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36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節 十二經脈,一、手太陰肺經(一)經脈循行 體內:起于中焦,下絡大腸,返循胃口,上膈屬肺。 體表:從胸前壁外上方,沿上肢內側前緣下行,止于拇指橈側端。支脈從腕后到食指橈側端,與手陽明大腸經相接。,(二)主要病候 咳嗽、氣喘、少氣不足以息、咳血、傷風、胸部脹滿、咽喉腫痛、缺盆部和手臂內側前緣痛、肩背部寒冷、疼痛等癥。,(三)主治概要 肺系疾病:咳嗽,氣喘,咽喉腫痛,咳血,胸痛。 外經病:肩背痛,肘臂攣痛,手腕痛。,(四)腧穴 本經共11個穴,中府、云門、天府、俠白、尺澤、孔最、列缺、經渠、太淵、魚際、少商。,經穴歌,手太陰肺十一穴 中府云門天府列次則俠白下尺澤 又次孔最與列缺經渠太淵與魚際 抵指少商如韭葉,中府Zhongfu Lu1,定位:在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線旁開6寸,平第1肋間隙。鎖骨下窩凹陷處(云門)下1寸。作用:泄胸中熱,調理肺氣。主治: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肺結核,胸膜炎,肋間神經痛等。應用:治療喉痹配合谷,風府。 治療外感咳嗽配大椎,肺俞。操作: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內深刺,以免傷及內臟,引起氣胸。備考:肺募穴,尺澤ChizeLU5,定位: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取法:仰掌,微屈肘,在肘橫紋中可摸到 肱二頭肌腱,其橈側凹陷處為穴。,作用:清肺降氣,和腸舒筋。主治:咳嗽,氣喘,咯血,潮熱,咽喉腫 痛,胸部脹滿,小兒驚風,吐瀉, 肘臂攣痛。,應用:肺系病咳嗽、氣喘配肺俞。 咽喉腫痛配少商。 咯血配魚際。急癥 吐瀉配委中。(點刺放血)外經病肘臂攣痛配曲池。(聚英玉 龍賦肘攣疼兮,尺澤合于曲池)操作:直刺0.51.2寸,或三棱針點刺出血。備考:手太陰肺經合穴。,孔最 KongzuiLU6,定位:在前臂掌面橈側,尺澤與太淵連線上, 腕橫紋上7寸處。取法:尺澤與太淵連線中點上1寸。,作用:降氣止血。主治:咳嗽,氣喘,咯血,咽喉腫痛,肘臂 攣痛,痔瘡。,應用:肺系病咯血配曲澤、肺俞。(資生經:孔最、曲澤、肺俞,療唾血。)哮喘孔最溫針配定喘、天突、豐隆。外經病肘臂攣痛配曲池。操作:直刺0.5-1寸。備考:手太陰經郄穴。,列缺 Lieque LU7,定位: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當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 。取法:兩手虎口垂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橈骨莖突上,指尖下凹陷為穴。,作用:祛風宣肺,通絡止痛。主治: 咳嗽,氣喘,咽喉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頭痛,頸項強痛,牙痛。,應用:肺系病傷風咳嗽配合谷、風門、風池。咽喉痛、咳嗽配照海。頭項疾病頭痛,頸項強痛配后溪。口眼歪斜配地倉。 (資生經:口歪,列缺、地倉)操作: 向上斜刺0.50.8寸。備考:手太陰之絡穴,別走手陽明大腸經。 八脈交會穴之一,通任脈。照海通陰蹺脈,合于肺系、咽喉、胸膈。,太淵 Taiyuan LU9,定位:在腕掌側橫紋橈側,橈動脈搏動。取法:腕橫紋分為三等分,橈側1/3中點為穴。作用:清宣肺氣,復脈通絡。主治:咳嗽,氣喘,咳血,胸痛,咽喉腫痛, 無脈癥,手腕痛。,應用:肺系病咽喉腫痛、咳嗽、氣喘配列缺、合谷。外經病手腕痛配陽溪。 無脈癥配內關。操作:避開橈動脈,直刺0.3-0.5寸。備考:手太陰經五輸穴之一,所注為輸。 手太陰經原穴。 八會穴之一,脈會穴。,少商 Shaoshang LU11,定位:拇指橈側甲角旁約0.1寸。取法:0.1寸內經形容為:去爪甲角如韭葉。沿甲底部引水平線與沿指甲橈側緣引垂線交點處。,作用:醒腦開竅,清熱利咽。主治: 咽喉腫痛,中風昏迷,中暑嘔吐,小兒驚風,癲狂,咳嗽,鼻衄。,應用: 急癥中風昏迷配中沖、水溝、足三里。 小兒驚風配合谷、曲池。 熱病咽喉腫痛配天突、合谷。 狂證配大敦。操作: 淺刺0.1寸,或點刺出血。備考:手太陰經所出為井。井穴都位于四肢 遠端。多能治療急癥、熱病。,手太陰肺經小結,1、手太陰肺經起于中焦,下絡大腸,屬肺。體表循行于上肢內側手少陰和手厥陰之前,過魚際,止于少商。支脈從列缺分出,在商陽與手陽明大腸經相連。聯系臟腑有肺、大腸、胃、膈、咽喉、氣道。2、本經腧穴起于中府,止于少商,共11穴。左右對稱。3、本經主要病候以肺系疾病為主,以及上肢內側病變。,4、特殊作用 尺澤治胃腸病, 孔最治咯血, 列缺治頭項病, 太淵治無脈癥, 少商治急癥、熱病。5、取穴要點: 肘橫紋肱二頭肌腱橈側取尺澤。 尺澤與太淵連線上取孔最。 橈骨莖突上方取列缺。 腕橫紋橈動脈搏動處取太淵。 拇指橈側甲角旁取少商。