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折舊影響、年限及方法_第1頁
固定資產折舊影響、年限及方法_第2頁
固定資產折舊影響、年限及方法_第3頁
固定資產折舊影響、年限及方法_第4頁
固定資產折舊影響、年限及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固定資產折舊年限一、折舊對企業所得稅的影響因素固定資產可以長期參加生產經營而仍保持其原有實物形態,其價值在使用過程中因損耗而 逐漸轉移到生產的產品中,或構成經營成本、費用,該部分價值的補償是以折舊攤銷的方式得 以實現。折舊攤銷金額計入成本、費用后,最終影響企業的會計利潤。會計利潤不一定等于稅 法規范的應納稅所得額,折舊因會計準則與稅法要求的不一致,產生的差異是納稅調整項目之 一,而導致差異的因素主要為折舊年限、折舊方法以及差異造成的資金時間價值。(一)折舊年限企業會計準則第 4 號固定資產規定: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 合理確定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和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

2、計凈殘值一經確定, 不得隨意變更。但是,企業至少應當于每年年度終了,對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 值進行復核。使用壽命預計數與原估計有差異的,應當調整固定資產使用壽命;預計凈殘 值預計數與原先估計數有差異的,應當調整預計凈殘值。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對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進行了限定,分別 為房屋、建筑物 20年;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 10 年;與生產經 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家具等 5 年;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 4年;電子設 備 3 年。實施條例第九十八條:采取縮短折舊年限方法的,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于規定折 舊年限的 60%.稅法限定了最低折舊年

3、限,在不低于最低年限的范圍內授予企業確定折舊年限的自主權; 而準則規定企業應當根據資產的實際使用情況合理預計資產的使用壽命,但必須超過一個 會計年度。作為會計估計,企業合理預計資產使用壽命,人為因素占主導地位,可操控性 很強。因此,會計折舊年限的估計不可避免地會與稅法折舊產生差異。(二)折舊方法企業會計準則第 4 號固定資產規定:企業應當根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 的預期實現方式合理選擇折舊方法。可供選擇的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 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等。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但是,企 業至少應當于每年年度終了,對固定資產折舊方法進行復核。與固定資產有關的

4、經濟利益 預期實現方式重大改變的,應當改變固定資產折舊方法。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九條,固定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折舊,準予扣除。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二條,企業的固定資產由于技術進步等原因,確需加速折舊的, 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舊的方法。實施條例第九十八條:采取加速折舊方法的, 可以采取雙倍余額遞減法或者年數總和法。稅法規定允許企業直線法計算折舊,給予企業對折舊方法的選擇權是有條件的,具備條 件的企業應當報稅務機關備案后才可采用加速折舊方法;準則規定企業應當根據資產的實 際使用情況合理預計資產的折舊方法。稅法及準則對折舊方法規范的不一致,必定導致折 舊攤銷金額暫時性差異。(三)資金時

5、間價值固定資產的賬面原值一般情況下是既定的,不論估計折舊年限的長短、選擇不同的折舊 方法,折舊攤銷的金額是固定的,在資產的整個使用壽命期內,看起來對企業整體利潤水 平和稅金的影響很小。但是,如果考慮了資金時間價值的影響,企業會因為估計的折舊年 限,選擇的折舊方法的不同,而獲取不同的收益。二、企業所得稅是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稅種,企業所得稅的輕重、多寡,直接影響 稅后凈利潤的形成,關系企業的切身利益。因此,企業所得稅是合理避稅籌劃的重點。資產的計價和折舊是 影響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重要項目。但資產的計價幾乎不具有彈性。就是說,納稅人很難在這方面作合理避 稅籌劃的文章。于是固定資產折

6、舊就成為經營者必須考慮的問題。一、固定資產的計價 折舊的核算是一個成本分攤過程,其目的在于將固定資產的所得成本按合理而系統的方式,在它的估計 有效使用期內進行攤銷。而不同折舊方法使每期攤銷額不同,從而影響企業的應稅所得,影響企業的所得稅 稅負。1. 固定資產原值 固定資產的原值一般為取得固定資產的原始成本,即固定資產的賬面原價。企業計提固定資產折舊 時,以月初應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賬面原值為依據,本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提折舊;本月減少的 固定資產,當月照提折舊。2. 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 固定資產的凈殘值是指固定資產報廢時預計可收回的殘余價值扣除預計清理費用后的余額。預計凈 殘值的多少同樣會

