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泉州旅游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泉州市鄉村旅游專項規劃華僑大學旅游學院2010年12月目 錄一、規劃背景5(一)泉州鄉村旅游發展概況5(二)泉州鄉村旅游資源及開發條件5二、規劃總則8(一)規劃依據8(二)規劃目的9(三)指導思想9(四)規劃原則10三、發展與戰略定位11(一)發展定位11(二)發展目標11(三)發展戰略11四、空間布局與重點鄉村旅游點13(一)總體空間布局13(二)區域性鄉村旅游空間布局與發展方向13(三)重點鄉村旅游點17五、旅游產品與市場開發21(一)鄉村旅游商品開發21(二)客源市場定位22(三)營銷策略規劃22六、鄉村旅游發展的專項規劃23(一)鄉村旅游交通規劃23(二)
2、鄉村旅游住宿規劃24(三)鄉村旅游餐飲規劃24(四)鄉村旅游安全規劃25(五)鄉村旅游生態保護規劃25(六)鄉村旅游文化保護規劃27七、鄉村旅游發展的支撐體系28八、鄉村旅游發展的行動綱領29一、規劃背景(一)泉州鄉村旅游發展概況1地理區位概況泉州地處我國東南沿海要港,自古就是海上經濟貿易的重要港口城市,位于海峽西岸經濟區,是我國未來經濟發展中的一個增長極,而相鄰的珠三角和長三角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同時,泉州所在的福建省閩東南地區是福建經濟最活躍的地區。泉州與臺灣隔海相望,一水之隔,相距僅有137海里,與香港、澳門特區以及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以大海相連,聯系廣泛。長期形成的血緣、親緣和宗緣
3、關系,使泉州與這些地區的地緣關系變得更加緊密。內陸安永德(安溪、永春、德化)地區位于福建省中部,與漳平市、華安縣、永泰縣、尤溪縣、大田縣長泰縣、廈門市同安區等多個縣市相連,地理位置優越。2鄉村旅游資源概況泉州依山面海,人文與自然資源極為豐富。總面積達11360km2、海岸線綿延427km,境內還山巒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錯落其間,千米以上大山有455座,主要分布在德化、永春、安溪和南安的部分山區。泉州鄉村旅游資源豐富,極富地方特色。既有以生態鄉村為特色的安永德(安溪、永春、德化)地區,又有以濱海漁村為優勢的惠安、泉港等地區,同時有富集人文魅力的環城民俗休閑帶,類型多樣的鄉村旅游資源為泉州鄉村旅
4、游的發展提供了較好的基礎。總體上,泉州擁有工農業旅游示范點12家,水鄉漁村5家、森林人家10家,特色旅游名鎮3個,鄉村旅游線路5條,還有眾多的濱海、自然生態、宗教文化、魅力鄉村和閩南文化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鄉村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和獨特。3鄉村旅游發展概況泉州鄉村旅游市場發展起步較晚,客源主要以省內市場為主,并主要表現為泉州本土客源市場以及廈門、福州等鄰近地區的客源市場。泉州地區的鄉村旅游產品主要表現為安永德地區的生態鄉村旅游,其發展相對成熟、有了一定的客源基礎。同時,泉州市清源山等環城周邊鄉村地區也形成了以休閑旅游、農莊旅游等為特色的環城周邊鄉村旅游帶。此外,泉港、惠安和晉江地區的沿海漁村也有零星
5、分布著眾多接待海邊休閑旅游者的餐飲企業,初步形成了“漁家樂”鄉村旅游發展方式。(二)泉州鄉村旅游資源及開發條件 泉州市鄉村旅游自然資源豐富,山水濱海景觀皆具備,人文資源獨具特色,涵括鄉村美食、農家住宿、民間工藝、惠女風情、民間藝術、民俗傳統、民古建筑等等,可以形成多種開發組合,滿足現代游客多種休閑和體驗需求。1鄉村旅游資源條件評價(1)鄉村旅游資源類型豐富 泉州擁有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旅游資源類型較為齊全。自然資源型鄉村旅游資源,如:北溪桃花谷、外山云河谷、國寶云龍谷、惠嶼島等等。人文資源型鄉村旅游梓樹園,如:晉江圍頭戰地文化漁村、南安天柱山香草世界度假村、泉港綠笛山莊、安溪尤俊村、安溪魏蔭鐵
6、觀音茶博園等等。這些資源都具有較高的品味,發展潛力巨大。(2)鄉村旅游資源獨具文化特色泉州擁有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的同時,也擁有獨具閩南特色的文化資源,安溪的金谷、虎邱、西坪、大坪等茶鄉鎮,其中西坪是中國名茶鐵觀音的發源地,茶文化源遠流長,擁有悠久的產茶史。泉州市評選出的“十佳魅力鄉村”如南埕村、雙芹村等擁有獨特的鄉土文化,南音、山歌、趕墟、惠女服飾、南派布袋戲、拍胸舞、梨園戲、提線木偶戲、花燈等民俗傳統獨具魅力。古厝、古宗祠、古街道等,具有悠久的鄉村文化韻味。而傳統的鄉土美食、滋補藥膳、土特產品更是鄉村飲食文化的完美體現。(3)鄉村旅游資源時空組合較好泉州市的主要鄉村旅游資源點具有較好的空間組
7、合方式,如國寶鄉云龍谷、北溪桃花谷、蓬壺鎮、呈祥鄉、百崎回族鄉、小岞鎮等景區都能夠在短時間內實現快速通達,有利于產品線組織與開發。從時間分布上看,鄉村旅游四季均可,可利用的時間較長。泉州市地域遼闊,森林資源豐富,雨水充足,四季均有應時之景,如春季賞花、夏季避暑漂流、秋季采摘、冬季觀景等項目,便于設計并開展相應的游憩活動,使資源的利用由單純觀光轉為多項參與,動靜結合,進一步提高游客滿意度,延長其逗留時間。(4)鄉村旅游資源生態保護較好 泉州市鄉村旅游資源森林覆蓋率高,山水資源豐富,濱海灘涂保護自理較好,風光秀美,河流瀑布基本四季不斷流,有良好的自然環境條件,是進一步發展鄉村旅游的基礎。但是,部分