,6、中府、云門不可深刺,以免傷及肺臟,造成氣胸,少商治療實熱證時,用三棱針點刺出血,關節部位腧穴不宜用直接灸。,手陽明大腸經,(一)經脈循行 體表:從食指橈側端沿上肢外側前緣上行,經肩頸上顏面,在人中溝交叉到對側,在鼻翼旁與足陽明胃經相接。 體內:絡肺,屬大腸。面部支脈進入下齒齦,繞上唇。,(二)主要病候 腹痛,腸鳴,泄瀉,便秘,痢疾,咽喉腫痛,齒痛,鼻流清涕或出血,以及本經循行部位疼痛、熱腫或寒冷。(三)主治概要 頭面五官疾病:咽喉腫痛,齒痛,目 赤腫痛,頭痛,鼻衄。 熱病:身熱,熱病無汗,多汗。 外經病:瘰疬,肩臂痛,上肢不遂。,(四)腧穴 本經共20穴: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溪、偏歷、溫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手陽明經穴歌 手陽明穴起商陽,二間三間合谷藏, 陽溪偏歷溫溜過,下廉上廉三里長, 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當, 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分是迎香。,商陽 Shangyang LI 1,定位:食指橈側甲角旁約0.1寸。作用:清熱瀉火,醒腦開竅。主治:咽喉腫痛,耳鳴耳聾,中風昏迷,熱 病無汗,下齒痛,青盲(青光眼)。,應用:感冒發熱,熱病無汗配合谷。 耳鳴耳聾配中渚、外關。 齒痛配厲兌、合谷。 青盲配巨髎 中風昏迷、中暑配水溝、勞宮。 操作:淺刺0.1寸,或點刺出血。備考:井穴,二間 Erjian LI2,定位:微握拳,在食指橈側,第2掌指關節前凹陷處。作用:清熱散風,消腫止痛。主治:鼻衄齒痛等五官疾病,熱病。操作:直刺0.20.3寸。備考:滎穴。,合谷 HeguLI4,定位:手背第1、2掌骨之間,約平第2掌骨中點處。 取法:將對側拇指指關節橫紋放在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屈指當拇指尖處為穴。,作用:祛風解表,清熱通絡。主治: 頭痛,齒痛,目赤腫痛,咽喉腫痛,失音,口眼歪斜,鼻衄,牙關緊閉,耳鳴耳聾,痄腮,疔瘡,上肢癱瘓,腹痛,發熱惡寒,無汗,多汗,小兒驚風,經閉,滯產。,應用: 頭痛、齒痛配三間。(雜病十一穴 法歌:頭風頭痛與牙疼,合谷三間兩穴尋) 目赤腫痛配太陽。(大成) 口眼歪斜配頰車、下關。 鼻衄配上星。(中國針灸學概要) 感冒發熱惡寒配大椎、風池。 小兒驚風配太沖。,熱病無汗、多汗配復溜。(大成:少汗:先補合谷,次瀉復溜;多汗:先瀉合谷,次補復溜) 滯產配三陰交(大成:難產:合谷補,三陰交瀉,太沖)。 經閉配血海。(針灸集成:月經不通:合谷、陰交、血海、氣沖) 操作:直刺0.51寸。孕婦慎針。 備考:原穴。,陽溪 YangxiLI5,定位:在腕背橫紋橈側,拇指向上翹起時,當拇短伸肌腱與拇長伸肌腱之間的凹陷中。作用:瀉火利節。主治:頭痛,耳聾耳鳴,咽喉腫痛,齒痛,腕臂痛。,應用:頭面五官疾病 耳鳴耳聾配翳風、聽宮。外經病 腕臂痛配陽池、陽谷。操作:直刺0.50.8寸。備考:五輸穴之一:經穴,偏歷Pianli LI6,定位:曲肘,在陽溪穴與曲池穴連線上,腕橫紋上3寸處。作用:清熱疏肺,通調水道。主治:耳鳴、鼻衄 等五官疾病,手臂酸痛,腹部脹滿,水腫等。應用:配太淵為原絡配穴法,主治感冒、頭痛、咽喉痛。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手三里 ShousanliLI10,定位:在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 池連線上,曲池下2寸。作用:祛風通絡,理氣通腑。主治:肘臂疼痛,上肢痿痹,腹痛, 腹瀉,腹脹,齒痛,失音。,應用: 齒痛配頰車。 失音配溫溜、曲池、中渚、豐隆。(千 金:喉痹不能言,手三里、 溫溜、曲池、中渚、豐隆。) 上肢痿痹配合谷、外關、肩髃。 腹痛腹瀉配上巨虛、天樞。 操作:直刺0.81.2寸。,曲池 Quchi LI11,定位:在肘橫紋外側端,屈肘時當尺澤與肱 骨外上髁連線中點。作用:祛風解表,清熱涼血。主治: 熱病,咽喉腫痛,目赤痛,齒痛, 上肢不遂,手臂腫痛,風疹,高血壓, 瘰疬,癲狂,腹痛吐瀉。,應用: 感冒、咽喉腫痛、目赤痛配合谷、外關。 風疹配風池、血海、足三里。 上肢癱瘓配合谷、外關、肩髃。 手臂腫痛配尺澤、天井、外關、合谷操作: 直刺11.5寸。備考:合穴。,肘髎 Zhouliao LI12,定位:曲肘,曲池穴外上方1寸,當肱骨邊緣處。作用:疏筋利節。主治:肘臂部疼痛、麻木、攣急等局部病癥。應用:配手三里、肩髃治療肘痛,曲伸不利。操作:直刺0.51寸。,臂臑 BinaoLI14,定位:在臂外側,三角肌止點處,當曲池與 肩髃連線上,曲池上7寸。取法:三角肌下端肱骨橈側為穴。作用:通經明目。主治:瘰疬,肩臂疼痛,頸項拘攣,目疾。,應用: 肩臂疼痛、肩凝配肩髃。 頸項拘攣(落枕)配強間。(資生經:頸項強,臂臑,強間)青盲、近視、目赤腫痛配睛明,承泣。操作:直刺或向上斜刺0.81.5寸。 治目疾向上斜刺,行合谷刺。備考:手陽明、手足太陽、陽維之會。