7、影響折舊額的計提,現行制度規定,各類行業資產凈殘值的比例,仍在固定資產原值 的 3 5的范圍內,由企業自行確定,并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3. 固定資產使用年限對所得稅的影響 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的確定,直接關系到各期應計提的折舊額。因此在確定使用年限時,不僅要 考慮固定資產有形損耗,而且應考慮固定資產無形損耗及其它因素。國家對各類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已 作了明確規定,企業必須依照國家規定的折舊年限計提折舊。具體 參考 企業會計 制度中有關固定資產的 內容。二、折舊年限對所得稅的影響 客觀地講,折舊年限取決于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由于使用年限本身就是一個預計的經驗值,使得 折舊年限容納了很多人為成分,

8、為合理避稅籌劃提供了可能性??s短折舊年限有利于加速成本收回,可 以使后期成本費用前移,從而使前期會計利潤發生后移。在稅率穩定的情況下,所得稅遞延交納,相當 于向國家取得了一筆無息貸款。例 1. 某外商投資企業有一輛價值 500000 元的貨車,殘值按原值的 4 估算,估計使用年限為 8 年。按 直線法年計提折舊額如下:500000 X( 1-4%)/ 8= 60000 (元)假定該企業資金成本為 10,則折舊節約所得稅支出折合為現值如下:60000 X 3% X 5.33= 105633 (元)5.335為 8 期的年金現值系數。如果企業將折舊期限縮短為 6 年,則年提折舊額如下:500000

9、X(1-4%)/ 6=80000(元)因折舊而節約所得稅支出,折合為現值如下:80000 X 3%3 X 4.35=5 114972(元)4.355為 6 期的年金現值系數。 盡管折舊期限的改變,并未從數字上影響到企業所得稅稅負的總和,但考慮到資金的時間價值, 后者對企業更為有利。如上例所示:折舊期限縮短為 6 年,則節約資金114972105633= 9339(元)。當稅率發生變動時,延長折舊期限也可節稅。例 2. 上述企業享受 “兩免三減半 ”的優惠政策,如果貨車為該企業第一個獲利年度購入,而折舊 年限為 8 年或 6 年,那么,哪個折舊年限更有利于企業避稅?8 年和 6 年折舊年限的避稅

10、情況:(1)折舊年限 8 年,年提取折舊 60000,折舊各年避稅額:第 1、2 年 0,第 3、4、5 年 9000,第 6年18000,第 7、8年 18000,避稅總和 81000元。(2)折舊年限 6 年,年提取折舊 80000,折舊各年避稅額:第 1、2 年 0,第 3、4、5 年 12000,第 6年 24000,第 7、8年 0,避稅總和 60000元??梢?,企業延長折舊年限可以節約更多的稅負支出。按 8 年計提折舊,避稅額折現如下:9000 X( 3.791-1.736)十 18000 X( 5.335-3.791 )= 46287 (元) 按6年計提折舊,避稅額折現如下:12

11、000 X( 3.791-1.736)十 24000 X 0.564 32031 (元) 折舊是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通過逐漸損耗(包括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而轉移到產品成本 或商品流通費用中的那部分價值。折舊的核算是一個成本分攤的過程,即將固定資產取得成本按合 理且系統的方式,在它的估計有效使用期間內進行攤配。這不僅是為了收回投資,使企業在將來有 能力重置固定資產,而且是為了把資產的成本分配于各個受益期,實現期間收入與費用的正確配比。由于折舊要計入產品成本,直接關系到企業當期成本的大小、利潤的高低和應納稅所得額的多 少。因此,怎樣 計算 折舊便成為十分重要的事情。三、幾種常用的計算折舊的方法對

