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水可研文本.doc_第1頁
給水可研文本.doc_第2頁
給水可研文本.doc_第3頁
給水可研文本.doc_第4頁
給水可研文本.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臨湘市工業園儒溪工業區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湖南省國際工程咨詢中心二九年九月臨湘市工業園儒溪工業區供水工程 可行性研究報告湖南省國際工程咨詢中心二九年九月臨湘市工業園儒溪工業區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主 任:匡竹述副主任:唐 浩總工程師:王沛皇七處處長:蘆弄生項目負責人:陳 湘參加編制人員鐘文建教授級高工唐 軍高級工程師孫思崗高級工程師蘆弄生工程師陳 湘經濟師洪 波經濟師朱 虎工程師陳亦平工程師 臨湘市工業園儒溪工業區供水工程目 錄第一章 總論11.1項目背景11.2編制依據、原則及范圍11.3項目概況4第二章 城市概況及建設條件62.1城市概況62.2建設條件8第三章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113.1完善城市配套設施、保障城市公共服務的需要113.2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113.3建設儒溪工業區,實現工業興鎮戰略目標的需要11第四章 用水量預測與建設規模134.1用水量預測134.2建設規模的確定14第五章 水源與廠址選擇155.1水源概況與選擇155.2取水口位置選擇165.3廠址選擇16第六章 凈水工藝方案論證186.1設計水量、水質和水壓186.2凈水工藝方案選擇19第七章 凈水廠工程方案237.1工藝總體設計237.2凈水工藝設計237.3總圖、倉庫及運輸307.4建筑設計327.5結構設計337.6電氣設計357.7儀表與自動控制377.8給排水設計417.9采暖通風417.10物料供應與協作關系41第八章 取水、輸配水管網工程方案438.1管網工程設計原則438.2管材選用與管道敷設要求438.3取水工程方案458.4原水輸水工程方案468.6配水干管工程方案478.7輸、配水干管工程量47第九章 環境保護499.1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分析499.2項目建設引起的環境影響及對策499.3水源地保護52第十章 職業安全衛生、消防、節能、水土保持及防洪5310.1職業安全衛生5310.2消防5510.3節能5610.4水土保持5710.5防洪58第十一章 人力資源與經營管理5911.1人力資源5911.2經營管理61第十二章 項目實施計劃與工程招投標6212.1項目實施計劃6212.2工程招投標方案65第十三章 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6813.1估算編制范圍6813.2編制依據與編制方法6813.3建設投資估算結果6813.4流動資金估算6913.5投資使用計劃與資金籌措69第十四章 技術經濟分析7014.1基本數據7014.2財務分析7114.4結論72第十五章 社會效益及風險評價7315.1社會效益評價7315.2風險評價73第十六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7516.1研究結論7516.2存在問題與建議76附表附表13-1:建設投資估算表附表13-2:流動資金估算表(含管網)附表13-3:投資使用計劃與資金籌措表(含管網)附表14-1:營業收入表附表14-2:固定資產折舊估算表(含管網)附表14-3:無形資產攤銷估算表(含管網)附表14-4:達到設計能力原材料燃料動力消耗及成本費用估算表附表14-5:總成本費用估算表附表14-6:利潤與利潤分配表附表14-7:項目投資現金流量表(含管網)附表14-8:項目資本金現金流量表(含管網)附表14-9:財務計劃凈現金流量表(含管網)附表14-10:貸款還本付息計算表(含管網)附表14-11:資產負債表(含管網)附件附件1:岳陽市2008年重大建設項目前期工作計劃附件2:長江水質檢驗分析報告附件3:銀行貸款意向書附件4:地方財政配套資金證明文件附圖附圖1:項目區域位置圖附圖2:水廠總平面布置圖 附圖3:水廠高程布置圖 附圖4:生活配水干管總體布置圖 附圖5:生產配水干管總體布置圖 79第一章 總論1.1項目背景1.1.1項目名稱臨湘市工業園儒溪工業區供水工程1.1.2項目建設地點湖南省臨湘市儒溪鎮1.1.3項目建設單位1.1.4項目背景湖南省根據中國農藥“十一五”發展規劃,調整結構,強化創新;按照集中生產,淘汰高毒,嚴格環保的思路,決定建立湖南省化工農藥產業基地(臨湘市工業園儒溪工業區)。經臨湘市人民政府申報,湖南省石油化學行業管理辦公室提出初審意見,2007年8月23日湖南省經濟委員會以“湘經投資2007324號文件”授于臨湘市儒溪鎮“湖南省化工農藥產業基地”。同時湖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湘發改函2007121號文件”對臨湘市工業園儒溪工業區建園工作作出具體批示。