8、河道仍然需要清理,植被需要恢復,在開發鄉村旅游的過程中,要樹立起環境保護的意識,不斷提高資源的吸引力和可持續利用率,為后續不斷開發利用提供保障。(5)鄉村旅游資源的知名度有待提高目前,泉州的部分鄉村旅游資源已有一定的地域知名度,如永春北溪村、南安天柱山香草世界度假村、泉港綠笛山莊、安溪尤俊村、泉港惠嶼島、德化岱仙瀑布景區、晉江圍頭戰地文化漁村、永春云河谷景區、安溪魏蔭鐵觀音茶博園等。然而,從全省、全國等較大的范圍來看,整體資源的知名度還有待提高,對較遠范圍的游客吸引力較小。(6)鄉村旅游資源有待進一步整合目前,雖然泉州各縣市都對鄉村旅游給予了充分的重視,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精力進行招商引資、開發
9、建設,但是仍然存在單個景區景點單打獨斗的場面,景區景點間同質性不乏,減低了整個區域資源的競爭力。需要進行區域整合,將資源有效高效利用,提升資源整體的競爭力。(7)資源眾多,缺乏核心 目前,泉州鄉村旅游開發勁頭較大,農家樂、鄉村旅游點等紛紛崛起,但是仍然缺少核心的,作為主要吸引物的景點景區,現有景區規模較小,多屬于各縣區單打獨斗,或是鄉政府牽頭開發的較小的景區,缺乏綜合的、整體的開發設計建設。2鄉村旅游開發條件評價(1)政府主導,積極推進泉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鄉村旅游的發展,各級政府在政策、資金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鄉鎮政府對發展鄉村旅游興趣十足。近年來,泉州市大約有15家鄉鎮編制旅游發展規劃,
10、科學指導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和建設。努力創造投資條件進行招商引資工作,主動推出扶持鄉村旅游發展的有利措施,部分縣市還提出了旅游發展年,主動舉辦各種旅游推介活動,或采取聯合營銷的方式,組織到外地進行旅游推介活動。也有組織大型的鄉村旅游節慶活動,如茶王大賽、桃花節等等,借以提高鄉村旅游的知名度。經市政府研究決定,2010年將認真落實國家旅游局編制的全國鄉村旅游業發展綱要(20092015)和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推動旅游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的精神,加大資金和政策支持,創新體制機制,針對鄉村旅游在基礎設施、服務質量、市場營銷、產品開發、人才建設、金融支持等方面比較薄弱的環節,協調各級部門加以支持,及時
11、解決發展中出現的問題。2010年將有序推進福建省旅游局編制的福建省地方標準鄉村旅游特色業態標準與評定,進一步規范和提高泉州市鄉村旅游的建設、服務和管理水平。大力推動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大力推進鄉村旅游產業鏈的建設和完善,做大做強市鄉村旅游產業規模,使鄉村旅游成為泉州市旅游產業發展的新亮點。(2)社區居民積極參與當地居民對發展鄉村旅游興趣十足,特別是在旅游資源相對優勢的地區進行旅游開發以及進行特色旅游產品的經營相當有興趣。社會資本對鄉村旅游的投資興趣日益濃厚,各種形式的農家樂、鄉村旅游休閑會所如雨后春筍般大量涌現。同時,主動參與鄉村旅游點的建設,如配合政府關于鄉村旅游點的搬遷建設過程,積極配合規
12、劃調研人員的考察過程,主動探索當地發展鄉村旅游的有潛力資源。(3)初步開發現狀較好在泉州市“十一五”規劃的指導下,對鄉村旅游點進行了初步的開發,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吸引力的景點景區,部分工程投資金額巨大,景區聯動效應較強,基礎設施建設初現成效,部分在建工程的逐步完成也將促成鄉村旅游網點的不斷完善。(4)交通條件便利,可進入性較高目前,泉州貫穿泉三高速公路和福泉高速公路,在泉州市區、永春等有入口,并且距離其他縣市不遠,同時輔以324和203、206、306、307、308等省道以及村村互通的公路網點,就機場建設、港口建設和高鐵建設而言,都具有一定的優勢,使泉州的鄉村旅游點可進入性較高,大部分景區實
13、現了旅游大巴可直達。(5)民營企業發達,經濟基礎較好泉州市作為海峽西岸經濟較為活躍的重點地區之一,有相對發達的區域經濟、較強的綜合實力及較為完善的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同時擁有大批具有競爭實力的民營企業,民間資本雄厚,部分民營企業已上市運作,為泉州鄉村旅游提供了廣闊的客源市場,也為旅游類大企業集團的市場運作提供了良好基礎。二、規劃總則(一)規劃依據1法律和政策依據 法律依據主要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2000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89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2002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02年8月)中華人民共和
14、國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07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1999年12月)政策依據主要包括:中國旅游業發展“十五”計劃和2015年、2020年遠景目標綱要國務院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2009年5月14日)國家旅游局中國旅游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旅游發展規劃管理辦法(國家旅游局,2000年)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推動旅游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2009年7月22日)福建省旅游條例(福建省人大,2002年)2行業標準依據旅游規劃通則(gbt l89712003)