,肩髃 Jianyu LI15,定位:在肩部,三角肌上,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時,當肩峰前下方凹陷處。取法:上臂平舉時,肩部出現兩個凹陷,前方的凹陷中。作用:活血通絡,疏風清熱主治:肩臂疼痛,上肢不遂,手臂攣急,癮疹,瘰疬。,應用: 瘰疬(頸部淋巴結結核)配曲池。風熱癮疹配陽溪。(百癥賦:肩髃陽溪消癮風之熱極)操作: 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備考:手陽明,陽蹺脈交會穴。,迎香 Yingxiang LI 20,定位: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約0.5寸,當鼻唇溝中。作用:活血通絡,通竅驅蟲。主治:鼻塞,鼻鼽,鼻衄,鼻息肉,口歪,面癢,膽道蛔蟲癥。,應用:鼻塞、鼻鼽、不聞香臭配合谷、印堂、上星。口歪配頰車、四白。面癢配合谷。 (大成:面癢腫:迎香、合谷) 膽蛔癥透四白配陽陵泉。操作:直刺或斜刺0.30.5寸,不宜灸。備考:手陽明與足陽明交會穴。,手陽明大腸經小結,1.經脈走向:從食指橈側端,沿上肢外側前緣經肩、頸上顏面,止于對側鼻翼旁。體內支屬大腸,絡肺。聯系的器官有齒(入下齒中)、口、鼻(還出夾口上夾鼻孔),2. 取穴要點食指橈側甲角旁取商陽。第一、二掌骨間取合谷。拇短、長伸肌腱之間凹陷取陽溪。尺澤與肱骨外上髁之間取曲池。曲池下兩寸取手三里,上7寸取臂臑。肩峰前下方凹陷取肩髃。鼻唇溝中取迎香。,3.主治要點頭面五官病 : 咽喉腫痛,齒痛,目赤腫痛,頭痛,鼻衄。熱病: 身熱,熱病無汗,多汗。外經病:瘰疬,肩臂痛,上肢不遂。4.特殊作用商陽治中風昏迷。合谷治滯產、經閉。曲池、肩髃治風疹、癮疹。臂臑治目疾。,5.操作要點商陽淺刺或點刺放血。合谷孕婦慎針。迎香向上斜刺或平刺,不宜艾炷灸。,四、足太陰脾經,(一)經脈循行體表:起于足大趾內側端,沿足內側、小腿內側脛骨后緣上行,在內踝上8寸交到足厥陰經之前,上行于小腿及大腿內側前緣,經腹部和胸部前外側,止于腋下第六肋間。體內:屬脾,絡胃,挾咽,連舌本,散舌下,支脈從胃上膈,注心中,與手少陰心經相接。,(二)主要病候 胃脘痛,食則嘔,噯氣,腹脹便溏,黃疸,身重無力,舌根強痛,下肢內側腫脹、厥冷等癥。(三)主治概要 脾胃病:腹脹,腹痛,泄瀉,便秘,腸鳴, 胃痛。 前陰病:月經不調,崩漏,小便不利,遺 尿,遺精。 外經病:下肢痿痹,腳氣。,(四)腧穴 本經共21穴:隱白、大都、太白、公孫、商丘、三陰交、漏谷、地機、陰陵泉、血海、箕門、沖門、府舍、腹結、大橫、腹哀、食竇、天溪、胸鄉、周榮、大包。,經穴歌,足太陰脾由足拇,隱白先從內側起, 大都太白繼公孫,商丘直上三陰交, 漏谷地機陰陵泉,血海箕門沖門前, 府舍腹結大橫上,腹哀食竇天溪連, 胸鄉周榮大包經,二十一穴太陰經。,隱白 Yinbai SP1,定位:在足大趾末節內側,距趾甲角0.1寸。 作用:健脾安神,調經統血。主治:腹脹,便血,尿血,月經過多,崩漏,癲狂,多夢,驚風,暈厥,胸痛。,應用:月經過多配三陰交、血海、氣海。 崩漏配大敦用直接灸。 便血配足三里。操作:淺刺0.1寸,或三棱針點刺出血。治血證多用灸法。備考:井穴。,太白 Taibai SP3,定位:在第一跖骨小頭后緣,赤白肉際處。 作用:攝血寧神。 主治:腸鳴,腹脹,腹瀉,胃痛,便秘等;體重節痛。應用:配公孫、大腸俞、三焦俞主治腸鳴腹瀉。 配復溜、足三里主治腹脹。操作:直刺0.50.8寸。備考:備考:輸穴,原穴。,公孫 Gongsun SP4,定位:在足內側緣,當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取法:弓形的第一跖骨后緣下方,赤白肉際。 作用:健脾化濕,和胃行氣。主治:胃痛,嘔吐,飲食不化,腹脹腸鳴,腹痛,泄瀉,痢疾,心煩失眠,水腫,發狂妄言,嗜臥,腳氣。,應用:胃脘痛配中脘、內關。 痢疾配大腸俞、天樞。 腳氣配沖陽、足三里。(大成)操作:直刺0.61.2寸。備考:足太陰經絡穴。 八脈交會穴,通沖脈;內關通陰維脈,共治心、胸、胃病。,三陰交 Sanyinjiao SP6,定位: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面后緣。作用:健脾化濕,疏肝補腎。主治:腸鳴,腹脹,泄瀉,月經不調,崩漏,帶下,陰挺,痛經,難產,遺精,陽萎,疝氣,遺尿,失眠,下肢痿痹,腳氣。,應用:腹脹、腹瀉、腸鳴配天樞、合谷。 月經不調、痛經配中極、天樞、行間。 帶下配陰陵泉、氣海。 遺精配氣海。(百癥賦) 遺尿配中極,膀胱俞。下肢痿痹、腳氣配足三里。(玉龍歌)失眠配太沖。操作:直刺11.5寸,孕婦慎針。備考:足太陰,足少陰,足厥陰交會穴 。,地機 Diji SP8,定位: 在內踝尖與陰陵泉穴的連線上,陰陵泉穴下3寸。作用: 健脾理血。 主治: 痛經,崩漏,月經不調等婦科病;腹痛,腹瀉等脾胃病。小便不利,水腫等水濕病癥。應用:配血海主治月經不調。 配腎俞、中極、三陰交主治痛經。操作:直刺12寸。備考:郄穴。,陰陵泉 Yinlingquan SP9,定位: 脛骨內側髁后下方凹陷處。取法:沿小腿內側后緣由下往上推,至脛骨向內上彎曲之處后下方凹陷處。作用:健脾化濕,利尿消腫。主治: 腹脹,水腫,黃疸,淋證,癃閉,遺尿,遺精,膝痛。,應用:腹瀉配脾俞。 