湖南省化工農藥產業基地規劃為7.09km2,整個公共設施投資5億元。基地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益運作。總體布局為4區2站。即:農藥類區、化工類區、預留區、物流配送區、水電統一供應站、污水集中處理站。為加大工業區開發建設力度和適應園區招商形勢的需要,優先發展城市配套設施成為政府當務之急。根據湖南省化工農藥產業基地臨湘工業園儒溪工業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與分步開發建設實施計劃,儒溪政府擬加速園區生產、生活給水工程建設,在儒溪工業區內建設給水工程。1.2編制依據、原則及范圍1.2.1編制依據1)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89年);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3)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4)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5) 城市給水工程規劃規范(GB50282-98);6) 室外給水設計規范(GB 50013-2006);7) 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97);8)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9) 給水排水工程構筑物結構設計規范(GB 500069-2002);10) 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3冊城鎮給水(第二版);11) 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10冊技術經濟(第二版);12) 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11冊常用設備(第二版);13) 泵站設計規范(GB/T50265-97);14) 建筑結構荷載設計規范(GB50009-2001);15)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16) 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03-2001);17)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18) 建筑地基基礎規范(GB50007-2002);19) 工業企業噪聲控制設計規范(GBJ87-85);20) 10kV及以下變電所設計規范(GB50053-94);21) 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95);22) 通用用電設備配電設計規范(GB50055-93);23)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24) 工業企業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92);25)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T16-2008);26) 工業自動化儀表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093-2002);27) 儀表供電設計制定(HC20509-2000);28) 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29) 泵站設計規范(GB/T50265-97);30) 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02);31) 市政工程投資估算指標第三冊給水工程(HGZ47-103-2007);32) 市政工程投資估算編制辦法(建設部,2007年版);33) 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發改委、建設部,2006年,第三版);34) 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試用版,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2002年);35) 岳陽市城市總體規劃(20032020);36) 岳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37) 湖南省化工農藥產業基地臨湘工業園儒溪工業區控制性詳細規劃;38) 水廠區用地藍線圖;39) 項目建設單位提供的其它相關技術資料及設計基礎數據。