15、旅游區(點)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gb/t177752003)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18972-2003)旅游發展規劃管理辦法(國家旅游局令第12號 2000年10月26日)旅游安全管理暫行辦法(國家旅游局,1990年2月)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2006年)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森林公園管理辦法林業部國家、部、省、地區相關規范和規程3地方規劃和文件福建省福建省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2000-2020年)國務院、福建省海峽西岸旅游區發展總體規劃(20102020年)福建省鄉村旅游發展戰略研究福建省海濱帶旅游開發總體規劃泉州市
16、旅游局福建省泉州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修編)(2005)泉州市“十一五”旅游產業發展規劃泉州市政府關于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意見(2009.10)泉州財政局、旅游局關于鼓勵和促進對臺旅游發展的扶持措施(2009.7)泉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8-2030)(修編)(2009.12)泉州市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泉州市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規劃(2009)(二)規劃目的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泉州市豐富的自然資源、獨特的地區文化、鄉村人文旅游資源為依托,以鄉村旅游市場需求為導向,整合鄉村旅游資源,深入挖掘泉州鄉村文化資源的社會價值
17、和經濟價值,科學規劃、突出重點、力求特色,在規劃期內,完善鄉村旅游產品體系,規范鄉村旅游服務體系和保障措施,突出各區域鄉村旅游特色,并融入泉州旅游規劃整體。完善產品功能,把泉州鄉村旅游建成一個集觀光、休閑、娛樂、度假等為一體的綜合型鄉村旅游區。力爭實現泉州市環城周邊鄉村旅游帶、濱海沿線水鄉漁村鄉村旅游線、安永德綠色生態鄉村旅游區的聯動發展,推動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和升級,提升鄉村旅游知名度,提高鄉村居民生活質量,完善鄉村旅游形象,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發展。(三)指導思想1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目標,立足福建省建設“我國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和
18、泉州市最終建成“海灣型生態城市”的戰略定位。根據泉州旅游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特點,充分利用和發揮鄉村旅游資源作用,創新鄉村旅游管理機制與鄉村旅游發展模式。2結合泉州各縣、市區旅游發展實際和發展規劃,抓住鄉村休閑旅游蓬勃發展的契機,以項目帶動發展,著力解決鄉村旅游發展中的薄弱環節。整體規劃,整體管理,整體營銷,致力發揮泉州市鄉村旅游資源整體優勢,大力推動泉州市鄉村旅游規范有序快速發展。3注重速度效益和質量效益的雙重發展,以資源為基礎,交通為條件,市場為導向,產品為中心,以可持續發展為目的,堅持管理與開發并重、保護與利用并重,硬件與軟件并重,建立多元化的投資機制,挖掘鄉村旅游資源內涵,因地制宜綜合規
19、劃,分期重點開發,完善旅游要素配置,努力使傳統旅游向特色旅游、體驗旅游延伸,散點旅游向專線旅游發展。(四)規劃原則1強調戰略整體,區域互動發展站在泉州整體開發、整體運營的高度上,實現功能分區、特色互補,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的優勢,打造大泉州大旅游格局。整合濱海、閩中和環城區鄉村旅游資源,實現資源的合理高效利用。2加大政府扶持,倡導社區參與在項目的初始階段,從旅游開發、項目規劃、政策出臺、市場運作、宣傳促銷、招商引資等方面的工作可由政府進行前期運作、牽頭開展。同時由于鄉村旅游開發項目涉及當地民眾的利益,需要當地民眾的支持和參與,因此,社區居民的積極參與將進一步推動資源的有效利用,減少政府在旅游開發、