黃疸配三陰交、日月、至陽、膽俞。(中國針灸學概要) 水腫配水分。(百癥賦) 淋證、癃閉配箕門。 遺尿配陽陵泉。 膝痛配足三里、血海、梁丘。操作:直刺12寸。備考:合穴,穴位主治鑒別表,血海 xuehai SP10,定位: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隆起處。 取法:屈膝,醫生以左手掌心置于患者右側髕骨上緣,食指至小指向上伸直,拇指與食指呈45角,拇指尖為穴。,作用:調理營血,清熱祛風。 主治: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崩漏,癮疹,濕疹,丹毒,股內側痛。 應用:崩漏配關元,膈俞。 月經不調配帶脈。(資生經) 癮疹配三陰交、合谷,曲池。操作:直刺11.2寸。,大橫 Daheng SP15,定位:在臍中旁開4寸。作用:通調腸腑。 主治:腹痛,腹瀉,便秘等脾胃疾病。應用:配四縫或足三里主治腸道蛔蟲證。操作:直刺11.2寸。,大包 Dabao SP21,定位:在胸側部腋中線上,當第六肋間隙處。作用:理氣通絡主治:胸脅脹滿,咳嗽,氣喘,脅肋痛,全身疼痛,四肢無力。,應用:脅肋痛配肝俞、期門。(大成) 身痛四肢無力配足三里。(大成)操作:斜刺或向后平刺0.50.8寸。深部為肺 臟,不可深刺。備考:脾之大絡。,足太陰脾經小結,1.經脈走向:起于足大趾內側端,沿足內側脛骨后緣,大腿內側前緣,經腹、胸部,止于腋下第六肋間。體內路徑:屬脾絡胃,有支脈夾咽喉,連舌本,散舌下;有支脈從胃上膈,流注心中。 聯系臟腑器官包括:脾、胃、心、膈、咽、舌。,2.取穴要點:足大趾內側甲角旁0.1寸取隱白。第一跖骨基底部前下方取公孫。內踝尖上3寸取三陰交。脛骨內側髁后下方凹陷取陰陵泉。髕底內端上2寸取血海。腋中線第六肋間隙取大包。,3.主治要點脾胃病: 腹脹,腹痛,泄瀉,便秘,腸鳴,胃痛。前陰病: 月經不調,崩漏,小便不利,遺尿,遺精。外經病: 下肢痿痹,腳氣。4.特殊作用隱白治血證、神志病。三陰交治難產。血海治皮膚病。大包治絡脈病。,5.操作要點:隱白淺刺或點刺出血。三陰交孕婦慎針。大包斜刺或向后平刺。 胸部腧穴不宜深刺,以免傷及內臟,腹部腧穴注意少提插。,五、手少陰心經(一)經脈循行體內:起于心中,出屬心系,下絡小腸,支脈上挾咽喉,連目系。體表:從腋窩循上肢內側后緣下行,經手掌,至小指橈側端與手太陽小腸經相接。,手太陰肺經與手少陰心經循行比較,(二)主要病候 心痛,咽干,口渴,目黃,脅痛,上臂內側痛,手心發熱等癥。(三)主治概要心胸病:心痛,心悸,怔忡,心煩,胸痛。神志病:不寐,健忘,癲狂癇。外經病:肘臂痛,掌心熱。,(四)腧穴 本經共9穴:極泉、青靈、少海、靈道、通里、陰郄、神門、少府、少沖。 歌訣: 手少陰心起極泉 青靈少海靈道全 通里陰郄神門下 少府少沖屬于心,極泉 Jqun HT1,定位:在腋窩頂點,腋動脈搏動處。作用:通絡止痛,寬胸寧心。主治:上肢癱瘓,心痛,胸悶,脅肋疼痛,瘰疬,肩臂疼痛,咽干煩渴。應用:中風上肢偏癱配尺澤、內關、合谷,行提插瀉法,使肢體抽動3次為度。 肩臂痛配肩髃、曲池。操作:避開腋動脈,直刺或斜刺0.30.5寸。,少海 Shohi HT3,定位:屈肘,當肘橫紋內側端與肱骨內上髁連線的中點處。作用:清心寧神,化痰通絡。主治:心痛,手顫,健忘,暴喑,肘臂麻木酸痛,肘臂屈伸不利,瘰疬,腋脅痛。,應用: 兩臂頑麻配手三里。(聚英百癥賦) 瘰疬配天井。(大成勝玉歌) 尺神經痛配神門、陰郄、通里。 肘臂屈伸不利配曲池。 操作:直刺0.5l寸。備考:手少陰經合穴。,通里 Tongli HT5,定位:腕橫紋上1寸,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作用:利咽開竅,寧心通絡。主治:暴喑,舌強不語,心悸,怔忡,腕臂痛。應用:失語配廉泉、照海。 心悸、怔忡配內關、心俞。 腕臂痛配少海。操作:直刺0.30.5寸。備考:絡穴,定位: 在腕橫紋上0.5寸,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作用:寧心安神,清心除煩。主治:心痛、驚恐、心悸、吐血、衄血、失語、骨蒸盜汗。 應用:配復溜治療盜汗。操作:直刺0.30.5寸,不宜深刺,以免傷及血管和神經。留針時,不可做屈腕動作。備考:郄穴。,陰郄 Yinxi HT6,神門 Shenmen HT7,定位:腕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中。取法:將腕橫紋三等分,在尺側1/3的中點。作用:安神定志,寧心清熱。主治:心痛,心煩,驚悸,怔忡,健忘,失眠,癲狂,癇證,胸脅痛。,應用: 失眠配安眠、三陰交。 癲狂配后溪、沖陽。(大成:發狂登高而歌,棄衣而走:神門、后溪、沖陽) 心痛(心絞痛)配內關、心俞。驚悸、怔忡配支正。(大成:驚悸嘔血及怔忡,神門、支正何堪缺)操作:直刺0.20.5寸。備考:輸穴,原穴,少沖:Shaochong HT9,定位:小指橈側指甲角旁0.1寸。作用:醒腦開竅,清熱熄風。主治:心悸、心痛、癲狂、昏迷;熱病;胸脅痛。操作:淺刺0.1寸,或點刺出血。備考:井穴。,手少陰心經小結,1.經脈走向起于心中,出屬心系,下絡小腸,上挾咽喉,連目系。體表路徑:從腋窩循上肢內側后緣下行,經手掌,至小指橈側端與手太陽小腸經相接。