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院人員院感知識培訓_第1頁
新入院人員院感知識培訓_第2頁
新入院人員院感知識培訓_第3頁
新入院人員院感知識培訓_第4頁
新入院人員院感知識培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院感基礎知識崗前培訓,醫院感染管理科,院感的定義、診斷相關知識,醫院消毒、滅菌相關知識,醫療廢物分類處置,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醫務人員的職業防護,4 多重耐藥菌預防、控制,你需要學習的內容 加強對醫院感染知識的學習 掌握醫療廢物的分類處置方法 充分認識醫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 手衛生,職業防護,標準預防的意義,醫院感染的定義: 醫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和在醫院內獲得出院后發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開始或入院時已存在的感染。醫院工作人員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也屬醫院感染。,醫院感染管理的定義: 醫院感染管理是各級衛生行政部門、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針對診療活動中存在的醫院感染、醫源性感染及相關的危險因素進行的預防、診斷和控制活動。,醫院感染診斷標準,下列情況屬于醫院感染1. 無明顯潛伏期的感染,規定入院48小時后發生的感染為醫院感染;有明確潛伏期的感染,自入院起超過平均潛伏期后發生的感染為醫院感染。 2. 本次感染直接與上次住院有關,醫院感染診斷標準,3.在原有基礎上出現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膿毒血癥遷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體基礎上又分離出新的病原體(排除污染和原來的混合感染)的感染4. 新生兒在分娩過程中和產后獲得的感染5.由于診療措施激活的潛在性感染,如皰疹病毒、結核桿菌等的感染 6. 醫務人員在醫院工作期間獲得的感染,醫院感染爆發,是在醫療機構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時間內發生3例以上同種同源感染病例的現象。,院感爆發,醫院感染與醫院的每個部門都是相關的醫療器械的清洗、消毒等基礎工作不容忽視醫院感染控制是醫療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醫院感染控制工作看似不掙錢,醫院感染暴發相關因素,宿州眼球事件,2005年12月11日,宿州市立醫眼科為10名患者做白內障手術結果10名患者均出現情況,其中9人的單眼眼球被摘除。,12日上午,10名患者相繼出現眼部腫疼等感染表現。全部患者被急送上海一家醫院治療。至17日,9名患者相繼實施單眼眼球摘除手術。,安徽宿州“眼球事件” 醫院感染管理之痛 1.衛生部認為:這起惡性醫療損害事件是由醫源性感染所致。 2. 院長郝朝春被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調離衛生系統;醫院停止醫療活動1年; 3. 宿州市衛生局局長楊立瑾與副局長宋天祥行政記大過、行政記過處分;市衛生局醫政科科長張邦圣黨內警告處分; 上海市衛生局吊銷主任醫師徐某醫師執業證書。,西安交大第一附屬醫院八例新生兒死亡事件,2008年9月3日起,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新生兒科9名新生兒相繼出現發熱、心率加快、肝脾腫大等臨床癥狀,其中8名新生兒于9月5日至15日期間發生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相繼死亡,1名新生兒經醫院治療好轉。,衛生部和省級專家組調查認為:該事件為醫院感染所致,是一起嚴重醫院感染事件。,撤銷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院長和主管副院長的職務;免去醫務部、護理部等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的職務;免去醫院新生兒科主任、護士長的職務;交大一附院補償每位死亡患兒家屬18萬元,并退已經繳納的醫療費用。,醫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意義及其重要性,1.感控工作是醫院醫療安全核心工作,2. 前車之鑒,后事之師。,3. 減少醫院感染等于創造了經濟效益,物體表面的清潔與消毒,物體表面(地面)的清潔與消毒,地面的清潔與消毒,地面無明顯污染時, 采用濕式清潔。當地面受到患者血液、體液等明顯污染時,先用吸濕材料去除可見的污染物,再清潔和消毒,室內用品如桌子、椅子、凳子、床頭柜等的表面無明顯污染時,采用濕式清潔。當受到明顯污染時,先用吸濕材料去除可見的污染物,然后再清潔和消毒,感染高風險部門地面和物體表面的清潔與消毒,感染高風險的部門如手術部、產房、導管室、潔凈病房、器官移植病房、ICU、新生兒室、血透、燒傷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檢驗科、急診等病房與部門的地面與物體表面,應保持清潔、干燥,每天進行消毒,遇明顯污染隨時去污、清潔與消毒,醫療廢物管理,醫療廢物分類目錄 1、感染性廢物:攜帶病原微生物具有引發感染性疾病傳播危險的醫療廢物。 (1)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 棉球、棉簽、引流棉條、紗布及其他各種敷料 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及一次性醫療器械;廢棄的被服; 其他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2)醫療機構收治的隔離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生活垃圾。