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分析對教育的主張_第1頁
心理分析對教育的主張_第2頁
心理分析對教育的主張_第3頁
心理分析對教育的主張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心理分析對教育的主張 中國需要什么樣的心理教育?學校和家長該如何去解決孩子的種種心理問題,心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安心教育。心理分析創始人榮格寫了一本書,題為尋求靈魂的現代人。也就是說現代人過分關注物質生產,意識過分膨脹,遠離潛意識,聽不到靈魂深處使人趨向人格完整的聲音,因此表現為精神疾患嚴重,甚至引發世界戰爭。人類的文明要繼續,人類要幸福,就只有把丟了的“心”給找回來。實際上榮格一生的工作都是在為現代人“安心”。三聯書店最近推出了華南師范大學申荷永教授的心理分析一書,書中將心理分析分為三個水平:安其不安、安其所安、安之若命,將中國文化和心理分析的主旨“安心”做了精要的概括,吹響了心理分析本土

2、化的第一聲號角。教育以人為本,而人以心為本。千教萬教教做人,做人要做安心人,因此教育中最重要、最基礎的一環是安心教育。安心教育是心理分析對整個教育尤其是心理教育的強烈呼吁!安其不安人的心理問題重則導致精神分裂、人格障礙、生不如死;輕則人際惡化、經常失眠、精力不濟、有身無心。據調查,我國有3000萬重度精神患者,每年有28萬人自殺死亡。至于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人更是不計其數。這些問題說到底可以歸于一個病,那就是心不“安”。心理分析的第一個層面就是要解決癥狀。在安心教育中,安其不安也是首要任務。安其所安心理分析不像行為療法那樣,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在它看來,癥狀只是一個提醒,就如同車沒油就打不起火了,

3、這時不是要去修車,而是應該去加油。如果只對癥狀下手,就有可能是治好了強迫性洗手,不久就有了強迫性思維。對于安心教育而言,安其不安是要放在安其所安的基礎上。所謂安其所安,就是什么東西阻礙了心安,就把它去掉,什么東西沒有滿足使它不安,就滿足它。如治水一樣,光堵不行,還得疏,光疏不行,還得治理水土。比如孩子上網成癮,打罵、盯梢、控制經濟等手段可能有用,孩子也許減少了上網時間,但是卻可能開始頻繁打架。為什么會這樣呢?也許因為父母只顧賺錢,沒有人關愛他,或是因為他在家里和學校中地位總是不高,埋藏在其心中的英雄情結要么在虛幻世界中實現,要么在攻擊他人中滿足。安之若命這是心理分析的更高層次,其目標是要在個人

4、無意識、集體無意識與意識之間建立暢通的渠道,以不斷趨近自性化。這種境界相當于人們追求的所謂“一個純粹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也相當于馬斯洛所說的自我實現的人。安心教育的最高目標就是要培養這種身心全面發展,既能入世兼濟天下,又能出世獨善其身;既能統領千軍萬馬,又能一瓢飲住簡陋不改其樂的人。安之若命,就是能夠徹底接受一切,內心非常寧靜,生命充滿喜樂,處事專心鎮定,為人慈悲大度。實現安心教育的任務是一個巨大的社會系統工程,這里只是從心理分析的角度向教育工作者提一些建議。安全在心理分析中,安全是心理治療的第一原則。從保密原則到治療室的環境,從治療師的眼神到語言,一切都要讓病人覺得非常安全,這樣病人的潛意

5、識才會探出頭來。不用自己的“應該”對病人作評價,尤其是消極評價,是保證安全的核心所在。羅杰斯認為,人所以會有心理問題,是從小就被“應該”包圍,找不到自己的感覺,小孩的吃飯和大小便訓練,往往都是以大人的“應該”戰勝小孩的感覺告終。這種不安全的環境使真實想法與感受被壓抑,導致小孩自卑、膽怯、恐懼,缺乏創意。在安心教育中,最根本的要求是不用自己的觀念、感受來左右小孩,讓小孩更多地成為自己,在生活學習感受中自主自立。印度有個小孩生下來就要吃鹽,家長覺得這不應該,千方百計將鹽藏起來,最后小孩死了。解剖顯示,他天生缺鹽!共情共情是心理分析中至關重要的態度,也譯作同理心。意指要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去感受,去認知

6、。共情要做到比通常的理解更多一份情,比通常的同情更多一份理。有一個小孩,總愛在母親的稿紙上亂寫亂涂,每次母親都極為惱怒,但小孩就是不改。有一次,孩子又在搗蛋,她沒有罵她。過了好一會兒,女兒依偎過來,說媽媽為什么不罵我。母親說,因為媽媽愛你。從此小孩再也不亂畫了。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小孩是要引起關愛。母親通過共情,體會到了這一點,就通過安其所安,做到了安其不安。自省即使經過多年的分析,心理治療師也還是某種程度上的病人,因此在治療中要小心自己的投射,提防自己的情結,保持著高度的敏感。只有剝離了自己的有色眼鏡,才能如實地面對病人的問題。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我們將自己沒有完成的心愿轉移到孩子身上,就會逼沒有音樂天份的他天天練琴,如果我們將小孩的成績作為證明自己智商的工具,就會因小孩的一次失誤大打出手。有許多家長帶小孩看心理醫生,實際上問題十有八九都出在自己身上。一個母親說自己的兒子都高中了,回來還要媽媽抱抱,一切唯她的建議是從。實際上,是母子倆相依為命,母親舍不得小孩長大。故而一只手把他往外推,潛意識的手卻把他往懷里拉。一個小孩做沙盤治療,父親在旁邊不停地提建議,后來干脆自己動手,把兒子放在陸地上的魚放回到海里。父親說,你看,他就是這樣不聽話。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