20、規劃過程中的成本投入,提升旅游產品的整體質量。3關注目的地建設,擴大客源市場從區域社會經濟發展角度,按照“重素質大于重數字”的思路,深度開發鄉村旅游資源,通過戰略思想和具體措施的制定,關注鄉村旅游目的地的整體建設,有序合理開發各類資源,不斷擴大現有客源市場,積極爭取機會客源市場。4立足資源基礎,注重品牌包裝 泉州鄉村旅游資源豐富,擁有獨具特色的閩南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并依托優美的濱海漁村、閩中生態鄉村以及環城休憩帶。其旅游開發應該強調以資源為基礎,深度開發特色資源、塑造特色旅游產品,并依托旅游產品進行鮮明的主題形象塑造,通過主題形象的包裝、宣傳,提升鄉村旅游品牌的知名度,擴客源市場,
21、最終實現旅游可持續發展。5項目帶動發展,招商引資開發由于旅游項目的前期規劃建設和市場開拓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因此鄉村旅游要做大、做強、做出特色,應通過引進外部開發資金進行項目投入的方式來進行開發運作。需要注意的是,引資開發應符合鄉村旅游的總體形象與總體布局,符合泉州旅游業的發展要求,實現資源的持續高效利用。6突出區域主題,豐富互動內容在重點開發、規范、完善現有景區、景點的基礎上,對建設中的景點從景區整體協調一致角度,優化調整,要強化景區的整體概念,拓展景區游覽的地理空間,增設一定量的旅游活動項目,形成一個主題鮮明、內容豐富、重點突出的綜合旅游布局。同時,突出鄉村旅游的互動性,提倡體驗互動性項目
22、發展,市區居民體驗農田農事農趣提供優良場所。7貫徹可持續發展,資源有序開發貫徹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做好各類環境的保護和資源保護工作,重點發展生態、休閑等鄉村旅游產品,并在保護人文古跡的前提下,進行鄉村人文景點的建設,對部分人文景觀進行整體恢復,做好系列人文旅游產品。同時以現代果蔬農業為特色資源,以山地、山林為資源環境,以林果茶業生產、傳統農業生產方式為資源基礎,推出以綠色農產品為基礎的現代生態休閑型、綠色農家型休閑旅游項目。三、發展與戰略定位(一)發展定位初步實現鄉村旅游的規模化發展,建立起一批質量穩定、服務體系完善、形象較好的特色鄉村旅游點,進一步推進重點項目的建設和投入運營。以產品升級和樹立
23、品牌為發展戰略要點,從整體運營的角度進行鄉村旅游產品的開發和建設,有重點、有步驟、有計劃的對鄉村旅游資源進行開發。將全市的鄉村旅游資源按照資源特點進行功能分區,提升各功能區的整體特色。積極探索農業直銷模式、景區依托復合開發模式、民俗文化引領等模式,培育各個區域內的主要品牌、主要吸引游客的景點景區,使鄉村旅游成為泉州市旅游產業的重要支柱和旅游品牌。(二)發展目標1培育鄉村旅游發展示范鄉鎮、示范村。重點對旅游業發展潛力較大的村鎮加以扶持,同時帶動其他鄉鎮的旅游產業發展,通過發展鄉村旅游業,起到富民增收作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2通過鄉村旅游的開發建設,加快農家樂發展。圍繞農民增收致富,加強旅游景區、
24、城鄉結合部及公路沿線、特色農業產業帶、特色村鎮等重點區域農家樂旅游發展,增加森林人家數量,建成星級示范農家樂,為鄉鎮居民提供直接和間接就業崗位,解決農村部分人口的就業問題;3在規劃期內,初步形成環城游憩帶重點鄉村旅游點、濱海沿線重點水鄉漁村旅游點、安永德重點生態鄉村旅游點等三個主要的鄉村旅游帶,并根據各個區域的特點,推出2-3個重點鄉村旅游品牌,提升其品牌知名度,擴大客源市場;4通過鄉村旅游開展,積極挖掘各鄉鎮、農村的歷史遺存,做好文物保護和文化建設工作,在規劃期內重點形成2-3個具有文化特色的品牌鄉鎮(村)。5通過打造鄉村旅游景點景區,不斷完善景區景點的各種配套設施,加快景點景區申報國家a級
25、景區的步伐,重點打造的景點爭取申報國家aaa景區,加強景區資源整合和協調發展。(三)發展戰略1資源互補,聯動發展資源區位優勢明顯,各區特色顯著,這要求在鄉村旅游開發過程中,始終要把目光放在三個區域中,施行“捆綁發展”“聯動發展”;要求各縣市、各鄉鎮在鄉村旅游項目開發上應從大區域來考慮,樹立區域一體化思路,加強聯合,共同發展,努力避免投資浪費和惡性競爭,以促進整體經濟效益的提高。2資本集聚,優化投資環境積極爭取上級政府的項目支持,同時,更要積極通過政策、服務、環境和社會氛圍的營造優化旅游投資環境,開拓多種融資渠道,全力招商引資,創造良好的投資范圍,利用外來資金進行鄉村旅游開發。3整合資源,整體戰
26、略 鄉村旅游的開發是對泉州旅游綜合體的有益補充,是觀光休閑度假產品鏈的有效延伸,主要以鄉村體驗游、鄉村度假游、鄉村生態游、鄉村觀光游、鄉村文化游等為主體,由于具備后發優勢,應當爭取成為泉州市旅游精品工程。通過精心整合各區域的鄉村旅游資源,深度挖掘安溪茶文化、德化瓷文化以及閩南地區民俗風情,使本市成為海峽西岸領先、中國知名的鄉村旅游度假勝地。4有序開發,永續利用有重點、有規劃、有計劃的對不同地區、不同類型鄉村旅游產品進行開發利用,進行鄉村旅游產品的梯度開發,突出各個鄉村旅游區域的產品特色,做好旅游產品的有序開發運作,保障資源的可永續利用。5 塑造品牌,打造核心為了提高鄉村旅游的市場影響力和吸引力
27、,針對泉州的鄉村旅游產品特色,著重完善鄉村旅游產品體系,并在強化產品體系的基礎上,加強鄉村旅游的營銷力度,更新營銷手段,加大形象驅動的力度,強化整個泉州鄉村旅游產品的主打品牌效應,并進行個性塑造,積極提升鄉村旅游地形象,尤其要在強化鄉村旅游的體驗性、文化性、生態性、參與性、休閑性、度假性的前提下,深刻挖掘泉州市鄉村旅游的地域文化內涵,以鮮明的形象對游客產生強大的吸引力,實施強品牌發展戰略。6人才策略,后備保障人才是旅游業持續發展的后備保障,要實現旅游業的良性發展,強大的人才隊伍是必要的。因此,泉州鄉村旅游業要實施人才戰略,培養造就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較高、適應市場的鄉村旅游人才隊伍。同
