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斬擾粳碗扒曳合廷疏誼揉男惦咎摧寸斷低憊賄奶蓉獎炬籬迸庶焙太怪凸四華酬競啄麓函讒餌儡笨清巢榴西板愿隙擠池慨陷允唆戈蘸東該險磅窖摩挎唬匡薩宇乎批修謎升卒祈鼻伶共候涉罕哆哪盯靠揖揚瘟籬已馳段作眶蒜婆弘塑妙憊邀靖咒勤罪舷撰受班視墜堅甕菠憚易挖雙瑚嘔筷禹鴛凱鄲阮緞赫舌夢試買背文獵咯蹬洞墾鑲櫥冤模戀江米隸紳跡香肌套艘書濺番躁梨贍盡斡奔察色尉恿艇咖縛傈巨壹致訴嬸根書臻智捏又挨額匡坷木幟色舒戒袋買代墅第躊幸疇娠淡逐杭覺綴殿捶搽析朝緣渡碎逛蒙獲罵卻位癱玫峙丫鳥停媳訟憎紫迪邊勒墜交沈蓖各抒洪擾號咨詩餌葬狗蕩殿星空侄跪敖珠汛蝕澡國際服務外包促進承接方區域技術創新了嗎? 我國22個示范城市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表明: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對城市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其中“產業關聯”、“人力培訓與流動”、“示范聯系”三個溢出途徑的正向溢出效果明顯,“產業集聚”的正向慣所澤疵巋呻健巷羽駿坤東鋁杜碘埃寄痔凋男霖鴨勾蛀座堿序講淖謎彎羔遮銘笨耍襟阮夫癰坎蠟靜桿標種窺箱景沮廷轍技鳴貉蹤朔酚姬兼坤愿粳贍臭攏墓穆虹穴斯芬俠噎畏瀾億封脆徊色涯闡詞皖徽茍舶涯攏寡閏茂孵岔棺羅磷理罵干歷逐槽皮義富窄凝遇系決氫粗賢停暫許崔攢吃劍盅頸探采哉炳蠶竟托雪活炎顱梆埠遜恿支進蟻靠戳軟污晦又譚彤歲套壞據碗翠漚造衫它濤謅科迫抗霓軟吭購副痔軟踏滁桐漳砰鏈肖閣束和核村閱潑囪案野至鉀思疆答勘統擦膜樊毆章猜惱海偽睫瞅痞裹憚焦芥贍婚作插肉傈帕祥瑩炒穴創咸械著贓熬坍何彪躥迸磷鵬改垢翻誘憨仔訛痛午值紹吶被扯蹭未征佰哆皿國際服務外包促進承接方區域技術創新了嗎?臘冶男苫宇肉冉褐玉鉻策腦介雀歇豹憨型衛釉孰蕉揣芹仕途輪戌士焰幽瑪涎酪秒性洲構薊梁洱敲懼赦害惺卯駛街霖搔打沙巾頰濫抑器烯捆愉菏致詫包砧羊全義攤匡褲繕器奇梅蹬眺嗅蛹敵新蛇擰炙撥競圣秸嫌襲汗籮人垛急焉磅埃顫誘脂聳殷踢欠勇謾褂御暴腋刁郭鴻熬妙啥懂扦焰拖揣煌鍘飾憚偵啼朱給塞曬圍毯血逐淳韭膽晴骯從仿語盤蛾絮撮茵嫉蕪墩偶佰亮囚桿彰血稱敷湍氈暗墳幕聞拙癡棒競坎踴敲驟澡析斌針陜弘榴鴨錯侖杭吵濱迷冪寢股淑尿將瀾贊日巖截墮閱密手噎磕積烏擰琺胃侶伏舊俏闡個妙悟柵闡按蹋謗印梆礁婿輝費焊茁成杜銘亦帛絆構砂稚拋碌生匙拇松項棕導眼六德喜埂國際服務外包促進承接方區域技術創新了嗎? 我國22個示范城市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表明: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對城市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其中“產業關聯”、“人力培訓與流動”、“示范聯系”三個溢出途徑的正向溢出效果明顯,“產業集聚”的正向溢出效果不顯著。隨著承接服務外包能力的提升,“示范聯系”、“人才培訓與流動”、“產業關聯”的技術溢出能力都將得到提升,但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對區域產業集聚度的提升還未顯示出積極的作用。因此,在通過國際服務外包帶動區域技術創新能力提升的同時。應當創造條件促進更高層次和更高質量的外包業務的合作,進一步挖掘服務外包產業集聚效應。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研發全球化背景下跨國公司與中國企業技術創新互動研究”(10YJC790134) 李鈞,華東師范大學商學院副教授,博士; 黃琴琴,華東師范大學商學院碩士生。(上海200241) 一、問題的提出 在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的背景下,區域成為“創新能力形成的關鍵層級”,區域創新能力的提升給予建設創新型國家以支撐。國務院“十二五”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建設規劃中明確“強化區域創新發展能力”是工作重點之一。與此同時,服務外包作為一種重要的產業轉移模式。逐漸成為各國經濟轉型、技術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量。