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桑創業計劃書_第1頁
蠶桑創業計劃書_第2頁
蠶桑創業計劃書_第3頁
蠶桑創業計劃書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蠶桑創業計劃書為深入推進“一縣一業、蠶桑產業突破發展”戰略,推 動我縣蠶桑絲綢產業 (以下簡稱蠶業 ) 更好更快發展,特編制 本規劃。一、“十一五”末蠶業現狀( 一 ) 蠶桑基地已具規模1、蠶繭基地產能明顯增強。全縣桑園總面積7 萬畝( 其中高標準桑園 4 萬畝) ,“十一五”期間新建桑園 5 萬余畝, 建設蠶室XX余間,總面積13萬平方米。蠶農萬戶,年養蠶 10 張以上的大戶 3515 戶。方格簇應用率達 88%,上繭率 83% 以上。XX年養蠶發種萬張,產繭 3560噸,農民蠶繭收入億 元,“十一五”期間實現年養蠶、產繭翻一番,成為西北蠶 桑第一大縣。2、蠶桑循環經濟規模發展。年栽培桑枝食

2、用菌袋料超過XX萬袋,每年桑園套種保持在3萬畝以上,年桑園養雞10 萬余只, 三項合計年產值億元, 蠶桑利用和蠶繭生產協調 發展,蠶桑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 二 ) 龍頭企業基本建立擁有繭絲綢加工及副產品開發企業 10 個,其中,年制 種能力 40 萬張的蠶種場 1 個,繅絲、捻絲加工企業 3 個。 企業固定資產總額超過 3 億元,從業人員 1000 余人,年產值過 3 億元,培育龍頭企業 4 個,絲綢工業集群及古堰絲綢工業園區構架形成( 三 ) 主導產品已經形成“天虹牌”蠶種、 “雨花牌”蠶繭、 “鎏金蠶牌”白廠絲、 “富硒牌”桑枝食用菌等四大主導產品已形成, “天虹牌” 蠶種于XX年榮獲

3、陜西省名牌產品,實現名牌產品零的突破。 產品開發梯次推進,蠶絲家紡、桑枝食用菌等系列副產品開 發呈現良好發展勢態,市場前景廣闊。( 四 ) 市場體系初步建立 三大主導產品的國內市場營銷絡初步建立,產品市場緊 俏、供不應求,系列副產品倍受消費者青睞,其市場占有率 逐年提高。( 五 ) 服務體系不斷完善 設置組建了縣蠶桑發展局,各鄉鎮農業綜合服務隊配備 了蠶桑專干, 80 個蠶桑強村配備了蠶桑技術輔導員。 縣蠶桑 技術信息咨詢服務中心的電子絡平臺建成。組建規范化有效 運行的蠶桑專業合作社 20 個,企業蠶桑基地服務絡與政府 技術服務機構并存的新型蠶桑服務體系正在形成。縣政府與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安

4、康學院聯合建立了石泉蠶桑基地。現 代高效的省力節本蠶桑技術體系框架基本形成,蠶桑科技支 撐的組織體系不斷完善,科技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 六 ) 蠶業優勢日益凸顯XX年,全縣蠶業總產值億元(占全縣全年生產總值的 %), 其中:農民蠶桑綜合收入億元,農民人均蠶桑綜合純收入 1153 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 %;繭絲綢加工業產值 3 億元,占 縣屬規模工業總產值 18%。蠶桑生產成為縣域農村經濟的第 一大支柱產業,絲綢工業成為“工業強縣”的主力軍,蠶業 成為農民增收、 農村發展、 工業擴張、富民強縣的主導產業。二、蠶業現存主要問題( 一 ) 農村養蠶勞動力緊缺我縣農村 90%以上的青壯勞動力放棄農業

5、、離開土地、 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轉移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勞務經濟 的異軍突起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而且具有長期性,直接 導致農村養蠶勞力匱乏,農村勞動力緊缺成為制約勞動密集 型蠶桑產業大發展的瓶頸。( 二 ) 鮮繭收購流通市場混亂 蠶業利潤空間一直集中在鮮繭流通環節,由于受利益驅 使,繭販子隊伍異常龐大、明目張膽,擾亂了正常的鮮繭流 通市場秩序,出售毛腳繭的頑疾難以根除,導致蠶繭大幅貶 質,大量流失,致使蠶繭加工企業直接受害,蠶繭生產者最 終受害,社會少數人受益,年復一年、惡性循環,鮮繭收購 流通市場混亂成為阻礙蠶業可持續發展的毒瘤。同時,自由 狀態的蠶藥市場也需加強規范整治。( 三 ) 企

6、業帶動蠶業發展能力弱 一是加工企業的經濟實力較弱。繭絲綢加工企業是建設 發展蠶桑基地的主體,然而,天成絲業、天新絲綢、永宏絲 業等公司尚處在創業初始階段,沒有實力、能力、精力把蠶 繭基地當做自己的“第一車間” ,同時缺乏“皮之不存、毛 將焉附”的憂患意識。長期以來,蠶桑基地建設發展依賴于 各級政府去推動,處在政府千辛萬苦、群眾并不領情、企業 坐享其成的與現代農業經營理念相悖的非良性循環格局。二 是蠶農生產的組織化程度低。已組建的蠶桑專業合作社難以 規范有效運行、 成長太慢, 龍頭企業與基地蠶農沒有形成 “利 益共同體” ,龍頭企業的主體作用和龍頭帶動作用、蠶桑合 作社中介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沒有

7、充分體現和發揮,千家萬 戶蠶農的分散經營與大市場不能實現有效對接,蠶業發展則 難進入良性循環。( 四 ) “五低”牽制著養蠶效益 一是桑園管理規范化程度低。主要表現在畝桑產葉量低, “十一五” 末,全縣畝桑養蠶張 ; 桑園閑置、 撂荒面積較大, 浪費嚴重。二是省力節本桑技術體系應用面低。如大蠶蠶臺 省力化飼養量只占養蠶量的 20%。三是戶均養蠶規模效益低。 大多數戶年養蠶量沒達到適度規模,全縣年養蠶 30 張以上 的大戶 72 戶,養蠶規模化、專業化水平低。四是小蠶共育 率低。小蠶共育現處在剛剛起步階段,全縣小蠶共育率僅占 5%。五是專用蠶室比例低。 全縣專用蠶室 約占 30%,兼用蠶室約占

8、70%,蠶室等養蠶配套設施與蠶農 日益擴張的養殖規模不相適應。( 五 ) 蠶業管理體制機制不順 設置成立縣蠶桑發展局,賦予其建設、服務、管理全縣 蠶桑產業的職能,起到了加強發展蠶桑基地力量的作用,邁 出了蠶業管理體制改革的第一步。現行管理體制,仍然存在 管理部門較多,條塊分割,各自為陣,合力不強,尤其蠶繭 收烘經營體制、機制方面顯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蠶業鏈各 環節利益得不到有效平衡、監管, “多頭管理、職能分散、 運行低效、監管失調”的局面,導致蠶業基礎搖擺不定,絲 綢企業難以壯大升級,蠶業良性發展缺乏體制保障與內在動 力。( 六 ) 繭絲市場價格起伏跌宕大繭絲價格受國際大市場主導 , 繭絲價格的周期性與蠶業 生產的周期性吻合,上升或下跌平均周期為個月 ,絲綢行 業成為高風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