1.2.2編制原則a) 貫徹執行國家規定的相關法規、規范及標準;b) 在總體規劃指導下,因地制宜,全面改善水源水質與供水水質,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c) 積極采用成熟的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采用現代化技術手段,力求實現自動化控制和管理,提高自動化水平,改善工人操作條件。水處理工藝做到先進、可靠、經濟、合理、高效、節能、運行管理方便、成本低、占地少;d) 充分考慮人口增長和社會經濟發展需要,按照“統一規劃、分期建設、中遠期結合、適當超前”的指導思想,以近期建設為主,盡量為遠期發展留有余地,使工程建設與云溪市發展相協調,最大程度地發揮工程效益。e) 在盡量節省投資、降低運行費用的前提下,使凈水廠內的建筑與環境做到美觀大方,協調合理,具有時代氣息;f) 廠區總平面布置,做到分區明確,近遠結合,便于管理,分期建設;高程布置上,做到合理選擇高程。廠區建筑力求統一,簡潔明快,美觀大方。g) 妥善處理和處置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避免造成環境污染。h) 廠區豎向設計盡量適應地形,因地制宜考慮流程,力求減少廠區土方量。1.2.3編制范圍及內容編制范圍:水廠及配套管網工程,具體包括四部分:取水工程,原水輸水工程,凈水工程,清水輸、配水工程。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根據國家和地方的有關政策、法律和法規,研究分析建設項目的必要性,對工程規模、水源、廠址、工程方案進行論證;并進行建設項目投資估算和效益分析,分析項目的技術可行性、經濟合理性、實施可能性;為項目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可行性研究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a)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論證;b) 水源、廠址選擇及建設規模的確定;c) 水處理工藝方案的確定;d) 對推薦方案進行工程方案設計;e) 對工程進行投資估算和經濟分析。1.3項目概況1.3.1建設規模與服務區域建設規模為生產用水4萬m3/d,生活用水為1萬m3/d;總計為5萬m3/d(生產用水+生活用水),新建輸、配水主干管共計63.4km;在廠區旁考慮預留建設用地。1.3.2工程方案本項目包括:取水工程,原水輸水工程,凈水工程,清水輸、配水工程。采用長江為水源。凈水廠推薦場址位于沿江大堤與沿江路的之間,靠近緯七路。凈水工程采用微渦流絮凝+立式斜板沉淀池+虹吸濾池。凈水工藝流程具有運行穩定、適應性強、出水水質好等優點。廠區在總平面布局上分三個功能區:生產管理區、水質凈化區及輔助生產區。1.3.3工程投資與資金籌措本項目總投資為9004萬元,其中:建設投資8930萬元,流動資金74萬元。項目資金籌措方案為:自籌資金5004萬元(包括爭取國家專項資金),申請銀行貸款4000萬元。1.3.4技術經濟分析當水費為1.2元/m3時(根據生活用水與工業用水考慮綜合單價),項目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稅后)為8.87%,凈現值(稅后)(i=8%)為585萬元,項目投資靜態投資回收期(稅后)為11.03年(含建設期2年)。1.3.5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見表1-1。表1-1 主要技術經濟數據匯總表序號項目單位數值備注一數 據1日供水量萬m35.002總用地面積(含遠期發展預留地)m249905.4合74.85畝其中:一期與二期工程用地面積m218313.8合27.47畝3項目總投資萬元9004其中:建設投資萬元8930流動資金萬元744資金來源其中:自籌(包括爭取國家專項資金)萬元5004銀行貸款萬元40005職工人數人45二財務指標1總投資收益率(平均)%8.952項目資本金利潤率(平均)%12.083項目投資內部收益率(所得稅后)%8.874項目投資回收期(所得稅后)年11.035項目投資財務凈現值(I8%)(所得稅后)萬元5856供水收費標準元/m31.27供水達產年收入萬元19718盈虧平衡點(第16年)%48.099借款償還期年8.36第二章 城市概況及建設條件2.1城市概況2.1.1城市現狀儒溪鎮域位于臨湘市境西北部,東連江南鎮、乘風鄉,南近聶市鎮、文橋鄉,西接陸城鎮、云溪鎮,北與湖北螺山隔長江相望。鎮域原為陸城鎮所轄。1992年8月,以原屬北區陸城鎮的儒溪、楊橋、洋溪、旗桿4村及金雞林楊和臨湘縣、石子嶺農場建儒溪鎮;面積36平方公里,轄11個行政村、10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9829人,耕地面積16萬畝,山地3萬畝,水面1.4萬畝。鎮域地形以丘陵為主。根據臨湘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分析,臨湘市一、二、三產業的比重順序為二、三、一,其中第一產業比重下降,第二產業比重明顯上升。產業格局符合當今發展趨勢。臨湘市利用境內優勢資源,大力發展特色工業,目前已初步形成礦業開采與加工、農產品加工、農藥化工和水泥建材等4個產業小集群,而儒溪鎮曾是中南地區最大的農藥生產基地之一。