12、所得稅的影響1. 使用年限法 使用年限法是根據固定資產的原始價值扣除預計殘值,按預計使用年限平均計提折舊的一種方 法。使用年限法又稱年線平均法、直線法,它將折舊均衡分配于使用期內的各個期間。因此,用這 種方法所計算的折舊額,在各個使用年份或月份中都是相等的。其計算公式為: 固定資產年折舊額4(原始價值預計殘值預計清理費用)預計使用年限 一定期間的固定資產應計折舊額與固定資產原值的比率稱為固定資產折舊率。它反映一定期間固定資產價值的損耗程度,其計算公式如下: 定資產年折舊率4固定資產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X100固定資產年折舊率4( 1凈殘值率)折舊年限 X 100 使用年限法的特點是每年的折舊額

13、相同,但是缺點是隨著固定資產的使用,修理費越來越多, 到資產的使用后期修理費和折舊額會大大高于固定資產購入的前幾年,從而影響企業的所得稅額和 利潤。2. 產量法 產量法是假定固定資產的服務潛力會隨著使用程度而減退,因此,將年限平均法中固定資產的 有效使用年限改為使用這項資產所能生產的產品或勞務數量。其計算公式為: 單位產品的折舊費用4(固定資產原始價值預計清理費用預計殘值)應計折舊資產的估 計總產量固定資產年折舊額4當年產量 X單位產品的折舊費用 產量法可以比較客觀的反映出固定資產使用期間的折舊和費用的配比情況。3. 工作小時法 這種方法與產量法類似,只是將生產產品或勞務數量改為工作小時數即可

14、,其計算公式為: 使用每小時的折舊費用4(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清理費用預計殘值)應計折舊資產的估計 耐用總小時數固定資產年折舊額4固定資產當年工作小時數X使用每小時的折舊費用工作小時法同產量法一樣,可以比較客觀的反映出固定資產使用期間的折舊和費用的配比情況。3.加速折舊法加速折舊法又稱遞減折舊費用法,指固定資產每期計提的折舊費用,在使用早期提得多,在后期則提得少,從而相對加快了折舊的速度。加速折舊有多種方法,主要有年數總和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1)年數總和法 又稱合計年限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凈殘值后的凈額率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 舊額。這個遞減分數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

15、母代表使用年數的數字總和。其計算公式為:年折舊率=(折舊年限一已使用年限)/折舊年限x(折舊年限+ 1)十2 X 100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年折舊率( 2)雙倍余額遞減法雙倍余額遞減法是在不考慮固定資產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期期初固定資產賬面余額和雙倍直線折 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其計算公式為:年折舊率=2/折舊年限X 10%月折舊率=年折舊率十12年折舊額=固定資產賬面價值 X年折舊率實行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應當在其固定資產折舊年限以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凈 值平均攤銷。采用加速折舊法,可使固定資產成本在使用期限中加快得到補償。但這并不是指固定資產提前報廢

16、 或多提折舊,因為不論采用何種方法提折舊,從固定資產全部使用期間來看,折舊總額不變,因此,對 企業的凈收益總額并無影響。但從各個具體年份來看,由于采用加速的折舊法,使應計折舊額在固定資 產使用前期攤提較多而后期攤提較少,必然使企業凈利前期相對較少而后期較多。不同的折舊方法對納稅企業會產生不同的稅收影響。首先,不同的折舊方法對于固定資產價值補償 和補償時間會造成早晚不同。其次,不同折舊方法導致的年折舊額提取直接影響到企業利潤額受沖減的 程度,因而造成累進稅制下納稅額的差異及比例稅制下納稅義務承擔時間的差異。企業正是利用這些差 異來比較和分析,以選擇最優的折舊方法,達到最佳稅收效益。從企業稅負來看

17、,在累進稅率的情況下,采用年限平均法使企業承擔的稅負最輕,自然 損耗法(即產量法和工作小時法)次之,快速折舊法最差。這是因為年限平均法使折舊平均攤入成本,有效地扼制 某一年內利潤過于集中,適用較高稅率;而別的年份利潤又驟減。因此,納稅金額和稅負都比較小、比 較輕。相反,加速折舊法把利潤集中在后幾年,必然導致后幾年承擔較高稅率的稅負。但在比例稅率的 情況下,采用加速折舊法對企業更為有利。因為加速折舊法可使固定資產成本在使用期限內加快得到補 償,企業前期利潤少,納稅少;后期利潤多,納稅較多,從而起到延期納稅的作用。下面我們利用具體的案例來分析一下企業在采用不同的折舊方法下繳納所得稅的情況:例 3.

