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朱元思書上課分析_第1頁
與朱元思書上課分析_第2頁
與朱元思書上課分析_第3頁
與朱元思書上課分析_第4頁
與朱元思書上課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答謝中書書答謝中書書 與朱元思書 吳均 了解作者及題意了解作者及題意 ? 自讀課下注釋1,勾畫出你認為需要重點 掌握的文學常識,并迅速識記下來。 ? 利用學過的知識,說說題目的含義 ? 注意讀音,標出讀得不準的字詞注意讀音,標出讀得不準的字詞 聽讀要求:聽讀要求: 讀準課文,初步感知讀準課文,初步感知 1. 兩人一組練讀,互助正音: 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練讀。 2. 小組展示朗讀: 努力做到聲音洪亮,讀音準確。 讀準課文,初步感知 1.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夾岸高山,皆生寒樹。 4.負勢競上,互相軒邈; 5.泉水激石,泠泠作響。 6.好鳥相鳴,嚶嚶成韻。 7.蟬則千

2、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8.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 9.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10.橫柯上蔽,在晝猶昏。 考一考考一考 齊讀課文,整體感知齊讀課文,整體感知 ? 這封信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 作者又是如何具體寫富春江山水之美的?作者又是如何具體寫富春江山水之美的? 讀順課文,疏通文意 1. 在朗讀中大家發現文章句式有什么特點,該 怎樣劃分節奏? ?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2. 長句該怎樣劃分? ? 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 ? 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 劃分句子節奏與疏通文章大意是分不開的。 1. 小組交流,解決疑難詞

3、句: 請你將課前預習譯文時勾畫出的不理解 的詞句與小組成員交流,互助解疑。 2. 把小組共同遇到的疑難詞句 寫在白板上。 讀順課文,疏通文意 考一考考一考 請寫出紅色字的意思,看誰記得又快又準: 1.急湍甚箭 2.猛浪若奔 3.皆生寒樹 4.互相軒邈 5.經綸世務者 6.窺谷忘反 ? 現在請你再來讀讀文章,你能準確地讀 出節奏和停頓了嗎? 讀順課文,疏通文意讀順課文,疏通文意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 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考一考考一考無標點斷讀無標點斷讀 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 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 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考一考考一考

4、無標點斷讀無標點斷讀 細讀品味細讀品味 ? 本文從不同角度展現了富春江的“奇山異水”, 請你分別勾畫出描寫山和水的句子,試著從不 同角度去品味其中的美: 句式:文中_這句話, 運用了_ 一詞/手法/角度, 寫出了山/水的_特點, 表達了作者對山/水的_情感。 示例:文中“水皆縹碧,千丈見底”這句話, 運用了夸張的手法,寫出了水的清澈和幽深, 表達了作者對富春江水的喜愛之情。 ? 那么,作者給友人寫這封信只是為了表現 富春江的山水之美嗎?你從文章哪里看出 來的? 比較閱讀,深入理解比較閱讀,深入理解 ? 聯系答謝中書書,讀一讀兩文作者 所處的共同時代背景: ? 南北朝時,因政局動蕩,矛盾尖銳,不

5、 少文人往往遁跡山林,從自然美中尋求 精神上的解脫。因而他們在書信中常常 描山畫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為對友 人的安慰。 ?齊讀課文,體味情感齊讀課文,體味情感 布置作業布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A用現代文描寫文中所寫的景色; B假設你是朱元思,試著給作者回 一封信。 ? 對世俗官場和追求名利之徒的藐視之情,對世俗官場和追求名利之徒的藐視之情, 對友人的規勸。含蓄地流露出愛慕美好對友人的規勸。含蓄地流露出愛慕美好 的大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的大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 讀出情感讀出情感 ? 試著將本文寫成寫景的現代文,比較體 會文言文與現代文不同的韻味 ? 比較兩文的不同之處 補

6、充資料補充資料 ? 吳均,好學有俊才,其詩文深受沈約的稱贊。 其詩清新,且多為反映社會現實之作。其文 工于寫景,詩文自成一家,常描寫山水景物, 稱為“吳均體”,開創一代詩風。 急急 湍湍 甚甚 箭箭 , 猛猛 浪浪 若若 奔奔 。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 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響。泉水激石,泠泠作響。 好鳥相鳴,嚶嚶成韻。好鳥相鳴,嚶嚶成韻。 疏條交映,有時見日。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縹碧急湍軒邈 泠泠 作響嚶嚶成韻鳶飛 戾天窺谷忘反橫柯 千轉不窮經綸世務 pio tunxunmio lng yng yun l kuk zhunln 本文主要描繪了_ 和_的景