儒溪的農藥化工業,由于不斷有新的農藥企業加盟,齊全的品種和較大的規模使得該地的產品市場競爭力強,目前10多個品牌的農藥在湘鄂兩省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了80。規劃區內現狀化工單位為湖南國發公司、臨湘化學農藥廠。其中湖南國發公司占地92畝,職工人數291人,工業產值1.7億;臨湘化學農藥廠占地80畝,職工人數735人,工業產值0.7億。2.1.2園區規劃概要根據湖南省化工農藥產業基地臨湘工業園儒溪工業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主要內容有:a) 規劃范圍本次規劃形成“一心、兩點、兩帶、三組團”的用地布局結構,儒溪工業區用地規模709.75ha。b) 人口規模:規劃區總人口規模為3萬人。c) 規劃目標1)以化工農藥產業為主導,致力于發展為的現代化高科技產業園,力求打造成為我國中部化工農藥工業園;2)發揮生態資源優勢,塑造長江風光帶、臨湘塔、白馬磯、沿洋溪湖風光帶等園區景觀,嚴格控制園區企業的“三廢”綜合治理,創建新型高科技化工農藥產業園。d) 功能分區本次規劃形成“一心、兩點、兩帶、三組團”的用地布局結構。“一心”:指規劃區的工業中心。包括北部農藥類生產區、中部化工類生產區、南部預留區;“兩點”:指白馬磯和臨湘塔;“兩帶”:指與長江風光帶和沿湖風光帶;“三組團”:指東北面的居住和生產服務組團、北部物流組團、鴨欄綠化防護組團。1)產業用地規劃規劃以工業大道為軸線劃分兩個主導產業片區和一個預留片區,以自然條件(地形、主導風向等)、產業性質為依據,合理布局。農藥生產片區:為緯一路、沿江路、緯五路和沿湖路圍合區域,用地規模為109.75ha。化工類片區:為緯五路、沿江路、緯七路和沿湖路圍合區域。用地規模為111.3ha。預留片區:為緯七路、沿江路、緯九路和沿湖路圍合區域。用地規模為92.13ha。2)研發用地規劃科技研發中心為園區主要研發區域,規劃用地3.2ha。3)公共服務設施用地規劃由于本項規劃為工業園規劃,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相對較少,規劃居住和生產服務組團為公共服務中心,以行政管理機構(管委會)、企業服務中心、銀行、會展中心、酒店、和科技聯誼會所及小型商業設施為主,形成園區的服務核心和景觀標志。規劃公共服務設施總用地13.43ha。4)居住用地規劃工業園配套居住用地處于鴨欄電排東北,規劃居住用地面積101.32ha,為生活居住區。本次規劃區范圍內居住用地包括拆遷村民安置用地和部分公寓型配套居住用地。5)綠地規劃規劃布置兩處公園和兩條風光帶。公園一處位于居住和生產服務組團,另一處為以白馬磯為中心的白馬磯公園。風光帶一處為沿長江大堤的沿江風光帶(含臨湘塔),另一條為沿洋溪湖的沿湖風光帶。其他公共綠地、街頭綠地沿道路布置。防護綠化隔離帶設置在鴨欄電排處,寬200m。規劃綠地總面積為160.24ha。6)園區市政設施用地規劃規劃市政設施用地布置:工業污水處理廠一座,用地6.55ha,110KV變電站一座,用地0.24ha,消防站,用地0.32ha,水廠及供熱廠用地4.92ha。規劃用地詳見表2-1。表2-1 規劃用地表序號類別代碼類別名稱用地面積(ha)所占比例()1R居住用地101.3214.24其中R1一類居住用地29.264.12R2二類居住用地71.7210.022C公共設施用地13.431.89C6研發用地3.010.423M工業用地313.1844.114W倉儲用地18.052.545T對外交通用地21.823.076S道路廣場用地46.356.53其中S1道路用地46.356.537U市政設施用地14.352.028T碼頭用地8.881.259E水域12.321.739G綠地160.2422.57其中生產防護綠地23.013.24公共綠地137.2319.33合計709.95100.002.2建設條件2.2.1氣候、氣象、降水項目區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熱量充足,雨水集中,無霜期長。年日照1722-1816h,年太陽輻射總量為113.7kcal/cm2;一月平均氣溫約4.3,七月平均氣溫約29.2;年平均氣溫16.6-16.8,無霜期258-278d;年降雨日141-157d,降水量1469mm。2.2.2地形、地貌、地質、地震項目地屬幕阜山脈向江漢平原過渡地帶,地貌多樣、交相穿插,整個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境內最高海拔點為云溪鄉上清溪村之小木嶺,海拔497.6m;最低海拔點為永濟鄉之臣子湖,海拔21.4m。一般海拔在40-60m之間。地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震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該區域地震動峰值加速度g=0.10,特征周期為0.35s,抗震設防基本烈度為度。2.2.3地質和水文地表組成物質65%為變質巖,其余為沙質巖,土壤組成以第四紀紅色粘土和第四紀全新河、湖沉積物為主。第四紀紅色粘土主要分布在境內東南邊,適合林、果、茶等作物開發。第四紀全新河、湖沉積物主要分布在西北長江沿線,適合水稻、瓜菜等作物種植。