18、 廣東某鞋業有限公司,固定資產原值為 180000元,預計殘值為 10000 元,使用年限為 5 年。如表 11 所示,該企業適用 33%的所得稅率,資金成本率為10%。表 1- 1企業未扣除折舊的利潤和產量表年限未扣除折舊利潤(元)產量(件)第一年1000001000第二年90000900第三年1200001200第四年80000800第五年76000760合計4660004660(1) 直線法: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估計殘值)/估計使用年限=(180000 10000)/ 5= 34000 (元)估計使用年限 5年。第一年利潤額為: 100000 34000= 66000(元)應納所得稅

19、為:66000X 3%= 21780 (元)第二年利潤額為: 90000 34000= 56000(元)應納所得稅為:56000X 3%= 18480 (元)第三年利潤額為; 12000034000=86000(元)應納所得稅為:86000X 3%= 28380 (元)第四年利潤額為: 80000 34000= 46000(元)應納所得稅為:46000X 3%= 15180 (元)第五年利潤額為: 76000 34000= 42000(元)應納所得稅為:42000X 33%=13860 (元)5年累計應納所得稅為:2178018480283801518013860= 97680(元)應納所得稅

20、現值為:21780 X 0.909+18480 X 0.826+28380 X 0.751 + 15180 X 0.683+138=(75350.821(元)2)產0.909、0.826、0.751、0.683、0.621 分別為 1、2、3、4、5期的復利現值系數,下同。 量法每年折舊額=每年實際產量/合計產量X (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第一年折舊額為:1000/4660X(180000 10000)= 36480(元)利潤額為: 100000 36480= 63520(元)應納所得稅為: 63520X 33= 20961.6(元)第二年折舊額為:900/4660X/p>

21、)= 32832(元)利潤額為: 90000 32832= 57168(元)應納所得稅為: 57168X 33= 18865.44(元)第三年折舊額為:1200/4660X(180000 10000)= 43776(元)利潤額為: 120000 43776= 76224(元)應納所得稅為: 76224X 33= 25153.92(元)第四年折舊額為:800/4660X= 29184(元)利潤額為: 80000 29184=50816(元)應納所得稅為: 50186X 33= 16769.28(元)第五年折舊額為:760/4660X= 2772

22、5(元)利潤額為: 76000 27725= 48275(元)應納所得稅為: 48275X 33= 15930.75(元)五年累計應納所得稅額為:20961.618865.4425153.9216769.2815930.75=97680.95(元)應納所得稅的現值為:0961.6 X 0.909+18865.44 X 0.826+25153.92 X 0.751+16769.28 X 0.683+159304373.95(621 元)( 2) 雙倍余額遞減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折舊率=2X/估計使用年限X 10%年折舊額=期初固定資產賬面余額X雙倍直線折舊率會計制度規定,在 計算最后兩年折舊額時,

23、應將原采用的雙倍余額遞減法改為用當年年初 的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減去估計殘值,將其余額在使用的年限中平均攤銷。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折舊率=2X/ 5X 10%= 40%第一年折舊額為:180000X 4C%= 72000 (元)利潤額為: 1000072000=28000(元)應納所得稅為: 28000X 33%= 9240(元)第二年折舊額為: ( X 40%= 43200(元)利潤額為: 9000043200= 46800(元)應納所得稅為: 46800X33%= 15444(元)第三年折舊額為: ( 1800007200043200) X 40%= 25920(元) 利