,醫療廢物分類目錄 (3)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 (4)各種廢棄的醫學標本。 (5)廢棄的血液、血清。 (6)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及一次性醫療器械視為感染性廢物。 2、病理性廢物:診療過程中產生的人體廢棄物和醫學實驗動物尸體等。 (1)手術及其他診療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的人體組織、器官等。,醫療廢物分類目錄 (2)醫學實驗動物的組織、尸體。 (3)病理切片后廢棄的人體組織、病理臘塊等。 3、損傷性廢物:能夠刺傷或者割傷人體的廢棄的醫用銳器 (1)醫用針頭、縫合針。 (2)各類醫用銳器,包括:解剖刀、手術刀、備皮刀、手術鋸等。 (3)載玻片、玻璃試管、玻璃安瓿等。,醫療廢物分類目錄4、藥物性廢物:過期、淘汰、變質或者被污染的廢棄的藥品。 (1)廢棄的一般性藥品,如:抗生素、非處方類藥品等。 (2)廢棄的細胞毒性藥物和遺傳毒性藥物,包括: 致癌性藥物,如硫唑嘌呤、苯丁酸氮芥、萘氮芥、環孢霉素、環磷酰胺、苯丙胺酸氮芥、司莫司汀、三苯氧氨、硫替派等;可疑致癌性藥物,如:順鉑、絲裂霉素、阿霉素、苯巴比妥等;免疫抑制劑。,醫療廢物分類目錄 (3)廢棄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5、化學性廢物:具有毒性、腐蝕性、易燃易爆性的廢棄的化學物品。 (1)醫學影像室、實驗室廢棄的化學試劑。 (2)廢棄的過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學消毒劑。 (3)廢棄的汞血壓計、汞溫度計。,預防和控制多重耐藥菌,我們該如何做?,21,盡量選擇單間隔離同類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間不宜將多重耐藥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與以下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間留置各種管道(氣管插管、深靜脈留置導管)有開放傷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沒有條件實施單間隔離時,應當進行床旁隔離隔離房間應當有隔離標識多重耐藥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轉診之前應當通知接診的科室,采取相應隔離措施,隔離期間需要定期檢測耐藥菌情況,嚴格實施隔離措施-患者隔離,22,實施床旁隔離,應先對其他患者實施診療護理操作,確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進行,在病歷夾上貼接觸隔離標記,23,嚴格實施隔離措施-物品隔離,醫療器械、器具及物品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輸液架等要專人專用,并及時消毒處理輪椅、擔架、床旁心電圖機等不能專人專用,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處理,24,對患者實施診療護理操作時,應當將高度疑似或確診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進行戴手套:接觸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傷口、潰爛面、粘膜、血液、體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必要時戴口罩、防護鏡、穿隔離衣(包括醫生、護士、護工、工勤人員、家屬)完成診療護理操作后,要及時脫去手套和隔離衣,并進行手衛生,嚴格實施隔離措施-醫務人員隔離,25,嚴格實施隔離措施-其他,患者解除隔離、轉床或出院后對環境、設備儀器等物體表面終末消毒污物直接送污物室,不得暫存治療室或其它場所重視會診及進行床邊檢查項目時的交叉感染,以防科室間耐藥菌傳播同一病區不同病人短時間內出現3例相同耐藥菌時,在加強消毒隔離同時立即上報,必要時采樣,26,積極推行標準預防,當執行有飛濺物產生的操作時醫務人員應使用口罩、護目鏡等如傷口沖洗口腔吸痰氣管插管護理氣管切開病人和有分泌物噴濺的病人時,27,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程,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程和標準操作規程,特別是在進行各種侵襲性操作:實施中心靜脈置管(PICC)氣管切開氣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時.,28,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2009年4月,國家衛生部頒布了我國首個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對醫務人員該如何“認真洗手”作出詳細規定,希望以此控制高發的院內交叉感染。,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 1、手衛生(hand hygiene): 是醫務人員洗手、衛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的總稱。 2、 洗手(hand washing):醫務人員用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膚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過程。 3、衛生手消毒(antiseptic handrubbing):醫務人員用速干手消毒劑揉搓雙手,以減少手部暫居菌的過程。 4、 外科手消毒(surgical hand antisepsis):外科手術前醫務人員用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劑清除或者殺滅手部暫居菌和減少常居菌的過程。