a)內湖冶湖最高控制水位25.56m,最低控制水位22.56m;洋溪湖最高控制水位25.06m,最低控制水位23.06m。b)長江岳陽段松陽湖水域北瀕臨并匯入長江。長江螺山段水文特征對其影響很大,根據水文站水文數據,長江在該段主要水文參數如下:流量:多年平均流量20400m3/s歷年最大流量78800m3/s歷年最小流量4060m3/s流速:多年平均流速1.45m/s歷年最大流速2.68m/s歷年最小流速0.98m/s含砂量:多年平均值0.683kg/m3歷年最大含砂量5.66kg/m3歷年最小含砂量0.11kg/m3輸砂量:多年平均輸砂量13.7t/s歷年最大輸砂量177t/s歷年最小輸砂量0.59t/s水 位:多年平均水位29.61m(吳淞高程)歷年最高水位32.88m歷年最低水位13.62m2.2.4城鎮規劃及社會環境條件本項目符合岳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岳陽市城市總體規劃(20082030);岳陽港總體規劃(20062020);岳陽市2008-2012產業發展規劃綱要;湖南省化工農藥產業基地臨湘工業園儒溪工業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等相關要求。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益運作。總體布局為4區2站。即:農藥類區、化工類區、預留區、物流配送區、水電統一供應站、污水集中處理站。2.2.5交通運輸條件園區西靠長江,東臨洋西湖,與臨湘市107國道、京珠高速、武廣高速相距24.5km,與岳陽市通江路相連,與湖北洪湖市隔江相望,正在籌建的臨湘市鴨欄碼頭(3000噸級泊位),與園區緊臨,正在興建的S201省道(二級公路,路幅寬10m)從園區穿過,園區與臨湘市工業園相連的臨鴨公路(二級公路,路幅寬10m)也正在建設中,水陸交通十分便捷。2.2.6公用設施條件a)供電:目前項目區已有110kV變電站和正在規劃新建一座變電站。b)電訊:項目區內只有零星的一些架空電信線路,供目前企業及村民通信需要,未形成一個完善的通信網絡結構,也沒有設置局、點。區內沒有任何郵政設施。c)燃氣:項目區內沒有燃氣設施。本項目擬從岳陽市引入燃氣干管,其主管徑為DN200,將項目區的燃氣管網與市區燃氣管網相連接,保證項目區內各單位的用氣。管網沿城市主干道進行鋪設,燃氣管道壓力為0.3MPa。2.2.7施工條件a)物料供應:項目建設所需的鋼材、木材、砂、石、水泥等各種材料均可在市內采購供應。項目綠化所需的樹木、花草在市場上供應充足。b)場地條件:本項目場址地勢開闊,工程地質條件較好。項目所在地的氣候條件較好,自然條件對整個工程的影響不大,工程應注意盡可能避免在雨季進行施工,以避免施工過程中不必要的麻煩。第三章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3.1完善城市配套設施、保障城市公共服務的需要儒溪鎮位于湖南省“十一五規劃”經濟發展軸的東軸上,同時,長株潭一體化以及“3+5”城市群發展戰略的提出啟動,儒溪鎮將加強與長株潭的對接與互動,從而融入長株潭經濟圈內,發展成為湘北重要的化工農藥工業基地。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儒溪工業區用地規模709.75ha。規劃區總人口規模為3萬人。因而建設好儒溪工業區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對長株潭城市群建設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將增強城市服務產業,有利于優化調整與提升產業結構,進而增強綜合實力,改善和擴充承載能力與容量,促進儒溪城鎮化進程。3.2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城市建設、供水先行”,合理建設供水工程是城市和經濟發展的前提,是保障人民日常生活的基本設施,是對外開放和吸引外資的重要條件,是城市發展的戰略問題,只有在供水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才能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改革開放給儒溪的發展提供了歷史性的機遇,但也對供水安全提出了挑戰。為了擴大供水服務范圍,滿足近期和遠期用水需要,確保安全可靠供水,興建儒溪工業區自來水廠及其配套管網工程已刻不容緩,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本項目有利于改善儒溪工業區投資環境,有利于吸引境內外投資商來新區興廠置業,增加就業人數,有力地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以及當地社會的和諧與安定。3.3建設儒溪工業區,實現工業興鎮戰略目標的需要規劃區內是國家定點的氨基甲酸酯生產基地,有經聯合國備案的光氣生產點,發展光氣系列產品得天獨厚。儒溪鎮曾是中南地區最大的農藥生產基地之一,發展化工農藥產品的技術、設備、人才基礎較好。周圍云溪精細化工產業園、臨湘三灣工業園將對儒溪化工農藥工業區起促進作用,包括產品、原料的相互協作,副產品及廢渣回收利用的協作,以及生產技術的協作。