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年級(上)古詩文名句默寫題 一、 根據課文內容直接默寫。(共18分,每空1分,錯字、漏字、多字每個扣1分) 1、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2、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3、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7、蕩胸生曾云,決呲入歸鳥。 8、 白頭騷更短,渾欲不勝簪。 10、 自古逢秋悲寂寥,往事知多少。 11、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12、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二、理解性默寫。(共78分,每空1分,錯字、漏字、多字每個扣1分) 1、桃花源記中描寫桃花林的語句是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欲窮其林。 2、桃花源記中描寫桃花源中人們安居樂業的句子是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3、陋室銘中“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臥龍”意思相近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4、陋室銘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語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中描寫“陋室”環境恬靜、雅致,令人賞心悅目的語句是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6、人說“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頤在愛蓮說中所說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7、子美名遠揚的語句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8、春望中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寫出了望中之所見,痛切地傳達了詩人憂國傷。 從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兩句,我們可以想見杜甫憂國、傷時、思家而造成的蒼老之態。 12、望岳中_,_借齊魯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參天聳立的形象。 13、透過望岳中_,_兩句我們可以看到詩人杜甫不怕困難, 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三、 拓展性默寫(共4分,每小題1分,錯字、漏字、多字每個扣1分) 1、請寫出你所知道的關注民眾疾苦的古詩詞:_, _。 2、請寫出你所喜歡的描寫橋的古詩詞:_, _。 3、請寫出抒發作者愛國情懷的古詩句是 :_, _。 4、請寫出表達作者充滿自信和對理想的執著追求的古詩句:_, _。 八年級(上)文言文總復習 八年級上冊:14、桃花源記 一、 詞語解釋 緣溪行 沿著 落英繽紛 落花 甚異之 詫異 豁然開朗 開闊的樣子 儼然 整齊的樣子 阡陌交通 交錯相通 黃發垂髫 老人小孩 怡然 喜悅的樣子 具答之 詳盡 咸來問訊 都 率妻子邑人 妻子兒女 絕境 與世隔絕的地方 不復出焉 再 無論魏晉 更不必說 延至其家 邀請 處處志之 作標記 欣然前往 高興的樣子 無問津者 渡口 二、 翻譯 1、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芳香的野草鮮艷美麗,落花到處都是。 2、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土地平坦開闊,房屋整整齊齊。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子之類。 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老人小孩都充滿喜悅之情。 4、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帶領妻子兒女及鄉鄰來到這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5、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這個人詳細的介紹了自已所聽到的事。 6、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了。” 這里的人告訴他說:“不值得對外邊的人說啊?!?7、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尋找以前做的標記,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沒找不到路。 8、后遂無問津者。 此后就再也沒有探訪的人了。 9、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聽見雞狗叫的聲音。 10、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男女穿戴,完全與桃花源外的人一樣。 11、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他們)問起現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漢朝,更不必說魏晉了。 三、課文分析 本文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現實社會相對立的世外桃源,借助這個美好的境界,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愿。桃花源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民風淳樸;這里沒有壓迫、沒有戰爭,和平安定。但作者描寫的世外桃源的理想社會,只能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四、 回答下列問題: 答案 1、寫出描寫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語句(用原文) 1、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寫出描寫挑花源中人們和平勞動、幸福生活的語句(用原文) 2、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并怡然自樂。 3、寫出本文中出現的三個成語 3、豁然開朗、世外挑源、怡然自樂、(無人問津) 4、漁人“欲窮其林”的原因是 4、甚異之 5、文中描寫挑花源人精神狀態的句子是(用原文) 5、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6、描寫桃花源生活環境的句子是(用原文)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7、表現 “村人”熱情待客的句子有? 