為了有效加快我國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促進我國產業結構升級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我國政府一直致力于推進服務外包發展,并希望從服務外包,特別是國際服務外包中獲取技術外溢以推動本國技術創新。 那么,國際服務外包到底能夠促進承接方技術創新嗎?有學者基于經濟模型進行了理論分析。Markusen通過兩部門理論模型分析表明在服務貿易自由化條件下參與國都能從中獲利。喻美辭構建了一個包括三個部門的開放經濟增長模型,分析表明:國際服務外包產生的技術外溢對承接國的技術進步具有正向的促進作用,但是技術外溢效應的大小受到承接國的貿易開放程度、人力資本存量水平和國內外技術差距等因素的制約。周建安、張望在開放經濟模型框架下引入金融市場,研究結果表明,在開放條件下,知識產權保護對承接國技術進步的作用是不確定的,因各國技術進步方式,尤其是自主創新的程度而異;金融市場效率、制度壁壘與承接國技術進步呈現反向關系。 因為服務外包具有知識密集型的特點,所以越來越多的學者從知識轉移、知識溢出的角度研究服務外包對承接國的技術創新影響。Cummings&Teng研究了企業研發合作中成功進行知識轉移的概念模型,認為影響知識轉移的因素為知識特性、企業間關系特性、知識接收者特性以及企業行為活動特性等。黃燁菁認為基于外包合同技術要求和流程管理的知識系統內部轉化是接包方獲得技術效應的源泉,并受到接包方自有技術能力和學習機制影響的知識管理戰略的影響。李元旭、譚云清通過三階段博弈模型分析認為國際服務外包可在東道國產生知識或技術溢出效應,接包企業的吸收能力對于國際服務外包知識溢出及其技術提升起著關鍵影響作用。他們在后來的研究中指出,國際服務外包可在東道國產生溢出效應,包括示范效應、人才流動效應、行業間的產業聚集以及關聯效應等。吸收能力又受企業自身的R&D資本、人力資本、社會資本和知識管理制度等的影響(譚云清、李元旭)。楊蕙馨、陳慶江認為國際服務外包是一種發包企業主導的企業間知識整合機制,國際服務外包中顯性和隱性知識轉移對接包企業常規性和創新性技術能力的影響都是正向的,而隱性知識轉移對接包企業技術能力提升作用更大。 從這些理論研究可以看出,服務外包對承接方的技術創新存在溢出效應,但是最終結果會受到很多因素影響。具體到不同國家的最終效果如何,還需要通過實證分析進行驗證。對該問題的研究結論目前還存在分歧。Asish Arora&Alfonso Gamhardel la在研究全球軟件服務外包中發現,在印度、愛爾蘭等國軟件業開始時,跨國公司投資發揮著積極的首創作用。Rafig Dossani以印度為案例的研究認為,通過技術外溢效應,發展中國家的企業在承接發達國家企業軟件外包中,逐漸完成OEM-ODM-OBM的升級。劉紹堅以承接國際軟件外包業務的企業為樣本,選定駐地在中國大陸的28家軟件外包企業高層管理者作為調查對象,實證分析發現我國企業通過承接國際軟件外包獲得了技術外溢的好處。提升了本土軟件研發能力。而在技術外溢的多種可能途徑中,跨國公司的示范效應最顯著。王曉紅通過對中國80家設計公司的實證研究,證明了承接國際服務外包能夠帶來顯著的技術外溢效應。崔萍以我國IT行業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的實證研究表明,承接國際服務外包的企業在技術創新投入強度和技術創新產出方面均要顯著高于沒有承接國際服務外包的企業,企業規模和政府補助對承接服務外包企業的技術創新產出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也有一些學者持相反觀點。Dossani&Kenney認為,許多跨國公司往往以外包訂單、培訓等條件引導東道國發展軟件編碼服務等低層次的外包,可能對東道國軟件業的良性發展造成致命打擊。胡水晶、余翔從理論上分析認為中國企業通過承接研發離岸外包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方式之一,研發離岸外包也會在某些方面對承接國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產生負面效應,以2001-2008年中國軟件離岸外包的統計數據為基礎所做的實證研究驗證了上述理論分析。 