儒溪鎮享受國家中部崛起的所有優惠政策,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大力推進工業化進程,把岳陽市作為“一點一線”優先發展地區,為儒溪化工農藥工業區提供了發展機遇。臨湘市“十一五”計劃中將儒溪化工農藥工業區作為支柱產業和重點項目,重點進行培植和建設。儒溪工業區的建設,這將直接帶動城市供水需求量的急劇增長,為保證項目順利實施,實現工業興區戰略目標,建設儒溪工業區水廠及其配套管網工程已刻不容緩,是十分必要的。第四章 用水量預測與建設規模4.1用水量預測4.1.1生活用水量計算根據室外給水設計規范(GB50013-2006),最高日綜合生活用水定額取220-370L/(人d),考慮我國大力推行的節水政策,并參照發達國家用水指標,本可研中最高日綜合生活用水定額取250-280L/(人d)。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計算,一期工程消防用水為396m3/次。用水量分項預測見表4-1。表4-1 生活用水量預測表序號項 目最高日用水量(萬m3)備 注1規劃人口(萬人)32最高日綜合生活用水定額m3/(人d)0.283最高日綜合生活用水0.844消防用水0.3964.1.2按城市單位建設用地綜合用水量指標預測采用城市給水工程規劃規范(GB50282-98)中的單位建設用地綜合用水指標,預測城市綜合用水量。城市給水工程規劃規范(GB50282-98)建設用地綜合用水指標見表4-2。表4-2 單位建設用地綜合用水指標(萬m3/km2d)區域城市規模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一區1.0-1.60.8-1.40.6-1.00.4-0.8二區0.8-1.20.6-1.00.4-0.70.3-0.6三區0.6-1.00.5-0.80.3-0.60.25-0.5注:本表指標已包括管網漏失水量。本可研將采用標準的下限值進行用水量預測。單位建設用地綜合用水指標為0.450.5萬m3/km2d;綜合用水量預測計算見表4-3。表4-3 單位建設用地綜合用水量預測表規劃面積(km2)7.09用水指標(萬m3/km2d)0.5最高日用水量(萬m3/d)3.954.2建設規模的確定儒溪工業區用水主要為工業企業的生產用水,約占總用水量的75%,同時從長江取水至凈水廠只有250m,不是洪水期時長江水只需過濾就能滿足臨港新區生產等用水需要,運行成本低,生活用水只是小部分經消毒后保證。本可研統籌兼顧以后的發展,建設規模總計按5萬m3/d設計:其中生活用水規模為1萬m3/d;生產用水規模為4萬m3/d。同時在水廠旁預留發展用地。第五章 水源與廠址選擇5.1水源概況與選擇5.1.1水源概況a)地下水濡溪地下水較豐富,但地下水控制開采。b)長江根據長江水文站水文數據,長江在該段主要水文參數如下:流量:多年平均流量20400m3/s歷年最大流量78800m3/s歷年最小流量4060m3/s流速:多年平均流速1.45m/s歷年最大流速2.68m/s歷年最小流速0.98m/s含砂量:多年平均值0.683kg/m3歷年最大含砂量5.66kg/m3歷年最小含砂量0.11kg/m3輸砂量:多年平均輸砂量13.7t/s歷年最大輸砂量177t/s歷年最小輸砂量0.59t/s水 位:多年平均水位29.61m(吳淞高程)歷年最高水位32.88m歷年最低水位13.62mc)水庫附近沒有較大型的水庫,主要是為了農田灌溉,不能滿足園區生產、生活需要。5.1.2水源選擇由于濡溪地下禁止開采,水庫水量不足,園區主要為工業企業所在地,用水大多為工業用(生活用水為0.84m3/d,生產用水為3.11m3/d),約占75%,同時園區緊臨長江,根據資料,不是洪水期,長江水質基本能滿足新區生產用水要求,所以本項目擬采用長江作為水源,能符合水源選擇原則及濡溪工業區實際情況。5.2取水口位置選擇5.2.1取水口位置選擇的原則與基本要求取水構筑物位置的選擇,應符合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在保證水質的前提下,盡可能接近用水地點,以節省投資和運行費用。在取水位置的具體選擇時,還應考慮以下因素。a)水質因素取水口設在水質較好地點,以保證取水水質。b)地形長江形態特征和岸形條件是選擇取水口位置的重要因素。取水口位置應根據長江水文特征和床底演變規律,選在比較穩定的地段。c)上下游構筑物的影響在選擇取水構筑物位置時,應對取水口鄰近的人工和天然障礙物進行分析,盡量避免各種不利因素。d)工程地質條件取水構筑物應盡量選在地質構造穩定,承載能力高的地基上。e)施工條件取水口應考慮選在對施工有利的地段,盡量做到交通方便,有足夠的施工場地,較小的土石方和水下工程量。需考慮施工技術力量,施工機具,動力設備等條件。5.2.2取水口位置選擇綜合以上因素,本可研建議在長江干堤與緯七路交位的左邊100m處修建取水口,具體位置待進行地質勘探后確定。5.3廠址選擇5.3.1選址原則城市自來水廠的廠址確定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它對水廠建設投資及運行管理都有很大影響。在選擇自來水廠廠址時應遵循了如下原則:a)應符合城鎮總體規劃和給水工程專項規劃要求;b)水廠應布置在水源地與用水區域之間的合理位置,盡可能利用地形高差。