本經腧穴起于極泉,止于少沖,共9穴。本經聯系的臟腑器官有心、小腸、肺、膈、咽、目。,2.取穴要點腋窩頂點取極泉。肘橫紋內側端與肱骨內上髁中點取少海。腕橫紋尺側端取神門。神門上1寸取通里。,3.主治要點心胸病:心痛,心悸,心煩,胸悶,胸痛。神志病:不寐,多夢,癲狂,癇證,小兒高 熱驚厥。外經病:肘臂痛,掌心熱。4.特殊作用通里治舌咽病。5.操作要點極泉避開動脈針刺。,六、手太陽小腸經,(一)經脈循行體表:起于小指尺側端,沿上肢外側后緣上行,經肩,繞肩胛,上顏面,過目外眥至耳屏前。支脈從顴部至目內眥,與足太陽膀胱經相接。體內:絡心,屬小腸。聯系的臟腑器官包括小腸、心、胃、咽、目、耳、鼻。它是唯一的一條既到達目內眥(睛明穴),又到達目外眥(瞳子髎)的經脈。,手陽明大腸經與手太陽小腸經循行比較,(二)主要病候 少腹痛,腰脊痛引睪丸,耳聾,目黃,頰腫,咽喉腫痛,肩臂外側后緣痛等癥。(三)主治概要頭面五官疾病:耳鳴,耳聾,齒痛,頭痛,目翳,咽喉痛。熱病:發熱,瘧疾,黃疸。外經病:肘臂痛,肩背痛,頸項強痛。,(四)腧穴 本經共19穴:少澤、前谷、后溪、腕骨、陽谷、養老、支正、小海、肩貞、臑俞、天宗、秉風、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顴髎、聽宮。,經穴歌手太陽穴一十九,少澤前谷后溪手腕骨陽谷養老繩,支正小海外輔肘肩貞臑俞接天宗,髎外秉風曲垣首肩外俞連肩中俞,天窗乃與天容偶銳骨之端上顴髎,聽宮耳前珠上走,少澤 ShaoZe SI1,定位:小指尺側指甲根角旁0.1寸。作用:開竅瀉熱,利咽通乳。主治:乳癰、乳汁少等,昏迷熱病等急癥,頭痛、咽喉腫痛。應用:婦人無乳,少澤、合谷、膻中。(針灸大成)操作:斜刺0.1寸。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可灸。備考:井穴。,后溪 Houxi SI3,定位:握拳,第五掌指關節后尺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作用:止痛通絡,聰耳寧神。主治:頭項強痛,耳聾,熱病,瘧疾,癲狂,癇證,盜汗,目赤,目眩,咽喉腫痛。,應用:頭項強痛,落枕配天柱。 后頭痛配風府、至陰。 腰背痛,閃腰配水溝。合谷透后溪,配合腰部活動。 癇證配鳩尾、神門(大成勝玉歌) 蕁麻疹點刺后放血,配針曲池、足三里。 耳鳴耳聾配翳風、聽宮。操作:直刺0.51寸。治瘧疾用灸法。備考:輸穴。八脈交會穴,通督脈。后溪通督脈,申脈通陽蹺脈,合于目內眥,頸項、耳、肩。,腕骨 WanGu SI4,定位:在手掌尺側,當第5掌骨基底與三角骨之間的凹陷處,赤白肉際。作用:舒筋活絡。主治:指腕攣痛,頭項強痛;黃疸,瘧疾,高熱。應用:配太沖、陽陵泉治療黃疸,脅痛,膽囊炎;配足三里、三陰交主治消渴。操作:直刺0.30.5寸。備考:原穴。,支正 Zhzhng SI7,定位:在前臂背面尺側,當陽谷與小海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5寸。取法:腕背橫紋上5寸,尺骨掌側緣為穴。作用:清熱解表,通絡寧神。主治:項強,肘攣,手指痛,頭痛,目眩,熱病,好笑善忘,消渴。,應用: 頭痛配合谷。 目眩配飛揚。( 百癥賦:目眩兮,支正、飛揚。)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備考:手太陽經絡穴。,小海 Xiaohai SI8,定位:屈肘,在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髁之間的凹陷處。作用:驅風、通經、活絡。主治:肘臂疼痛、麻木,癲癇。應用:配曲池、臂臑治療肘臂疼痛。 操作:直刺0.30.5寸。備考:合穴。,天宗 Tianzong SI11,定位:肩胛骨崗下窩的中央,平第4胸椎。取法:肩胛崗下緣中點與肩胛骨下角連線上、中1/3交界處。作用:祛風通絡,理氣通乳。主治:肩胛疼痛,肘臂外后側痛,氣喘,乳癰。應用:肩胛痛、肩凝、肩背痛配曲垣。 乳癰、乳汁少配膻中。操作:直刺或斜刺0.51寸。,顴髎 Quanliao SI18,定位:目外眥直下,顴骨下緣凹陷中。作用:祛風止痛。主治:口眼歪斜,眼瞼瞤動,齒痛,顴腫。應用:口眼歪斜配陽白、四白。 眼瞼瞤動配肝俞、太沖。 齒痛配二間。(甲乙經) 三叉神經痛(第二支)配下關、合谷。操作:直刺0.30.5寸,或斜刺0.51寸,不宜艾炷灸。圖翼:禁灸。備考:手太陽,手少陽交會穴。,聽宮 Tinggong SI19,定位:耳屏前,下頜骨髁狀突的后緣,張口呈凹陷處。作用:聰耳安神。主治:耳鳴,耳聾,齒痛,癲狂,癇證。應用:耳鳴耳聾配翳風、外關。操作:張口,直刺0.51寸。 備考:手太陽、手少陽、足少陽交會穴。,手太陽小腸經小結,1.經脈走向從小指尺側端,沿上肢外側后緣上行,繞肩胛,止于耳屏前。體內路徑:絡心,屬小腸。本經輸穴一共19個,起于少澤,止于聽宮。2.取穴要點掌橫紋頭赤白肉際取后溪。肩胛崗下窩中央取天宗。目外眥直下顴弓下取顴髎。下頜骨髁狀突后緣取聽宮。,3.主治要點頭面五官疾病:耳鳴耳聾,齒痛,頭痛,目翳,咽喉痛。熱病:發熱,瘧疾,黃疸。外經病:肘臂痛,肩背痛,頸項強痛。4.特殊作用后溪治瘧疾。天宗治氣喘,乳癰。5.操作要點聽宮張口直刺。