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收集利用與污水再生回用_第1頁
雨水收集利用與污水再生回用_第2頁
雨水收集利用與污水再生回用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了解全球及我國水資源危機以及水環境污染日趨嚴重的問題 , 執行國家關于節水的標準、規范 , 開展提高用水效率與節流、分質供水 ; 建筑污水是重要的中水水源 , 將建筑污水作為非傳統水源進行處理并回用是一種經濟、安全、合理的降低水耗的途徑 , 亦為社會公眾所接受。而雨水收集和處理作為生活雜用水或景觀用水要比回用生活污水更經濟、安全、可靠。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是解決水資源短缺和水環境污染的重要舉措水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基礎自然資源 , 也是人們生存、生活不可替代的生命源泉。但是目前全球一半的河流水量大幅減少或嚴重污染 , 世界上有 80 個國家占全球 40 % 的人口嚴重缺水。水資源危機已成為當今世

2、界許多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制約因素 , 我國更是世界人均水資源極少的貧水國之一。我國 660 個城市中有 400 個城市缺水 , 且隨今后城市發展和城鎮化的加快必然將進一步加劇缺水危機。到 2050 年全國需水量將接近可利用水資源的極限。我國用水效率跟先進國家比相差甚遠 (1997年我國工業萬元產值用水量為 163m 3 , 是發達國家的5 10 倍 ) 。因此必須實行“節流、開源與保護水源并重”的方針 , 在城市及各行業中加大深入開展節約用水的工作 , 降低水耗以緩解城市水資源的緊張狀態。建筑用水根據建筑物性質不同建筑可分為住宅、公共建筑和工業建筑 , 建筑用水由室內用水和室外用水組成。按建筑用

3、水的用途又可分為生活用水、生產用水、消防用水、其他用水 ( 景觀環境用水、綠化和澆灑道路用水、工藝設備用水、車輛沖洗和循環補充用水、不可預見用水等 ) 。隨著建筑業的蓬勃發展 , 建筑用水會不斷增加 ,為此必須全面深入開展建筑節水工作 , 綠色建筑應把污水的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作為重中之重 , 以保護自然珍貴的水資源。在建筑中建立水循環的概念,統籌考慮市政供水、再生水、雨水、海水等傳統水源與非傳統水源并用 , 以達到提高用水效率及節約用水的目的。建筑污水再生利用的優勢、可行與綜合效益建筑污水是重要的中水水源。將建筑污水作為非傳統水源進行回用有如下優點 , 即可就地處理并回用 ; 能節省長距離

4、輸水管網的建設成本 ; 因分散處理規模小、處理靈活多樣、因地置宜選擇適合的再生處理工藝 ; 可減少污水排放量。建筑污水再生利用的可行基于不同建筑污水水質的不同可分為優質雜排水、雜排水及生活排水。住宅優質雜排水水質指標是 BOD5 80mg/ L ,CODcr 150mg/L ,SS 100mg/ L , 總固態物 220mg/ L ,pH:7 1 3 8 1 0 , 陰離子表面活化劑 :5 1 0 8 1 3mg/ L 。國家現行住宅建筑設計規范規定衛生間與廚房排水應分別排水直至室外。這樣采用優質排水作中水水源回用于沖廁、綠化等用途是切實可行的。我國城市住宅中用于沖廁和綠化等用水量占總用水量的

5、 32 % 左右 , 而淋浴、盥洗和洗衣機用水占總用水量的 38 % 左右 , 若考慮 1 1 15 安全系數 (32 % 1 1 15 38 %) , 由此可見住宅中淋浴、盥洗和洗衣機等優質雜排水再生后能滿足沖廁和綠化用水的要求。再生利用隨水處技術快速發展 , 特別是分散式處理技術發展 , 為建筑再生水回用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有生物處理、物理化學處理、膜分離處理、自然處理等多種方法可供選擇。建筑污水多采用生物接觸氧化、生物轉盤、絮凝過濾膜分離技術、還有分散式一體化設備。再生利用的綜合利益按再生水項目設施投資小于總產出時 , 則該項目對整個社會來說是合算的。總產出指節省城市引水、凈水的邊際費

6、用 , 節水可增加國家財政收入 , 減少環境污染而減少的社會損失 , 節省城市排水設施的建設運行費。總之再生水利用是一種經濟、安全、合理的降低建筑水耗的途徑 , 亦為社會公眾所接受。經再生水回用民意測驗表明 , 再生水用于沖廁所、澆綠地、噴泉、灑道路、洗車同意率達 84 % 90 % 。同時國家和地區都相應采取了各種措施控制和減少對水資源的開發 , 提倡和鼓勵使用再生水。如新出臺的綠色生態小區建設要點和技術導則就明確規定 : 新建生態小區應建立再生水系統和雨水收集與利用系統 , 其使用量宜達到小區用水量的 30 %; 小區綠化、景觀、洗車、道路噴灑和公共衛生等用水宜使用再生水或雨水 ; 同時導

7、則對再生水利用的水源、安全要求、管網設置、取材及再生水的處理工藝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2003 年頒布了建筑中水設計規范 ,2006 年頒布了綠色建筑評價標準與建筑與小區再生利用工程技術規范 ,這些都說明污水再生和雨水利用勢在必行。雨水利用的條件雨水利用要根據不同地區雨水的水量、水質情況來確定雨水處理及利用方案。我國地域遼闊 , 降雨量存在時空分布不均勻的問題 , 不同地區降雨量及降雨歷時差異較大 , 且同一地區不同年份降雨所形成的徑流也有較大出入。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年平均降雨量1 600mm , 淮河、秦嶺以南大于 1 000mm , 東北、華北地區為 400 800mm , 西北少于 400

8、mm 。南方 6 9月降雨量占全年雨水量的 60 % 70 % , 北方 6 9 月降雨量占全年雨水量的 85 % 。我國西北地區氣候干燥 , 年蒸發量遠大于年降雨量 , 如北京年降雨量僅為 600mm 左右 , 而年蒸發量卻高達 1 800 2 000mm , 東南地區氣候濕潤、雨量充沛 , 如上海市多年平均降雨量為 1 096mm , 陸地年蒸發量多年平均為 716mm 低于降雨量。因此南方多雨城市應大力開發雨水利用工程 , 用于補給地下水、澆灌綠化、景觀環境、洗汽車等用水。北方地區雖然年蒸發量大于年降雨量更應注重雨水回收與利用 , 總的說來我國雨水資源還是豐富的 , 年降雨量達 6 100 億m 3 , 若能將雨水收集和處理 , 作為生活雜用水或景觀用水要比回用生活污水更便宜、且工藝流程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