7、色 。 風煙俱凈: 任意東西: 天下獨絕: 第一段 1 、整體感知: 總領全文山水特征的是哪一句? 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2 、自主譯文: (1)結合注釋及工具書,疏通第一段 文意,劃出不解的字句。 (2)相互交流,解決疑難,提出共同 疑問。 風煙俱凈,天山 共色。 從流飄蕩 ,任意東西。自 富陽至桐廬,一百 許里, 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指煙霧。 同樣的顏色。 表約數,相當于“光景”,“左右”。 獨一無二,絕,到極點 乘著船隨著江流飄浮蕩漾 完全消散 譯文: 沒有一絲兒風,煙霧也完全消失, 天空和群山是同樣的顏色。(我的小 船) 隨著江流飄飄蕩蕩,時而東時而西。從 富陽到桐廬的一百來里(的水

8、路上), 奇山異水,獨一無二。 第二段 1 、作者具體突出了_的景色特征。 2 、自主譯文: (1)結合注釋及工具書,疏通第一段 文意,劃出不解的字句。 (2)相互交流,解決疑難,提出共同 疑問。 水皆縹碧 直視無礙 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 湍甚箭,猛浪若奔。 pio tun 青白色 急流的水 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 無障礙,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洶涌的波浪像奔馳的馬 譯文: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 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魚和細小的石子也 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還要 快,那驚濤駭浪勢若奔馬。 請你勾畫出描寫請你勾畫出描寫“水水”情態

9、的主要詞句,情態的主要詞句, 并說說體現了水的什么特征。并說說體現了水的什么特征。 第三段 1 、作者具體突出了_的景色特征。 2 、自主譯文: (1)結合注釋及工具書,疏通第一段 文意,劃出不解的字句。 (2)相互交流,解決疑難,提出共同 疑問。 寒樹: 負勢競上: 互相軒邈: 鳶飛戾天者: 望峰息心: 經綸世務者: 使人看了感到有寒涼之意的樹。 山巒憑依(高峻的)的形勢,爭著向上。 軒,高;邈,遠 鳶飛,到天上。戾,至。 平息熱衷于功名利祿的心。 籌劃。治理政務的人。 讀第3段,思考:作者從哪兩個方 面描寫奇山?作者有什么感受? 1、視覺 2、聽覺 泠泠的泉聲 嚶嚶成韻的鳥聲 千轉不絕的蟬

10、聲 百叫無絕的猿聲 夾岸高山 皆生寒樹 負勢競上 互相軒邈 爭高直指 千百成峰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 窺谷忘反。” 妙點揣摩 1 、采用“山水之美,美在 ” 的句式, 說說你對課 文美點的品味。 示例:山水之美,美在奇山異水,天下獨 絕;美在水清皆縹碧、水深若千丈、水急 甚箭、浪高若奔。 小結拓展小結拓展 作者筆下的山水確實描繪得奇異秀美, 從字里行間中你體會出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鄙棄功名利祿,流連山水,向往歸隱山 水生活。 看圖片,聯想文章語句看圖片,聯想文章語句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夾岸高山,皆生寒樹, 負勢競上,互相軒邈, 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響。 急湍

11、甚箭,猛浪若奔。 橫柯上蔽,在晝猶昏; 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 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 與朱元思書是南朝梁文學家吳均所與朱元思書是南朝梁文學家吳均所 著的一篇著名的駢體文,該文既用人的 感受反襯出山水之美,也抒發了對世俗 官場和追求名利之徒的藐視之情,對友 人的規勸。含蓄地流露出愛慕美好的大人的規勸。含蓄地流露出愛慕美好的大 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 牛刀初試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劃橫線的字。 (1)任意東西 (2)水皆縹碧 (3)經綸世務者 (4)窺谷忘反 (5)橫柯上蔽 (6)皆生寒樹 向東向西漂流,名詞作動詞 青白色 籌劃、治理 看到;

12、 通“返”,返回 樹木的枝干 使人看了感到有寒意,形作動 1 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水皆縹碧(pio ) 急湍甚箭(tun) B互相軒邈(xn ) 泠泠作響(ln) C嚶嚶成韻(yn ) 鳶飛戾天(l) D經綸世務(ln) 好鳥相鳴(ho) 2 下列加粗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從流飄蕩,任意東西(方位名詞作動 詞,向東向西) B夾岸高山, 互相軒邈(形容詞作 動詞,爭向高處和遠處) C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動詞的使動 用法,使平息)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動詞,奔跑) 3 根據課文填空。 (1)風煙俱凈,_。 _ ,任意東西。 (2)水皆縹碧, _ 。 _ ,直視無礙。 (3