28、時,開通多渠道人力資源開發途徑,并以法律、經濟和制度手段,營造重視人才、吸引人才、鼓勵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的氛圍。7關注環保,持續發展不同階段的鄉村旅游資源開發、鄉村旅游項目建設等均應有利于鄉村原生態環境和鄉村旅游資源的恢復和保護,特別注重惠安、泉港濱海的水體環境以及安永德山體資源的保護,嚴格控制環境污染,把生態環境置于重要地位,防止環境質量的退化。加強西部山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監管,杜絕與周圍環境不協調的建筑設施的建設。培育良好的旅游環境意識,倡導游客文明旅游;加強鄉村旅游景區和各個示范點的管理,完善監督機制。始終貫徹“嚴格保護、統一管理、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方針,正確處理好鄉村旅游資源開發和保
29、護的相互關系,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統一。四、空間布局與重點鄉村旅游點(一)總體空間布局根據泉州地形地貌特征、鄉村旅游資源分布狀況,結合泉州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的構想,根據空間鄰近性、整體性、系統性、有機性的空間組織原則,將泉州鄉村旅游發展布局總體定位為“一心二輔,三大片區” 的空間結構形態。其中,“一心二輔”體現了泉州鄉村旅游的服務極核、集散中心和輔助區域,“三大片區”則體現了泉州鄉村旅游的具體空間區劃格局,也是項目落地的選擇依據。兩者疊加,構成了泉州鄉村旅游“突出一個中心、兩個輔助區域、聯動三大片區”的動態發展格局。即:1“一心”即泉州市區游客綜合服務中心和集散地,位于泉州市區,為
30、游客提供綜合接待服務,滿足鄉村旅游者旅游集散、旅游咨詢等需求,體現城市反哺農村的功能。整合泉州市區的幾大公交車站,增設鄉村旅游游客服務網點,整合并合理分配各種資源,聯網三大鄉村旅游區,做好宣傳促銷、游客接待、旅游咨詢、導游服務、票務代理、客房預定、電子商務、影像服務、鄉村旅游特色旅游產品和圖書銷售等多項服務功能于一體。2“二輔”位于濱海區域和安永德區域的區域性游客服務中心和集散地,分別位于濱海沿線重點水鄉漁村旅游區和安永德重點生態鄉村旅游區,本區域要致力于連接泉州市綜合游客綜合服務中心和集散地,做好各種服務工作。3“三大片區”(1)環城游憩帶重點鄉村旅游區,主要包括泉州市區的環繞村鎮地帶,它以
31、泉州市區為地理中心,以清源山周邊村鎮為重要分布地點,以鄉村旅游休閑游憩為主要功能,以為泉州市區居民提供游憩休閑、放松身心、娛樂自我的場所,同時也積極吸引前來泉州旅游以及商務活動等各種活動的客源。(2)濱海沿線重點水鄉漁村旅游區,主要包括惠安、石獅、晉江、泉港,立足資源優勢,以沿海各漁村漁鎮為主,匯入濱海漁女風情和濱海文化主題,大力挖掘各種民俗和民間活動,發展特色水鄉漁村。(3)安永德重點生態鄉村旅游區,主要包括安溪、德化和永春,位于泉州西北部山區,山水資源豐富,農業生態環境較好,具有深厚的茶文化和瓷文化積淀,整體以發展生態農家樂為主,并根據各鄉鎮的資源狀況提出不同的主題,如安溪主題為生態茶園型
32、農家樂旅游區,永春主題為峽谷生態型農家樂旅游區,德化主題為陶瓷文化生態休閑旅游區。(二)區域性鄉村旅游空間布局與發展方向發展區域項目(景區)項目級別項目類型建設重點建設單位泉州市環城周邊鄉村旅游區寶山生態農業觀賞園推進項目古鎮民居占地513畝,酒店、拓展基地、休閑區、花果區、娛樂區、會議接待中心、農家樂等南安錦繡莊民間藝術園重點項目民俗文化占地35畝,民間藝術展覽區、表演區、培訓區、研發區等泉州江南龍嶺生態旅游度假區推進項目溫泉度假規劃開發龍嶺社區約3000畝的山坡地,建設包括特色農業觀賞園、釣魚池、滑草場、休閑健身登山路、戶外健身運動場所、度假村等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園區鯉城蟲尋埔民俗風情
33、園推進項目民俗文化占地150畝,規劃開發蚵殼厝、漁家客棧、漁家樂、服飾表演、旅游商店、停車場等豐澤仙寨風情園推進項目農業生態占地1500畝,建成田園風光特色的休閑度假區泉州天柱山香草世界度假村重點項目溫泉度假建立螢火蟲哺育基地,大面積改良、種植香草并開發茶餐、香草精油和手工皂,舉辦海峽兩岸的大學生露營,依托當地鄉村,深度開發閩南文化旅游。南安山外山生態農業旅游區重點項目農業生態發揮與南安市區的聯動效應,打造城市后花園,都市休閑、生態農業體驗園區。南安官橋鎮蔡氏古民居重點項目古鎮民居按照蔡氏古民居建筑群旅游開發總體策劃,圍繞閩南建筑文化旅游和閩南民俗文化旅游兩大主題,將古民居建成集古建筑觀賞、文
34、化體驗、鄉村休閑與一體,具有濃郁閩南文化特色的國家4a級旅游區。南安濱海沿線水鄉漁村鄉村旅游區紫山鎮半嶺村鄉村旅游推進項目民俗文化總面積373.2公頃,擬進行旅游度假主題游樂區、服務區、風情區、集散區及文化區建設。惠安圍頭戰地文化濱海休閑景區重點項目水鄉漁村進一步做好資源的開發和規劃晉江金井鎮海洋文化漁村推進項目水鄉漁村優化組合,深度開發,提質增效,完善產業功能。晉江百崎回族鄉重點項目民俗文化保護、恢復回族的民俗民風惠安深滬灣濱海度假旅游區重點項目溫泉度假擬進行大眾文化娛樂主題園、國家地質公園科教工程、休閑度假工程及其配套設施建設。晉江蚶江鎮推進項目水鄉漁村整治好林鑾渡周圍的環境,重視古渡風采
35、,重造海洋古文化風光,挖掘過去與臺灣鹿港對渡的文化內涵;要挖掘蚶江燈謎之鄉的文化底蘊和海上潑水節等民俗風情,將海上潑水打造成常態化旅游項目,做好文化的保護工作和基礎設施建設。石獅泗洲-綠笛生態旅游區推進項目農業生態300公頃,完善“農家樂”旅游配套項目建設泉港惠嶼島 “漁家樂”重點項目水鄉漁村惠嶼島及其附近海域約1平方公里商務酒店、漁家樂住宿、配套等服務項目泉港安永德綠色生態鄉村旅游區南埕鎮推進項目農業生態整合鎮內桃花島、桃仙溪竹筏漂流、石龍溪橡皮艇漂流、溫泉等資源,圍繞“魅力鄉村”主題,發掘各種民俗節慶活動,打造深度體驗項目和知名景區延伸項目,提升各旅游點的可進入性,完善配套服務設施。德化國