,七、足太陽膀胱經,(一)經脈循行體表:起于目內眥,上額,循頭頂,夾督脈下項,分成兩支,沿脊柱旁寸半及三寸、大腿后側下行,匯合于腘窩正中,沿小腿后側、足外側下行,在小趾外側端與足少陰腎經相接。體內:絡腎,屬膀胱,聯絡腦。,(二)主要病候小便不通,遺尿,癲狂,瘧疾,目痛,迎風流淚,鼻塞多涕,鼻衄,頭痛,以及項、背、股、臀部和下肢后側疼痛等癥。(三)主治概要外經病:頭痛,目疾,項強,背腰痛,下肢痿痹。臟腑病:背俞穴主治所屬臟腑的病證。神志病:癲狂,癇證,失眠。,(四)腧穴 本經共67穴:睛明、攢竹、眉沖、曲差、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天柱、大杼、風門、肺俞、厥陰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小腸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環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會陽、承扶、殷門、浮郄、委陽、委中、附分、魄戶、膏肓、神堂、譩譆、膈關、魂門、陽綱、意舍、胃倉、肓門、志室、胞肓、秩邊、合陽、承筋、承山、飛揚、跗陽、昆侖、仆參、申脈、金門、京骨、束骨、足通骨、至陰。,足太陽經六十七,睛明攢竹曲差參, 眉沖直上眉沖位,五處承光接通天,絡卻玉枕天柱邊,大杼風門引肺俞,厥陰心督膈肝膽,脾胃三焦腎俞次,氣大關小膀中白,上髎次髎中后下,會陽須下尻旁取,還有附分再三行,魄戶膏肓與神堂,譩譆膈關魂門當,陽綱意舍及胃倉,肓門志室連胞肓,秩邊承扶殷門穴,浮郄相鄰是委陽,委中在下合陽去,承筋承山相次長,飛揚跗陽達昆侖,仆參申脈過金門,京骨束骨足通骨,小趾外側取至陰。,睛明 Jingming BL1,定位:在面部,目內眥角稍上方凹陷處。作用:清熱明目主治:目赤腫痛,迎風流淚,胬肉攀睛,視物不明,目翳,近視,夜盲,色盲。應用:眼底病配風池、球后、光明。目赤腫痛、迎風流淚配太陽、合谷。 青盲配行間、合谷、角孫。,操作:囑患者閉目,醫者押手輕推眼球向外側固定,刺手持細針(32#-34#)緩慢進針,緊靠眶緣直刺0.30.5寸。如遇阻力較大或患者感覺疼痛,將針稍提起,改變方向再刺,一般不捻轉,不提插,如無針感可輕微地捻轉和提插使得氣。出針后按壓針孔35分鐘,以防出血。本穴禁灸。備考:手足太陽、足陽明、陰蹺、陽蹺五脈交會穴。(素問氣府論注),攢竹 Cuanzhu BL2,定位:眉頭凹陷中,眶上切跡處。作用:祛風明目。主治:前額痛,眉棱骨痛,目眩,視物不明,目赤腫痛,近視,口眼歪斜,眼瞼瞤動。,應用: 目赤腫痛、流淚配太陽、太沖。 視物不明配光明、養老。 前頭痛,三叉神經痛(第一支)配陽白。 眉棱骨痛。 眼瞼下垂配魚腰、絲竹空。 口眼歪斜、眼瞼瞤動配四白。操作:平刺0.50.8寸,治眼疾向下平刺,治頭面疾病向外平刺。禁灸。,風門FengmenBL12,定位:當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作用:祛風宣肺主治:傷風,咳嗽,發熱頭痛,鼻塞多涕,目眩,項強,胸背痛。應用:傷風咳嗽配肺俞、列缺; 感冒發熱配合谷、風府; 鼻塞多涕配風池、曲池。操作:向內或向下斜刺0.50.8寸。備考:足太陽經與督脈交會穴。,肺俞 Feishu BL13,定位:當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作用:清熱宣肺,止咳平喘。主治:咳嗽,氣喘,胸滿,背痛,骨蒸,潮熱,盜汗,咯血,鼻塞。應用:咳嗽,氣喘配中府。 骨蒸,潮熱,盜汗,咯血配膏肓、三陰交。 鼻塞配迎香,合谷。操作:向下或向內斜刺0.50.8寸。備考:肺臟背俞穴。,心俞 Xinshu BL15,定位:在背部,當第5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作用:寧心安神,寬胸降氣。主治:癲狂,癇證,驚悸,失眠,健忘,心煩,心痛,咳嗽,吐血,夢遺,胸背痛。應用:失眠配內關、神門; 癇證配肝俞、豐隆; 心痛、驚悸配巨闕、內關。操作:斜刺0.50.8寸。備考:心臟背俞穴。,膈俞 Geshu BL17,定位: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取法:肩胛骨下角平第七胸椎。作用:和胃降逆,寬胸理血。主治:嘔吐,呃逆,胃脘痛,飲食不下,氣喘,咳嗽,吐血,潮熱,盜汗。,應用: 嘔吐,呃逆配內關、中脘、足三里。 咳嗽,氣喘配肺俞、膻中。 肺癆配膽俞,皆用灸法,即崔氏四花穴。 血虛、血證配肝俞。操作:向下或向內斜刺0.50.8寸。備考:八會穴之血會穴。,肝俞 Gnsh BL18,定位:當第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作用:疏肝明目,行氣通絡。主治:黃疸,脅痛,吐血,目赤,視物不明,夜盲,癲狂,癇證,背痛。應用:脅痛配支溝、陽陵泉; 目眩配太沖。操作:斜刺0.50.8寸。備考:肝臟背俞穴。,脾俞 Pishu BL20,定位:當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作用:健脾和胃。