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民間采風去_第1頁
到民間采風去_第2頁
到民間采風去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記憶中的“它”【文本一】小背簍小背簍晃悠悠笑聲中媽媽把我背下了吊腳樓頭一回幽幽深山中 嘗呀野果喲頭一回清清溪水邊洗呀小手喲頭一回趕場逛了 山里的大世界j頭一回下到河灘里 我看了賽龍舟喲喲童年的歲月難忘媽媽的小背簍小背簍圓溜溜歌聲中媽媽把我背下了吊腳樓多少次外婆家里喲燒呀核耙喲多少次聽唱山歌喲在呀橋頭喲多少次睡在背簍里尿濕了媽媽的背多少次爬出背簍來我光著腳丫走喲喲童年的歲月難忘媽媽的小背簍 多少歡樂多少愛 區少思念多少情媽媽那回頭的笑臉至今甜在我心頭甜在我心頭【文本二】春酒琦君農村的新年,是非常長的。過了元宵燈節,年景尚未完全落幕。還有個家家邀飲春酒的節 目,再度引起高潮。在我的感覺里,其氣氛之

2、熱鬧,有時還超過初一至初五那五天新年呢。原 因是:新年時,注重迎神拜佛,小孩子們玩兒不許在大廳上、 廚房里,生怕撞來撞去,碰碎碗盞。 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時,腳都不許擱住灶孔邊,吃東西不許隨便抓.因為許多都是要先供佛與祖先的。說話尤其要小心,要多討吉利,因此覺得很受拘束。過了元宵,大人們覺得我們都乖 乖的,沒闖什么禍,佛堂與神位前的供品換下來的堆得滿滿一大缸,都分給我們撒開地吃了。 尤其是家家戶戶輪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親的代表,總是一馬當先,不請自到,肚子吃得鼓鼓 的跟蜜蜂似的,手里還捧一大包回家。可是說實在的,我家吃的東西多,連北平寄來的金絲蜜棗、巧克力糖都吃過,對于花生、 桂圓、松糖等等,

3、已經不稀罕了。那么我最喜歡的是什么呢 ?乃是母親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寶酒, 到了喝春酒時,就開出來請大家嘗嘗。補氣、健脾、明目的喲!”母親總是得意地說。她又轉向我說:“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縫,小孩子喝多了會流鼻血,太補了。其實我沒等她說完,早已偷偷把手指頭伸在杯子里好幾回,已經不知舔了多少個指甲縫的八寶酒了。八寶酒,顧名思義,是八樣東西泡的酒, 那就是黑棗(不知是南棗還是北棗)、荔枝、桂圓、 杏仁、陳皮、枸杞子、意仁米,再加兩粒橄欖。要泡一個月,打開來,酒香加藥香,恨不得一 口氣喝它三大杯。母親給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點點,我端著、聞著,走來走去,有一次一不 小心,跨門檻時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

4、里,酒卻全灑在衣襟上了。抱著小花貓時,它直舔,舔 完了就呼呼地睡覺。原來我的小花貓也是個酒仙呢!我喝完春酒回來,母親總要聞聞我的嘴巴,問我喝了幾杯酒。我總是說:只喝一杯,因為里面沒有八寶,不甜呀。母親聽了很高興。她自己請鄰居來吃春酒,一定給他們每人斟一杯八 寶酒。我呢,就在每個人懷里靠一下,用筷子點一下酒,舔一舔,才過癮。春酒以外,我家還有一項特別節目,就是喝會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錢用,要起個會, 湊齊十二個人,正月里,會首總要請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謝,地點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廳。酒 席是從城里叫來的,和鄉下所謂的八盤五、八盤八(就是八個冷盤,五道或八道大碗的熱菜)不同,城里酒席稱之為十二碟(大