24、潤額為: 12000025920= 94080(元)應納所得稅為: 94080X33%= 31046.4(元) 第四年后,使用直線法計算折舊額:第四、第五年的折舊額 =(180000720004320002592010000)2=14440(元)第四年利潤額為: 8000014440= 65560(元)應納所得稅為: 65560X33%= 21634.8(元) 第五年利潤額為: 7600014440= 61560(元)應納所得稅為: 61560X33%= 20314.8(元) 五年累計應納所得稅為:92401544431046.421634.820314.8=97680(元) 應納所得稅的現值

25、為:240 X 0.909+15444 X 0.826+31046.4 X 0.751+21634.8 X 0.683+203=47886X8162元)( 3) 年數總和法:每年折舊額=可使用年數/使用年數和X (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本例中,使用年數總和為:12345= 15第一年折舊額為: 5/15X(= 56666(元)利潤額為: 10000056666= 43334(元)應納所得稅: 43334X 33%= 14300.22(元) 第二年折舊額為: 4/15X(= 45333(元)利潤額為: 9000045333= 44667(元)

26、應納所得稅: 44667X33%= 14740.11(元) 第三年折舊額為: 3/15X(= 34000(元)利潤額為: 12000034000= 86000(元)應納所得稅: 86000X 33%= 28380(元) 第四年折舊額為: 2/15X(= 22666(元)利潤額為: 8000022666= 57334(元)應納所得稅:57334X 3%= 18920.22 (元)第五年折舊額為:1/ 15X( 180000-10000)= 11333 (元)利潤額為:76000- 11333 = 64667 (元)應納所得稅: 64667X33

27、= 21340.11(元)五年累計應納所得稅為:14902.2214740.112838018920.2221340.11=97680.65(元) 應納所得稅的現值為:4300.22 X 0.909+14740.11 X 0.826+28380 X 0.751+18920.22 X 0.683+213=(72662.330.元1如果將貨幣的時間價值考慮進來,將應納稅額折算成現值,結果下表所示:表1-2不同折舊方法下的應納稅額及現值單位:元年限直線法產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第一年2178020961.6924014300.22第二年1848018865.441544414740.11第三年

28、2838025153.9231046.428380第四年1515416769.2821634.818920.22第五年1386015930.7520314.821340.11總計9768097680.959768097680.65現值75350.8874873.9571863.8172662.3從表中可以看出,采用加速折舊計算的第一年應納稅額最少,雙倍余額遞減法下第一年只繳納稅款 9240 元,年數總和法下第一年繳納稅款為 14300.22 元,而直線下法則需繳納 21780 元。從上面計算中,不難得出,加速折舊法使 企業 在最初的年份提取的折舊較多,沖減了稅基, 從而減少了應納稅款,相當企業

29、在最后的年份內取得了一筆無息貸款。對企業來說可達到合法 避稅的功效。從應納稅額的現值來看,運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折舊時,稅額最少,年數總和法次之, 而運用直線法計算折舊時,稅額最多。原因在于:加速折舊法(即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 法)在最初的年份內提取了更多的折舊,因而沖減的稅基較多,使應納稅額減少,相當于企業 在初始的年份內取得了一筆無息貸款。這樣,其應納稅額的現值便較低。在運用普通方法(即 直線法、產量法)計算折舊時,由于直線法將折舊均勻地分攤于各年度,而產量法根據年產量 來分攤折舊額,該企業產量在初始的幾年內較高,因而所分攤的折舊額較多,從而較多地侵蝕 或沖減了初始幾年的稅基。因此,產

30、量法較直線法的節稅效果更顯著。在比例課稅的條件下, 加速固定資產折舊,有利于企業節稅,因為它起到了延期繳納所得稅的作用。、工業企業類序號固定資產分類折舊年限-一-通用設備部分1機械設備10-142動力設備11-183傳導設備15-284運輸設備6-125自動化控制及儀器儀表自動化、半自動化控制設備8-12電子計算機4-10通用測試儀器設備7-126工業爐窯7-137工具及其他生產用具9-148非生產用設備及器具設備工具18-22電視機、復印機、文字處理機5-8-二二專用設備部分9冶金工業專用設備9-1510電力工業專用設備發電及供熱設備12-20輸電線路30-35配電線路1牛16變電配電設備1