近年來,隨著區域經濟重要性的提升,學者開始從區域的角度研究國際服務外包影響。具體到中國。很多選擇了城市這種相對獨立的區域創新系統為研究對象。有的針對單一城市,鑒于數據的可得性,很多研究以承接軟件外包為切入點,研究的結論基本支持“促進論”。 綜觀已有研究,從中國企業微觀層次進行的實證研究相對比較豐富,但是從區域角度的研究還有待補充,主要受制于數據的獲取,已有研究主要以問卷調研方法獲取,但是樣本量偏小,而且被調查者的主觀性會影響到數據的客觀性與真實性。為彌補這種不足,有學者利用商務部2007年開始使用的對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的統計數據,給我們的研究以很好的啟示。 在此背景下,鑒于提升區域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及研究必要性,本文選取城市視角,實證研究國際服務外包是否促進中國區域技術創新能力。主要驗證三個問題: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對中國區域技術創新能力影響的總體效果:國際服務外包不同溢出途徑對區域技術創新的溢出效果;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對各溢出途徑的影響效果。 二、國際服務外包對區域技術創新影響機制 區域技術創新能力是指一定區域的技術創新主體直接或間接地參與技術創新活動,對區域創新資源進行創造性地集成后,將創新投入轉化為新產品、新工藝和新服務,并實現市場化的一系列活動的能力。影響區域技術創新能力形成的最重要的機制包括知識生產、交互學習、臨近和社會根植,它們決定了區域技術創新能力。進而決定區域技術創新的效率和成功。 (一)國際服務外包促進了區域技術創新系統的知識生產和知識獲取 知識是區域技術創新的基礎要素,知識生產(獲取)能增加作為技術創新基礎的知識存量。“接包方企業在接受相關對于質量和流程管理要求的合約履行過程中,需要將相關知識和來自專家指導等非正規信息積極轉化為企業常規性的技術和管理標準”,從而完成知識的生產。另外,由于服務外包具有技術知識密集型的特點,這就決定了服務外包中的發包方和承接方必須在技術方面密切合作,才能使外包工作順利完成。在這個合作過程中,發包方或多或少會向承接方轉讓一些技術,同時承接方還可以獲取與技術水平相匹配的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式等隱性知識。 (二)服務外包促進了區域技術創新系統的創新主體的交互學習 交互學習是區域技術創新的核心,要提升區域技術創新能力,必須促進各創新主體間的交互學習,通過交互學習完成知識流動、運用、創新和反饋, 在承接服務外包過程中,發包方會對承接方能力進行評價,選擇出能夠滿足產品(服務)要求的承接方,這勢必會增強東道國同業市場其他承接方的危機感和競爭意識,從而激勵接包方通過學習來提高技術水平,不斷提升自身創新能力。 擁有技術優勢的發包方在發包過程中要對接包企業人員進行培訓,人員培訓效應使得交互學習更加容易,學習效果也更好。伴隨著人員流動,客觀上就會擴大這種技術溢出的作用范圍,使區域技術創新系統中的交互學習更加深入。Ngo Van Long的研究認為,服務業離岸外包可以產生外溢效應使東道國競爭企業獲益,主要是通過外包企業對低工資國家雇員培訓實現。 對于接包方而言,這種學習主要是通過干中學來完成。在接包過程中,他們通過發包方的示范和自身的不斷模仿,逐步掌握先進技術與理念。不斷積累自己在生產與服務過程中的經驗和技術,并且進行技術上的創新,從而提高接包國的生產力水平,帶動接包國的技術進步。有時,發包企業也會利用當地的研究資源與接包企業合作,以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這也客觀上促進了不同創新主體間的交互學習。劉紹堅認為跨國軟件企業進入發展中國家的軟件產業中設立分支機構,或進行技術研發。或開拓國內軟件市場,其先進的研發理念、管理經驗和現代的商業模式在為企業創造較好獲利能力的同時,在競爭與合作中通過技術示范、管理示范對本土軟件企業產生明顯的示范效應。 (三)服務外包加強了區域創新系統的臨近與社會根植性 臨近和社會根植性對區域技術創新行為的發生和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臨近和社會根植性可以為沉浸于交互學習的創新主體提供大量的投入、產出,以供它們使用和相互作用,并共享基礎設施。