便邀還家,設酒殺雞作食。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8、表現“村人”都來關心漁人的句子是? 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9、“村人”來桃花源的原因是? 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10、“村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原因? 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八年級上冊:6、陋室銘 一、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答案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名:出名 靈:成為靈異的水 2、斯是陋室 斯:這 3、惟吾德馨 德馨:美好的品德 4、無絲竹之亂耳 絲竹:這里指奏樂的聲音。亂:使亂。 5、無案牘之勞形 案牘:官府的文書。勞形:使身體勞累。 6、何陋之有? 何:什么。 二、譯句 1、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1、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身心。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這(雖)是間簡陋的房子,主人卻有美好的德行。 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3、談笑的是淵博的學者,往來沒有知識淺薄的人。 4、孔子云:“何陋之有?” 4、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 三、回答下列問題 1、統領全文的一句是什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文中點睛之筆是哪句? 何陋之有。 3、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志趣(情懷)? 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志趣。 4、表現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語句的是什么?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5、表現主人生活環境清幽的句子是什么?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八年級上冊:7、愛蓮說 一、指出加點詞的意義 答案 1、可愛者甚蕃 蕃:多。 2、濯清漣而不妖。 濯:洗。妖:美麗而不端莊。 3、不蔓不枝。 蔓:長枝蔓。枝:長枝節。 4、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褻:親近而不莊重。 5、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鮮:少。 6、宜乎眾矣。 宜:應當。 二、譯句 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1、我唯獨喜愛蓮從污泥中長出卻沒有受到沾染,在清水里洗滌過,而不顯得妖媚。 2、蓮,花之君子者也。 2、蓮是花中的君子。 3、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3、對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后就很少聽到了。 4、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4、像我一樣喜歡蓮花的還有什么人呢? 5、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5、喜愛牡丹的人當然就很多了。 三、回答以下問題 1、文中最概括蓮花高貴品質的語句是什么? 蓮,花之君子者也。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是哪一句? 出淤泥而不染。 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寫法。作者對蓮的描述和贊美寄予他怎樣的思想感情? 寄寓了他不愿與世同流合污、保持高潔風格的思想感情。 4、中心思想 本文通過對“蓮”的美好形象和高潔品質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世態的鄙棄和厭惡以及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八年級上冊:9、大道之行也 一、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答案 1、選賢與能 與:通“舉”舉薦,選拔 2、古人不獨親其親 親:以為親。 親:親人、父母 3、不獨子其子 子:以為子。 子:子女 4、男有分,女有歸 分:職分、職業 5、貨惡其棄于地也 惡:憎惡 6、盜竊亂賊而不作 亂:造反。 賊:害人。 作:興起 7、是謂大同 是:這。 大同:理想社會 8、女有歸 歸:女子出嫁 二、譯句 答案 1、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1、 把有賢德,有才能的人選拔出來, 人人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氣氛)。 2、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2、所以人們不單純只是奉養自己的父母,也不單純只是撫育自己的子女。 3、男有分,女有歸 3、男子要有職業,女子要適時婚嫁。 4、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4、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共有的。 三 大概是太過于念念不忘了,連阿長也來問山海經是怎么一回事。這是我向來沒有和她說過的,我知道她并非學者,說了也無益;但既然來問,也就都對她說了。 過了十多天,或者一個月罷,我不還很記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著新的藍布衫回來了,一見面,就將一包書遞給我,高興地說道: “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 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了;趕緊去接過來,打開紙包,是四本小小的書,略略一翻,人面的獸,九頭的蛇,果然都在內。 這又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也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失了。 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 1當阿長來問山海經是怎么回事時,“我”是怎么想的? 2當阿長說:“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我”有什么反應?