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高中歷史選修四課時訓練25_第1頁
2018-2019學年高中歷史選修四課時訓練25_第2頁
2018-2019學年高中歷史選修四課時訓練25_第3頁
2018-2019學年高中歷史選修四課時訓練25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時訓練21地質之光”李四光基礎夯實1大慶油田開發建設49年來的 三個第一”:原油產量第一,上繳利稅第 一,原油采收率第一。大慶油田的發現主要依據于李四光的()A. 蜓化石研究成果B.地質力學理論C.第四紀冰川研究D.大陸板塊學說解析:|大慶油田的發現有力地證明了李四光的地質力學理論的正確性故答案為B項。答案:| B2.結合右圖,李四光打破了兩個洋神話”,指的是()(導學號52660077)中國不存在第四紀冰川”中國貧油論”中國貧鈾論”A. B. C. D. 解析1兩個 洋神話”指的是:第一,中國沒有第四紀冰川;第二,中國沒有 石油。故選A項。答案: A3.1966年河北邢臺發生強烈地震。震后

2、,李四光根據地震發生的地質構造條件,指出震源有可能向這個地區東北方向發展。不久 ,他預測的 地區又發生了一次地震。李四光預報地震的依據是()A.相對論B.地質力學理論C.多年的地質觀察D.歷史文獻解析:地質力學就是運用力學的觀點研究、分析和解釋地殼構造現象。 它對礦產的分布規律、工程地質、地震地質等方面問題的解決具有重 要意義。本題就是地質力學在地震預報方面的成功運用。答案:| B4.地球交給我們珍貴的遺產 一一煤炭之類內容極其豐富的財富,被人 們不分青紅皂白一概當作燃料燒掉,不到一千年,我們的后代,對我們這種愚蠢和無所作為的行徑,是不會寬恕的。”其中體現出的李四光的 思想與下列哪些主張是一致

3、的()科學發展觀節能減排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沒有想 不到,只有做不到A.B.C.D.解析材料體現出李四光提醒我們要注意節能,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而耗 盡資源,與我們今天所提倡的科學發展觀、節能減排、節能降耗是一 致的,故選C項。答案:| C5李時珍、詹天佑和李四光的相似之處不包括 ()A.都為中國的科技事業做出了貢獻B. 都推動了社會的進步C. 都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科技成就D. 都為中國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礎解解析中國的近代化開始于19世紀60年代的洋務運動,而李時珍生活 在明中期,其成就是對中國古代藥物學的總結 ,屬于傳統科技內容,與 近代化無關。答案:| D能力提升6.閱讀下列材料:材料 李四光

4、把應用力學引入到地質學中,用力學觀點研究地殼構成和地殼運動,創立了一門新興學科一一地質力學。1926年,李四光發表 地球表面形象變遷的主因,是他創立地質力學的開端;1947年出版 地質力學的基礎與方法,標志著地質力學的創立。1962年他完成 的地質力學概論是他40年實踐經驗的總結。解放后,我國大慶、勝利、大港、華北等油田就是根據李四光的地質力學理論發現的。這些油田的發現,推翻了中國貧油論”請回答:(1) 李四光創立地質力學理論的方法、過程對我們有何啟示?(2) 在地質力學理論指導下發現了大慶等油田,說明了什么道理?參考答案:|(1)李四光的科學建樹啟示我們:新興學科往往出現于多學 科的交叉聯系

5、中,也就是邊緣學科。只有全面掌握或了解各學科知識 并加以靈活運用,才能實現創新。在當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過程中,各學科之間相互滲透。邊緣學科、交叉學科興起,綜合性學科也在發展。科技發展既需要精通本領域的專人,也需要一專多能的通才。(2)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7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下表摘自于一位教師的李四光教學提綱晚清時期:18891911年2.少年獨闖武漢-考入武昌學堂3學習成績優異-派往日本留學4接受革命思想一-成為冋盟會會員5學習造船歸國一一-賜予工科進士民國時期:1911年以后6.在湖北軍政府-任實業部部長7后袁世凱上臺一一-辭官留學英國8學習采礦地質一-獲得碩士學位9回國受聘北大一一-擔

6、任地質教授10.南京地質所長 -中國地質會長新中國時期1 沖破阻撓輾轉回國,受命組建地質機構4大型油田相繼發現,打破中國貧油國”論5地質力學得到證明,為國家建設做出貢獻科學貢獻 1研究冰川打破 洋神話”確證中國存在第四紀冰川2創立新理論 地質力學”,研究我國地質結構名言輕信權威等于扼殺智慧一一李四光材料二當正面攀登受到阻礙、不能前進到山頂時,就要有勇氣走一 段困難的、危險的下山道路,去尋找能夠登上山頂的新路線。這樣做 并不是放棄登山的目標,而是為了更好地向上攀登,到達山頂。列寧 請完成:(1) 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李四光 辭官留學英國”的社會背景 和向權威”挑戰的主要事跡。(2) 在蘇俄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列寧如何 有勇氣走一段困難的、危 險的下山道路,去尋找能夠登上山頂的新路線”?(3) 從上述兩位杰出人物的經歷與話語中,你能感受到他們哪些相似的 精神品質或人格魅力?參考答案:|(1)背景:袁世凱上臺,實行獨裁統治,破壞民主共和; 實 業救國”浪潮高漲,民族資本主義進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