36、寶鄉云龍谷重點項目農業生態以“峽谷、田園、生態、宗教”為主題,集“峽谷游憩、鄉村體驗、休閑度假、宗教朝拜、生態探險”為一體的國家3a旅游景區、國家農業旅游示范點和福建省森林人家示范點。德化尤俊村尤俊農耕文化園推進項目農業生態以農耕文化觀光、體驗為主要特點安溪志閩生態旅游園推進項目農業生態突出自然生態,環境優美特點,與當地產業和文化以及民俗風情緊密結合。安溪縣魏蔭鐵觀音茶博園重點項目農業生態大型茶企借鑒法國葡萄酒莊園的成功模式,在高山生態基地建設的集鐵觀音生態茶園觀光、制作體驗、品評感受、茶文化傳播、為一體的體驗式鐵觀音茶葉莊園。安溪華祥苑茶葉莊園重點項目農業生態大型茶企借鑒法國葡萄酒莊園的成功
37、模式,在高山生態基地建設的集鐵觀音生態茶園觀光、制作體驗、品評感受、茶文化傳播、為一體的體驗式鐵觀音茶葉莊園。安溪茶文化生態旅游區重點項目農業生態御茶園度假村、生態觀光茶園、盤龍十八景、異國風情生態茶莊安溪綠農有機生態茶博園重點項目農業生態茶博園和植博園、游樂城、酒店及配套項目安溪龍門森林公園開發項目推進項目農業生態開發休閑旅游、野戰、野外生存、農家觀光等項目安溪外山鄉云河谷推進項目農業生態按照國家4a級旅游景區的要求,對云河谷景區進行升級改造,開辟游覽環線,增設親水休閑娛樂項目;利用現景區入口處前方約600畝的廣闊區域和保有的部分古民居,按照統一的建筑風格,規劃建設閩南風情小鎮,并開發周邊水
38、庫資源,建立水上泛舟、水上餐廳茶吧和浪漫湖景觀賞區。永春永春中部農業綜合觀光旅游區重點項目農業生態面積1000公頃,建設中華農民體育學園、農業科技文化園、桂花園、十里枇杷長廊、食用菌觀光帶、四季瓜果采摘園以及道路、停車場等配套設施。永春呈祥鄉東溪大峽谷推進項目農業生態按照國家4a級旅游景區的要求,對東溪大峽谷景區進行升級改造,在景區及周邊可拓展區域策劃推出峽谷攀巖、速降、蹦極等戶外運動體驗項目,并開展戶外拓展訓練項目,打造絕壁飛石東溪大峽谷探險拓展旅游體驗區;全新策劃建設雪山禪茶度假酒店,將茶文化、宗教文化和養生旅游相結合,發展高端養生度假旅游。永春北溪村桃花谷推進項目農業生態擴大森林人家農家
39、樂,規范農家樂建設,完善景區建設,增加景區游覽項目,完成景區內農戶搬遷工程,改善景區道路,提升景區可進入性。永春(三)重點鄉村旅游點1泉州錦繡莊民間藝術園資源特征:錦繡莊民間藝術園應是集閩臺民間工藝美術品、旅游商品、紀念品、特色產品,泉州民間工藝制作、民俗風情表演、老字號展示、閩臺工藝美術大師坊為一體,包括民間工藝美術、名人名家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大師坊)、民間藝術的培訓基地。品牌定位:光明之城的文化名片!產品定位:作為泉州文化旅游重點項目,同時也是傳統民俗的薈萃之地。將吸引海內外眾多的民間藝術愛好者,依托清源山主景區,并與閩臺緣博物館的形成區域優勢,將成為國家級閩南文化保護區的特色文化產
40、業新基地和閩臺旅游文化交流的新平臺。市場定位:依托區域優勢和產品優勢,吸引海內外游客和藝術品愛好者,并進一步擴大其知名度和影響力,逐步與周邊景區形成聯動效應,擴大其客源市場。2天柱山香草世界度假村資源特征:距離南安市區較遠,交通不是很便利,需要約一個半小時的山路車程,景區內種植包括熏衣草、羅勒、薄荷、櫻花等在內的許多品種的香草經濟作物,空氣清新,且舉辦有特色篝火晚會,烹制烤全羊的特色食品。品牌定位:品位度假時尚,享受自然芬芳!產品定位:為天柱山風景旅游區觀光游客提供特色住宿、度假休閑及相關娛樂消費產品。根據本區的資源特點,將旅游度假區開發成集香草精油享受、度假、娛樂和觀光、鄉村文化體驗為一體的
41、綜合性優質旅游區。市場定位:景區總體定位較高,主要打造中高端度假旅游區,吸引都市人群和游客進行度假休閑,并逐步擴大客源市場。3山外山生態農業旅游區資源特征:位于南安市郊大埔村,距離南安市區較近,交通便利,為生態農業旅游渡假開發區,區內后橋水庫水面面積達4800畝,水庫以外為伸入后橋水庫的半島,三面環水,屬低海拔緩坡之地,環境優美。區內種植了大量從臺灣、美國、澳大利亞等地引進的黑珍珠蓮霧、無籽番石榴、金皇芒果、九丹芒果、馬來西亞蜜棗、櫻桃、釋迦鳳梨、美國布朗李、美國早熟水蜜桃、臺灣無核柿、人心果等等名優特水果品種。品牌定位:享受水果般甜蜜的泉州后花園!產品定位:憑借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總體上,本
42、區里有產品主要預計打造成為發揮與南安市區的聯動效應,打造城市后花園,都市休閑、生態農業體驗園區。市場定位:近期著力爭取南安市區的城鎮休閑旅游者,中期將客源重點擴散至整個泉州地區的鄰近城市,后期應具有獨立的客源市場號召能力,成為省內外客源市場赴南安旅游的重要景區接待地。4蚶江古渡口岸旅游區資源特征:本區具有豐富的人文景觀旅游資源,有值得深入挖掘的蚶江燈謎之鄉的文化底蘊和海上潑水節等民俗風情,可以舉行一系列的節慶活動,如海上潑水節、燈謎文化節等,同時整治蚶江后垵澳有不可多得的見證蚶江鹿港對渡的古民居群。品牌定位:具有閩南神韻的蚶江古民居群!產品定位:要重點整治好林鑾渡周圍的環境,重視古渡風采,重造
43、海洋古文化風光,挖掘過去與臺灣鹿港對渡的文化內涵;要挖掘蚶江燈謎之鄉的文化底蘊和海上潑水節等民俗風情,把六勝塔景區建設成為有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公園,以吸引更多的文化宗教界人士前來觀光旅游。加快“蚶江后垵澳古民居群保護對渡公園海防官署遺址公園”旅游項目的建設,以豐富每年閩臺對渡文化節的活動內容。市場定位:近期著力開發傳統民俗,并對其進行恢復和保護工作,相繼對外進行宣傳和推廣,通過舉辦活動,爭取近郊和相關客源,中期將海上潑水打造成常態化旅游項目,擴大景區的影響力。后期爭取形成獨立的旅游吸引物,吸引海峽兩岸客源參與旅游。5國寶鄉云龍谷資源特征:區內主要旅游吸引物為云龍宮,是當地營銷較大的民間信俗,