(摘錄原句回答),為什么會這樣?(聯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 3阿長為什么關心山海經?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點? 4“我”為什么說“她確有偉大的神力”? 5“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為什么這樣說? 三 答案:1、我以為從阿長那里得到山海經根本不可能,我不抱什么希望,但她既然來問,也不好不說 2、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了。(我感到非常吃驚,震動,全身都震悚起來。) 被阿長的熱忱深深打動 3、對山海經的關心就是對孩子的關心,突出了阿長善良的性格特點。4、我根本沒有想到她會給我買回來,在一個孩子的眼里,這確實是有很大的神力 5、這四本書雖然很粗拙,但卻是由一個誰也想不到的人給“我”買來的,當時給了“我”非常大的震動,讓“我”產生感激和“新的敬意”。 五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彼囃饪戳丝矗f:“我買幾個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蔽铱茨沁呍屡_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墒撬┻^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眼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桔子望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桔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撲撲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過了一會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里邊沒人?!钡人谋秤盎烊雭韥硗娜死镌僬也恢?,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1下面幾句話有什么含義?體現了什么? (1)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 (2)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 (3)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4)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 2下列句中加點的字有何作用? (1)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請從人稱和內容兩個方面回答) (2)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著了。 (3)我的眼淚又來了。(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回答) 3選文對父親的刻畫主要運用了什么描寫?有何作用? 4指出“蹣跚”一詞與文中哪句話相照應,并解釋。 5寫出與“撲撲衣上的泥土”相照應的句子。 6這段文字的主要表達方式是什么? 7“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痹蚴鞘裁?? 8段末用“我的眼淚又來了”作結有何作用? 9兩次流淚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10用“”分三層。 11選出最能概括這段文字內容的一個標題( ) A、父子情深。B、慈父背影。C、車上惜別。D、買桔送別。 12這一自然段共有兩處“背影”,其中詳細地刻畫了買桔子的背影,為什么要這樣寫? 五 答案:(1)體現了父子間的相互體貼和關懷,尤其表現了父親對兒子的深切關懷。(2)體胖的父親買橘子并不輕松,只是想到要替兒子做的事已經做到了,盡管很累,單心里卻很踏實。(3)表現了父親對兒子遠行的牽掛之情。(4)突出了兒子對父親的感激之情。2、(1)用第一人稱寫別人的心理活動時,不能作直接描寫,用似的表明是在推測別人的心理活動。同時,從內容上說,也表明買橘子這件事對父親來說并不輕松。(2)找表現了作者對父親的依依不舍的感情(3)從內容上,表明是第二次流淚;突出了作者和父親離別時對父親的依戀、感激和敬愛之情。從結構方面:照應前文中我的淚很快的流下來了。3、動作描寫,細致入微的刻畫了父親為兒子不辭辛苦所做的一切,表現了父親愛子情深。4、父親是個胖子;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5、他用手攀著上面 顯出努力的樣子;過鐵道時再抱起橘子走。6、描寫7、怕父親傷心,也怕別人笑話8、增添背影的感人力量(或突出父愛深情)9、作者對父親的感激留戀之情10、只好讓他去我看見到那邊來信過一會說。11、D 12、(1)背影刻下了父親飽經憂患、半生潦倒的印記,兒子感受最深;(2)背影是父親在特定環境中的特殊形象。父親的老境頹唐,心情憂郁,父愛真摯等,都可通過背影真切的表現出來。 陋室銘(劉禹錫 唐)(2002年河北省中考題) 陋室銘一文作者認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文章點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文中描寫陋室環境恬靜、雅致,令人賞心悅目的語句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2003年河北省中考理解題) 表現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用比喻贊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陋室銘一文中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話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作者在文中結尾把自己與古代賢士相比,表現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話是: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陋室銘中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臥龍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愛蓮說 (宋代哲學家 周敦頤)(2001年河北省中考閱讀題) 一、 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3 分) 1、 益: 副詞,更。 2、 植:樹立。 3 、鮮:少。 4、濯:洗滌。 5、褻:親近而不莊重。 6、 妖:妖媚。 7、蕃:多 8、宜:應當 9、獨:只,僅 二、翻譯: 1、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我只愛蓮花,(因為它)出于污泥卻不受污染,在清水中洗凈后卻不妖冶。 