力求做到投資節省、運行費低、管理方便,給水系統布局合理;c)不受洪水威脅,有較好的廢水排放條件;d)有良好的工程地質條件,施工方便,盡可能節省造價;e)考慮遠期發展的可能性,有擴建的可能;f)有良好的衛生環境,并便于設立防護地帶;g)少拆遷,不占或少占農田;h)有方便的交通運輸條件,運行、維護方便;i)廠址需考慮給水干管的輸送距離是否適宜。5.3.2廠址分析論證廠址選擇既要與城市規劃相一致,又要與新區建設相協調,根據湖南省化工農藥產業基地臨湘工業園儒溪工業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從長江取水,配水干管沿緯七路及工業大道敷設向園區各企業生產供水。經技術人員與濡溪各部門領導多次去現場踏勘,凈水廠推薦場址位于儒溪公園西面沿江路旁作為本項目的擬建廠址。凈水廠規劃面積74.85畝,地形不規則,原始標高在27.1-34m左右。在該場址建設主要優點:a)該廠址位于儒溪工業區內,距長江約250m,能節約輸配水管網投資。b)擬建廠址用地為儒溪工業區規劃用地。c)廠址位于儒溪公園西面沿江路旁交通條件具備。d)供電條件好,可直接由儒溪工業區供電系統保證上。第六章 凈水工藝方案論證6.1設計水量、水質和水壓6.1.1設計水量儒溪工業區水廠工程建設規模總計5萬m3/d設計:其中生活用水規模1萬m3/d,生產用水規模4m3/d。為最大程度地發揮工程投資效益,取水工程、輸水工程中的主干管均按5萬m3/d設計,配水工程按生活、生產兩套管網供給用戶。6.1.2設計出水水質6.1.2.1生活出水水質本項目設計出水水質執行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6.1.2.2生產出水水質本項目生產出水水質指標見表6-1。表6-1 設計出水水質指標序號 控制項目 指標1 pH 6.09.0 2 SS(mg/L) 30 3 濁度(NTU) 34 BOD5(mg/L) 105 CODcr(mg/L) 506 鐵( mg/L) 0.3 7 錳( mg/L) 0.1 8 氯離子( mg/L) 250 9 總硬度(以 CaCO3計/mg/L) 450 10 總堿度(以 CaCO3計 mg/L) 350 11 硫酸鹽( mg/L) 250 12 氨氮(以 N計 mg/L) 1013 總磷(以 P計 mg/L) 1 14 溶解性總固體( mg/L) 1000 15 糞大腸菌群(個 /L) 2000 16 石油類(mg/L) 1 17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 mg/L) 0.56.1.3設計水壓根據市區地形標高及用戶水壓要求,生活、生產供水壓力約為0.35Mpa,個別對水壓要求較高的用戶自行加壓供水。6.2凈水工藝方案選擇6.2.1工藝選擇原則自來水廠的工藝選擇主要遵從如下原則:a)穩妥可靠、技術先進:在大量工程實踐的基礎上,科學地總結、探索,在穩妥可靠的前提下,采用先進、實用的工藝技術;b)占地少:我國人口眾多,人均土地面積少,土地資源十分寶貴,在選擇污水處理工藝時,必須考慮盡量少占土地;c)投資省:國家和地方財力均有限,要充分發揮投資效益,在滿足水質達標的前提下,必須選擇最為經濟的工藝技術方案;d)管理方便,運行費用低:給水處理廠的建設必須考慮當地的管理水平和投產后的常年運行費用,故在工藝選擇時必須選擇管理方便,運行費用低的工藝。6.2.2凈水工藝選擇水處理工藝的選擇是否得當,直接關系到水廠建設投資的多少和水廠出水水質是否優良、運轉是否穩定、運行成本的高低和管理的難易。因此,必須結合實際情況慎重選擇適當的水處理工藝方案,以達到最佳效果。根據長江水質特征采用地表水為水源的工業生產凈水工藝一般為混凝、沉淀、過濾等工序。生活用水在工業生產用水的基礎上再加消毒工序。主要工藝形式如下:a)混合混合是將藥劑充分、均勻的擴散于水體的工藝過程,對于取得良好的混合效果將有重要作用。混合方式基本分為兩類:水力混合和機械混合。本方案采用管式混合器,為水力混合方式。混合效果好,節省占地及土建費用,施工安裝方便。b)絮凝傳統的絮凝池有隔板絮凝池、折板絮凝池、網格絮凝池、機械絮凝池等,比較新型的絮凝池有微渦流絮凝池。本可研采用微渦流絮凝池。微渦流絮凝池的核心是微渦流絮凝器。相對于傳統絮凝池,微渦流絮凝池具有如下工藝特點:1)絮凝效率高,與傳統工藝相比產水量可提高50-100%;2)反應時間短,只要5-8分鐘,是傳統工藝的1/3-1/2;3)絮體質量高,有利于提高沉淀效率;4)水量變化適應能力強,可適應負荷25-100范圍內變化;5)出水質量穩定,絮凝劑消耗降低5-10%,濾池反洗水節約50%以上;6)安裝簡單,維護方便,改造只需少量土建改動,微渦流絮凝器直接投入使用,施工周期短,且絮凝器不易堵塞,便于清洗,壽命長。c)沉淀給水處理工藝中,沉淀池形式有平流沉淀池、輻流沉淀池、豎流沉淀池、斜板沉淀池、斜管沉淀池等。任何設備都可分為配水區、沉淀區、出水區和集泥區4個區,沉淀區是沉淀設備的核心部分,各種沉淀設備在構造上的差異是由于沉淀區的差異引起的,新型沉淀設備的發展也是沉淀區工作原理的新體現,對配水區和出水區的要求總是為獲得對沉淀區的均勻配水性。平流沉淀池是最早使用的一種沉淀設施,其水流相當穩定。但其停留時間長、表面負荷小、占地面積大。輻流沉淀池有中心進水的,其水力條件比平流沉淀池差,但輻流沉淀池的形式便于安裝旋轉的刮泥設備;還有周邊進水周邊出水的輻流沉淀池,周邊進水比中心進水的沉淀條件好得多,這種輻射池主要應用于大型城市污水處理廠。