31、8-22核能發電設備20-2511機械工業專用設備8-1212石油工業專用設備8-1413化工、醫藥工業專用設備7-1414電子儀表電訊工業專用設備5-1015建材工業專用設備6-1216紡織、輕工專用設備8-1417礦山、煤炭及森工專用設備7-1518造船工業專用設備15-2219核工業專用設備20-2520公用事業企業專用設備自來水15-25燃氣16-25三房屋、建筑物部分21房屋生產用房30-40受腐蝕生產用房20-25受強腐蝕生產用房10-15非生產用房35-45簡易房8-1022建筑物水電站大壩45-55自來水、天然氣管網25-35其他建筑物15-25、商品流通企業類序號固定資產分類

32、折舊年限一通用設備部分1機械設備10 142動力設備11 183專導設備15 284運輸設備8 145自動化、半自動控制設備8 12:電子計算機4 10空調器、空氣壓縮機、電氣設備10 15通用測試儀器設備7 12傳真機、電傳機、移動無線電話5 10電視機、復印機、文字處理機5 8音響、錄隈)像機10 15-二二:專用設備部分6營業柜臺、貨架3 67加工設備10 158油池、油罐4 149制冷設備10 1510糧油原料整理篩選設備6 1011小火車6 1212烘干設備6 1013醬油、醋、醬、腌菜腐蝕性嚴重的設備和廢舊物資加工 設備4 814庫(廠)內鐵路專用線10 1415地磅7 1216吊

33、運機械設備8 1417消防安全設備4 818其他經營用設備及器具15-20三房屋、建筑物部分19經營用房、倉庫綱結構35 - 45鋼筋混凝土結構30 - 35鋼筋混凝土磚結構25 - 30磚結構20 - 30:危險物品專用倉庫20 - 2520簡易房8- 10圍墻4 8:烘干塔:12- 17地坪、曬場、曬臺、貨場5- 1021其他建筑物10-20三、農業企業類序號固定資產分類折舊年限-:通用設備部分(同工業企業)-二二專用設備部分9拖拉機:大中型拖拉機6-10小型拖拉機(14千瓦以下)4-610谷物聯合收獲機8-1211:機引農具及漁業、牧業機械5-812排灌機械及大型噴灌機8-1213糧食處

34、理機械10-1614農田基本建設機械8-1215農用飛機及作業設備10-1416修理專用設備及測試設備10-1517金屬油罐10-15三:其他專用設備部分18水電工業專用設備機電設備12-20輸電線路30-35配電線路14-16變電配電設備18-2219:冶金工業專用設備9-1520機械工業專用設備8-1221石油工業專用設備8-1422:化工、醫藥工業專用設備7-1423電子儀表電訊工業專用設備5-1024建材工業專用設備6-1225:紡織、輕工專用設備8-1426礦山、煤炭為及森工專用設備7-1527造船工業專用設備15-2228港務專用設備8-1829鐵道專用設備鐵路機車車輛12-16鐵

35、路通信線路16-20:鐵路通信信號設備6-830運輸船舶8-2031建筑施工專用設備8-1432公用事業企業專用設備自來水15-25燃氣16-2533商業、糧油專用設備8-16四房屋、建筑物部分34:房屋(同工業企業)35建筑物水電站大壩45-55港口碼頭基礎設施25-30鐵路線路上部建筑及橋梁、涵洞、隧道等35-45飛機跑道、停機坪30-40水庫40-60干渠、支渠10-25機井10-20水泥曬場10-25養殖池10-20公路按公路等級確定其他建筑物15-25五:經濟林木及產役畜36經濟林木橡膠樹等15-30:果、桑、茶樹等5-1537產役畜按生產周期確定四、運輸企業類序號固定資產分類折舊年

