精準扶貧工作,并取得了較大成效。現就發改落實扶貧工作情況匯報如下:一、調整充實完善xxxx縣xxxx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十三五”規劃項目庫根據省發改委關于開展xxxx省xxxx山及xxxx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十三五”省級實施規劃編制工作通知和省發改委、省扶貧辦精神,要求我縣對已列入省級“十二五”規劃重點項目進行重新梳理。具體原則為:對于列入省級規劃已經開工建設且需在“

2、十三五”時期延續實施的項目,優先列入規劃范圍;對于已列入省級規劃但未納入相關行業(專項)規劃的項目,商相關部門同意后,直接列入規劃范圍;未納入省級實施規劃但需要在“十三五”期間啟動實施的項目,在與有關行業部門溝通的基礎上,擇優列入規劃范圍。對于已列入省級實施規劃,但條件已發生變化,不具備實施可能性的項目,不再列入“十三五”實施規劃。根據上述原則,我局在經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和建議基礎上,共剔除“十二期間”已完工和不備實施可能性項目104個,新增項目29個。十三五”期間,共規劃項目248個,總投資540.29億元,項目覆蓋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改善、基本公共服務、產業發展、生態建設與環境保

3、護。二、認真編制xxxx縣以工代賑“十三五”規劃根據省發改委關于開展xxxx省以工代賑建設“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局立即著手行動,按照“十三五”期間我縣以工代賑建設任務和實際需求,在充分征求扶貧、國土、水利等部門的意見和建議基礎上,編制完成了xxxx縣以工代賑“十三五”規劃,共規劃投資5240萬元,其中:中央投資4xxxx萬元,地方投資125萬元,計劃修建各類型水渠13.6千米,維修山塘5口,新建和改擴建公路44公里,新建示范工程項目5個。我縣于xxxx5年6月份將規劃文本上報給省發改委,經過積極爭取和協調,xxxx5年11月份省發改委編制的xxxx省以工代賑“十三五”規劃文本中,

4、我縣所申報的項目和計劃全部納入省級規劃。三、編制上報xxxx縣易地扶貧搬遷“十三五”規劃根據省發改委關于啟動xxxx省易地扶貧搬遷“十三五”規劃研究編制工作的預通知文件精神,我局立即著手編制規劃,現規劃已編制完成,正準備上報。該規劃計劃總投資11.07億元,其中:申請中央投資1.58億元,通過舉債省級地方政府債務注入項目資本金1.58億元,通過承接專項建設基金注入項目資本金0.81億元,承接長期低息貸款5.52億元,群眾自籌1.58億元。計劃在“十三五”期間安置搬遷農村建檔貧困戶4454戶共15869人,遷建房屋63.476萬平方米,修建村級公路108千米,鋪設水管164千米,架設輸電線路99

5、米,新增村級服務設施15.3萬平方米,改造基本農田1萬畝,新增及改善灌溉面積1.63萬畝,宅基地復墾0.16萬畝,遷出地生態修復1.47萬畝。 為更好地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我局積極與扶貧辦等相關職能部門協調,將易地扶貧對象瞄準主要是居住在我縣環境惡劣、生態脆弱、不具備生產和發展條件的高寒山區、地質災害易發區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經過縣相關部門共同努力,確定我縣“十三五”期間易地扶貧搬遷規模為4454戶共15869人,并經縣政府同意上報給省發改委、省扶貧辦。其中:全縣以行政村就近集中安置1.135萬人,占易地扶貧搬遷人口的71.5%,依托小城鎮集中安置0.14萬人,占易地扶貧搬遷人口的8.8%

6、,依托產業園區集中安置0.23萬人,占易地扶貧搬遷人口的14.5%,依托鄉村旅游區集中安置0.05萬人,占易地扶貧搬遷人口的3.2%,分散安置0.03xxxx萬人,占易地扶貧搬遷人口的2%。四、積極爭取和實施項目一是xxxx1年至xxxx5年,爭取到以工代賑資金580萬元,其中:中央財政預算內和省級配套以工代賑資金430萬元,以工代賑示范工程項目資金150萬元。實施了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鄉村道路建設、人畜飲水等項目。共修復各類型渠道9千米,山塘防滲7口,改善灌溉面積0.49萬元畝,解決0.22萬人安全飲水問題,修復村級道路21.66公里,改擴建村級公路6.xxxx公里,解決了2.8萬人出行難的問

7、題。二是爭取到易地扶貧搬遷工程資金322萬元,其中:中央資金272萬元,共修建遷建房屋115座,面積13000平方米,新建村級公路2.6公里,鋪設各型水管3.3千米,架設輸電線路750米,新增480kw變壓器2座。五、實施效果一是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初步的改善;二是為貧困地區的脫貧致富創造了基礎和條件,通過修建鄉村道路,有利于當地農林產品的外運,使貧困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通過修建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我縣農業生產條件有了一定的改善,改造后的灌溉渠道水的利用系數從不足50%提高到70%-80%,為實現穩定高產創造了條件;三是貧困地區群眾思想觀念得到了改善,為實現智力脫貧打下了基

8、礎。六、存在的困難1、財政預算內以工代賑年度資金計劃嚴重不足按2300元貧困標準,我縣仍有貧困人口12.83萬人,大部分生活居住在雪峰山腹地的高寒山區,生存環境極其惡劣,基礎設施比較落后,生產生活條件極其不便,要改變貧困落后面貌,每個村至少要投入上千萬元,而我縣每年財政預算內以工代賑資金只有區區100萬元左右。針對建設任務重、群眾期盼高實際狀況,而我縣是典型的“吃飯財政”,去年人平財政收入685元,只有全國人均財政收入的1/13,由于財政困難,面廣點多,支持扶貧幫困的力度十分有限。2、以工代賑示范工程項目偏少我縣在xxxx3年實施以工代賑示范工程項目后,就最也沒有實施過以工代賑示范工程項目,雖

9、然每年都申報以工代賑示范工程項目,但都因我縣不是國貧縣的原因沒有申報成功。因此建議上級取消片區內國扶縣和非國扶縣區別,讓片區內所有的縣一視同仁地享受以工代賑政策。3、易地扶貧實施過程有一定難度一是遷建戶積極不高。“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將搬遷戶從原有土地剝離出來,進入一個新環境生活,他首要顧慮就是今后的生產生活后續發展,為更好地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最好是以行政村就近集中安置,但易地扶貧搬遷中央補助標準每人10000元,按此計算,每戶平均大概補助4萬元左右,而搬遷一戶需資金10萬元以上,這樣就造成相當一部分搬遷戶依靠借貸建房,把還帳預期壓在外出務工掙錢或尚未見到效益的生產發展項目上,要徹底改變貧困落后面貌就變得遙遙無期,因此積極性不高。二是政策性較強,易地扶貧搬遷對象主要是居住在深山、石山、高寒、荒漠化、地方病多發、交通不便改造成本高、人均耕地少等生存環境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