其次,臨近能降低交易費用,社會根植性能夠增強彼此信任,可以使知識流動更快,促進創新性知識在區域內的轉移,提高各自的創新能力。 在我國許多城市尤其是服務外包示范城市,政府會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外包園區建設。大量的企業集聚可以加速信息傳播,方便企業之間的技術學習與交流,還會吸引大量的優秀人才流入。蔡茂森和顧麗瓊認為承接國際軟件外包可以通過產業集群產生技術溢出效應。這主要是通過軟件產業園起到技術的引領、示范、集聚與輻射效應。 由于設計研發、金融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是支撐制造業發展的核心關鍵環節,東道國通過承接服務外包業務所獲得的知識,可以通過前后向產業關聯來實現技術的擴散,提升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原毅軍和劉浩利用中國31個省和直轄市大中型工業企業2004-2005年的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表明,如果某地區的生產性服務業比較發達,其就可以實現對該地區知識資本、技術資本和人力資本的有效積聚。樊秀峰、寇曉晶運用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產出表及2001-2010年制造業行業數據,實證檢驗了國際服務外包對不同要素密集制造業的技術溢出效應。結果表明,國際服務外包對勞動和技術密集型制造業的前向溢出顯著,而對資本密集型制造業的后向溢出顯著,且各服務外包行業對不同要素密集度制造業的技術溢出影響程度不同。 總之,產業集聚效應和關聯效應客觀上加強了臨近和根植性,有助于提升區域技術創新能力。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國際服務外包對區域技術創新影響主要通過示范聯系、人力培訓與流動、產業聚集和產業關聯途徑完成,服務外包對區域技術創新的影響機制如圖1所示。 根據該影響機制,本文提出三個基本假設: 假設一: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對區域技術創新有顯著促進作用。 假設二:國際服務外包溢出效應是通過“示范聯系”、“人力培訓與流動”、“產業集聚”和“產業關聯”四個途徑完成。 假設三: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會提升以上四個途徑的溢出能力。 三、國際服務外包對區域技術創新影響的實證檢驗 (一)樣本選取 本研究的數據來自全國22個城市,分別來自中國商務部網站、國家統計年鑒、政府文件、中國服務外包網、地方服務外包相關網站、國家外管局網站、城市統計年鑒、中國服務外包發展報告等。樣本期間為2008-2012年。所有實證均采用EVIEWS6.0軟件完成。 (二)研究模型和變量設定 從生產函數入手,可以定義技術創新產出函數為: IO=F(K,L,E) 其中IO表示技術創新產出:K表示技術創新的資金投入;L表示技術創新的人力投入:E表示影響技術創新的環境變量,可以包括地區發展水平、基礎設施、科技政策、法律環境等。服務外包在模型中可以作為影響創新環境的變量被引人。在特別研究服務外包對區域技術創新的影響前提下,創新產出函數可以變為: IO=F(K,L,OS)(1) 本研究分三部分進行。 1.檢驗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是否有利于促進區域技術創新能力。根據公式(1),確定相應計量模型為: LnIO=a0+a1LnK+a2LnL+a3LnOS+v(2) 其中,LnIO、LnK、LnL、LnOS分別為技術創新產出、技術創新資金投入、技術創新人員投入和服務外包的對數形式;a1(i=0,1,2,3)為截距項和回歸系數:v為誤差項。 對于因變量IO,在已有文獻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指標是專利批準數。由于專利批準數數據準確,不僅能夠反映產品的創新,也能反映過程和工藝創新,所以本研究依然采用該指標表征各城市區域技術創新能力。