2、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節,芬芳遠播。(就)更顯清香,高高地潔凈地直立在那里。 3、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卻不能輕易地玩弄它。 4、噫 ! 菊之愛,陶后鮮有聞。唉!愛菊花(的人),(從)陶淵明以后很少聽到過。 三、“牡丹之愛,宜乎眾矣”一句照應了上文的“世人甚愛牡丹”。結尾這一句感嘆表達了作者對追求逐利(追求富貴、貪慕富貴)、趨炎附勢的世風的鄙棄。 四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寫法。課文中的“牡丹”、“菊”、“蓮”分別象征什么樣的人?作者對蓮的描述和贊美寄寓著他怎樣的思想感情? (1) 牡丹-“ 花之富貴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貴的人。 (2) 菊-“花之隱逸者”象征:不趨炎附勢的隱士。 (3) 蓮-“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賢能之士。 (思想感情)答:不慕名利、潔身自好,要在污濁的世間保持高潔的品格和堅貞的節操。 五、請用自己的話概括蓮“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凈植”“不可褻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貴品質。 答:蓮花代表的可品質是:質樸、高潔,胸懷豁達,品行無邪;不拘繁文茍禮,美德廣布四方,獨立自主,威嚴不可褻瀆。 六、本文概括蓮花高潔品質的句子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全文的中心句是:花之君子者也。 七、本文所用的修辭有:排比、設問、比喻 表達方式有:記敘、描寫 表現手法有:象征、襯托 補充說明:上文之字的標號的意思都是結構助詞,的。的意思都是結構助詞,無義。本文運用了襯托的手法,用菊正襯蓮,用牡丹反襯蓮。文章的最后一段運用了多種句式:分別有感嘆句(噫 ! 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設問句(蓮之愛,同予者何人?)陳述句(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理解背誦:周敦頤愛蓮說:詠蓮名句: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公園花展,觀賞牡丹的人總比觀賞其它花的人多,用愛蓮說中的話來說,就是: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表現主人不受世俗羈絆,對世俗生活厭棄的句子是: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描寫蓮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 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對比,集中表現蓮高潔品質,現在人們常用來比喻某些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潔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2003年河北省中考理解題) 比喻君子美名遠揚的語句是:香遠益清。 最能概括蓮花高貴品質的句子是(主旨句):蓮,花之君子者也。 寫君子行為方正,通達事理,不攀附權貴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桃花源記 1、作者:陶淵明,朝代:晉宋詩人,散文家。本文選自陶淵明集。還學過他的文章有:歸園田居(其三)飲酒五柳先生傳等 2、文章知識:(1)線索:漁人(武陵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發現訪問離開再尋,貫穿起來。(2)順序:時間先后 3、重點字詞、(1)通假字:要通“邀”,邀請。 (2)古今異議:交通,交錯相通。 無論:不要說,要不必說。 妻子:妻子和兒女。 絕境:與世隔絕之地 。 鮮美:鮮艷美麗 (3)一字多義:志: 處之志之; 標記,尋向所志。 (4)重點詞:欲窮其林窮:窮盡。 具答之具:詳盡。 悉如外人,全部、完全。 咸來問訊咸,都。 黃發(老人)垂髫(小孩),并怡然自樂,都。 4、成語:(1)世外桃源:與世隔絕,沒有戰亂,人人安居樂業的理想社會。后用此成語指虛構的超脫現實的安樂美好的地方。 (2)豁然開朗:豁然,開闊明亮的樣子。形容有狹窄陰暗突然變為開闊敞亮。也比喻心理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覺明朗。 (3)無人問津;津:渡口。沒有人來問渡口。后用此成語比喻沒有人過問受到冷遇。 (4)落英繽紛;落英:落花。繽紛:繁多凌亂的樣子。鮮花紛紛飄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兒凋謝的暮春天氣。 5、理解背誦;(1)本文中描繪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異景象)的語句是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漁人欲窮其林的?忽逢桃花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揭陽職業技術學院《電磁場與天線A》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至2031年中國戶外硅橡膠絕緣子跌落式熔斷器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美容護膚與造型》課件
- 2025至2031年中國亞克力標準板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黃樟精油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小區紅色物業施工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國鉑銥管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軟寶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芳綸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淀粉過濾機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年開封大學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必考題
- 班級管理措施與學生心理健康
- 高中主題班會 揚中國精神承青年擔當團課課件-高一上學期愛國主義教育主題班會
- 《淋巴瘤基礎知識》課件
- 情感營銷在社交網絡中的應用-深度研究
- 滴滴新手司機培訓
- 2024屆安徽省淮北市高三二模地理試卷
- 景區物業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標)
- 藥事管理與藥物使用制度
- 永磁電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學校1530安全教育記錄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