5、概是四冷盤、四熱炒、四大碗煨燉大菜),是最最講究的酒席了。所以鄉下人如果對人表示感謝,口頭話就是我請你吃十二碟。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鄰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著大花廳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母親是從不上會的,但總是很樂意把花廳給大家請客,可以添點新春喜氣。花匠阿標叔也二|巴結地把煤氣燈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點燃了,掛在花廳正中,讓大家吃酒時劃拳吆 喝,格外的興高采烈。我呢,一定有份坐在會首旁邊,得吃得喝。這時,母親就會捧一瓶她自 己泡的八寶酒給大家嘗嘗助興。席散時,會首給每個人分一條印花手帕。母親和我也各有一條,我就等于得了兩條,開心 得要命。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寶酒, 都問母親里面泡

6、的是什么寶貝。母親得意地說了一遍又一遍,高興得兩頰紅紅的,跟喝過酒似的。其實母親是滴酒不沾唇的。不僅是酒,母親終年勤勤快快的,做這做那,做出新鮮別致的東西,總是分給別人吃,自 己卻很少吃。人家問她每種材料要放多少,她總是笑瞇瞇地說:大約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沒有一定分量的。但她還是一樣一樣仔細地告訴別人。可見她做什么事,都有個尺度在心中的。她常常說: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i今年,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寶酒,用以供祖后,倒一杯給兒子,告訴他是分歲酒,喝下去又長大一歲了。他挑剔地說:“你用的是美國貨葡萄酒,不是你小時候家鄉自己釀的呀。一句話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鄉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兒去找真

7、正的家酷呢?【文本三】年燈肖復興去年的大年夜,我家后面老爺子家的那盞年燈,在他家封閉陽臺的落地窗前, 照往年一樣,又亮了起來。老爺子是位老北京,講究老理兒。老爺子家這盞年燈,好幾年過年的時候,都在點亮。從 我家的后窗一眼就能望見,正對面老爺子家陽臺窗前的這盞年燈,就這樣一直亮到正月十五滿 街花燈綻放的時候。如今,滿北京城,如老爺子這樣堅持守候過年老理兒的人,不多見了。二一每年過年期間,望著老爺子家這盞年燈, 我都會想起自己年輕的時候, 那時候母親還在世, 不管晚上我回家多晚,她老人家都會讓家里的燈亮著。每次騎著自行車回家,四周房屋里的燈 光都沒有了,一片漆黑,老遠,老遠,一望見家里那盞橘黃色的

8、燈,燈光閃亮著,跳躍著,像 跳躍著一顆小小的心臟,我的心里便會充滿溫暖,知道母親還沒有睡,還在等著我。母親去世 之后,我晚上回家,再也看不見那盞橘黃色的燈光了,好長一段時間都不適應,心里都會有些 傷感。對于我,燈,就是家;燈下,就是母親。無論你回來有多晚,無論你離家有多遠,燈只 要在家里亮著,母親就在家里等著。因為老爺子和我的兒子都在美國,一樣讀完博士,在美國成家、生子、工作,我們有很多 共同的話題,比較熟,也比較說得來。我知道,前些年,老爺子和老伴還常常去美國,看他的 兒子,幫助帶帶孫子。如今,孫子都上中學了,老爺子真的老了。他不止一次對我說: 快80 了, 十幾個小時的飛機坐不了嘍,前列腺

9、不爭氣,總得上廁所。便盼望兒子能夠帶著媳婦和孫子回 來過一回春節。盼了好幾年,不是兒子和兒媳婦工作忙,就是孫子春節期間正上學請不了假, 都沒有能夠回來。每年春節,老爺子家陽臺的窗前,都亮起了年燈。去年老爺子家的這盞年燈,變了花樣。以往,都只是一盞普通的吊燈,半圓形乳白色的燈 罩,垂掛著一支暖色的節能燈。有時候,為了增添一些過年的氣氛,老爺子會在燈罩上蒙上一 層紅紙或紅紗。去年,換成了一盞長方形的八角宮燈,下面垂著金黃色的穗子,木制,紗面, 上面繪著彩畫,因為距離有點兒遠,看不清畫的是什么,但五顏六色的,顯得很漂亮,過年的 色彩,一下子濃了。不知道老爺子是從哪兒淘換了這么一個玩意兒。老爺子家的這