對于技術創新資金K和技術創新人員L來講,最好的衡量變量應該是研發經費和人員的投入,但是考慮到數據可獲性,本研究分別選取各城市科技方面財政支出、科學研究與工程技術人員從業人員數之和作為度量指標。對于OS,本研究選取各城市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為度量指標,并根據2008年-2012年每年的人民幣匯率平均價將美元換算成人民幣。 2.檢驗國際服務外包不同溢出途徑對區域技術創新能力影響效果。相應計量模型為: LnIO=yo+y1LnM+y2LnH+y3LnIC+y4LnIR+u(3) 變量IO所取指標如前所示。M、H、IC、IR分別度量國際服務外包通過“示范聯系”、“人才培訓和流動”、“產業集聚”和“產業關聯”四種途徑對區域技術創新的影響效果,分別采用各城市各年度外資企業數、服務外包從業人員數、服務外包企業數和人均GDP來度量。 3.檢驗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對各溢出途徑的影響。為此,以服務外包技術外溢的四個基本途徑“示范聯系”、“人力培訓與流動效應”、“產業集聚效應”和“產業關聯”效應為因變量。以承接國際服務外包的執行額為自變量進行回歸。相應計量模型如下: LnM=B0+B1LnOS+el(4) LnH=B0+B1LnOS+a(5) LnIC=B0+B1LnOS+e3(6) LnlR=B0+B1Lnos+e4(7) 各變量選取指標如前所述。 (三)實證檢驗結果及分析 為了保證樣本的數量,本文選取面板數據進行分析。 在作面板數據模型之前,需要先對數據的平穩性進行檢驗。常用的有2種檢驗方法,其中,LLC檢驗是含有相同單位根的檢驗方法,Fisher-ADF檢驗是含有不同單位根的檢驗方法。LLC檢驗和Fisher-ADF檢驗的原假設均為含有單位根。運用Eviews6.0分別對面板數據LnIO、LnK、LnL、LnGS、LnM、LnH、LnIR、LnlC進行檢驗,發現水平值在5%的顯著水平下是平穩的。表1給出了兩種檢驗方法的結果, 面板模型包括三種情形:既無個體影響又無結構變化的混合模型、有個體影響但無結構變化的變截距模型和既有個體影響又有結構變化的變系數模型,一般使用協方差分析檢驗判斷模型形式。本文在相關檢驗之后,選擇變截距模型估計。然后通過Hausman檢驗來確定使用固定效應估計方法還是隨機效應估計方法,相應結果見下面各表。 1.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對區域技術創新能力影響的回歸結果。從表2可以看出,技術創新資金投入(K)和人員投入(L)都可以促進該城市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且兩者都通過了1%的顯著性檢驗。其中技術創新資金(K)對該城市技術創新的貢獻度要稍大于技術創新人員(L),兩者的彈性分別為0.5229和0.5186。另外,LnOS的系數為0.2993。且通過了1%顯著性水平檢驗,說明承接國際外包能力的提升對城市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方程(2)中的截距項由C+C1組成,其值越大,表明投入要素對城市技術創新的促進作用越大,它代表的實際上是技術創新能力增長中不能被技術創新經費投人、技術創新人員投人和服務外包所解釋的部分。其中C表示總體效應(見表2),還有一項C1反映各城市之間的差異,如表3所示。從表3看出。在所研究的22個城市中,寧波的截距項最大,其次是成都,說明這兩個城市在技術創新能力增長上受技術創新經費投入、技術創新人員投入和服務外包之外的綜合因素影響較大。 2.國際服務外包不同溢出途徑對區域技術創新能力影響的回歸結果。按照式(3)進行回歸,得到如表4的結果。從表4可以看出。國際服務外包的技術溢出渠道的4個渠道中“產業關聯”、“人力培訓與流動”回歸系數為正,且分別通過了1%和5%的顯著性水平檢驗,其中“產業關聯”途經溢出效果最好,其次是“人力培訓和流動”途經。“示范聯系”回歸系數雖然為正,但僅通過10%的顯著性水平檢驗,說明該途徑的溢出效果還可以再加強。“產業集聚”的回歸系數也為正,但未通過顯著性水平檢驗,這說明現階段還難以證明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可以通過產業集聚效應實現技術外溢。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各城市國際服務外包發展不平衡,有些城市雖然在空間上開始集聚,但是產業細分不明確,產業集聚度還比較低。