主治:腹脹,泄瀉,嘔吐,胃痛,消化不良,水腫,黃疸,背痛。應用:腹脹,吐瀉,配章門。 黃疸、水腫配足三里、三陰交。 泄瀉、痢疾配上巨虛、天樞。 背痛配天宗。操作:向下或向內斜刺0.50.8寸。備考:脾臟背俞穴。,胃俞 WeishuBL21,定位:當第1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作用:調中和胃,化濕消滯。主治:胃脘痛,腹脹,嘔吐,完谷不化,腸鳴,胸脅痛。應用:胃脘痛配內關、梁丘。 完谷不化配中脘、足三里。 疳積配四縫。操作:向下或向內斜刺0.50.8寸。備考:胃腑背俞穴。,腎俞 Shenshu BL23,定位: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取法:肋弓下緣平第二腰椎。作用:補腎壯腰。主治:遺精,陽萎,早泄,不育,不孕,月經不調,白帶,遺尿,小便不利,水腫,頭昏,耳鳴,耳聾,腰背酸痛。,應用: 遺尿配京門。 遺精配三陰交,關元。(大成) 帶下,水腫配陰陵泉、三陰交。 耳鳴耳聾配太溪、聽宮。 腰痛配大腸俞、委中。操作:直刺0.51寸。備考:腎臟背俞穴。,大腸俞 Dachangshu BL25,定位:當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取法:髂脊平第四腰椎。作用:調理大腸,通絡止痛。主治:腹痛,腹脹,泄瀉,便秘,痢疾,腰脊疼痛。應用:腹脹、泄瀉配天樞。 便秘配上巨虛、承山。 腰痛配至陽、腰陽關。 腰腿痛配腎俞、環跳、委中。操作:直刺0.81.2寸。備考:大腸背俞穴,次髎 Ciliao BL32,定位:當髂后上棘內上方,適對第2骶后孔。取法:約當髂后上棘下與督脈水平連線的中點。 作用:理氣調經。主治:腰痛,月經不調,痛經,小便不利,遺精,遺尿,下肢痿痹。應用:小便不利、遺尿配三陰交、中極、腎俞。 痛經配血海、關元、三陰交。操作:直刺l.01.5寸。治前陰病要使針感向前陰放射。,委陽 Weiyang BL39,定位:在腘橫紋外側端,當股二頭肌腱的內側。取法:委中外側旁開1橫指。作用:調理三焦,壯腰健腿。主治:腹滿,小便不利,腰脊強痛,下肢攣痛。應用:小便不利配三焦俞、腎俞。 下肢攣痛配承山、陽陵泉。操作:直刺l.01.5寸。備考:三焦經下合穴。靈樞本輸:“三焦者,中瀆之府也,水道出焉,屬膀胱”,故其下合穴在膀胱經。,委中 Weizhong BL40,定位:腘橫紋中央。取法:股二頭肌腱(外)與半腱肌腱(內)連線的中點。作用:壯腰強膝,舒筋清熱。主治:腰痛,下肢痿痹,中風昏迷,腹痛,吐瀉,小便不利,遺尿,丹毒。,應用: 下肢痿痹配陽陵泉、懸鐘。 腰痛配腎俞、腰陽關。 腹痛,吐瀉,丹毒配曲池。 小便不利、遺尿配中極。操作:直刺11.5寸,或用三棱針刺絡放血。備考:合穴,膏肓 Gaohuang BL43,定位:當第4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作用:清肺養陰,益氣補虛。主治:咳嗽,氣喘,肺癆,健忘,遺精,完谷不化。應用:咳嗽,氣喘配天突、定喘。 肺癆配足三里、膈俞。 健忘,遺精,完谷不化配足三里、關元。操作:向下或向內斜刺0.50.8寸。,志室 Zhishi BL52,定位:在腰部,當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3寸。作用:補腎益精,清利下焦。主治:遺精,陽萎,陰痛,小便不利,水腫,腰脊強痛。應用:遺精、陽痿配關元; 腎虛腰痛配委中、太溪。操作:直刺0.51.0寸。,秩邊 Zhibian BL54,定位:平第四骶后孔,骶正中嵴旁開3寸。取法:骶管裂孔旁開4橫指。作用:清利下焦,通經活絡。主治:腰腿痛,下肢痿痹,陰痛,痔疾。應用: 腰腿痛、下肢痿痹配環跳、委中、陽陵泉; 痔瘡配支溝、承山。操作:直刺1.53寸。,承山 Chengshan BL57,定位:小腿后面正中,委中與昆侖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尖角凹陷處。取法:1.委中與跟腱(平外踝尖)連線中點。 2.足跟上提時腓腸肌人字溝的頂點。作用:和腸療痔,舒經活絡。,主治:腰背痛,小腿轉筋,痔疾,便秘,腹痛,疝氣。應用:痔瘡配長強、血海; 便秘配大腸俞、秩邊; 小腿抽筋拘急疼痛配委中。操作:直刺12寸。,昆侖 Kunlun BL60,定位:外踝尖與跟腱之間凹陷處。作用:疏風通絡,安神止痛。主治:頭痛,項強,目眩,鼻衄,瘧疾,肩背拘急,腰痛,腳跟痛,小兒癇證,難產。,應用: 頭痛項強配后溪、天柱; 目眩配攢竹; 癇證配百會; 腰骶痛配大腸俞,次髎; 腳跟痛配太溪; 難產配至陰。操作:直刺0.50.8寸。妊娠慎針。(大成:妊婦刺之落胎。)備考:五輸穴之經穴。,申脈 Shenmai BL62,定位:外踝直下方凹陷中。作用:舒筋活絡,安神定志。主治:頭痛、眩暈,癲狂癇證、失眠等神志疾病,腰腿酸痛。應用:配后溪穴為八脈交會穴配穴法,治療內眥和頸項病。操作:直刺0.30.5寸。備考:八脈交會穴。通于陽蹺脈。,至陰 Zhiyin BL67,定位:在足小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1寸。作用:通鼻明目,補腎轉胎。