10、盞年燈,就這樣又像往年一樣,在大年夜里亮了一宿。煙花騰空,繽紛輝映 在他家窗前的時候,暫時遮擋了年燈,但當煙花落下之后,年燈又亮了起來。讓我覺得特別像 是大海里的浪濤,一浪一浪翻滾過后,只有礁石立在那里不動。那不然不動的樣子,那執著旺 盛的心氣,頗有點兒像老爺子。大年初一過去了,大年初二也過去了老爺子的年燈, 就這么一直亮著。在整個小區里, 不知道還有沒有什么人, 會注意到有這樣一盞年燈; 在偌大的北京城,不知道還有沒有什么人, 能守著這么一份過年的老理兒,點亮這樣一盞守候著親人回家過年的年燈。一天半夜里,我起夜,在廁所的后窗前瞥見那盞年燈,無月無星只有重重霧霾的夜色里, 它比一顆星星還亮,亮

11、得如同一個曠世久遠的童話。心里不禁有些感慨,既為老爺子,也為老大年初五的早晨,我起床后,從后窗望去,忽然發現,老爺子家陽臺落地窗前的那盞年燈, 沒有了。這一天的天氣難得格外的晴朗,太陽斜照在他家陽臺的落地窗上,明晃晃地反光,直 刺我眼睛。我以為眼花了,沒有看清。定睛再細看,年燈真的沒有了。正有些奇怪,看見一個男人領著一個十幾歲的男孩子,走進陽臺,他們都穿著一身運動衣,兩人做起了體操來。不用說,老爺子的兒子和孫子回家了。雖然沒有趕上年夜飯,畢竟趕上了 當天晚上破五的餃子。離正月十五還有10天,年還沒有過完呢。又要過年了,想起老爺子的那盞年燈。j【文本四】臘八粥冰心從我能記事的日子起,我就記得每年

12、農歷十二月初八,母親給我們煮臘八粥。這臘八粥是用糯米、紅糖和十八種干果摻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紅棗、桂圓、核桃、白果、杏仁、 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種豆子和芝麻之類,吃起來十分香甜可口。母親每年都是 煮一大鍋,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還分送給鄰居和親友。母親說:這臘八粥本來是佛教寺煮來供佛的一一十八種干果象征著十八羅漢,后來這風俗 便在民間通行,因為借此機會,清理廚柜,把這些剩余雜果,煮給孩子吃,也是節約的好辦法。 最后,她嘆一口氣說:“我的母親是臘八這一天逝世的,那時我只有十四歲。我伏在她身上痛 哭之后,趕忙到廚房去給父親和哥哥做早飯,還看見灶上擺著一小鍋她昨天煮好的臘八粥

13、,現 在我每年還煮這臘八粥,不是為了供佛,而是為了紀念我的母親。”我的母親是1930年1月7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農歷臘八 !那時我已有了自己的家,為了紀 念我的母親,我也每年在這一天煮臘八粥。雖然我湊不上十八種干果,但是孩子們也還是愛吃 的。抗戰后南北遷徙,有時還在國外,尤其是最近的十年,我們幾乎連個“家”都沒有,也就 把“臘八”這個日子淡忘了。今年“臘八”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見我的第三代幾個孩子,圍在桌旁邊,在洗紅棗,剝花生。看見我來了,都抬起頭來說:“姥姥,以后我們每年還煮臘八粥吃吧!媽媽說這臘八粥可好吃啦。您從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這些孩子們真饞。我說:“那是你媽媽們小時 候的事情了。在抗戰的時候,難得吃到一點甜食,吃臘八粥就成了大典。現在為什么還找這個 麻煩?”他們彼此對看了一下,低下頭去,一個孩子輕輕地說:“媽媽和姨媽說,您母親為了 紀念她的母親,就每年煮臘八粥,您為了紀念您的母親,也每年煮臘八粥。現在我們為了紀念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周爺爺,我們也要每年煮臘八粥!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