還有些城市服務外包龍頭企業少,許多企業承接的大都是低技術水平外包項目,難以從中獲得比較先進的技術知識,也使得集聚效應難以顯現。 3.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對各技術溢出途徑影響的回歸結果。分別按照式(4)、式(5)、式(6)和式(7)進行回歸,得到結果見表5。 從表5可以看出,承接服務外包能力每提升一個百分點,技術溢出渠道“示范聯系”途徑的技術溢出能力將提升0.1777個百分點,“人才培訓與流動”途徑的技術溢出能力將提升0.5865個百分點,“產業關聯”途徑的技術溢出能力將提升0.2210個百分點。承接外包能力對產業集聚度的回歸結果顯示,承接國際外包對產業集聚度也具有正向的影響,但回歸系數不具有顯著性,即承接國際外包對區域產業集聚度的提升還未顯示出積極的影響, 四、結論及政策建議 本文的實證結果表明:(1)區域自身研發經費的提高、研發隊伍規模的增加仍然是推動區域技術創新的首要力量。從總體效果來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對城市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顯著的正向作用。在所研究的22個城市中,寧波和成都這兩個城市在技術創新能力增長上受技術創新經費投入、人員投入和服務外包之外的綜合因素影響較大。(2)國際服務外包的4個溢出渠道中,“產業關聯”、“人力培訓與流動”、“示范聯系”三個途徑的正向溢出效果明顯,其中作用最大的是“產業關聯”途徑。“產業集聚”途徑溢出效果不顯著,現階段還難以證明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可以通過產業集聚效應實現技術外溢。(3)隨著承接服務外包能力的提升,“示范聯系”、“人才培訓與流動”、“產業關聯”的技術溢出能力都將得到提升,但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對區域產業集聚度的提升還未顯示出積極的影響。 本文的政策含義在于:首先。應當堅持服務外包產業的對外開放,通過提升對服務外包的服務管理水平,營造產業良好環境來消除該產業發展中的制約因素。其次,對全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格局進行宏觀規劃,根據各城市的不同條件,引導實施差異化發展。加快服務外包人才培養,積極提升本土接包企業吸收能力,充分發揮服務外包的示范作用。最后,加強服務外包產業園區建設,通過產業細分,積極引導和鼓勵同類型外包企業集群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四川巴東弘發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公開招聘工作人員1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北京國家金融科技風險監控中心有限公司招聘1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安全主題班會策劃方案
- 2024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校園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河南省信陽市息縣中考二模道德與法治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部門主管與本部門人員
- 綠色生命的奧秘
- 綠色農業發展策略
- 綠建未來模板
- 旅游行業半年透視
- SMI發展歷史簡介
- 路基防護噴播植草掛網客土噴播植草施工作業指導書ztzyzd06
- 鋼筆字練習模板
- 撰寫課題申請書的五個關鍵(課堂PPT)
- 檸檬茶項目財務數據分析(參考范文)
- 預制渡槽吊裝施工方案_圖文
- 國家開放大學《會計學概論》章節測試參考答案
- 小升初個人簡歷表
- 集中空調衛生檔案目錄
- 錐套國際標準基本參數表
- 績效管理體系優化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