36、限-一-:通用設備部分(同工業企業)-二二專用設備及設施部分8鐵道專用設備鐵路機車車輛12- 16鐵路通信線路16-20鐵路通信信號設備6 8電氣化鐵路供電系統8- 109:港口裝卸機械及設備8 1810運輸船舶及輔助船舶8- 1811運輸車輛及輔助車輛6- 1212:通信導航設備6 813集裝箱1=15 814運輸飛機起飛全重大于(或等于)100噸10 15起飛全重小于100噸8 1015鐵路線路上部建筑和鐵路上的:橋梁、涵洞、隧道35 4516港務設施30 5017庫場設施20 4018:飛機跑道、停機坪30 40三房屋、建筑物部分19房屋(同工業企業)20建筑物15 25五、水利工程管理

37、類序號固定資產分類折舊年限-通用設備部分(同工業企業)-二二水、電專用設備部分9機電排灌設備8-1210水輪機組5-2511噴灌設備6-1012啟閉機組10-2013水傳導設施鑄鐵管道20-30混凝土管道15-2514水電專用設備輸電線路30-35配電線路15-20變電、配電設備18-22機電設備12-20三其他專用設備部分15冶金工業專用設備9-1516機械工業專用設備8-1217化工、醫藥專用設備7-1418電子儀表、電訊專用設備5-1019建材工業專用設備6-1220紡織、輕工專用設備8-1421礦山、煤炭及森工專用設備7-1522建筑施工專用設備8-1423公用事業專用設備13-252

38、4商業、糧油專用設備8-16四房屋、建筑物部分25房屋(同工業企業)26建筑物鋼筋混凝土閘、壩45-55土壩30-45干渠、支渠15-25隧道、涵洞35-45機井10-20港口碼頭基礎設施25-30其他建筑物15-25五經濟林部分27經濟林木5-15六、施工、房地產開發企業類序號固定資產分類折舊年限-一-房屋及建筑物1房屋30 40簡易房5 102建筑物15 253傳導設施15 28-二二施工機械4起重機械10 14單轉電動起重機5 75挖掘機械10 146土方鏟運機械10 147鑿巖機械10 14內燃鑿巖機4 5風動鑿巖機4 5電動鑿巖機4 58基礎及鑿井機械10 149鋼盤及混凝土機械8

39、10混凝土輸送泵4 510皮帶螺旋運輸機8 1011泵類8 10-三運輸設備12汽車及拖掛6 1213小型車輛6 12四生產設備14木工加工機械8 1015金屬切削機床10 1416鍛壓設備10 1417焊接及切割設備7 10等離子切割機 4 5年磁力氧氣切割機 4-5年18鍛造及熱處理設備10- 1419動力設備11 18電動空壓機8- 10柴油空壓機8 10制氧機組8- 10液化氣循環壓縮機8- 10高壓空壓機8- 10軸氣風機8- 1020維修專用設備8- 1021其他加工設備8- 10五試驗設備及儀器22材料試驗設備7- 10白金坩鍋5023測定儀器5- 1024計量儀器7- 1025

40、探傷儀器7- 1026測繪儀器7- 10六其他固定資產27行政管理用車6- 1228辦公用具10- 14電子計算機4- 8電視機5- 8復印機5- 8文字處理機5- 829度量及消防用具10- 1430印刷機械10- 12七非生產用固定資產31房屋30 - 4532文體宣教用具10- 1533炊事用具8- 1034醫療器械8- 1035其他7- 10電冰箱5- 7冷凍機5- 7七、旅游、飲食服務企業類序號固定資產分類折舊年限-一-房屋、建筑物分類1房屋營業用房20-40非營業用房35-45簡易房5- 102建筑物10-25-二二機器設備分類3供電系統設備15-204供熱系統設備11 185中央

41、空調設備10-206通訊設備8 107洗滌設備5- 108維修設備109廚房用具設備5- 1010電子計算機系統設備6- 1011電梯1012相片沖印設備8- 1013復印、打字設備3-814其他機器設備10三交通運輸工具分類15客車大型客車(33座以上)30萬公里8- 10中型客車(32座以下)30萬公里8- 10小轎車20萬公里5-716行李車30萬公里7-817貨車50萬公里1218摩托車15萬公里5四家具設備分類19家具設備營業用家具設備5-8辦公用設備10-2020地毯純毛地毯5- 10混織地毯3-5化纖地毯3五電器及影視設備分類21閉路電視播放設備1022音響設備523電視機524