主治:頭痛,鼻塞,鼻衄,目痛,胎位不正,難產,胞衣不下。,應用:胎位不正取雙側至陰,用艾條溫和灸,以妊娠28周至36周療效最好,灸前排空小便,松開腰帶,正坐垂足位或仰臥屈膝位,每側腧穴灸1520分鐘,每天1次,灸15次收效,見效即止。配風池、攢竹治頭痛。操作:淺刺0.1寸或點刺放血,妊娠慎針。備考:井穴。,足太陽膀胱經小結,經脈循行 起于目內眥,上額,循頭頂,夾督脈下項,分成兩支,沿脊柱旁寸半及三寸、大腿后側下行,匯合于腘窩正中,再沿小腿后側、足外側下行,止于小趾外側端。體內路徑:絡腎,屬膀胱,聯絡腦。,2.取穴要點目內眥上方取睛明。眶上切跡取攢竹。背部第一側線取風門、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胃俞、腎俞、大腸俞。背部第二側線取膏肓、志室、秩邊。第二骶后孔取次髎。腘橫紋中央取委中,委中外1寸取委陽。腓腸肌人字溝頂點取承山。小趾外側甲角旁取至陰。,3.主治要點外經病:睛明攢竹治目疾,天柱治頭項病,背腰腧穴治背腰痛,腰骶下肢腧穴治腰骶下肢病。臟腑病:背俞穴主治所屬臟腑的病證。腰骶腧穴治前陰病。委陽治三焦病。神志病:癲狂癇,不寐。,4.特殊作用膈俞治血虛、血證。委中治熱證。膏肓治虛證。承山治大腸病。昆侖、至陰治難產,至陰治胎位不正。,5.操作要點睛明、攢竹禁艾炷灸。攢竹斜刺或平刺,背部腧穴斜刺0.50.8寸。背俞穴為艾灸最常用穴位。委中刺絡出血,至陰點刺放血。昆侖、至陰妊娠慎針。,八、足少陰腎經,(一)經脈循行體表:起于小趾下,斜走足心,循內踝,沿下肢內側后緣上行,經腹胸第一側線,止于鎖骨下。體內:屬腎,絡膀胱,貫肝入肺,循咽喉,挾舌本,支脈從肺聯絡心臟,流注胸中,與手厥陰心包經相接。,(二)主要病候 咳血,氣喘,舌干,咽痛,水腫,便秘,泄瀉,腰痛,下肢內后側痛,痿軟無力,足心熱等癥。 (三)主治概要 婦科、前陰病:月經不調,帶下,陰挺,遺精,遺尿,癃閉。 腎虛證:耳鳴,耳聾,腰痛,咽痛,氣喘,下渴、齒痛。 外經病:足心熱,下肢痿痹,股內后側痛。,本經共27穴:涌泉、然谷、太溪、大鐘、水泉、照海、復溜、交信、筑賓、陰谷、橫骨、大赫、氣穴、四滿、中注、肓俞、商曲、石關、陰都、腹通谷、幽門、步廊、神封、靈墟、神藏、彧中、俞府。,足少陰腎經經穴歌,足少陰腎二十七,涌泉然谷與太溪。大鐘水泉出照海,復溜交信筑賓立,陰谷橫骨趨大赫,氣穴四滿中注得,肓俞商曲石關蹲,陰都通谷幽門值,步廊神封出靈墟,神藏彧中俞府畢。,涌泉YongquanKI1,定位: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2、3趾縫紋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后2/3交點上。作用:滋陰降火,醒腦安神。主治:頭痛,頭昏,小便不利,便秘,小兒驚風,足心熱,癲狂,昏厥。,應用:頭痛、頭昏配四神聰; 便秘配照海; 小便不利配水泉; 昏厥,癲狂配百會、水溝; 小兒驚風配合谷。操作:直刺0.50.8寸。備考:井穴。,太溪TaixiKI3,定位: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凹陷處。作用:補腎滋陰,納氣調經。主治:頭痛目眩,咽喉腫痛,齒痛,耳鳴,耳聾,氣喘,胸痛,咯血,消渴,月經不調,失眠,健忘,遺精,陽萎,小便頻數,腰脊痛,下肢厥冷,內踝腫痛。,應用:月經不調、遺精遺尿配關元;陽痿、小便頻數配腎俞、氣海;氣喘,咯血配膏肓;消渴(下消)配三陰交;咽喉腫痛,齒痛配少澤;耳鳴耳聾配聽宮;腰痛配腎俞,志室; 失眠配神門。操作:直刺0.50.8寸。備考:輸穴,原穴,照海 Zhaohai KI6,定位:內踝尖下方凹陷中。作用:補腎滋陰,利咽寧神。主治:癇證,失眠,小便不利,小便頻數,咽喉干痛,目赤腫痛,月經不調,痛經,帶下。,應用:癇證配申脈;(調理陰、陽蹺脈)月經不調,帶下配中極、三陰交;小便頻數配腎俞;癃閉配曲骨;咽喉干痛配列缺。操作:直刺0.50.8寸。備考:八脈交會穴,通陰蹺脈。照海通 陰蹺,列缺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衛生管理職業素養試題及答案
- 做賬實操-關稅調研報告
- 做賬實操-關稅對外貿受益股的影響分析
- 海外專利申請中的法律問題探討試題及答案
- 激光工程項目管理基本要求試題及答案
- 衡陽日報面試題及答案
- 職業心理素質評估工具試題及答案
- 船舶原理試題庫及答案
- 激光技術工程師考試的時間管理與試題及答案
- 復習策略與護士資格證考試相關的試題答案
- 五年級下冊書法教學課件第9課-上下結構(二)-西泠印社版(共18張)課件
- 英雄無敵5使用秘籍與英雄代碼
- 少兒繪畫之《掛在樹上的樹懶》
- ESC700培訓(PPT35頁)(PPT 36頁)
- JIS G3141-2021 冷軋鋼板及鋼帶標準
- 市政工程類建筑施工項目危險源辨識及風險管控清單
- 年產萬噸酒精發酵車間設計
- 三種水封井及標準圖集
-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人衛版教材全集
- 照片里的故事
- 管道陰極保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