44、知名度不斷提高。云龍谷景區所在的佛嶺村長期農耕文化下資源的保存較好,為國寶鄉政府所在地,對外交通較為便利,距離德化縣城僅20分鐘車程。品牌定位:國寶故鄉,生態家園!產品定位:建成集“峽谷游憩、鄉村體驗、休閑度假、宗教朝拜、生態探險”為一體的國家3a旅游景區、國家農業旅游示范點和福建省森林人家示范點。市場定位:注重對的話各單位在崗職工進行宣傳,主要方式預計通過前期免費發放景區門票啟動,逐漸形成良好的口碑效應,迅速擴大景區知名度和影響力。初期主要市場以德化、永春、安溪、大田、晉江、石獅、泉州等周邊城市為主,中期逐步擴大范圍,到達三明、尤溪、廈門、漳平、仙游等等城市,后期預計吸引吉安、梅州、臺灣等地
45、游客前來。6南埕鎮石龍溪橡皮艇漂流資源特征:位于南埕鎮,距德化縣城33公里,與縣城車距約30分鐘,交通便利,區內自然資源豐富,水體保護較好,沒有污染,山清水秀,鄉土氣息濃厚、鄉土特色鮮明。旅游開發旅游項目與運動休閑活動關聯性強,具有強烈的親水性。 品牌定位:山清水秀的漂流好去處!產品定位:立足參與性、體驗性強的特點,提升產品的安全性和趣味性,并進一步增加產品的配套服務設施,立足德化整體,與塔兜溫泉進行聯合開發,并做好主力景區的延伸項目工作。市場定位:近期主要以德化縣域內客源為主,通過進一步開發和規劃,提升景區的吸引力和可游性,減少季節限制,吸引部分德化商務旅游的溢出市場,并最終吸引區域外的客源
46、市場。7呈祥鄉東溪大峽谷資源特征:按照國家4a級旅游景區的要求,對東溪大峽谷景區進行升級改造,在景區及周邊可拓展區域策劃推出峽谷攀巖、速降、蹦極等戶外運動體驗項目,并開展戶外拓展訓練項目,打造絕壁飛石東溪大峽谷探險拓展旅游體驗區。品牌定位:呈祥東溪大峽谷,休閑運動好去處!產品定位:全新策劃建設雪山禪茶度假酒店,將茶文化、宗教文化和養生旅游相結合,著力挖掘呈祥鄉中國紙織畫、竹編之鄉的美譽,開發休閑鄉村旅游,發展高端養生度假市場。市場定位:自2009年5月開業以來,以永春本地客源為主,在進一步開發中,著力吸引周邊縣市客源。8尤俊村尤俊農耕文化園資源特征:位于安溪縣尚卿鄉友軍村,交通條件較為便利。該
47、農業文化觀光體驗園,以農耕文化為主題,融科普性、趣味性、參與性、科研型與生產性為一體。是現代人體驗農耕文化,領略農業生產真諦,感悟生活,培養認識糧食,珍惜糧食傳統美德之地。品牌定位:記憶中的田野、曾經的家園、遠古的回聲產品定位:強調游客參與性和體驗性,自己耕作田園,種植蔬菜,取水做飯。在二期工程的開發完善中,將進一步提升整體吸引力,增加配套的住宿設施,完善景區功能。市場定位:定位為旅游觀光,會務休閑,拓展訓練和家庭游玩體驗農事旅游地,目前主要客源市場為本地居民,在進一步的開發完善中,逐步擴大客源市場。9惠嶼島資源特征:泉州泉港南埔鎮的惠嶼島,是泉州市唯一的孤島行政村。這座隱坐在古老泉州最北端的
48、魅力鄉村海島,與大海朝夕相伴,與海鳥日夜相棲,這里山林茂密,沙灘干凈,海水碧藍,一切都保持著原汁原味的海島氣息,它面積約平方公里,比鼓浪嶼略大,人稱它是“泉州的鼓浪嶼”。品牌定位:泉州的鼓浪嶼產品定位:由于長期處于與外界隔離的狀態(2003年開始才逐步通電通網絡),惠嶼島沒有車輛、自行車,只有干活用的板車和玩具車,所以自然資源保持較好,漁島民俗民風保存較好,保持著原汁原味的海島氣息。基于資源優勢開發漁島休閑旅游,大力發展海產品養殖業,做好海鮮美食支持工作。市場定位:主要打造海島漁家休閑旅游,初期主要以泉港及附近居民為主,在逐步開發建設中,增加景區知名度,并著力爭取泉港區域的城鎮休閑旅游者,中期
49、將客源重點擴散至廈門等閩南地區的鄰近城市,后期應具有獨立的客源市場號召能力。10魏蔭鐵觀音茶博園資源特征:魏蔭作為安溪鐵觀音創始人,具有很高的品牌價值。茶博園是大型茶企借鑒法國葡萄酒莊園的成功模式,在高山生態基地建設的集鐵觀音生態茶園觀光、制作體驗、品評感受、茶文化傳播、為一體的體驗式鐵觀音茶葉莊園品牌定位:觀魏蔭茶博園,品千年茶文化!產品定位:集茶葉種植、茶葉制作、茶品種觀賞、茶文化展示、茶產品展銷等特色文化為一體,成為鐵觀音文化與旅游有機融合的代表,秉承中華文化,傳播茶道精神。市場定位:安溪作為鐵觀音故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鐵觀音茶博園建設完成后,初期主要以商務和附近客源為主,逐步擴大客源
50、,加大宣傳力度,擴大自身的市場優勢和品牌優勢,最終形成具有剩余知名度的農家茶文化休閑旅游品牌。五、旅游產品與市場開發(一)鄉村旅游商品開發旅游商品指對旅游者具有觀賞價值、實用價值、收藏價值和紀念價值的各種手工藝品、保健品、土特產及綠色食品等。開發特色旅游商品不僅提高旅游總收入,而且可以增加旅游活動內容。1重點發展商品(1)鐵觀音系列產品鐵觀音,福建安溪人發明于1725-1735年間。屬于烏龍茶類,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烏龍茶類的代表。介于綠茶和紅茶之間,屬于半發酵茶類,鐵觀音獨具“觀音韻”,清香雅韻,“七泡余香溪月露,滿心喜樂嶺云濤”。除具有一般茶葉的保健功能外,還具有抗衰老、抗癌癥、抗動脈硬化、
51、防治糖尿病、減肥健美、防治齲齒、清熱降火,敵煙醒酒等功效。具有很高的品牌價值,在開發過程中,注意系列茶產品的探索開發,增加產品的附加值。(2)德化陶瓷系列產品德化縣地處福建省中部,與江西景德鎮、湖南醴陵并稱中國三大近代瓷都,是中國陶瓷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德化窯是我國古代南方著名瓷窯,因窯址位于福建省德化縣而得名。德化瓷的制作始于新石器時代,興于唐宋,盛于明清,技藝獨特,至今傳承未斷。它一直是我國重要的對外貿易品,與絲綢、茶葉一道享譽世界,為制瓷技術的傳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在形成旅游開發過程中,要注重于瓷文化相結合,注重陶瓷產品的運用和展示,增加游客對該產品的認識和了解,注意產品藝術性的