豎流沉淀池往往和絮凝池建造在一起,其水力條件不佳,已為澄清池所代替。普通斜板、斜管沉淀池,主要是沉淀區由很多傾斜板、斜管組件構成,沉淀區的容積可大大縮小。斜板(管)沉淀池中斜板的構造是沉淀池的核心部分,有傳統的水平安裝和立式安裝方式。立式斜板沉淀裝置適用于池深310m的沉淀池,配合前道混凝工序,具有泥水分離率高、出水清、水力負荷大等特點。1)傳統的水處理斜板沉淀裝置由于水力負荷要求和結構形式的限制,與前面高效微渦流絮凝反應池,沉淀效率不匹配。采用立式斜板沉淀裝置,可根據池的深淺組合,提高沉淀池產水量;2)傳統的水處理斜板裝置,占地面積大,一般水面和斜板面積比例為100m2/60m2,立式斜板沉淀裝置,水、板比例可達100m2/80-90m2,甚至更高,大大的增加了效率;3)傳統的水處理沉淀斜板,出水口位于上方,斜板(斜管)經過日曬,出水口管壁易滋生大量的藻類等浮生植物,堵塞出水口,影響產水量。立式斜板裝置出水口采用密封處理,無藻類繁殖滋生的問題,不影響產水量;4)立式斜板沉淀裝置的出水口在斜板組合的底部,出水采用管道引出,較為簡便,傳統斜板出水堰、出水渠安裝施工的平整度、水平度要求較高,故立式斜板沉淀降低了施工難度,節省了施工費用、時間。本可研建議采用立式斜板沉淀池。d)過濾濾池的形式有很多,有普通快濾池、V型濾池、無閥濾池及虹吸濾池等。各種濾池在本項目中都能達到出水水質要求。但是普通快濾池、V型濾池造價高,管件、閥門較多,反沖洗設備較多,運行費用較高。無閥濾池及虹吸濾池操作管理方便,運行費用低。根據出水水質及場地情況,本項目采用虹吸濾池較好。e)消毒(生活用水部分)目前生活凈水廠通常采用的消毒劑為紫外線、臭氧、液氯或二氧化氯幾種方式。在幾種消毒劑中紫外線消毒和臭氧消毒具有消毒作用快、管理簡便、效果好的優勢,但其缺點是消毒系統造價及運行費用較高,且沒有持續消毒能力,對在管道上可能出現的二次污染沒有持續消毒作用。液氯和二氧化氯在凈水廠內消毒后,凈水出廠后仍帶有一定的余氯,可有效防止二次污染。這二者相比,二氧化氯消毒可以避免液氯消毒產生具有致癌作用的三氯甲烷,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和世界糧農組織(FAO)推薦產品,國際公認的新一代安全、高效、廣譜的滅菌劑,無殘留、無“三致”、無抗藥性、對皮膚無刺激、對金屬無腐蝕,是氯制劑最理想的替代品。二氧化氯已在歐美數千家水廠得到應用,是目前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唯一A1級安全消毒劑,是城市飲用水廣泛采用的消毒劑,用于飲用水消毒的主要優點有:1)殺菌效率高,不但能殺滅水中的各種微生物,還能殺滅原蟲和藻類;2)二氧化氯溶于水時無臭無味,且能有效清除飲用水中產生氣味的微量化合物,從而除去異味;3) 能提高絮凝作用,沉淀水中的鐵和錳,使之形成不溶物而過濾去除,有利于控制和清除水的顏色,改善飲用水的清潔度;4)可直接氧化水中的腐植物及三氯甲烷前體物,因此反應不產生三氯甲烷(THM)和其他有害物質;5)能破壞水中的酚類、硫化物類、氰化物類、亞硝酸類及其他有害化合物,特別是對能產生臭味的酚的控制效果好,從而達到了提高水質和除臭作用。為此,本項目凈水廠消毒劑選用二氧化氯為消毒劑。同時,為防止水中藻類影響后續處理工藝,在混凝前投加少量二氧化氯滅藻。綜上所述,凈水廠工藝流程為:原水輸水配水池混合器微渦流絮凝池立式斜板沉淀池虹吸濾池加氯消毒(生活用水部分)清水池配水管網原水經取水泵加壓進入凈水廠。在管道混合器中投加藥劑PAC,同時投加ClO2以去除水中的藻類,防止藻類堵塞絮凝器及斜板的現象發生,原水經管道混合器混合后進入絮凝沉淀池進行絮凝后,再進入斜板沉淀池,去除大部分濁度,進入虹吸濾池,最后進入生產清水池,經加壓通過生產配水管網送至各用水單位。生活用水經消毒處理后進入生活清水池,經加壓通過生活配水管網送至各用水單位。絮凝池和沉淀池污泥、以及虹吸濾池反沖洗水排入集泥池。集泥池的水采用濃縮、脫水處理,泥餅外運至城市垃圾衛生填埋場填埋處置,或其他安全處置方式處置。第七章 凈水廠工程方案7.1工藝總體設計設計規模:5萬m3/d;水廠自用水量:10%;凈水廠高程布置圖詳見附圖3。本可研按5萬m3/d工程設計,考慮以后的發展,在廠區旁考慮預留5萬m3/d的建設用地。本項目主要建、構筑物分成以下幾個區:a)生產管理區b)水質凈化區c)輔助生產區7.2凈水工藝設計本項目主要由絮凝池、斜板沉淀池、虹吸濾池、消毒池、清水池、配電室、中央控制室、加藥間及藥劑庫、泥水處理系統等組成。7.2.1配水池設計規模:按5萬m3/d,=1.1。尺寸:LBH=5.00m4.00m5.50m有效容積為:100m3在配水池中投加ClO2。7.2.2微渦流絮凝池設計規模:5萬m3/d,=1.1。數量:2座,每座分為2組。結構:半地上式鋼砼結構。尺寸規格:每組6.6m6.6m7.2m(H),每組分3級,共9小格,與立式斜板沉淀池合建。絮凝時間:10min主要設備:管式混合器規格:DN700數量:2個微渦流絮凝器規格:200數量:576m3膜片式快開排泥閥規格:DN150數量:36個7.2.3斜板沉淀池設計規模:5萬m3/d,=1.1。數量:2座,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