使用的手消毒劑可具有持續抗菌活性。,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 5、常居菌 resident skin flora 能從大部分人體皮膚上分離出來的微生物,是皮膚上持久的固有寄居菌,不易被機械的摩擦清除。如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棒狀桿菌類、丙酸菌屬、不動桿菌屬等。一般情況下不致病。 6、暫居菌 transient skin flora 寄居在皮膚表層,常規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觸患者或被污染的物體表面時可獲得,可隨時通過手傳播,與醫院感染密切相關。,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劑的指征 1、直接接觸每個患者前后,或從同一患者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 2、接觸患者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后,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等之后。 3、穿脫隔離衣前后,摘手套后。 4、進行無菌操作、處理清潔、無菌物品之前。 5、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及物品后。 6、處理藥物或配餐前。,1、應注意清洗指甲、指尖、指甲縫和指關節等部位。 2、注意徹底清洗戴戒指等飾物的部位。 3、注意隨時清潔水龍頭及方式 4、應使用清潔水清洗和沖洗雙手。,洗手注意事項,你洗手了嗎?,手易被細菌污染 1、正常人皮膚有細菌定植: 頭皮上菌落總數超過1x106CFU/cm2 腋窩為 5x105 CFU/cm2 腹部為 4x104 CFU/cm2 前臂為 1x104 CFU/cm2 2、醫務人員手部的菌落數量: 3.910-4.610 CFU/cm2 。,第一步:掌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摩擦,第二步: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搓擦,第三步: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沿指縫相互摩擦,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轉搓擦,交換進行,第六步 指尖在對側掌心前后擦洗,第四步:雙手指交鎖,指背在對側掌心,培養皿顯示: 醫務人員的手很容易受到暫居菌的污染。,模板的使用,肥皂含菌濃度:3103-4個/g,肥皂含菌濃度:1104-5個/g,肥皂含菌濃度:1106-7個/g,在病區和診室,建議停用固體肥皂!,大部分確實是用白大褂的背部擦干的!,白大褂是首選甩手運動第二重復使用毛巾,有些事實我們不得不承認:1.下班后都會洗手.2.采血時都會戴手套,但不會換3.打電話時,都會戴手套或用手套套住手機4.喝水、上衛生間前都會洗手5.脫手套后基本不洗手6,保護患者,保護自己,保護家人,你做到了嗎?,標準預防與職業安全,醫務人員的職業特點與風險,工作環境(特殊社會、病原微生物集中)工作性質(服務性、崗位復雜)工作要求 (百姓關注、社會期望高)高風險、高要求、高回報社會價值經濟價值,醫務人員的職業風險,工作環境特殊(病原微生物集中)工作對象遭受職業傷害的機會和頻率高:傳染性疾病 醫療器械 化學物質 放射物質 自我防護意識淡薄缺乏相應的保護措施與制度,職業暴露的原因,未遵守標準預防的原則工作中的不慎誤傷保護屏障的完整性遭到破壞非安全注射醫療廢棄物的處理,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普遍性防護原則,安全處置銳利器具1、無論在什么情況下 ,不要把用過的器具傳遞給別 人。2、在進行侵襲性操作時、一定要保證足夠的光線,盡可能減少創口出血。3、千萬不要向用過的一次性注射器針頭上蓋針頭套、不要用手毀壞用過的注射器5、把用過的注射器直接放到專門的桶(盒)中、統一處理6、如將銳利廢棄物同其它廢棄物混在一起。7、勿將銳利廢棄物放在兒童可以接觸到的地方。,高危環境下的自我防護,1、工作人員對病區空氣污染的自身防護:戴好口罩,須注意的是正確使用和保存口罩。2、對接觸性細菌傳染的防護:了解洗手指征,掌握洗手的規范方法。 3、對血液、體液傳染的防護:只需0.004毫升帶乙肝病毒的血液就足以感染。因此在操作中應牢固樹主自我保護意識。4、注意飲食結構,保持樂觀情緒,加強鍛煉,增強自身抵抗力,并按規定的免疫程序接種各種疫苗,職業暴露的防范原則,所有醫務人員均應接受安全教育開展安全注射遵守標準預防的原則建立屏障意識所用的醫療設備應定時消毒,加強消毒滅菌效果的質控安全處理醫療廢物,使用過的銳器及時放入利器盒,禁止雙手回套針帽,用過的注射器單獨放置,職業暴露的預防1,安全教育醫務人員的責任:首先須做到無傷害破壞屏障系統可能比空氣或接觸更能傳播病菌只進行必要的有創操作每次操作均采用無菌器具,職業暴露的預防2,標準預防認定傳染對象采取保護措施操作前減少頻率操作中注意防護盡量采用保護裝置操作后及時妥善處理,減少環節,職業暴露的預防3,減少對銳利器具的處理意味著減少誤刺機會永遠不要重新帶帽、修整、或從注射器上取下針頭不要重復使用一次性無菌器具,職業暴露的預防4,醫療廢物的處理減少對銳器的處理在診療區放置銳器處理裝置不要攜帶銳器在工作區行走不要人工分撿銳器,職業暴露的預防5,醫療廢物的處理銳器收集裝置防泄露、防刺破、密閉性好、單向出口有明顯標識、一次性使用容量適中,職業暴露的處理-緊急局部處理,用肥皂液和流動水進行沖洗污染的皮膚,用生理鹽水沖洗粘膜。在傷口旁端輕輕擠壓,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動水進行沖洗,禁止進行傷口的局部擠壓。用0.5%碘或75%酒精消毒傷口,必要時包扎傷口被暴露的粘膜,應當反復用生理鹽水 沖洗干凈。,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