13、)負勢競上,_, _ ,千百成峰。 5 下面句中含有通假字的是() A千丈見底B窺谷忘反C泠泠作響 7 在文中找出從視覺和聽覺方面描寫景 物的對偶句各一句。 8 作者描繪富春江山水的奇麗多姿,極 有層次。第一段總寫_之 美,概括為“_, _” 八個字;第二段承“異 水”二字,抓住“_”和 “_”的特點,具體生動地描繪; 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層次多角度 展示_之美。 比較閱讀 ?21.【甲】文中寫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體描寫高峰“入”的動態的幾 個四字短語是: 。(2分) 22.【甲】【乙】兩文都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21.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 評分標準: 2分

14、。只要答對其中兩處,即可得滿分。若多答“千百成峰”,不 扣分;多答其他短語,扣分。 22. 答案要點:熱愛自然,娛情山水 ;避世退隱,鄙棄名利。 ? 答謝中書書 的主題是描寫山水之美 ,表達自己沉醉于山水的 愉悅和與今知音共 賞美景的得意之情 . 與朱元思書 的主題是作者描寫 富春江奇麗 的山水美景 ,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 無限喜愛和贊美之情 . ?兩者都是以書信的形式寫的 ,可稱雙璧。 ?異:與先總寫后分寫,著重從視覺和聽覺上寫景,本文從不同時空層次進行 描寫,以靜見動,以動見靜。的山水美景。 ? 一、兩文都是書信; 二、作者都是南北朝時期 的齊、梁人:吳均(469520),陶弘景(公 元4

15、56-536); 三、兩文的主要內容都是寫江 南山水之景: 四、兩文都反映了作者娛情山水 的思想。南北朝時,因政局動蕩,矛盾尖銳, 不少文人往往遁跡山林,從自然美中尋求精神 上的解脫。因而他們在書信中常常描山畫水, 表明自己所好,并作為對友人的安慰。 五、兩 文都是南北朝時期的經典寫景小品。 2 2、翻譯下列句子、翻譯下列句子 (1)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負勢競上,互相軒邈。 (4)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 沒有一絲風,煙霧都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樣的顏色。 湍急的江流比箭還要快,洶涌的波浪象飛奔的馬。 山憑借著高峻的地勢向上發展,相互爭著向高 處和遠處伸展。

16、為名利像鳶那樣極力攀高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 山峰也會平息他那功名利祿之心。 譯文:譯文:江兩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長著蒼翠的樹, 透出一派寒意。(重重疊疊的)山巒各仗著自 己的地勢爭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誰爬得 最高,伸得最遠,由此而形成無數的山峰。 (山間)的泉水沖擊著巖石。發出泠泠的響聲; 美麗的鳥兒彼此嚶嚶地叫著,十分和諧。蟬不 停的叫著,猿不停地啼著。看到這些雄奇的山 峰,那些極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熱衷于功 名利祿的心;看到這些幽靜的山谷,那些忙于 世俗事務的人就會流連忘返。樹枝縱橫交錯擋 住了上面的天空,雖在白晝,林間仍顯得昏暗; 在枝條稀疏的地方,有時還能見到陽光。 2 、作者是如

17、何描摹奇山異水?作者是如何描摹奇山異水? 提示:從描寫角度、詞語運用、 表現手法、修辭方法、表達作用 等角度,任選一點,揣摩妙處, 體會寫法。 示例:游魚細石,一動一靜,相 映成趣。魚群穿梭,不僅襯托水 之清秀,且逗人游興,給山水增 添無限生趣。主要運用了襯托的 手法。 小結:小結: 本文構思別具一格,描寫形 神兼備,動靜互見,虛實相生, 行文駢散相間,實為一篇優美雋 永的寫景散文,不僅給我們美的 享受,還為我們學習景物描寫提 供了范本。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學習本文,你感悟最深的最想 習得的一種寫景技巧是什么? 、運用你學到的寫景的一種或幾 種方法,完成100字左右的寫景片 斷。 提示:選擇一個寫作對象,可 以寫家鄉的風云雨雪、天空云彩、 山水樹木等。 盤點收獲:盤點收獲: 同學們今天的旅行一 定有不少收獲吧!你能總 結這節課都有哪些收獲嗎? 讀與朱元思書,如讀一首好詩, 因為它不僅有詞采雋永、音節和諧的 詩一般的語言,更洋溢著清新淡雅的 詩情;讀與朱元思書,如賞一幅 山水寫意,因為它有特色鮮明的景物 ,更有明朗灑脫的畫意。總之,該文 情景兼美,辭章俱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