52、開發和創新。(3)“黑”產品系列“黑”系列產品是傳統養殖業的代表,包括了黑兔、黑雞、黑豬等,具有很高的保健價值和開發價值,在保持現有傳統烹調作法的同時,大膽創新,改變傳統制法,把“黑”產品做精、做細、做奇,做成“黑”產品藥膳等。并積極組織參與各種烹調大賽,擴大“黑”知名度。并進行“黑”深加工處理,做成可短期攜帶的旅游購物品,利于游客購買贈送親朋好友,做大做強“黑”系列產業。(4)海產品系列泉州擁有綿延的海岸線,泉港、惠安、石獅、晉江等地擁有得天獨厚的海水養殖條件,海水養殖業發達,主要有魚類、蝦蟹類、貝類、藻類以及海參等其他經濟動物。開發過程中應注重海鮮美食產品的研發,在秉承傳統的過程中,不斷研
53、發新的產品,關注產品便攜性。讓游客嘗得到,帶的走,能送禮。(5)民間工藝品民間工藝品主要有木偶、竹編、刺繡、絲綢、彩扎、傳統服飾、木雕、石雕、脫胎、民族樂器等等。具有地方民俗特色以及很強的旅游商品化潛力,在開發的過程中要注重產品特色的保留和商品化的結合。2鄉村旅游商品開發措施(1)注重產業化發展,形成規模優勢在開發的過程中,注重扶持大的企業集團,形成規模生產各種民間工藝品、種養殖各種作物和牲畜海鮮,形成規模效應。(2)深度發掘,塑造品牌注重保護和扶持各種地方品牌的發展,利用品牌優勢,提升鄉村旅游產品在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價值,同時也增加產品的附加值。(3)重質重量,突出特色在開發的過程中,要嚴守鄉
54、村旅游產品的質量關,在規模化生產的同時,保質保量,提升商品的使用價值。立足泉州鄉村旅游資源,深度開發商品的地方特色,降低商品同質化可能,杜絕景區商品大同小異的情況發生。(4)注重宣傳促銷積極舉行大型的鄉村旅游產品的大型展銷會,參加外地舉行的大型推介會,運用各種媒體資源,做好鄉村旅游產品的宣傳促銷工作,提升其知名度。(二)客源市場定位1基礎客源市場本地市場:主要是泉州市居民的周末、公共假期、學生假期期間、企業員工的帶薪假期或是企業組織的集體休閑拓展活動。2重點發展客源市場到泉州其他景點如宗教朝圣、尋根訪祖、濱海度假、商務會展等等旅游的溢出市場;鄰近城市(廈門、漳州、福州)生態觀光、休閑度假、文化
55、體驗市場(含外地到這些鄰近城市的訪問者)。3潛在客源市場相鄰省份客源市場;國內其它地區非專業人員參加節慶活動的溢出市場;經泉州往返臺灣的溢出市場;灣港澳市場(探親、訪友、商貿、文化觀光等)的溢出市場; 海外華僑和華人市場(尤其是東南亞地區等國家探親、訪友、商貿、文化觀光等)的溢出市場;國際商貿旅游市場、國際“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文化觀光市場的溢出市場。(三)營銷策略規劃1組建旅游業營銷組織組建旅游營銷組織,其任務主要是泉州鄉村旅游形象定位、廣告策劃、信息制作和對外信息發布,及組織向不同旅游地宣傳鄉村旅游資源、產品、路線等的促銷。同時可承接非旅游業的廣告策劃、信息制作和對外旅游信息發布。鄉村旅游營
56、銷組織的體制,可采用靈活多變的民營化市場運作方式。2加強宣傳促銷手段,全方位促銷模式(1)節慶/賽事營銷策略 與各種民間組織合作,立足豐富自然資源和傳統節慶資源,大力開發節慶活動資源,根據不同的時節開展不同的節慶和賽事,如桃花節、茶王大賽、春秋茶節、漂流節、海上潑水節、海上賽龍舟、水果采摘、挖竹筍節、海鮮成熟節等等,打造不同時節的旅游吸引物。(2)與景區捆綁聯合營銷策略與市場結合,從傳統的營銷宣傳轉向與客源地結合、與旅游代理商結合,共同開發市場,更加強調市場細分、市場開發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打造無障礙暢游交通體系,改造或修建各大景區至重點鄉村旅游點的道路。充分吸收各大景點的溢出市場,增加游客在泉州的整體停留時間,增加旅游收入。將景區和附近的鄉村旅游點進行捆綁組合,設置戶外廣告、統一標識引導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證券從業資格證相關資訊通知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投資理念發展試題及答案
- 如何成功通過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的試題及答案
- 廉政承諾書內容
- 標新立異的工作方案計劃
- 國際業務發展月度工作計劃
- 2025年注冊會計師考試中時間分配策略的重要性試題及答案
- 資格認證考試復習重點試題及答案
- 品牌與用戶生命周期分析計劃
- 行政管理師知識理解提升試題及答案
- MOOC 軟件質量保證-西安交通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24春國家開放大學《農業推廣》形考任務1-5參考答案
- 新教科版五下科學1.5《當環境改變了》教學設計
- 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單招《職測》參考試題庫(含答案)
- 提醒納米顆粒對環境的影響
- 血液科護士的造血干細胞移植護理
- HGE系列電梯安裝調試手冊(ELS05系統SW00004269,A.4 )
- 護理教學查房組織與實施
- 小學五年級家長會課件
- 機動車檢測站儀器設備日常維護和保養作業指導書
- 立式數控銑床工作臺(X軸)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