42、電冰箱525空調器柜式5窗式326電影放映機及幻燈機1027照相機1028其他電器設備5六文體娛樂設備分類29冋級樂器1030游樂場設備5- 1031健身房設備5- 10七其他設備分類32工藝擺設1033消防設備6八、金融保險企業類序號固定資產分類折舊年限房屋及建筑物(同旅游、飲食服務企業 )r.rt rrrr、r z*機器設備1機械設備10 14T-動力設備11 183通計1設備5 104電子計算機3 105電器設備5 106女全保衛設備5 107辦公及乂子處理設備5 88醫療設備6 12三父通運輸設備9專用運鈔車4 710其他運輸設備6 12九、農牧漁良種場類序號固定資產分類折舊年限一通用

43、設備部分(同工業企業)二農業專用設備部分9拖拉機大中型拖拉機6-10小型拖拉機(14千瓦以下)4-610谷物聯合收獲機8-1211機引農具及漁業、牧業機械5-812排灌機械及大型噴灌機8-1213種籽精選機械8-1214農田基本建設機械8-1215農用飛機及作業設備10-1416修理專用設備及測試設備10-1517金屬油罐10-15其他專用設備部分(同農業企業)四房屋、建筑物部分34房屋(同工業企業)35建筑物養殖池、孵化池10-20機井10-20水泥曬場10-25其他建筑物15-25五經濟林木及產役畜36經濟林木橡膠樹等15-30果、桑、茶樹等5-1537產役畜按生產周期確定十、林場與苗圃類

44、序號固定資產分類折舊年限-一-通用設備部分(同工業企業)-二二林業專用設備9宮林機械4-6整地機、挖坑機、筑床機、植樹林、彌霧噴粉機、機引中 耕機、鋤草機、降雨機等10采伐機械7-10采伐歸堆聯合機、打枝造材聯合機11木材加工機械7-10截鋸機、圓鋸機、帶鋸機、板材干燥機、四面刨、壓刨、 平刨、立刨、木旋機、打眼機、開榫機、雕刻機、補疤機、 萬能機、裝配機、釘箱機等12林化設備7-14松香、栲膠設備、活化爐13卷揚運輸設備6-10汽車運輸設備:運材汽車、運材掛車等集材運輸設備:履帶拖拉機、膠輪拖拉機水上運輸設備:內燃機、出河機等卷揚運輸設備:電動絞盤機、柴油絞盤機、歸裝橋機、吊 車等14原木裝

45、載機6-10叉車、電瓶車、鏈子運輸機、皮帶運輸機15森鐵運輸設備12-16蒸汽機車、內燃機車16森工其他專用設備6-10凡不屬二至七類的森工專用設備17人造板流水線設備6-12旋切機、刨切機、鍘刀、拼蓬機、挖補機、單板烘干機、 砂光機、齊邊機、涂膠機、熱壓機削片機、打磨機、噴膠機、鋪裝機、預壓機、浸膠機、塑 貼熱壓機、師選機、再碎機、斗式提升機、精磨機、熱磨 機成型機、纖維板熱壓機、熱處理設備、加溫機等三其他專用設備部分(同農業企業)四房屋、建筑物部分(同農業企業)卜一、電影、新聞出版企業類序號固定資產分類折舊年限通用設備部分(同工業企業)-二二專用設備部分1印刷及傳版設備激光照排設備4 8遠程數據傳版設備4 8電子分色設備8 12印刷設備10 14生產用復印設備4 62編采設備傳真機4 6照相機4 10資料存儲、檢索設備4 8衛星接收設備4 8其他采訪、通訊、編繪器具5 103專業用錄音設備調音臺及附屬設備6 12專業錄音機及附屬設備7 8話筒4 6揚聲器-4 6錄音外圍設備6 104樂器鋼琴12 20電子樂器6 8其他樂器6 105組合音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